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检验医学部血液学教研室珠江医院血液内科吴秉毅电话ubingyi@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急性白血病(leukemia)主要内容–Contents病因与发病机制12实验室检查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4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
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恶性克隆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细胞质量和数量异常、凋亡减少;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临床表现为出血、感染和贫血急性白血病概念急性白血病特点: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细胞质量和数量异常、凋亡减少;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白血病细胞造血组织外浸润
急性白血病发病率(Incidencerate)
发病率:2.76/10万人口死亡率:恶性肿瘤中男第6位、女第8位年龄:各年龄组性别:男女类型:急性慢性粒系淋巴单核
virus(病毒因素)
HTLV(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981,Japan(鹿儿岛)
electricmicroscope:virusC
TheserumantibodytiterofHTLVdecreasewiththedistancefrom鹿儿岛急性白血病病因Etiology(病因)Radiation(电离辐射)atombomb1Km1.5km2km
×100
×222.6highdoseXradiation、32PtherapyEtiology(病因)Chemicals(化学因素)Benzene(有机苯)Therapy-relatedleukemia47/440000
Etiology(病因)Genetics(遗传因素)
twin(sameegg)0.2~0.25sibling10/105
Down‘ssyndrome(21+)40-60/105Fanconianemia4/66Mechanism发病机制Radiation,chemicals,virus,genetics&otherblooddisordersChromosometranslocation
FusiongeneformationFusionprotein(enzyme……)
MalignantbiologicbehaviorsMalignantblooddisordersBLOOD,26FEBRUARY2015xVOLUME125,NUMBER9八大类AML相关基因突变信号通路或受体基因突变
FLT3,KIT,NRASDNA甲基化或去甲基化基因突变
TET2,DNMT3A,IDH1/2转录因子基因突变
RUNX1,TP53,BCOR,PHF6,NCOR,CEBA,GATA2抑癌基因突变
TP53RNA剪切子基因突变SF3B1,SRSF2,ZRSR2,U2AF1/2染色质修饰基因突变ASXL1,EZH2DNA修复基因突变
ATM,BRCC3,DLRE1C,FANCL伴侣蛋白基因突变
STAG2,CTCF,SMC1A,RAD21BLOOD,26FEBRUARY2015xVOLUME125,NUMBER9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贫血出血感染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出血症状各组织器官浸润
白血病细胞呼吸系统心血管骨、关节皮肤泌尿生殖系统消化道口腔脑膜、中枢神经系统眼睛
Total-SCMulti-SCCommitted-SCProgenitorMatureCellAcute
leukemiaChronic
leukemiaLeukemiaClassific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分类MyelogenousversuslymphocyticleukemiaIftheleukemiccellsarisefrommyeloidpluripotentialstemcells:myeloidleukemiaIftheleukemiccellsarisefromlymphocyticpluripotentialstemcells:lymphocyticleukemia诊断和分型
FAB1976FAB分型(L1—L3M0—M7)1985—1987MIC分型(形态、免疫、细胞遗传)分子生物学分型(M)
(MICM分型)FAB分型FAB分型—(急性白血病)依据: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
原始细胞≥30%
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WHO≥20%
)
我国:1986年补充FAB
原粒形态--Ⅰ型和Ⅱ型亚型--M2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MICM分型法
M—Morphology
形态学
I—Immunology
免疫学
