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废弃物智能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TOC\o"1-2"\h\u21595第1章废弃物智能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概述 3222571.1废弃物处理现状与问题 3230551.2智能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3109511.3国内外废弃物处理政策与技术发展趋势 431318第2章废弃物分类与预处理 458122.1废弃物分类方法与标准 4286442.1.1分类方法 4110512.1.2分类标准 5286102.2废弃物预处理技术 576522.2.1物理预处理技术 5169572.2.2化学预处理技术 586152.2.3生物预处理技术 5214972.3预处理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527005第3章智能识别与分拣技术 622903.1智能识别技术 667233.1.1图像识别技术 6102893.1.2传感器技术 6179063.1.3人工智能算法 6119033.2分拣与自动化设备 697593.2.1分拣设计 618843.2.2自动化设备集成 6142043.2.3视觉系统 7263733.3智能优化与调度系统 798273.3.1智能优化算法 754533.3.2调度系统设计 7155373.3.3数据分析与优化 714481第四章生物处理技术 7172724.1堆肥化处理技术 7269074.1.1堆肥化原理及过程 780244.1.2影响因素 7226894.1.3堆肥化设备与工艺 7257214.2厌氧消化技术 8304104.2.1厌氧消化原理及过程 8183004.2.2影响因素 87404.2.3厌氧消化设备与工艺 8150764.3微生物修复技术 8154004.3.1微生物修复原理 8175994.3.2微生物修复应用 8115864.3.3微生物修复剂 8139744.3.4影响因素 813558第5章物理处理技术 94975.1筛分与破碎技术 9156445.1.1筛分技术 9301985.1.2破碎技术 9231125.2磁选与浮选技术 9222415.2.1磁选技术 986615.2.2浮选技术 916485.3高频振动筛分技术 9125915.3.1设备选型 9277635.3.2操作参数优化 10308655.3.3应用实例 102341第6章化学处理技术 10114126.1溶解与沉淀技术 1099716.1.1重金属离子溶解与沉淀 1074846.1.2有机物溶解与沉淀 1040646.2电渗析与离子交换技术 10262156.2.1电渗析技术 1027296.2.2离子交换技术 11196636.3化学氧化还原技术 11179966.3.1氧化技术 11296906.3.2还原技术 1120142第7章资源化利用技术 11155667.1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1152057.1.1厨余废弃物 11229517.1.2农业废弃物 1146067.1.3城市绿化废弃物 11194777.2无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1243657.2.1矿业废弃物 11250177.2.2工业废弃物 12263177.2.3建筑废弃物 12125017.3固废制备新型材料技术 1222087.3.1废旧塑料制备复合材料 12231787.3.2电子废弃物制备稀贵金属 12102717.3.3煤矸石制备陶瓷材料 12183947.3.4废旧轮胎制备橡胶制品 126121第8章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 12327448.1废弃物处理过程监测 12198598.1.1监测技术 12268958.1.2监测方法 1322628.2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1350538.2.1数据采集技术 13126718.2.2数据传输技术 13259238.3智能化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 1324428.3.1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组成 13271198.3.2决策支持 1432066第9章环保产业政策与市场分析 1443979.1环保产业政策与法规 14269949.2废弃物处理市场规模与趋势 14275269.3环保产业投资与融资模式 1412246第10章案例分析与前景展望 1543010.1国内外废弃物处理成功案例 152981810.1.1国内案例 152177310.1.2国外案例 152934910.2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 152389510.2.1技术创新 15371210.2.2发展方向 161337010.3环保行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前景展望 16第1章废弃物智能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概述1.1废弃物处理现状与问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废弃物产生量逐年攀升。废弃物种类繁多,包括固体废物、废水、废气等,其处理与处置成为当前环保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我国废弃物处理现状如下:(1)处理设施不完善,处理能力不足。部分地区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废弃物处理需求。(2)处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虽然我国在废弃物处理技术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3)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低。大量有价物质得不到有效回收,导致资源浪费。(4)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废弃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1.2智能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废弃物智能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我国废弃物处理问题的关键途径。其意义如下:(1)提高废弃物处理效率。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废弃物快速、高效处理,缓解处理设施压力。(2)降低处理成本。智能化处理技术有助于降低人工、能源等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中蕴含大量有价物质,通过资源化利用,可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4)减轻环境污染。智能化处理技术有助于减少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1.3国内外废弃物处理政策与技术发展趋势我国高度重视废弃物处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十三五”国家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划》等。国家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废弃物处理技术进步。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在废弃物处理方面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其主要发展趋势如下:(1)废弃物处理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如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废弃物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2)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断创新。如生物降解、化学回收等技术,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3)跨领域协同处理。将废弃物处理与能源、材料等领域相结合,实现产业协同发展。(4)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加强废弃物处理监管,推动废弃物处理产业健康发展。第2章废弃物分类与预处理2.1废弃物分类方法与标准废弃物分类是环保行业废弃物智能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首要环节。