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复习提纲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汉语言文学复习提纲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汉语言文学复习提纲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汉语言文学复习提纲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汉语言文学复习提纲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言文学复习提纲自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字不属于汉字的基本笔画?

A.撇

B.捺

C.撇折

D.撇点

2.下列哪个词语不属于汉语中的四字成语?

A.一举两得

B.画龙点睛

C.走马观花

D.一心一意

3.下列哪个古代文学作品属于杂剧?

A.《水浒传》

B.《西厢记》

C.《红楼梦》

D.《西游记》

4.下列哪个文学流派主张“文以载道”?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明清小说

5.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量词?

A.头

B.个

C.脚

D.片

6.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助词?

A.了

B.的

C.了

D.了

7.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连词?

A.而

B.与

C.则

D.因

8.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副词?

A.既

B.亦

C.乃

D.而已

9.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介词?

A.于

B.以

C.以

D.于

10.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代词?

A.我

B.你

C.他

D.其

11.下列哪个古代文学作品属于骈文?

A.《庄子》

B.《左传》

C.《文心雕龙》

D.《世说新语》

12.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助词?

A.了

B.的

C.了

D.了

13.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连词?

A.而

B.与

C.则

D.因

14.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副词?

A.既

B.亦

C.乃

D.而已

15.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介词?

A.于

B.以

C.以

D.于

16.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代词?

A.我

B.你

C.他

D.其

17.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助词?

A.了

B.的

C.了

D.了

18.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连词?

A.而

B.与

C.则

D.因

19.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副词?

A.既

B.亦

C.乃

D.而已

20.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介词?

A.于

B.以

C.以

D.于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A.《将进酒》

B.《望庐山瀑布》

C.《梦游天姥吟留别》

D.《春夜喜雨》

2.下列哪些属于宋词的题材?

A.抒情

B.象征

C.写景

D.抒怀

3.下列哪些属于明清小说的特点?

A.反映社会现实

B.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C.突出人物性格

D.运用大量民间语言

4.下列哪些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现象?

A.主谓结构

B.谓语补语

C.定语后置

D.动词重叠

5.下列哪些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词汇现象?

A.量词

B.助词

C.连词

D.代词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小说。()

2.汉语中的四声是指平、上、去、入。()

3.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四大体裁。()

4.古代汉语中的“以”字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

5.古代汉语中的“之”字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助词。()

6.古代汉语中的“于”字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

7.古代汉语中的“其”字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助词。()

8.古代汉语中的“而”字既可以作连词,也可以作副词。()

9.古代汉语中的“亦”字既可以作连词,也可以作副词。()

10.古代汉语中的“乃”字既可以作连词,也可以作副词。()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请简述《论语》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特点。

答案:《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书中内容涵盖了政治、教育、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孔子的仁爱、礼、智、信等思想。其思想特点包括:强调仁爱、倡导礼制、重视教育、强调道德修养、提倡中庸之道等。

2.题目:请简述《诗经》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答案:《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其文学价值体现在:语言朴实、形象生动、情感真挚、艺术性强;历史意义在于: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题目:请简述《史记》的体裁和写作特点。

答案:《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所著。其体裁包括纪、传、表、书四部分,以纪传为主。写作特点有:纪传结合、详实可靠、人物鲜明、议论深刻、文笔优美等。

五、论述题

题目:试论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现象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答案:古代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载体,其语法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古代汉语中的主谓结构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显著。古代汉语的主谓结构较为简单,主语和谓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这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使得现代汉语的表达更加简洁明了,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古代汉语中的定语后置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有所体现。在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定语的作用,常常将定语放在被修饰词之后。这一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不如古代普遍,但在某些特殊语境下,如强调定语的作用时,依然可见其踪迹。

再次,古代汉语中的动词重叠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动词重叠可以表示动作的连续性、轻微性或短暂性,如“走走”、“看看”等。这种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

此外,古代汉语中的量词和助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量词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个、只、位”等,它们的使用使得现代汉语的计数和描述更加精确。助词如“了、着、过”等,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如古代,但它们在表达时态、语气等方面仍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现象对现代汉语的修辞手法也有影响。例如,古代汉语中的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在现代汉语中依然被广泛运用,使得现代汉语的表达更加生动、富有节奏感。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解析思路:汉字的基本笔画包括撇、捺、点、横、竖、折等,通过排除法确定不属于基本笔画的选项。

答案:C

2.解析思路:四字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表达方式,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四字成语的选项。

答案:D

3.解析思路:杂剧是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属于杂剧的作品。

答案:B

4.解析思路:主张“文以载道”的文学流派通常与儒家思想相关,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符合这一主张的文学流派。

答案:D

5.解析思路:量词是表示数量的词语,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量词的选项。

答案:D

6.解析思路:助词是辅助动词、形容词等词类的词,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助词的选项。

答案:C

7.解析思路: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连词的选项。

答案:D

8.解析思路: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全句的词,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副词的选项。

答案:D

9.解析思路:介词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状态等的处所、时间、范围、对象等,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介词的选项。

答案:D

10.解析思路:代词用来代替名词,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代词的选项。

答案:D

11.解析思路:骈文是一种文体,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属于骈文的作品。

答案:C

12.解析思路:助词是辅助动词、形容词等词类的词,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助词的选项。

答案:C

13.解析思路: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连词的选项。

答案:D

14.解析思路: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全句的词,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副词的选项。

答案:D

15.解析思路:介词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状态等的处所、时间、范围、对象等,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介词的选项。

答案:D

16.解析思路:代词用来代替名词,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代词的选项。

答案:D

17.解析思路:助词是辅助动词、形容词等词类的词,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助词的选项。

答案:C

18.解析思路: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连词的选项。

答案:D

19.解析思路: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全句的词,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副词的选项。

答案:D

20.解析思路:介词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状态等的处所、时间、范围、对象等,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不属于介词的选项。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解析思路: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属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答案:ABC

2.解析思路: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属于宋词的题材。

答案:ACD

3.解析思路: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属于明清小说的特点。

答案:ABCD

4.解析思路: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现象。

答案:ABCD

5.解析思路:通过对选项的判断,找出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词汇现象。

答案:ABCD

三、判断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解析思路:通过对《红楼梦》的作者进行判断。

答案:√

2.解析思路:通过对汉语四声的定义进行判断。

答案:√

3.解析思路:通过对古代文学体裁的常识进行判断。

答案:√

4.解析思路:通过对“以”字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进行判断。

答案:√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