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学期教材共由五个单元组成:
有生命的物体、溶解、天气、磁铁、声音,分别涉及的生命科
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
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噌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要求: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掌握到的,
自主设计实验活动解决问题;二、提高学生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例如使用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利用测量得到的信息绘制图表等;
三、注重收集和了解事实,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
和概括。
(一)、科学探究
1.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的问题,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决不
同的问题,并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
程。
3.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迸行有系统的科学观察训
练。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好奇、、爱想象。
2.让每一个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体现自我的价值,尝
试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3、学习倾听别人的见解,尊重他人说话的权利;能运用各种方法
记录与表达自己的事实。
㈢、
1.了解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围绕“溶解”的主题,运用对比思想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的相互
混合、溶解的现象,进行溶解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溶解现象
的认识。
3.认识天气的最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去开展对天气现
象的研究活动。
4.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不同磁铁之间同极相斥、异
极相吸的规律。
5.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区别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区分乐音和
噪音
三、本册的重点'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
基本特征。学生能按要求进行过滤和加热蒸发的实验操。作能设计一
个对比实验,验证声音在液体中可以传播
教学难点是:学生能按要求进行过滤和加热蒸发的实验操作,以
简单的方法对风进行观测、记录。
四、教具'学具的准备:(见实验课计划)
五、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1.要求教师尽可能提供时间、空间,创造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
积累和掌握某一科学事物的有关知识和观察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
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重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加强学生对事实收集和表
达的指导与训练,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要求学生使
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要求学生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
体有关的现象。
3.在观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并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抽象概括,从而
形成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
六、本册教学内容的课时及课时计划:
本册教学共有30课时,上课21课时,机动课9课时.
全册教案
课题1.运动着的世界课型新课
L培养学生搜集物体运动方式资料的能力,认识世界是运动的。
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讨论、表述的能力和能倾听同学观点。
3.科学的学习态度,认真搜集、整理、制作资料。(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
重点难点学生搜集资料的教具一杯水、空杯、染料、香水、多媒
方法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主导作用与主体活动教具教学目的
一、引入课题T:课前,同学们收集了物体运动及它们学生学习搜集
是怎样运动的?资料
小组交流实例,并说一说它们是怎样
二、学习新课运动的?表述能力和倾
1.从常见现S:小组汇报。听培养
象认识物T:你是怎样知道的。(观察、查资料)
质在运动T:讨论: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
S:两种观点。
2.从微观现T:说说理由。香水从微观认识
象认识物T:出示一瓶香水开盖过一会。
质在运动嗅到什么?一杯水
讨论:为什么能嗅到香味?说明什
么?染料
T:出水一杯水放好。
讨论:这杯水是静止还是运动的?
S:两种观点。
T:演示实验
在水中加一滴染料,观察现象。从宏观认识
3o从宏观现有什么现象?空杯
象认识物猜一猜,一天后会有什么现象?说明
质在运动什么?
T:出示一空杯放好。指导搜集方法
讨论:这空杯是静止还是运动的?
S:两种观点。科学态度的培
4o进一步搜T:说一说,为什么这空杯是静止的?(位多媒体养
集有关运置方向不变)
动的资料说一说,为什么这空杯是运动的?
(宇宙运动资料。)
说明什么?
5.整理资料T:多媒体演示教师查的资料。
指导学生查找搜集资料。
(网络资源、书籍、直接观察、电视、
询问长辈、同学交流)
「填写资料卡。
课题动物运动会课型新课
1.培养学生搜集动物运动方式、运动速度资料的能力,认识动
物的运动方式不同,模仿体验动物肢体运动的过程及生理
的变化。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交流、表述、评价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
养。
3.给动物制定分类标准并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情感教育、制定分类标准并进行分类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主导作用与主体活动教具教学目的
一、引入课题T:上节课,让同学们收集观察各种动物
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主动学习
各小组交流说一说它们是怎样运动
二、学习新课的?
