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与航空行业航天器设计与制造方案_第1页
航天与航空行业航天器设计与制造方案_第2页
航天与航空行业航天器设计与制造方案_第3页
航天与航空行业航天器设计与制造方案_第4页
航天与航空行业航天器设计与制造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天与航空行业航天器设计与制造方案TOC\o"1-2"\h\u19261第一章航天器设计概述 2134901.1航天器设计的基本原则 211761.2航天器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316073第二章航天器总体设计 4262332.1航天器总体方案设计 4124962.2航天器总体参数优化 42632.3航天器总体布局设计 526713第三章航天器结构与材料 5147043.1航天器结构设计原则 5174653.2航天器常用材料及其功能 6123203.3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 629777第四章航天器推进系统设计 6189414.1航天器推进系统概述 6298064.2推进系统主要部件设计 7317934.2.1推进剂储存与输送系统设计 7295274.2.2燃烧室设计 7142124.2.3喷管设计 7121134.3推进系统功能优化 8305564.3.1推进剂选择与优化 8234444.3.2燃烧室功能优化 8229984.3.3喷管功能优化 832386第五章航天器控制系统设计 845055.1航天器控制系统概述 8303815.2控制系统主要部件设计 8182605.2.1传感器设计 812565.2.2执行机构设计 9286705.2.3控制器设计 9276375.2.4计算机设计 916245.3控制系统功能分析与优化 9313745.3.1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9187515.3.2控制系统功能优化 915073第六章航天器能源系统设计 9281126.1航天器能源系统概述 1068336.2能源系统主要部件设计 10275056.2.1太阳能电池阵设计 10147806.2.2蓄电池设计 10310206.2.3电源转换与分配装置设计 10143596.3能源系统功能优化 10202436.3.1电池阵功能优化 11278036.3.2蓄电池功能优化 1149876.3.3电源转换与分配装置功能优化 1127554第七章航天器通信与导航系统设计 11233747.1航天器通信与导航系统概述 11185807.2通信与导航系统主要部件设计 1176327.2.1通信系统主要部件设计 1143887.2.2导航系统主要部件设计 11162527.3通信与导航系统功能优化 1214123第八章航天器载荷与任务设备设计 12135478.1航天器载荷与任务设备概述 1216538.2载荷与任务设备设计原则 1315128.3载荷与任务设备功能优化 1328173第九章航天器制造工艺 14312539.1航天器制造工艺概述 14247719.2航天器主要制造工艺 14173649.2.1材料制备工艺 14284179.2.2零部件加工工艺 14254209.2.3结构组装工艺 1431149.2.4系统集成工艺 1427539.3航天器制造质量与精度控制 14174359.3.1设计审查 14221769.3.2材料检验 1524369.3.3零部件检测 15324909.3.4结构组装检验 15195069.3.5系统集成测试 1553419.3.6验收试验 1516003第十章航天器试验与验证 151409810.1航天器试验与验证概述 151115710.2航天器环境试验 151418610.2.1高温试验 15306910.2.2低温试验 151881510.2.3振动试验 161356210.2.4真空试验 161777710.3航天器功能试验与验证 16781410.3.1系统级试验 161082310.3.2分系统级试验 162424710.3.3组件级试验 16928010.3.4元器件级试验 16第一章航天器设计概述1.1航天器设计的基本原则航天器设计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活动,其基本原则如下:(1)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航天器设计的首要原则,保证航天器在各种工况下能够稳定运行,保证宇航员和任务的安全。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2)可靠性原则:航天器在太空环境中的运行可靠性。设计时应选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并通过冗余设计、故障诊断与处理等措施,提高航天器的可靠性。(3)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航天器设计应考虑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包括选用性价比高的材料、设备和技术,以及优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浪费。(4)可扩展性原则:航天器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满足未来任务需求的变化。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模块化和通用性,以便在必要时进行升级和改型。(5)环境适应性原则:航天器在太空环境中面临极端的温度、辐射、真空等条件,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环境因素,保证航天器在各种环境下均能正常工作。1.2航天器设计的流程与方法航天器设计流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根据任务需求,明确航天器的功能指标、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2)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航天器的初步设计,包括总体布局、主要参数选择、关键技术研究等。(3)方案设计:根据概念设计,进一步细化航天器的各个系统,明确各系统的组成、功能、接口关系等,形成航天器设计方案。