合理的分类方法能够提高废弃物的处理效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回收。本节主要介绍废弃物分类的方法与标准。2.1.1分类方法(1)按照废弃物来源分类:可分为生活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等。(2)按照废弃物性质分类:可分为有机废弃物、无机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等。(3)按照废弃物形状分类:可分为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气体废弃物等。2.1.2分类标准(1)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和行业针对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制定了一系列分类标准,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代码》(GB/T146892011)等。(2)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各地区和企业在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废弃物分类标准。2.2废弃物预处理技术废弃物预处理是对废弃物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后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要求。本节主要介绍废弃物预处理的技术。2.2.1物理预处理技术(1)筛分:通过振动筛、滚筒筛等设备对废弃物进行筛选,实现不同粒径的废弃物分离。(2)破碎:利用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设备将大块废弃物破碎成小颗粒,便于后续处理。(3)粉碎:利用立式粉碎机、锤式粉碎机等设备将废弃物粉碎成粉末,提高其表面积,有利于资源化利用。2.2.2化学预处理技术(1)氧化还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改变废弃物的化学性质,实现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2)酸碱中和:利用酸碱中和反应,调整废弃物的pH值,使其满足后续处理要求。2.2.3生物预处理技术(1)堆肥: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分解,有机肥料。(2)厌氧消化: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分解成沼气和有机肥料。2.3预处理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在废弃物预处理过程中,为保护环境,采取以下措施:(1)封闭式处理:对废弃物预处理设备进行封闭式设计,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2)污染防治设施:配置废气处理设备、废水处理设备等,保证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得到有效治理。(3)自动化控制: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预处理过程,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行。(4)清洁生产: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预处理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弃物处理对环境的影响。第3章智能识别与分拣技术3.1智能识别技术3.1.1图像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在环保行业废弃物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等步骤,实现对废弃物的自动识别。本节主要介绍废弃物图像的采集设备、预处理方法、特征提取算法及分类器设计。3.1.2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在废弃物智能处理中具有广泛应用。本节主要介绍各类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金属探测器、重量传感器等)在废弃物识别和分类中的应用,以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3.1.3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算法(如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在废弃物智能识别中具有显著优势。本节主要讨论这些算法在废弃物识别和分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优化算法以提高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3.2分拣与自动化设备3.2.1分拣设计分拣是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关键设备。本节介绍分拣的结构设计、驱动方式、控制系统及关键部件选型,以满足不同类型废弃物的分拣需求。3.2.2自动化设备集成自动化设备集成是实现废弃物高效处理的关键。本节主要介绍自动化设备(如输送带、提升机、翻转机构等)的选型与布局,以及如何实现与分拣的协同作业。3.2.3视觉系统视觉系统在分拣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节主要讨论视觉系统的构成、图像处理算法、目标跟踪与定位技术,以及如何实现与分拣动作的精确配合。3.3智能优化与调度系统3.3.1智能优化算法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等)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调度和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节主要探讨这些算法在废弃物处理设备调度中的应用,以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能耗。3.3.2调度系统设计调度系统是实现废弃物处理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本节介绍调度系统的架构、功能模块、决策策略以及与分拣和自动化设备的协同工作原理。3.3.3数据分析与优化数据分析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讨论如何对处理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以实现对整个处理系统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整。同时介绍数据驱动的优化方法,以提高废弃物处理效率和环境效益。第四章生物处理技术4.1堆肥化处理技术堆肥化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腐殖质含量的堆肥的一种方法。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泥、餐厨垃圾、农业废弃物等处理过程中。4.1.1堆肥化原理及过程堆肥化过程主要包括起始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和腐熟阶段。在各个阶段,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促进堆肥中温度升高,实现病原菌和有害物质的灭活。4.1.2影响因素影响堆肥化处理效果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碳氮比等。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提高堆肥化处理效果。4.1.3堆肥化设备与工艺堆肥化设备主要包括翻抛机、输送带、筛分设备等。根据不同原料和处理规模,可以采用槽式堆肥化、条垛式堆肥化和塔式堆肥化等工艺。4.2厌氧消化技术厌氧消化技术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该技术具有能源回收、减量化、无害化等优点。4.2.1厌氧消化原理及过程厌氧消化过程主要包括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和甲烷发酵四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微生物通过代谢有机物,产生甲烷等气体。4.2.2影响因素影响厌氧消化效果的因素包括温度、pH值、有机负荷、污泥龄等。合理调控这些因素,可以提高甲烷产量和消化效率。4.2.3厌氧消化设备与工艺厌氧消化设备主要包括消化池、污泥泵、气体收集系统等。根据不同原料和处理规模,可以采用单相消化、两相消化和序批式消化等工艺。