1.观察动物S:小组汇报。相互交流
的运动T:你是怎样知道的。(观察、查资料)多媒体
出示多媒体:进一步观察动物的运
动。
2.模仿动物你最感兴趣的动物是哪个?说说它
的运动的运动特点?体验动物运
动生理变化
T:请学生模仿自己最感兴趣的动物。
S:学生模仿。
T:让学生猜一猜模仿的是什么动物?
S:学生猜。培养模仿能
T:模仿动物时感觉哪个部位用力大?有力及热爱动
何感觉?物情感
你模仿的动物身体的哪个部位比较
发达?
T:各小组模仿自己最感兴趣的动物,说
一说模仿动物时哪个部位用力大?哪
3。按不同标个部位比较发达?各组评出超级模仿培养学生发
准对动物秀。散性思维
进行分类S:学生活动、评价。
T:模仿动物时,发现动物有几种不同的
运动方式?培养搜集资
S:学生归纳小结。料的能力
4o进一步搜T:按动物的运动方式对动物分类,可分
集动物运哪几类?
动速度的S:爬行、游泳、跳跃、飞行等。
资料T:讨论:还能用哪些标准对动物进行分
类?(学生制定标准比较难,举例引
导学生)
例如:按动物的繁殖方式可分为:卵
生、胎生
S:学生分类。
T:搜集动物运动速度的资料,填写动物
运动会报名表。
评出运动冠军。
生命在于运动
科学探讨目标:
1、能够通过度析发觉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2、能够通过比较发觉运动前后躯体的转变。
3、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同意运动对人类健康有益处的观点。
2、能慢慢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适应。
3、能与同窗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科学知识目标:
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
其他目标:意识到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能够帮忙自己更准确地明白运
动前后躯体发生的转变。
教学预备:计时工具。学生小组活动用表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谈话引入。
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
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窗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形,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
及时做好记录。
四、讨论小结。依照同窗们测量的结果发觉:.....
五、全班集体活动,依照教师鼓掌的节拍原地跳或跑步。两分钟后赶
紧测量现在的心跳,并进行记载。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后呼吸的
频率,并进行记载。
(此环节可学生分组自由进行也能够全班和教师一路集体活动,集体
活动时因教师鼓掌节拍的转变和气氛的烈火,学生可能会爱好更浓。)
六、小结。
1、讨论:此刻你们发觉了什么?
自由发言,鼓舞踊跃发表意见观点和提出新问题。
2、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躯体更强壮,增强抗击疾病的能
力。
3、提出个人锻炼打算。
推荐资料:什么缘故要从小参加体育运动
一、体育锻炼能增进儿童全面进展。
(1)骨骼的生长发育:骨骼生长需要不断地吸收蛋白质和
无机盐(专门是钙和磷),人体必需有足够的维生素才能使钙和磷专
门好地吸收。户外活动时,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使皮肤中的一种物
质(麦角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增进钙磷吸收。另外,体育锻炼
中,跑跳等动作对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改善血
液循环增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2)肌肉的生长发育:常常锻炼,肌纤维变粗,肌肉血液供给
好,毛细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强壮。
(3)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在体育锻炼中,肌肉的活动是在神
经系统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肌肉有节拍的收缩和放松,也对神经
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由十神经系统与躯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增强
了,因此改善和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和谐能力。
(4)心脏的生长发育:常常锻炼的儿童,心肌健壮,跳动次数
比一样儿童要少,这是心脏健康的表现。“您的心脏确实是您的健
康。”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
二、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伶俐。
一个人是不是伶俐,要紧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儿童大脑需氧量占
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的能量,为了知足运动
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从而保证大脑取得更多的氧
气和养料大脑工作时的能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体育锻炼还
可使体内胰岛素工作正常,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发挥“伶
俐”功能。
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抗击力。
医生常说,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腕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
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能摄取1/4公升的氧气,而跑5
千米,一分钟能吸取2公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仅从获
氧量来看,锻炼与不锻炼对健康的阻碍就大不相同。常常参加体育
锻炼,经受各类气温的刺激,尤其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
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躯体对严寒刺激的适应能力。
小吊车
一:教学目的
[科学探讨]
1.能够通过观察小吊车的模型,了解各部分是怎样连接的。
2.能够通过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断人和动物的肢体是怎样运动
的。
3.探究模仿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仿生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2.实验中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制作工作。
