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代诗歌五首(1)前三 课件_第1页
21 古代诗歌五首(1)前三 课件_第2页
21 古代诗歌五首(1)前三 课件_第3页
21 古代诗歌五首(1)前三 课件_第4页
21 古代诗歌五首(1)前三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新课导入同学们有过爬山的经历吗?登到山顶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古人也很喜欢登高望远,借此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抑或怀古哀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三首有关“登高”的诗吧!看看陈子昂、杜甫、王安石登临高处,都有怎样的感慨吧!素养目标1.把握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zǐ)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诗骨”之称。他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被后人誉为“唐之诗祖”。有《陈伯玉集》。作者介绍武则天通天元年,契丹军队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做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写作背景朗读诗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听名家范读,体会诗歌情感。2.小组内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3.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登临的特定地点:幽州台“前”:过去“后”:未来“古人”:古代能礼贤下士的圣君。“来者”:后世那些能重视人才的圣明君主。诗歌鉴赏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向前看,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再也看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贤君又在哪里呢?一种茫然与无奈涌上诗人的心头。【品词】古时圣君不可见,后世明君不可遇,两个“不见”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诗歌鉴赏2.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登台远眺,写空间辽阔触景生情,写心中孤寂诗眼面对茫茫天宇与原野,诗人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引人共鸣。诗歌鉴赏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其中,“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诗人孤单寂寥、苦闷悲愁的心绪。诗歌鉴赏4.能否删去后两句中“之”“而”等虚词,让整首诗更整齐?不能。这两个虚词让两句诗都多了一处停顿,这样音节就较前两句更为舒缓,节奏更为绵长,诗人的悲叹之情也就得到了倾泻绵延,如果去掉就少了与作者内心深深叹息相契合的情思韵味。这样全诗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更添艺术感染力。望岳作者介绍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后人称他杜少陵。曾经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世称“杜工部”。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似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因此,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看做一代宗师,被尊为“诗圣”。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写作背景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题目解读望岳远远地看;高大的山,本诗特指泰山。解题:杜甫游历时远远地看到泰山时的景象。诗歌鉴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dàihūncéngzìlíngfú远望绵延不绝,雄伟高大,树木葱郁近望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细望云翻云涌时壮阔景象,鸟儿归林的黄昏美景。俯瞰高大巍峨诗歌鉴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修辞手法/描写角度:设问泰山全貌远望“未了”写出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表现出山势绵延不尽。借助齐鲁两地都能望见青翠的泰山,来侧面烘托泰山、参天耸立(连绵高峻)的特点。精彩词语:作用:诗歌鉴赏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虚实结合,赞美泰山的秀美和高耸挺拔。作用:夸张修辞手法:思考:“钟”,“割”字用的好,历来被人称道,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试着分析它的妙处。1.“钟”字是“聚集”的意思,含有拟人的意味。诗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说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把所有的神奇秀丽都聚集在泰山上,既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也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2.“割”是“分割”的意思,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泰山比作一把直指云天的硕大无比的宝刀,它把阳光切断,使得山的南北两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明暗之景,突出了泰山的高峻挺拔和遮天蔽日。诗歌鉴赏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精彩词语:作用:修辞手法/描写角度:细望“曾云”“归鸟”,用细望的真实景象勾勒出“天高任鸟飞”的广阔背景,突出泰山极高幽深的特点。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诗歌鉴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仰望用典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和气概。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只有站得高,才能看的远,只有勇攀高峰才能俯视一切,享受成功后的自豪和喜悦。修辞手法/描写角度:蕴含哲理:作用:主旨探究全诗围绕“望”字为线索,距离上由远而近,时间上自朝而暮进行想象,描绘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登飞来峰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作背景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知识链接飞来峰飞来峰又叫灵鹫峰,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高168米。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飞来峰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锋棱如峭。诗歌鉴赏1.谈谈你对“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两句话的理解。第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千寻”从正面写塔的高峻,“鸡鸣”就能“见日升”,言“见日升”之早,从一个侧面衬托塔高,直入云霄。两句都是写塔高,写出了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点出了诗人立足点之高,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情怀。诗歌鉴赏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浮云”指诗人遇到的挫折、困难、奸邪小人(保守派)等一些消极的事物,既是实写,又是比喻,喻指当时的保守势力。3.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诗歌特色1.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诗歌的前两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及其对前途的满怀信心,奠定了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富含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第四句比喻找到了正确的观察点,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诗歌特色2.运用典故,巧妙隐喻“浮云遮望眼”一句用典。据考证,西汉人曾用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诬陷,挑拨君臣关系,让皇帝受到蒙蔽。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也写过:“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