C—Cytogenetics
细胞遗传学
(以细胞染色体为基础)
M—Molecularbiology分子生物学AcuteleukemiaAMLALLM0:miniallydifferentiatedAMLM1:AMLwithoutmaturationM2:Myeloblasticleukemia(withmaturation)M3:promyelocyticleukemiaM4:MyelomonocyticleukemiaM5:MonocyticleukemiaM6:ErythroleukemiaM7:MegkaryoblasticleukemiaL1:MatureappearinglymphoblastsL2:ImmatureandvariouslyshapedlymphoblastsL3:LymphoblastsarelargeanduniformFABClassification分类
分型分型标准ALL-L1以小细胞为主(直径≤12μm),大小较一致,核染质较粗,核仁小不清。ALL-L2以大细胞为主(直径>12μm),大小不一,核染质较疏松,核仁较大,1至多个。ALL-L3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一致,核染质细点状均匀,核仁1个或多个且明显。胞质嗜碱,深蓝色,有较多空泡。急性白血病分型-FAB分型第十二章第二节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分型分型标准AML-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细胞≥30%,无T、B淋巴系标记,至少表达一种髓系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或电镜MPO阳性。AML-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90%(NEC)。AML-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NEC),早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粒细胞>10%,单核细胞<20%。急性白血病分型-FAB分型第十二章第二节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分型分型标准AML-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异常早幼粒细胞≥30%(NEC),胞质内有大量密集甚至融合的粗大颗粒,常有成束的棒状小体(Auer小体)。M3v为变异型M3。AML-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及周围血中有粒系及单核细胞增生,骨髓中的原始细胞≥30%,单核细胞为20~80%,其余为粒细胞;外周血单核系细胞≥5×109/L。M4Eo为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除M4特征外,骨髓中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5%。急性白血病分型-FAB分型第十二章第二节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分型分型标准AML-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据成熟程度分:M5a原始单核细胞型,骨髓原单核细胞≥80%(NEC)。M5b单核细胞型,骨髓原单核细胞<80%
(NEC),其余为幼稚及成熟单等。AML-M6急性红白血病,骨髓有核红细胞≥50%,骨髓原始细胞≥30%(NEC)或周围血原始细胞≥30%。AML-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原巨核细胞≥30%,电镜PPO阳性,血小板膜蛋白Ⅰb、Ⅱb/Ⅲa、Ⅲa或(vWF)阳性。急性白血病分型-FAB分型第十二章第二节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原始细胞:指不包括原始红细胞及小巨核细胞。原始细胞包括Ⅰ型和Ⅱ型,Ⅰ型为典型原始细胞,Ⅱ型胞质可出现少许细小嗜天青颗粒。核质比例稍低,其他同Ⅰ型原始细胞。
NEC:非红系细胞计数,是指不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巨噬细胞及所有有核红细胞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ANC:指所有有核细胞中的比例。急性白血病分型-FAB分型第十二章第二节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急性白血病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增多:>10×109/L高白细胞性白血病>100×109/L正常或减少: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外周血可见原始与幼稚细胞红细胞
HB降低程度不等正细胞正色素性;形态大小不等血小板
数量减低:50~100×109/L
急性白血病实验室检查
骨髓检查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一系或两系原始细胞明显增多原始和幼稚细胞≥20%其他系细胞受抑制细胞化学染色帮助分型