[科学知识]
b学会制作小吊车,提高动手能力。
2,有趣的仿生,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二、教学进程
探讨活动过程与内容组织引导媒体准备
一、观看活动1
由几部份组成,各部份是如何联系。小吊车模型图片
二、设计选用那些材料,使用那些工具。
画图讲解模型图同上
三、制作分小组制作小吊车教师
下小组制作出示制作步骤
4.讨论交流小吊车的是怎样工作的?出示讨论题
5.发现归纳活动2
收和放
推断人和动物的肢体是如何运动的?动作指导挂图
6.交流
总结把自己的推想画出来。作品推荐
课题4、小吊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科学在线《有趣的仿生》,使学生了解人们在生
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发
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有趣的仿生》,使学生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的发明创
造。
教学难点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具录象、鸡蛋、挂图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教学进程
教学内容主导作用与主体活动教法要点
一、概述:生物有许多本领令人惊叹羡慕,在生物的启示下,人们
进行了很多发明创造。
二、介绍一些在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
科学在线:蛇形机械人
一、从鱼到船。
二、从茅草叶的刺到锯。
3、从鸟到飞机。
4、从蛋壳到薄壳结构建筑。
五、从蝙蝠到雷达。老师:谈话
(放录象)
学生:讨论
说说你以为那些东西是在生物的启发下发明的。
教师:出示挂图
指导学生熟悉生物的启发
学生:实验1
手握鸡蛋握不破
实验2
纸条(树叶)谈话(为使本课内容丰富,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搜集
有关资料。)
关于每一个例子,大体上采纳先让学生分析,然后由教师进一步讲解
的方式。全数分析以后,再由教师率领学生对仿生发明的大体方式进
行总结。(关于仿生发明的进程,不是看成知识让学生背来,而是让
学生体会到,能学着应用。)
教学内容主导作用与主体活动教法要点
三、启发学生依照上述发明制造的原理,提出一些仿生方面的发明假
想。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仿生学方面的发明假想。
学生:讨论
说出自己的假想
教师:对学生的假想进行评判
讨论
讲解
(对学生提出的发明假想进行评判。)
板书设计
小吊车《第二课时》
有趣的仿生
鱼船鸡蛋薄壳屋顶
鸟飞机
课题5、确定位置
教学目的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
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利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依照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线路图,并按图设
法找到相应的地址。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楚地描述刍己。
五、情愿把自己描述物体的方式告知其他同窗;而且情愿倾听他人
是如何描述物体位置的方式。
六、能够与本组其他同窗合作一起做好各项活动。
7、对搜集各类各样的地图感爱好,并发觉他们各自的特点。
八、能够说出要确信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
九、能够说出通用地图的要紧标识的功用。(东南西北,比例尺,一
样标记等。)
10、能简单描述从甲地去乙地的地图的大体制作过程,能联系实
际说出自己家或经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1一、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方位
问题。
能够找显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帮忙人们准确确信物体位置的实例。
教材分析重点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
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方位问
题。
教具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
红色小方块、地形图。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
一、经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
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转过身去,由另一同窗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
先的位置,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转变。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关于另一个物体来讲的,另一
个物体确实是那个物体的参照物。
二、在图上找位置一一欢迎你到我家来。(出示深圳地图)
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门的位置,建筑物和绿化带
的散布情形。
第二课时
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
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窗们依照地图的指
不在规按时刻内分散到校园各个角落寻觅红色小方块,教帅做计时工
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
预备工作:
一、提示同窗们注意平安。
二、不要打搅其他班上课。
3、教师依照具体情形在小方块隔壁标明距离。学生依照比例尺进行
推算。
二.小结,公布比赛结果。
三.每人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画在19页)
布置作业收集各种地图。板书设计确定位置
一、记忆游戏。
二、在图上找位置一一欢迎你到我家来。(出示深圳地图)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课后小结木课从让学生说清身边物体地位置开始,由近及远、由校
园扩展到生活相继设计了3个活动和1个拓展活动。参照物、方向、
距离三者缺一不可。本课地重点是如何确定一个物体地位置,难点是
让学生理解参照物,学会如何用参照物确定被研究物体地位置。学生
大多数都能制作小吊车的模型,但对工作原理解释的不是很清楚。
六、做沙盘
一、教学目的
[科学探讨]
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
会制定简单的活动打算。
2.根据自己的计戈!或方案,制作出沙盘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与小组同学有效地进行分工合作。
2.能与其他小组交流评价各组的活动结果,并分析成败的原因。
关切校园环境,情愿设计新校园
[科学知识]
能在沙盘中摆出自己学校各类设施的位置。
二、教学进程
探讨活动过程与内容组织引导媒体准备
一、提问
引入你见过沙盘模型吗?