(4)详细设计: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航天器各个系统的详细设计,包括结构设计、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等。(5)集成与测试:将各个系统组件集成在一起,进行系统级测试,验证航天器的功能和功能。(6)优化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航天器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其功能和可靠性。(7)验证与评审:对航天器设计进行验证和评审,保证设计满足任务需求和技术标准。(8)生产与制造: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航天器的生产与制造,保证产品质量。(9)发射与运行:将航天器发射至太空,进行在轨运行和任务执行。(10)后续支持与维护:在航天器运行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保证任务顺利进行。第二章航天器总体设计2.1航天器总体方案设计航天器总体方案设计是航天器研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航天器的功能、可靠性和成本。总体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任务需求分析:根据任务目标,分析航天器的功能、功能、可靠性等需求,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2)航天器类型选择: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航天器类型,如卫星、飞船、探测器等。(3)航天器平台设计:确定航天器的基本构型、尺寸、质量、功耗等参数,为航天器各分系统设计提供基础。(4)分系统设计:根据航天器平台设计,确定各分系统的功能、功能、接口等要求,进行分系统设计。(5)系统集成与验证:将各分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级测试与验证,保证航天器满足任务需求。2.2航天器总体参数优化航天器总体参数优化是在满足任务需求的前提下,对航天器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航天器的功能、降低成本。主要优化内容如下:(1)质量优化:通过采用轻质材料、结构优化等方法,降低航天器质量,提高载荷能力。(2)功耗优化: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各分系统功耗等方法,降低航天器整体功耗。(3)可靠性优化:通过提高关键部件的可靠性、增加冗余设计等方法,提高航天器的可靠性。(4)成本优化:通过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法,降低航天器研制成本。2.3航天器总体布局设计航天器总体布局设计是在满足航天器总体方案和参数优化的基础上,对航天器各分系统进行空间布局。以下为航天器总体布局设计的主要内容:(1)布局原则:根据航天器类型、任务需求和各分系统特性,确定布局原则,如模块化、集成化、可靠性等。(2)布局方案:根据布局原则,提出多种布局方案,并进行对比分析。(3)布局优化: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对布局方案进行优化,以实现航天器整体功能的最优。(4)布局验证: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验证布局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5)布局调整:根据验证结果,对布局方案进行调整,直至满足任务需求。航天器总体布局设计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各分系统的接口关系、热环境、电磁兼容性等因素,保证航天器在发射、运行和返回过程中的安全可靠。第三章航天器结构与材料3.1航天器结构设计原则航天器结构设计是实现航天器功能、保证任务成功的关键环节。在设计航天器结构时,需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功能需求:结构设计应满足航天器各项功能需求,包括承载、安装、连接、防护等。(2)可靠性:结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证在极端环境下航天器结构不发生故障。(3)轻量化: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结构重量,以提高航天器功能。(4)模块化:结构设计应具有模块化特点,便于生产、安装和维护。(5)通用性:结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以便适应不同类型航天器的需求。(6)经济性:在保证功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结构设计成本。3.2航天器常用材料及其功能航天器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有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等。(1)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它们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适用于航天器承力结构件。(2)复合材料:主要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它们具有轻质、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等特点,适用于航天器结构轻量化。(3)陶瓷材料:主要包括氧化铝、氮化硅等。它们具有耐高温、耐磨损、抗腐蚀等特点,适用于航天器热防护系统等。3.3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是保证航天器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分析:分析航天器结构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分布,判断结构是否满足强度要求。(2)稳定性分析:分析航天器结构在受到扰动时的响应,判断结构是否失稳。