4.3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特定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附、分解、转化作用,实现环境修复的一种方法。该技术具有效果好、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4.3.1微生物修复原理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生物转化作用和生物刺激作用,通过改变环境污染物的化学性质,降低其毒性和环境风险。4.3.2微生物修复应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壤、水体、空气等多种环境污染治理,如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等。4.3.3微生物修复剂微生物修复剂主要包括单一菌剂和复合菌剂。选择合适的微生物修复剂,可以提高修复效果,缩短修复周期。4.3.4影响因素影响微生物修复效果的因素包括微生物种类、环境条件、污染物性质等。通过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提高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第5章物理处理技术5.1筛分与破碎技术废弃物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物理处理技术进行预处理,筛分与破碎技术作为关键步骤,对废弃物进行有效分离和减小粒径,提高后续处理效率。5.1.1筛分技术筛分技术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将废弃物分为不同粒度级别的物料,有利于实现物料的分类处理。常用的筛分设备有振动筛、圆振筛等。筛分过程中需注意筛网的清洗和更换,以保证筛分效果。5.1.2破碎技术破碎技术是将废弃物减小粒径,提高其表面积,便于后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常见的破碎设备有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破碎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料的硬度和湿度,选择合适的破碎设备。5.2磁选与浮选技术磁选与浮选技术是利用废弃物中各组分的磁性或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实现有效分离的方法。5.2.1磁选技术磁选技术适用于含有磁性组分的废弃物处理,如废旧金属回收。磁选设备主要包括永磁筒式磁选机、电磁感应磁选机等。磁选过程中,需调整磁场强度和流速等参数,以提高磁性组分的回收率。5.2.2浮选技术浮选技术通过向废弃物中加入浮选剂,使具有特定表面性质的组分与气泡结合,从而实现分离。常用的浮选设备有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充气式浮选机等。浮选过程中,需优化浮选剂种类、用量和浮选条件,以提高浮选效果。5.3高频振动筛分技术高频振动筛分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物理处理方法,适用于细粒级废弃物的筛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频振动产生的惯性力,使物料在筛面上快速运动,从而实现高精度筛分。5.3.1设备选型高频振动筛分设备的选型应根据物料的粒度分布、湿度、粘度等因素进行。常用的设备有直线振动筛、圆振动筛等。5.3.2操作参数优化为提高高频振动筛分效果,需对振动频率、振幅、筛面倾角等操作参数进行优化。同时要定期检查筛网,以保证筛分效果。5.3.3应用实例高频振动筛分技术在废弃物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废旧塑料、废旧橡胶等。通过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技术的高效性和可靠性。第6章化学处理技术6.1溶解与沉淀技术溶解与沉淀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环保行业。该技术通过调节废水中pH值,使重金属离子与氢氧化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从而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还可以利用溶解与沉淀技术对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6.1.1重金属离子溶解与沉淀针对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采用溶解与沉淀技术可实现重金属离子的有效去除。通过向废水中加入化学试剂,如氢氧化物、硫化物等,使重金属离子与试剂反应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进而通过固液分离设备实现分离。6.1.2有机物溶解与沉淀对于废弃物中的有机污染物,可通过溶解与沉淀技术进行降解。例如,利用臭氧、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降低其浓度,减轻对环境的污染。6.2电渗析与离子交换技术电渗析与离子交换技术是利用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和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作用,对废水中的离子进行去除的方法。6.2.1电渗析技术电渗析技术通过施加直流电压,使废水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迁移,从而实现离子的去除。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酸等废水。6.2.2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技术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和交换,从而实现离子去除的方法。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离子废水。6.3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化学氧化还原技术是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污染物去除的一种方法。6.3.1氧化技术氧化技术利用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提高其生物降解性,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臭氧、氯等。6.3.2还原技术还原技术则利用还原剂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进行还原,使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等。通过本章对化学处理技术的介绍,可以看出化学处理方法在废弃物智能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化学处理技术,以实现环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7章资源化利用技术7.1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7.1.1厨余废弃物针对厨余废弃物,采用生物发酵技术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微生物菌剂的加入,将厨余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7.1.2农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稻壳等,可通过热解、气化、生物质发电等技术进行资源化利用。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7.1.3城市绿化废弃物城市绿化废弃物如树叶、树枝等,可通过粉碎、堆肥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或生物质燃料,用于土壤改良和能源利用。7.2无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7.2.1矿业废弃物针对矿业废弃物,采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对尾矿进行磁选、浮选等处理,回收有价金属;将废石、废渣用于道路基层材料、建筑材料等。7.2.2工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如废渣、废液等,通过膜分离、离子交换等技术,实现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同时利用废渣制备新型材料,如陶瓷、保温材料等。