沙盘模型是如何制作的?沙盘模型图片
二、活动1
制定打算做校园沙盘模型
制定小组活动打算
闽图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提小课本21页
3、活动2
分小组制作沙盘按计划制作沙盘适时指导样品
4、活动3
交流体会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沙盘更准确沙盘模型
五、归纳你认为学校的布局那些地方要改变提示充分发表意见
六、拓展活动未来校园设计大赛讲解步骤展示好的有创意的
作品
课题7、动与静
教学
目标1、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
的。
二、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讨。
3、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教材分析重点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
的。
难点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
置来确定。
教具电化教具课件
教
学
过
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活动L荡秋千
一、活动目标:
A、能对有关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夷出问题。
B、能以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判断人或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C、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想法。
D、举例说明物沐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
确定。
二、活动过程:
A、引入问题:我们坐在行驶的车里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
现?
B、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假如你站在路边,你认为这些房屋和树
木还是运动的吗?
C、一个物体到底是动的还是静的,主要看参照物,参照物选得不
一样,这个物体的状态也就不一样。
D、活动“荡秋千判定:秋千上女同窗坐在男同窗对面不动,秋干
上女同窗说对面的男同窗关于自己是静的仍是动的?
E、判断地面上的同学说:秋千上的同学对于自己是静的还是动
的?
F、小结: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物体的运动状况也不一样。
所以,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一定要说明理由。
G、依照上面的活动,分析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书上3幅画)
H、教师说出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提出:
以什么为参照物,“竹排”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时,“青山”是
运动的?
二、活动2: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
一、活动目标:
A、能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概念去分析电扇各部分的运动状态。
B、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C、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活动过程:
让学生选参照物不同,说出风扇的各部份的运动状态。
教
学
后
记这堂课学生对动与静较熟悉,从身边的坐车体会入手,让学
生知道哪些是动的?哪些是静的?学生也较活跃,也很喜欢这堂课,
但也有学生不知道找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八、快与慢
本课概述:
本课在学生学习了如何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
体运动的快与慢。本课从实际动身,通过体验、观看、分析、测量、
记录、比较和交流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判定和描述物体运
动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A、能用两种方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与慢程度。
B、能用简单工具测量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C、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所需要时间
的关系。
D、能通过实验小探究不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E、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
二、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A、能够主动地通过多次测量,如实记录所获得的相关数据。
B、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的情况,愿意把小
组让小车跑得更快的方法告诉给其他组。
3、科学知识目标:
能从位置、方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4、STSE活动目标
能够举例诞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与慢的现象,并尝试利用所学的快与
慢的知识和技术解决生活中碰到的有关物体运动的问题。
教学时刻:2个课时
教学重点:如何描述一个物体运动快与慢是本课的重点,在学生进行
比较实验进程中,让学生学习如何操纵实验变量,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进程:
一、活动1:比较列车的快慢
活动目标:
一、通过亲自参加跑步比赛(或其他活动活动)体验运动的快慢。
二、能用两种方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3、通过计算在相同距离内不同列车运行所用的时间,排列出列车
快慢的顺序。
活动进程:
一、引入:人与老虎比赛是谁跑得快?人与蜗牛跑谁跑得快?