(3)疲劳分析:分析航天器结构在反复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评估结构可靠性。(4)热分析:分析航天器结构在温度变化下的热应力、热变形,判断结构是否满足热稳定性要求。(5)动力学分析:分析航天器结构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判断结构是否满足动态稳定性要求。通过对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的分析,可以为航天器结构设计提供依据,保证航天器在任务过程中的安全性。第四章航天器推进系统设计4.1航天器推进系统概述航天器推进系统是航天器实现轨道机动、姿态调整、轨道转移等关键功能的核心部件。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喷射高速流体产生推力,从而改变航天器的速度和轨道。根据推进剂的种类和推进方式的不同,航天器推进系统可分为化学推进系统、电推进系统、核推进系统等。本章将重点讨论化学推进系统和电推进系统的设计。4.2推进系统主要部件设计4.2.1推进剂储存与输送系统设计推进剂储存与输送系统是推进系统的关键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储存推进剂,并在需要时将其输送至燃烧室。设计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推进剂储存容器的设计:容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在航天器发射、运行及返回过程中安全可靠。(2)输送泵的设计:输送泵应具有高效率、低功耗、长寿命等特点,以满足推进系统的需求。(3)输送管道的设计:管道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耐腐蚀性等,以适应恶劣的空间环境。4.2.2燃烧室设计燃烧室是推进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将推进剂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推力。设计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燃烧室形状与尺寸:燃烧室的形状和尺寸直接影响燃烧效率,应根据推进剂的特性和燃烧过程的要求进行设计。(2)燃烧室内流场优化:通过优化燃烧室内流场,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耗。(3)燃烧室材料:燃烧室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耐高温、耐腐蚀等功能。4.2.3喷管设计喷管是推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将燃烧室中产生的高速气流加速至超音速,从而产生推力。设计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喷管形状与尺寸:喷管形状和尺寸影响气流加速效果,应根据推进剂特性和燃烧室参数进行设计。(2)喷管材料:喷管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耐高温、耐腐蚀等功能。(3)喷管冷却系统:为防止喷管过热,需设计有效的冷却系统。4.3推进系统功能优化为了提高航天器推进系统的功能,以下方面需要进行优化:4.3.1推进剂选择与优化选择合适的推进剂是提高推进系统功能的关键。应根据航天器任务需求、推进系统类型等因素,选择具有较高比冲、较低毒性的推进剂。还可以通过优化推进剂配方,提高燃烧效率。4.3.2燃烧室功能优化燃烧室功能直接影响推进系统功能。通过以下措施可优化燃烧室功能:(1)优化燃烧室内流场,提高燃烧效率。(2)优化燃烧室材料,降低热损失。(3)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如预混合燃烧、脉冲燃烧等。4.3.3喷管功能优化喷管功能对推进系统功能有重要影响。以下措施可优化喷管功能:(1)优化喷管形状与尺寸,提高气流加速效果。(2)采用高功能材料,提高喷管耐高温、耐腐蚀功能。(3)优化喷管冷却系统,防止过热。通过以上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航天器推进系统的功能,为航天器任务的成功实施提供有力保障。第五章航天器控制系统设计5.1航天器控制系统概述航天器控制系统是保证航天器正常运行和完成预定任务的关键系统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对航天器进行稳定控制、轨道控制、姿态控制以及执行相关任务的控制。航天器控制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执行机构、控制器和计算机等组成,通过实时采集航天器的状态信息,对航天器进行精确控制。5.2控制系统主要部件设计5.2.1传感器设计传感器是航天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时采集航天器的姿态、速度、加速度等参数。传感器设计应考虑其测量精度、可靠性、功耗和体积等因素。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惯性导航系统、星敏感器、太阳敏感器、地球敏感器等。5.2.2执行机构设计执行机构是控制系统实现对航天器控制力的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根据控制指令调整航天器的姿态和轨道。执行机构设计应考虑其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功耗和体积等因素。常见的执行机构包括飞轮、控制力矩陀螺仪、推力器等。5.2.3控制器设计控制器是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和预定控制目标,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器设计应考虑其控制策略、稳定性、鲁棒性等因素。常见的控制器包括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等。