7.2.3建筑废弃物建筑废弃物经过破碎、筛分、再生骨料等处理,可制备再生混凝土、再生砖等建筑材料,实现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7.3固废制备新型材料技术7.3.1废旧塑料制备复合材料通过废旧塑料的回收和改性,制备聚丙烯、聚乙烯等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实现废旧塑料的资源化利用。7.3.2电子废弃物制备稀贵金属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电子废弃物进行处理,回收铜、铝、金、银等稀贵金属,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7.3.3煤矸石制备陶瓷材料利用煤矸石作为原料,通过熔融、烧结等工艺,制备陶瓷材料。既实现了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又为陶瓷产业提供了新型原料。7.3.4废旧轮胎制备橡胶制品废旧轮胎经过粉碎、脱硫等处理,制备橡胶制品如橡胶跑道、橡胶地砖等,实现废旧轮胎的资源化利用。第8章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8.1废弃物处理过程监测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实时监测是保证环保行业废弃物智能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质量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采用的监测技术及方法。8.1.1监测技术(1)物理参数监测:通过传感器对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2)化学成分监测:采用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技术对废弃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监测。(3)生物指标监测:针对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处理效果。8.1.2监测方法(1)在线监测:通过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对废弃物处理过程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2)定期巡检:安排专业人员对废弃物处理设施进行定期巡检,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8.2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在废弃物智能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数据采集与传输的技术要点。8.2.1数据采集技术(1)传感器技术:采用各类传感器对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采集。(2)数据预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噪、归一化等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8.2.2数据传输技术(1)有线传输:利用光纤、双绞线等有线传输技术,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2)无线传输:采用WiFi、蓝牙、4G/5G等无线传输技术,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8.3智能化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核心,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本节主要介绍智能化管理系统及决策支持的相关内容。8.3.1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组成(1)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实时监控模块:实时显示废弃物处理过程的相关数据,便于操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状况。(3)报警与预警模块:当监测到异常数据时,及时发出报警或预警,保证处理过程的安全与稳定。8.3.2决策支持(1)专家系统:利用专家知识库,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决策依据。(2)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对废弃物处理过程进行优化,提高处理效率。(3)模拟与预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废弃物处理过程进行模拟与预测,为决策提供参考。第9章环保产业政策与市场分析9.1环保产业政策与法规本节主要对我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及法规进行梳理和分析。环保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政策层面,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针对废弃物智能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领域,还出台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规,为废弃物处理提供法制保障。9.2废弃物处理市场规模与趋势本节重点分析我国废弃物处理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废弃物产生量逐年攀升,废弃物处理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据统计,我国废弃物处理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元,且仍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在废弃物处理领域,智能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广阔。政策推动、环保意识提升和技术创新等因素也将进一步推动废弃物处理市场的发展。9.3环保产业投资与融资模式本节主要探讨我国环保产业投资与融资模式。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环保产业投资活跃,各类投资与融资模式不断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1)投资:通过财政资金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包括设立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练习九》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 康定县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视译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牟定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单元检测试题英语试题含解析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植物检疫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缅甸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神池县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影像拓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城市学院《分离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设备科安全工作半年总结
- COMMERCIAL INVOICE 商业发票模板
- 2020湖南对口升学英语真题(附答案)
- GB/T 26278-2010轮胎规格替换指南
- GB 16246-1996车间空气中硫酸二甲酯卫生标准
- 幽门螺杆菌检测-课件
- 儿童抑郁量表CDI
-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 GB∕T 37244-201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
- JJG 700 -2016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API SPEC 5DP-2020钻杆规范
- (完整版)有机太阳能电池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