王君《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_第1页
王君《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_第2页
王君《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_第3页
王君《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_第4页
王君《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君《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一、课堂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这样一个家庭,父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勤劳善良,努力工作,把家庭照顾得很好;小儿子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还经常向家里要钱。后来小儿子去了远方,很长时间没有消息。突然有一天,家里收到一封信,信上说小儿子在外面发了大财,要回来报答家人。于是,全家人都对小儿子的归来充满了期待,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们,你们能猜到这个小儿子回来后,这个家庭会发生什么故事吗?

生1:我觉得全家人可能会非常热情地迎接他,然后一起过上好日子。生2:说不定小儿子回来后又变回了原来那个游手好闲的样子,家里又会陷入混乱。

师:大家的猜测都很有意思。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莫泊桑笔下的这个家庭,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莫泊桑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常常以小见大,揭示深刻的社会问题。让我们一起翻开课本,走进《我的叔叔于勒》。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并回答问题:这篇小说围绕于勒写了哪些事?可以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梳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梳理的内容?

生3:故事的开端是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因为于勒在信中说自己发了财,会回来照顾家人。发展部分是他们准备去哲尔赛岛旅行,在船上遇到了一个卖牡蛎的人,发现竟然是于勒。高潮就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结局是他们匆匆离开,躲避于勒。

师:非常好,梳理得很清晰。那谁能概括一下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变化呢?

生4:开始的时候,他们把于勒当作全家的希望,非常期待他回来;后来发现于勒变成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卖牡蛎的人,就立刻变得厌恶、嫌弃。

师:没错。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态度的转变呢?

生5:因为于勒从一个有钱的人变成了穷人,不能再给他们带来财富和好处了。

师:很好,看来大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三、人物形象分析师:我们先来看看菲利普夫妇这两个人物形象。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菲利普夫妇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画相关句子)

生6:"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于勒时很慌张,说明他很害怕于勒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师:分析得很准确。那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呢?

生7:"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这里表现出母亲对于勒的期待,很势利,只看重于勒能带来的财富。

师:对,母亲的话把她那种对金钱的渴望和对财富的崇拜展现得淋漓尽致。那再看看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这又能反映出什么呢?

生8:刚开始叫于勒是"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后来变成了"这个贼""这个流氓",称呼的变化说明他们对于勒的态度从期待到厌恶,完全是因为于勒的贫富变化,突出了他们的自私和冷酷。

师:非常棒!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分析,我们看到了菲利普夫妇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性格特点。那于勒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9:我觉得于勒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想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生活的人,他去美洲闯荡,给家人写信说发了财,说明他有一定的野心和勇气。但后来变得穷困潦倒,只能靠卖牡蛎为生,很可怜。

师:嗯,于勒的经历确实很复杂。他曾经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浪潮中,最终还是沦为了穷人。那小说中还有一个人物"我",大家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10:"我"是一个比较纯真、善良的孩子。比如当父母对于勒态度转变时,"我"还把自己的半个法郎给了于勒叔叔,说明"我"没有受到父母那种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

师:没错,"我"与菲利普夫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的纯真善良更凸显了菲利普夫妇的丑恶嘴脸。

四、主题探究师:同学们,我们分析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那大家思考一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呢?

生11:我觉得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菲利普夫妇就是因为于勒的贫富变化而改变态度,太现实了。

师:很准确。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亲情、友情都被金钱所扭曲。那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主题体现吗?

生12:我觉得也反映了小人物在社会中的无奈和悲哀。于勒从一个有希望的人变成穷人,菲利普夫妇也因为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改变对于勒的态度,他们都很无奈。

师:对,你看得很深刻。小说通过描写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以及小人物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挣扎。

五、情节分析与写作特色师: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情节。同学们,小说中有很多伏笔和照应,大家能找出来吗?

生13:比如前面提到于勒去美洲后很长时间没有消息,后来突然来信说发了财,这里就为后面于勒的真实情况形成了反差,是一个伏笔。还有后面菲利普夫妇在船上看到于勒时的惊慌,其实前面父亲看到卖牡蛎的人的动作神态描写也有伏笔。

师:非常好,你找得很仔细。伏笔的运用让小说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那小说在写作上还有哪些特色呢?

生14:语言很生动形象,比如描写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和动作,让读者好像能亲眼看到一样。

师:没错,莫泊桑的语言简洁明快、准确生动,寥寥几笔就能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还有吗?

生15:小说以小见大,通过菲利普一家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大问题。

师:对,以小见大是莫泊桑小说的重要特色之一。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

六、拓展延伸师:同学们,《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金钱至上的社会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体现。大家能联系实际,说一说身边类似的事情吗?

生16:有些人为了钱可以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比如一些商家为了赚钱卖假货。生17:还有一些人在交朋友的时候,会先看对方有没有钱,没钱就不跟人家来往。

师:大家说得都很对。那面对这种金钱至上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18: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只看重金钱,还要注重亲情、友情和道德。生19:要努力提升自己,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不劳而获。

师:非常好,同学们都有很深刻的思考。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被金钱所迷惑。

七、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主题、分析情节和写作特色,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莫泊桑小说的魅力。小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同时也展现了小人物的无奈和悲哀。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后请大家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