二、教师讲解:在空中飞行最快的动物是刺尾雨燕,在陆地上跑得
最快的动物猎豹。如果进行一场200米的比赛,雨燕用4秒钟到达终
点,猎豹用6秒,人用不着18秒,蜗牛用33小时。
3、我们班上谁跑得最快?
4、出示图表;
车次T511T51325672505
始发自北京起千米北京西北京西北京西北京西
发车时刻07:3514:288:4316:43
高碑店828:30~9:5818:39
保定1469:0515:5310:4819:41
石家庄27710:2017:0812:2321:22
计算所用的时刻---小时---分---小时-一分-一小时一一分
---小时—分
五、计算各次车从北京西站到达石家庄所用的时间(填入表格)、
然后比较各车次的快慢说说自己的理由。
六、结论:各次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二、活动2:玩小车
活动目标:
A、能用多种方法使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充分发挥自己发散思维
的能力。
B、能用工具测量并记录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C、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如实记录和表示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
间的关系。
D、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找出使小
车速度产生变化的原因。
E、能够主动地通过多次测量,获得运动物体的相关数据。
F、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的情况。愿意把本
组让小车跑得更快的方法告诉给其他组。
活动进程:
一、制作一个小车,让小车能动起来。想一想:你用几种方法使小
车动起来。
二、研究小车的快慢:用自己带来的一部车和现在制作的那部车比
赛谁快?
方式一:时刻10秒
---------小车距离(厘米)
方式二:距离100厘米
---------小车时间(秒)
结论:----------------的小车快。因为是
3、讨论: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A
B
C
4、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正确吗?
要求: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看是不是对小车运动快慢有阻碍。
时刻:10秒第
-------------小组
改变条件前小车前进的距离(厘米)每次改变一个条件改变条件
后小车前进的距离(厘米)比改变条件前增加或减少的距离(厘
米)
交流:在什么条件下,小车运动得快一些;什么条件下,小车运动得
慢一些,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活动3:收集有关物体运动快慢的资料。
教学跋文:
那个课上了发觉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很差,不明白怎么计算时刻差,
不知道时刻的进率是60。
九、推和拉
设计理念:
为了贯彻执行《科学课程新标准》提出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而科学学习要以探讨为核心”这一理念,本课教学设计以操场为活动
地址,让学生在宽敞的场所尽情地去活动、观看、研讨,在游戏中既
锻炼了躯体又学到了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能说出推和拉的动作要领与方法。
二、技能目标:能做好单人、双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戏活动,了解
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目标:能认真参与,吃苦耐劳,发挥小组合作精神,锻炼
身体并注意安全。
教学方式:
学生自主探讨,教师组织,以实践活动得出结论。
教学预备:
一、场地:学校操场(草地)。
二、设备器材:墙、大树、篮球架、游戏器材(纸币、圆圈等)
教学时刻:
一、本课1课时完成。
二、教学内容分两部份:
第一部份:推拉伸展。
第二部份:双人、多人推拉游戏,小组套圈竞赛游戏。
活动进程:
一、预备运动
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为后面猛烈运
动做好预备,以便拉伤。
二、推拉伸展
一、双手互拉:双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双侧等方向使劲拉。
二、指手画脚:运用手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跪撑手猜拳、俯撑手猜拳。
3、双脚屈伸:双脚左右边拉及前后分腿等。