急性白血病细胞学诊断要点第十二章第一节白血病概述
6.白血病细胞浸润5.骨髓中其他系细胞受抑4.细胞分裂异常3.细胞形态畸形2.细胞成熟障碍1.某系细胞异常增生
细胞学诊断要点
骨髓象→骨髓细胞增生降低→骨髓活检
↓
骨髓细胞增生活跃以上
淋系增生(%ANC)
↓
髓系增生(%ANC)原始细胞≥30%
↓
幼红细胞<50%幼红细胞≥50%
ALL
↓↓
L1,L2,L3
原始C(%ANC)原始C%(NEC)
原始细胞原始细胞原始细胞原始细胞
≥30%<30%<30%≥30%
AMLMDSAML~M6
M0,M1~M5,M7
(%NEC)第十二章第二节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急性白血病检查-免疫学分型TcelldevelopmemtandCD
免疫学分型(Immunology)
[原理]
用单克隆及免疫学技术对细胞膜表面/或细胞质的特异性抗原进行检测,分析其系列分化的不同阶段和功能状态。
[特点]
(与FAB分型比较):客观、准确、重复性好;确定细胞起源、分化阶段;补充形态学的不足、提高分型的准确性;
不能取代形态学分型。
AML的免疫学分型髓系相关抗原的表达反映了细胞的起源。目前,已初步建立了FAB(M0-M7)与免疫学的联系,并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即,CD34抗原表达与低分化形式的AML相关,在CD34为造血干细胞标志M0、M1和M5a型中往往有较高表达率,而白血病细胞较成熟的亚型M2b、M3及M5b则极少表达或不表达。第十二章第二节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急性白血病免疫学分型CD13、CD15和CD33与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AML相关,50%M3可阳性。CD14与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M4、M5)抗髓过氧化物酶(MPO)单抗为AML所特有,比CD33、CD13更敏感。新发现单抗CD117对髓系的特异性比CD13和CD33更好,且有较高的敏感性。第十二章第二节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急性白血病分型-免疫学分型第十二章第二节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急性白血病分型-免疫学分型ALLB细胞系ALL(80%)早B前体-ALL普通型-ALL前B-ALLB细胞ALLT细胞系ALL(20%)早T前体-ALLT细胞ALL急性白血病常用免疫诊断标志
一线单克隆抗体二线单克隆抗体髓系
CD13、CD117
CD33、CD14、CD15
、CD61、CD11Anti-MPO
、CD42、血型糖蛋白AB淋巴系
CD22、CD19、CD10、CD79a
CD20
、CD24、Cyμ、SmIgT淋巴系
CD3
、CD7、CD2
CD1、CD4、CD5、CD8非系列特异性
TdT◎、HLA-DR
CD34注:
胞质表达;◎胞核表达
ALL和AML免疫学分型
CD10CD19TdTHLA-DRCD7CD13CD33MPO
B系-ALL+++/-+-
-
--T系-ALL--+-/++---AML---+-/++++
1)急性早期B前体细胞白血病CD10为阴性
2)急性B细胞白血病TdT为阴性(Smlg阳性)
3)少于10%的T—ALL具有HLA—DR表达
急淋免疫学分型
CD10CD19CD22c/mTdTHLA-DRCD3c/mCD7CD13CD33MPOB系++/-+/-+2)+-----T系---+-3)+/-+/----c/m为胞质或细胞膜1)急性早期B前体细胞白血病CD10为阴性2)急性B细胞白血病TdT为阴性(Smlg阳性)3)少于10%的T—ALL具有HLA—DR表达
AML免疫学标志与FAB分型
抗体/类型
M0
M1M2M3M4M5M6M7
HLA—DR++-+++/-+/-
CD34+++/--+/-+/--+/-
CD33+++++++/-+/-
CD13++/-++++-
CD14-+/--++-
CD15-++/-+++/-血型GPA-----+-
血小板GPⅠb------+/Ⅱb/Ⅲa抗血型糖蛋白A或H单抗被认为是鉴定M6的敏感而特异的单抗。抗血小板GPⅡb/Ⅲa(CD41a)、Ⅱ(CD41b)、Ⅲa(CD61)、Ⅰb(CD42b)的单抗被认为是鉴定M7的敏感而特异的单抗。第十二章第二节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急性白血病分型-免疫学分型急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学检查正常人核型46
XY93%AML核型异常、
90%ALL克隆性核型异常常见:假二倍体特异性染色体重排超二倍体66%
临床常见白血病的染色体改变常见染色体结构异常
chromosomestructureabnormal常见染色体结构异常及其英文缩写1.缺失(deletion,del)2.易位(translocation,t)3.倒位(inversion,inv)4.重复(duplication,dup)5.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i)6.环状染色体(ring.chromosome.r)影响到的染色体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XY
急性部分分化型白血病(M2)易位(translocation,t)临床常见白血病的染色体改变