5.2.4计算机设计计算机是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指挥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处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控制指令,并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计算机设计应考虑其计算能力、功耗、体积和可靠性等因素。5.3控制系统功能分析与优化5.3.1控制系统功能分析控制系统功能分析主要包括稳定性分析、鲁棒性分析和控制精度分析等。稳定性分析主要评估控制系统在受到外部扰动时,能否保持稳定的功能。鲁棒性分析主要评估控制系统在面对参数不确定性、外部扰动等情况下,能否保持稳定的功能。控制精度分析主要评估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否实现对航天器姿态和轨道的精确控制。5.3.2控制系统功能优化控制系统功能优化主要包括控制器参数优化、控制策略优化和传感器/执行机构功能优化等。控制器参数优化主要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使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控制策略优化主要通过改进控制算法,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传感器/执行机构功能优化主要通过提高传感器/执行机构的功能,提高控制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对控制系统功能的分析与优化,可以保证航天器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优异的功能,为航天器的正常运行和任务完成提供有力保障。第六章航天器能源系统设计6.1航天器能源系统概述航天器能源系统是保证航天器正常运行的关键系统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为航天器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航天器能源系统通常包括太阳能电池阵、蓄电池、电源转换与分配装置等部分。本章将对航天器能源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探讨。6.2能源系统主要部件设计6.2.1太阳能电池阵设计太阳能电池阵是航天器能源系统的主要能源来源,其设计需考虑以下因素:(1)电池阵的面积与功率:根据航天器所需能源功率,确定电池阵的面积和功率。(2)电池片类型与排列:选择合适的太阳能电池片类型,如单晶硅、多晶硅或薄膜电池,并合理排列以优化电池阵的功能。(3)电池阵结构设计:考虑航天器发射、在轨运行等阶段的力学环境,设计具有较高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电池阵。6.2.2蓄电池设计蓄电池在航天器能源系统中起到能量储存和平衡作用,其设计需考虑以下因素:(1)蓄电池类型与容量:根据航天器在轨运行时间、能源需求等参数,选择合适的蓄电池类型,如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并确定其容量。(2)蓄电池管理系统:设计蓄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对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的监控与控制,保证蓄电池安全、可靠地运行。6.2.3电源转换与分配装置设计电源转换与分配装置负责将太阳能电池阵产生的电能转换为航天器所需的各种电压和电流,并合理分配到各个负载。其设计需考虑以下因素:(1)电源转换效率:提高电源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损耗。(2)电源分配策略:根据航天器负载特性,设计合理的电源分配策略,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6.3能源系统功能优化航天器能源系统功能优化是提高航天器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损耗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几个方面的优化措施:6.3.1电池阵功能优化(1)采用高效太阳能电池片:提高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损耗。(2)电池阵结构优化:通过优化电池阵的结构设计,提高其抗振、抗热等功能。6.3.2蓄电池功能优化(1)采用高能量密度蓄电池:提高蓄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航天器质量。(2)蓄电池管理系统优化:通过改进蓄电池管理策略,提高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寿命。6.3.3电源转换与分配装置功能优化(1)提高电源转换效率:采用先进的电源转换技术,降低能源损耗。(2)优化电源分配策略:根据航天器负载特性,实时调整电源分配策略,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七章航天器通信与导航系统设计7.1航天器通信与导航系统概述航天器通信与导航系统是航天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航天器与地面站之间的信息传输,以及为航天器提供精确的导航定位信息。通信与导航系统在现代航天器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功能直接影响到航天任务的执行效果。7.2通信与导航系统主要部件设计7.2.1通信系统主要部件设计(1)发射机:负责将航天器内部产生的信息转换为无线电波,发送至地面站或其他航天器。(2)接收机:负责接收地面站或其他航天器发送的无线电波,并将其转换为航天器内部可处理的信息。(3)天线:作为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介质,天线的设计需考虑航天器的体积、重量、功耗等因素。(4)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航天器与地面站或其他航天器之间信息传输的规则,设计合理的通信协议可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7.2.2导航系统主要部件设计(1)惯性导航系统:通过测量航天器的角速度和加速度,提供航天器的姿态和位置信息。