运用脚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站立脚猜拳、坐姿脚猜拳、躺撑脚猜拳、,卬撑脚猜拳、俯撑脚猜拳。
4、使劲推墙:运用单手、双手或脚使劲推(墙、大树、篮球架等都
可)。
三、双人推拉游戏:推拉动作以定式使劲的方式进行,幸免使劲碰撞。
一、用背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
式、坐式等不同方式进行。
二、用手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单手或双手互推,可
用弓箭式、骑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动作。
3、双手拔河:两人一组,双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状,使劲后拉,
松手或被拉距离愈长者为负,对方为胜,可增加不同组别胜者与负者
彼此挑战的机遇,以增加课堂气氛的有趣性。
4、搬运:背扛、背负走、同心合力。
五、手推车:
六、鼓舞学生自创其他双人的推拉游戏:教师从旁协助或指导,
并适时让学生发表或演出、示范等。
四、多人推拉游戏
一、使劲拉动。(本游戏可一人拉二个人也可反过来变成二个人拉一
个人)。
二、集体拔河:本游戏为双人拔河的延伸,人数约四、五人,两边应
注意平安,幸免松手后摔倒,教师指导时应专门强调合作精神及平安
原那么的重要性。
3、投圈得分:在远近距离不同的地址别离放有不同分值的纸币,每
人五个圈,看谁套的分数最多。
指导要点:
注意事项:
一、教学时宜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才能充分伸展肢体。
二、推拉游戏时,应专门注意课前的场地平安检查。教学活动应兼顾
平安为原那么。
三、集体拔河,以两边人数各3——5人最能引发学生昂贵爱好又较
平安。
四、投圈游戏时教师可提示学生体会使劲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评量:
一、指导学生自我评量。
二、具体评量标准参考:
一、推拉游戏中,尽全力而有明显使劲且流汗者为3分,第二为
2分,再第二为1分。
二、学会互推和互拉的方式,10种以上者为3分,6〜9种为2
分,5种以下者为1分。
3、投圈游戏中,以圈投中的纸币的分值之和计算。
4、在游戏中能尽全力,肯合作者为3分,第二为2分,再第二为1
分。
三、评出优秀活动小组
把个人得分与小组集体得分总和作为活动小组总分,评出优秀
小组并给予奖励。
10、常见的力(1谡时)
一、教学目标:
探讨目标:一、能用实验的方式探讨物体下落的缘故。
二、能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能体会到通过量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二、能与同窗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知识性目标:
一、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类力。
二、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3、能用自己的话说明物体下落的缘故。
STSE目标:能举出各类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二、教学重点:自主、合作探讨物体下落的缘故。
三、教学难点:熟悉地球引力这种直接作用物体上的力。
四、教法:谈话、讨论、合作、引导、评判
五、学法:讨论、合作、探讨、自学、交流
六、教学预备:乒乓球、烧杯、水、木片、松紧带等物品12份;记
录单12份;课件
七、教学进程:
(一)、激情引入,寻觅常见力。
师:同窗们,今天我和你们将继续走进《夺宝之旅》,一路成为
生:夺宝奇兵。
师:为了夺到宝物,咱们看看今天咱们将要解决哪些有趣的问题呢?
出示课件!(课件)
师:啊,问题显现了,看样子咱们有麻烦了?好,下面咱们就小组讨
论讨论如何利用这些给定的事物寻觅各式各样的力呢?找出一个力,
记在宝盒钥匙上一上。注意组长要组织好,人人都想方法啊,边商量
边实验!
小组开始实验,记录。
师:我看有的同窗连书包都利用上了,可为用心良苦啊。哪个小组谈
谈你研究的情形!在说的时候尽可能以“我是如此研究的……那个力
叫……”形式说吗?
生:我是如此研究的,把……,那个力叫弹力。
生:我是如此研究的,把……,那个力叫吸力。
师:吸力!那个名字起的不错。我也给他起个名字叫地球引力,行嘛!
生:我是如此研究的,把……,那个力叫摩擦力。
生:我是如此研究的,把……,那个力叫压力。
师:还真多,同窗们细致又认真。找出了这么多的力,能够看出力的
家庭成员还真很多呵。你们能举出这些力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吗?
请小组一路完成宝盒钥匙的第二项,但这次要求咱们自己设计一个表
格,把每种力与实例填进去!时刻5分钟。来吧!(课件)
师:谈谈行吗?