急性白血病染色体异常见于各种亚型预后价值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t(8;21)M2预后较好
t(15;17)M3同上
inv(16);del(16q)M4E0同上
+8各种亚型预后不良
+21M1,M7+13双表型预后不良
5q-,-5,-7继发性白血病同上
t(8;16)M5b同上
t(9;22)M1等同上
t(4;11)双表型同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4;11)L2预后较好
t(1;9)L1预后不良
t(8;14)L3预后较好超二倍体L1,L2预后较好
t(9;22)同上预后较好
t(10;14)T细胞型AML常见染色体和预后预后染色体异常融合基因常见亚型低危t(8;21)AML-ETOM2
t(15;17)PML-RARM3inv(16)CBF-MYH11M4EOt(16;16)中危正常核型
t(9;11)del(9q)、–Y、
+8、+11、+13高危复杂核型
inv(3)t(6;9)del(5q-)-5细胞遗传学检查
Cytogenetics
是采用染色体检测技术对白血病细胞进行核型分析并分型,找出与FAB分型的相关性或特定核型改变与治疗、预后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不同的探针可以测定不同基因红色代表一种基因绿色代表一种基因黄色是红与绿的融合代表融合基因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白血病发病机制:
基因重排﹙rearranged﹚融合基因﹙fusiongene﹚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
意义1.补充MIC检查的不足;2.发现新的亚型;(M3有4个亚型)3.研究白血病的发病机制、4治疗及预后BCR/ABL5残留白血病的检测
M2b的融合基因AML-ETO
APL伴有t(15;17)(q22;q12),(PMLRARα)AML伴有t(8;21)(q22;q22),(AML1/ETO)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
染色体上已知与白血病相关的表达基因
BCR、ABL、PML、RARα、PLZF、CBFα、
CBFβ、NPM、DEK、ETO、MYA
II、EVII、CAN、
如:MLL
MLL/AF9t(9;11)(p22;q23)MLL/AF15t(11;15)MLL/ENLt(11;19)(q23;q13.3)MLL/GMPSt(3;11)MLL/AF1qt(1;11)(q21;q23)MLL/AF10t(10;11)(p12;q23)MLL/LPPt(3;11)MLL/AF6t(6;11)(q27;q23)MLL/LASP1t(11;17)(q23;q21)MLL/AF4t(4;11)(q21;q23)MLL/ELLt(11;19)(q23;q13.1)delMLL(11q23)dupMLL(11q23)WHO分型
细胞形态特征、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临床特征
(WHO原始细胞≥20%)
WHO分型AML分为四类:1.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2.伴多系增生异常的AML3.治疗相关性AML和MDS4.不能按上述分类的AML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相关髓系肿瘤
(2008WHO分型)
第十二章第二节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AML(1)AML伴(8;21)(q22;q22);RUNX1-RUNX1T1(2)AML伴inv(16)(p13.1q22)或t(16;16)(p13.1;q22);CBFB-MYH11
(3)APL伴t(15;17)(q22;q12);PML-RARA(4)AML伴t(9;11)(p22;q23);MLLT3-MLL(5)AML伴t(6;9)(p23;q24);DEK-NUP214(6)AML伴inv(3)(q21q26.2)或t(3;3)(q21;q26.2);RPN1-EVI1(7)AML(megakaryoblastic)伴t(1;22)(p13;q13);RBM15-MKL1(8)伴NPM1突变AML(9)伴CEBPA突变AML2.伴增生异常相关改变的AML3.治疗相关髓系肿瘤第十二章第二节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相关髓系肿瘤
(2008WHO分型)
4.不能分类的AML(1)AML微分化型(2)AML未成熟型(3)AML部分成熟型(4)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5)急性原始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6)急性红白血病纯红血病红白血病(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8)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9)急性全髓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5.髓细胞肉瘤6.唐氏综合征相关的骨髓增殖短暂性髓细胞生成异常髓系白血病伴随唐氏综合征7.