(2)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地面导航卫星信号,为航天器提供精确的导航定位信息。(3)星敏感器:通过测量航天器与恒星之间的角度关系,提供航天器的姿态信息。(4)地面导航系统:地面导航系统通过无线电波对航天器进行定位和导航。7.3通信与导航系统功能优化为了提高航天器通信与导航系统的功能,以下措施可在设计过程中予以考虑:(1)优化通信系统带宽:合理分配通信系统的带宽资源,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2)采用高效编码技术:通过编码技术降低误码率,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3)优化天线设计:减小天线体积和重量,提高天线增益和辐射效率。(4)采用多通道通信技术:通过多通道通信技术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5)优化导航算法:提高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实时性,降低导航误差。(6)采用自主导航技术:减少对地面导航系统的依赖,提高航天器自主导航能力。(7)融合多种导航手段:将多种导航手段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导航系统的整体功能。第八章航天器载荷与任务设备设计8.1航天器载荷与任务设备概述航天器载荷与任务设备是航天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完成航天任务所需的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应用服务等活动。航天器载荷与任务设备的设计与选型,直接影响到航天器任务的执行效果和成功与否。航天器载荷主要包括科学实验载荷、技术试验载荷、应用服务载荷等。其中,科学实验载荷用于开展空间环境下的科学研究,如空间物理、空间生物、空间材料等;技术试验载荷用于验证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效果;应用服务载荷则主要用于提供对地观测、通信、导航等服务。任务设备主要包括航天器控制、导航、通信、能源、热控制等系统设备。这些设备共同保障航天器在轨运行的安全、稳定和任务执行的顺利进行。8.2载荷与任务设备设计原则(1)遵循任务需求:根据航天器任务需求,合理选择和设计载荷与任务设备,保证其具备完成预定任务的能力。(2)系统集成:在满足任务需求的基础上,对载荷与任务设备进行系统集成,优化航天器整体功能。(3)可靠性设计:充分考虑载荷与任务设备在空间环境中的可靠性,保证航天器任务的顺利进行。(4)轻量化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轻载荷与任务设备的重量,降低航天器发射成本。(5)灵活性与扩展性:设计过程中应考虑载荷与任务设备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为未来任务升级和拓展奠定基础。8.3载荷与任务设备功能优化(1)优化载荷布局:根据航天器总体布局和任务需求,合理规划载荷布局,提高载荷利用率。(2)优化任务设备功能: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提高任务设备的功能,降低能耗,提高航天器整体效率。(3)优化能源系统:针对航天器能源需求,优化能源系统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证航天器在轨运行的安全性。(4)优化热控制系统:根据航天器热环境特点,优化热控制系统设计,提高航天器热管理能力。(5)优化控制系统:通过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优化航天器控制系统功能,保证航天器在轨稳定运行。(6)优化通信系统:提高通信系统功能,保证航天器与地面站之间的信息传输畅通无阻。(7)优化导航系统:提高导航系统精度,为航天器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保障航天器任务执行的顺利进行。第九章航天器制造工艺9.1航天器制造工艺概述航天器制造工艺是指将航天器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航天器制造工艺涉及多种学科和技术,包括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热处理等。航天器制造工艺的目的是保证航天器在空间环境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功能。9.2航天器主要制造工艺9.2.1材料制备工艺航天器材料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制备。这些材料需满足航天器在高温、低温、辐射等恶劣环境下的功能要求。材料制备工艺包括熔炼、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复合等。9.2.2零部件加工工艺航天器零部件加工工艺包括机械加工、电子组装、光学加工等。机械加工主要包括车、铣、刨、磨等,用于加工航天器结构零件、连接件等。电子组装工艺涉及电路板设计、焊接、调试等。光学加工工艺用于制造航天器光学元件,如镜头、反射镜等。9.2.3结构组装工艺航天器结构组装工艺是将各个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整体结构的过程。主要包括焊接、铆接、粘接等。结构组装工艺需保证航天器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9.2.4系统集成工艺航天器系统集成工艺是将各个分系统、组件和设备组装成完整航天器的过程。系统集成工艺涉及电气连接、信号传输、设备安装等。系统集成工艺需保证航天器各系统之间协调工作,满足总体功能要求。9.3航天器制造质量与精度控制航天器制造质量与精度控制是保证航天器功能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以下是航天器制造过程中质量与精度控制的主要措施:9.3.1设计审查在设计阶段,对航天器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保证设计合理、可靠。设计审查包括方案论证、详细设计、试验验证等。9.3.2材料检验对航天器所需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