生谈实例。
师:看样子力与咱们的关系怎么样呢?
生:超级紧密,离不了。
师:哈,那你们想一想,这么多力太乱了,能分一分类吗?分成两类,
想一想你们适才先实验的情景!
生:能够把压力、摩擦力、压力……分为一类,还能够把地球引力,
磁力分成一类。
师:很棒!那这是按什么分的?
生:都是人给的力,另一个是地球或其他人给的。
帅:是啊,人给力的时候都是如何的?地球或其他的物体给力的时候
又是如何的呢?
生:人给力的时候都挨着物体,而地球引力却没有。
师:VERYGOODo
(二)、探讨重力。
师:讲到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师:放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师:牛顿也碰到了问题?你明白他碰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他在想苹果什么缘故落下来呢?
师:同意吗?是啊,什么缘故呢?如此行吗,用你手中的小物体再试
几回,但试的时候注意观看它是如何运动的?并抓住那个幕后凶手!
找出缘故。记在宝盒钥匙三。好开始吧!
小组进行实验,记录。
师:是谁使他们动起来的?
生:地球。
师:怎么做的?
生:给了他们一个吸引力。
师:说的有道理,那么想更准确地熟悉地球引力咱们能够用什么方式
了解呢?
生:看课外书,上网,向教师,父母请教。
师:是啊,那咱们书上的科学在线上就有它的资料,咱们在里面学学
吧,但学后咱们要交流感想,对电视中的小问题进行一下讨论,交流。
开始吧!
生:自学科学在线。
生:交流读后感。对地球引力加深了熟悉。
(三)、评判:
师:同窗们,今天咱们的夺宝之旅即有趣又有成功感,每一个小组的
宝盒钥匙必然能开启宝盒,取得自己喜爱的宝物。好下节课咱们继续
走进夺宝之旅,寻觅科学宝物,因为你们是超级棒的
生:夺宝奇兵。
师:下课。
1一、如何让小球动起来
教学目标:
探讨目标:
一、能假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
二、能够用实验证明自己的假想。
3、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度析,得出结论。
知识目标:
一、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由静止转为运动。
二、能分辨出物体的运动主若是由哪一种力(如风力、水力、重力、
弹力等)作用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情愿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式。
二、能够与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方式:并找出最好的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更多的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
教学重点难点:能假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能够用实验证
明自己的假想。
教具预备:橡胶球、大头针等;其它:观看记录表、拓展练习等
教学进程:
一、谈话引入
从学生们喜爱玩乒乓球、篮球,引入新课中小球的玩法:想出各类方
法让小球由静止运动起来,而且想一想是什么力使它动起来。
二、活动:让小球动起来
建议:3人一小组,先猜想与设计,然后自己验证,再请同位同窗学
验证。
1.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用几种方式让小球动起来?看谁的方式多、
谁的方式妙。
二、想与设计:将自己的想法记在观察圮录表中
3、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与设计。
设计让小球动起来方案实验验证什么力
同窗评判
行不行
1
2
3
4
5
6
观看记录表:让小球动起来记录人:
4.汇报:
我设计了种让小球运动起来的方案;通过实验验证,有
种方式能够使小球运动起来
5.交流与评判:谁想的方式多而独特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内销售代理合同范文
- 2025企业宣传音乐委约创作合同
- 2025二手客车买卖合同范本
- 机房维保标书
- 霍纳法则,计算hashcode
- 应对市场波动的仓库策略计划
- 代发工资合同样本
- 2025标准车辆买卖合同协议书
- 小班创意绘画教学计划
- 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措施计划
- 第六章-GIS分析导论
- 轨道交通大数据应用研究
- 儿童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 【基于Django框架的网上商城设计(论文)6800字】
- 光伏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2024年中国斜交轮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
- 300MW300MWh源网荷储一体化储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外研版(三起点)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激光雷达产品商业计划书
- 2024-2030年吸附树脂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