原始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WHO分型ALL分类:三类1.前B-ALL2.前T-ALL3.Burkitt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评价(一)缓解标准(二)复发标准(三)长期生存(四)临床治愈1、完全缓解(CR)2、部分缓解3、未缓解4、持续缓解骨髓:原+幼≤5%Hb≥100g/L,plt≥100×109/L,N≥1.5×109/LCR后无复发3~5年原+幼>5%≤20%骨髓、血象、临床均未达标1、原+早>20%;2、原+早>5%、<20%,一疗程骨髓未缓解;3、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确诊之日起,存活≥5年停止化疗5年生存或无病生存达10年微小残余白血病(MRD)的诊断定义: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或骨髓移植,达到临床和血液学的完全缓解,而体内残余微量白血病细胞数仍然有106~108个存在,这些白血病细胞增殖扩散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检测方法:主要优点主要缺点
细胞遗传学
流式细胞术
原位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
MRD的概念和检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各亚型的特点及诊断
1、临床特征
2、实验室检查
3、实验诊断要点
占全部白血病的1%~1.5%,AML的2%~3%
1.临床特征:
1)细胞形态学不能分型2)常规细胞化学染色阴性3)免疫表型有髓系分化抗原,无淋巴系抗原4)超微结构髓过氧化物酶阳性5)多见于老年人,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0骨髓原始细胞>30%MPO<3%髓系标志阳性淋系抗原阴性血小板抗原阴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0血象:WBC↓<3×109/L或↑↑达175×109/LRBC↓plt↓或正常
少许原始细胞骨髓象:增生明显、极度活跃原始细胞>30%以上,红系↓巨核系↓
M0细胞形态特征白血病细胞形态:大小不等,核圆,核仁明显,胞质少,无颗粒,嗜碱或透明,无Auer小体
细胞化学染色:
POX、SBB阴性或<3%PAS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M0电镜:MPO+免疫学检查:髓系分化抗原表达:CD13CD33CD15CD11b中至少有一项(+)
CD34、HLA-DR(+)染色体:无特异性核型常见5-,7q-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0实验室诊断要点:骨髓原始细胞比例≥30%POX/SBB染色阳性率:<3%PAS染色:阴性免疫表型(CD34/CD13/CD33)电镜:MPO+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临床特征:
◆成年人多见。占AML10%◆起病急,病情凶险,高热,贫血,口腔/咽部炎症坏死。◆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血象:
Hb:多数<60g/L(可见幼红细胞)
WBC:↑10.0×109/L~50.0×109/LDC:原粒细胞30%~60,↑90%形态异常
PLT:↓50%病人<50×109/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骨髓象:增生程度:↑↑或↑↑↑(少数特殊)
DC:原粒细胞≥90%,白血病裂孔现象。核分裂细胞多见。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骨髓细胞学检查白血病细胞与淋巴细胞似胞体/胞核多呈圆形或类圆形,染色质细致,核仁清楚,胞浆量少,无颗粒,偶见Auer小体。红、巨、淋系↓↓
M1
细胞化学染色:
POX阳性SBB阳性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免疫学:
CD13/CD33/CD117/CD34+CD33:缓解率有关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验:
ph1+、BCR/ABL+
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实验室诊断要点:
原始粒细胞比例≥90%(NEC)早幼粒以下及单核细胞<10%
POX/SBB染色阳性率:≥3%免疫学检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临床特征:
占AML30~45%
多以贫血为首发症状出血发生率低
1986年我国学者提出:M2a;M2b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血象
贫血显著,与M1相似,白细胞亦与M1相似呈中度升高,分类以原始及早幼粒增生为主,下级细胞可见,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M2b多为全血细胞减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
粒系细胞异常增生,原粒>30%-<90%(NEC),其他细胞>10%
单核细胞<2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骨髓象:
增生度:↑↑或↑↑↑
DC:原始+早幼粒细胞≥30%<90%早幼粒以下阶段>10%。单核<20%。细胞特征(a)大小异常、形态多变、伪足明显、核形多变、核浆发育失衡,50%患者可见Auer小体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
M2a;M2b;M2a
骨髓中原粒细胞为:30%~90%
(非红系细胞)单核细胞<20%
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POX、SBB阳性;M2
细胞化学染色POX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M2b:
骨髓中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30%;
POX、SBB阳性常见染色体易位t(8:21)AML1-ETO融合基因骨髓细胞学检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
)免疫学检查:M2a—CD13/CD15/CD33/CD11bM2b—CD13/CD33/CD11b/CD34/CD15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M2a—t/del(12)t(9;22)(q34;q11)
M2b—t(8;21)(q22;q22)易位高达90%AML1/ETO融合基因为其遗传学标志45,X,-Y,t(8;21)(q22;q2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
)实验室诊断要点:M2a原始粒细胞比例30~89%M2b异常中幼粒细胞比例≥30%POX/SBB阳性AS-DNCE(特异性酯酶)阳性AS-DNAE(非特异性酯酶)
氟化钠抑制试验(不被抑制)ETO融合基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临床特征:
发热
DIC,广泛而严重出血:早期:皮肤粘膜中期:胃肠道、泌尿道、消化道、阴道后期:颅内出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出血原因(1)血小板质与量异常有关(2)血管因素:毛细血管腔变窄(白血病细胞浸润、缺氧感染)(3)早幼粒细胞粗大颗粒释放入血
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消耗凝血因子→DIC→出血
激活纤溶酶元→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出血
颗粒(溶酶体)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血象
WBC常减少或增多
RBC、Hb:↓↓/↓DC:以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可达90%易见
Auer小体PLT:10~30×109/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骨髓象增生度:↑↑或↑↑↑
DC:早幼粒细胞>30%<90%(NEC)粒系各阶段细胞可见红系、巨核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异常早幼粒细胞形态胞体:大小不等15~30um,形状不一:圆、类圆、椭圆、肾、畸形胞核:常偏位,较小。染质:细致,内有1~3个核仁。胞质:丰富、染蓝色、内含多量大小不等、分布密集的嗜天青颗粒,可见Auer小体粗短且量多,柴捆细胞。
M3Auer小体M3a粗颗粒型颗粒粗大密集或融合,呈深紫色,可掩盖整个核周围甚至整个胞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
M3b-细颗粒型
胞质中嗜苯胺颗粒密集而细小,核扭曲折叠等,易与急单白血病混淆。
M3Auer小体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细胞化学染色
POX(2+~4+),SB(+),萘酚氯醋酸(ASD)(+),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
且不被NaF抑制
a—萘酚丁酸酯酶(-)POX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免疫学检查CD13/CD33呈阳性CD34/HLA-DR呈阴性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遗传学标志:t(15:17)占70~90%分子生物学标志:PML-RAR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实验室诊断要点:异常早幼粒细胞比例≥30%(NEC)柴捆细胞易见POX/SBB阳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强阳性(氟化钠不抑制)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PML-RARα一种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两个系统同时恶性增生的急性白血病。占AML15%-25%M4a/M4b/M4c/M4EO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4aM4bM4cM4EO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血象RBC、Hb:↓↓至↓↓↓WBC:↑或↓或正常DC:粒、单两系细胞并存,原、幼单及原、早幼粒细胞均可见PLT:↓↓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骨髓象增生度:明显或极度增生DC:原、早幼粒细胞>20%(NEC)原、幼单细胞>20%(NEC)
以原幼单为主者则易见浆细胞和Auer小体。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细胞特点原、幼单细胞:胞体:偏小、不规则、小园伪足样突,胞核:略大、偏位、园形、类园形、偶有折叠核质:疏松内有1~2个核仁,多为一个。大而明显胞质:量少、灰蓝色、原单颗粒(-)幼单(+)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细胞化学染色:
POX、SBB、NAS-DAE+NaF抑制试验
酯酶双重染色
可见两群细胞,一群为非特异性脂酶阳性细胞
另一群非特异性脂酶阳性细胞酯酶双染酯酶双染(M4)免疫学检验
CD13、CD14、CD15、CD33、HLA-DR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t(9;11)(p21;q23)多见M4E0有非随机16号染色体异常:
inv(16)、del(16)、t(16;16);、。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实验室诊断要点骨髓象:
原早粒、单细胞比例酯酶染色酯酶双染酸性粒细胞比例/形态免疫学检查遗传学检查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系和单核系同时恶性增生原、幼单核细胞>20%(NEC)原、早幼粒>20%(NE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a
原粒和早幼粒为主,原幼单>20%M4b
原幼单为主,原粒+早幼粒>20%M4c
具有粒、单两系细胞标记的细胞≥30%M4E0
具有以上特征,异常嗜酸细胞>5%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临床特征贫血、出血、发热、感染、肝、脾肿大,一般急白的临床症状;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皮肤粘膜损害是急粒M5的临床特征
根据分化:M5a;M5b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血象
RBC、Hb:↓↓或↓↓↓
WBC:↓DC:原、幼单核细胞比例增高
PLT:↓↓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骨髓象以原幼稚单核细胞为主M5a原单核细胞>80%(NEC)M5b原单细胞>30%-<80%其形态为:胞体大小不一,胞浆量多,灰蓝色,不规则,呈伪足状突起,可见细小粉红色颗粒,染色质细致,核型不规则,易见凹陷、折叠,核仁清晰。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骨髓象增生度:↑↑或↑↑↑粒、红、巨↓↓DC:M5a:原单≥80%(NEC)
M5b:原单<80%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胞体:体积大,形态变化异常胞核:较小、常偏侧、呈笔架形、马蹄形、S形、肾形或不规则形、内有1~3个明显核仁。核质:疏松似蜂窝状、染浅紫红色。胞质:量多、伪足明显、见内、外浆、外浆透明,内浆毛玻璃样感,易见空泡和吞噬物。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
)细胞化学染色POX:(-)或(±)SB:(-)或(±)PAS:(-)或(±)(±)酯酶染色:(+)可被NaF抑制非特异性酯酶染色NAS-DAE非特异性酯酶+NaF阳性,可被NaF抑制A+B为急单,C+D为急粒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
)免疫学检查CD11/CD13/CD14/CD15/CD33/CD34/HLA-DR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t(9;11)(p21~22;q23)t(11;19)(q23;p13)AML-AF9,AML-ENL基因多见46,XY,t(11;22)(q23;q11)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
)实验室诊断要点原始细胞种类/比例POX/SBB酯酶染色免疫学检查急性红白血病(M6)红白血病是红系及髓系细胞同时恶性增生性疾病。红血病期:红系异常增生,骨髓中以红系细胞↑为主,形态异常红白血病期:红系及白系均异常增生白血病期:粒或粒—单系异常增生急性红白血病M6骨髓象
为红系和原粒或原幼单同时恶性增生,幼红细胞≥50%,胞体大小不一,呈类巨幼变,核型不规则,染色质疏松,可见双核及多核幼红细胞,同时原粒或原单≥30%(NEC)。急性红白血病(M6)血象进行性贫血幼红细胞(异常中/晚幼红)异常红细胞:靶形、嗜碱点彩原始细胞进行性血小板减低急性红白血病(M6)红血病期血象Hb:20~100g/L,随病程进展而加重。RBC形态:多为正红细胞正色素性,或大细胞性网织红细胞:↑(与溶血有关)Wbc:10.0×109/L(病情进展则↑)DC:可见各阶段幼红细胞,以原、早幼红为主,形态畸特,巨幼样变PLT:↓急性红白血病M6红白血病期血象R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一级建造师经济章节题库及答案
- 山东省枣庄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5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临床医学概论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钢琴与即兴伴奏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矢量图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BIM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俄语(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解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电磁场与天线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机械系统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2年医学专题-感染性休克指南解读
- 公路养护工技师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竞赛试题库(附含答案)
- 疑问代词课件
- 动火作业申请书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课件
- 《石壕吏》课件(共17张PPT)
- DB11-T 1832.13-2022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3部分:给水与排水工程
- 机场现场运行指挥员(教材章节)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和服务互认共认实施方案
- 路遥《人生》(课堂PPT)
- 2019外研社高中英语必修二课文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