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汉语言文学自考的技巧与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备战汉语言文学自考的技巧与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备战汉语言文学自考的技巧与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备战汉语言文学自考的技巧与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备战汉语言文学自考的技巧与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汉语言文学自考的技巧与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项不是《诗经》的体裁?

A.雅

B.韵

C.颂

D.赋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杜甫

B.王之涣

C.白居易

D.王勃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篇经典?

A.《道德经》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4.《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

A.《静夜思》

B.《登鹳雀楼》

C.《春晓》

D.《望庐山瀑布》

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首诗?

A.《春晓》

B.《静夜思》

C.《登鹳雀楼》

D.《望庐山瀑布》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哪首词?

A.《浪淘沙·北戴河》

B.《长恨歌》

C.《满江红》

D.《虞美人》

8.《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求佛

B.寻宝

C.求仙

D.寻亲

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哪首诗?

A.《将进酒》

B.《登高》

C.《春望》

D.《长恨歌》

10.《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被称为“桃园三结义”,发生在哪个时期?

A.三国时期

B.晋朝

C.东汉

D.唐朝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首诗?

A.《送友人》

B.《登高》

C.《望庐山瀑布》

D.《春晓》

12.《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多少人?

A.108人

B.72人

C.50人

D.30人

1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

A.《静夜思》

B.《登鹳雀楼》

C.《春晓》

D.《望庐山瀑布》

1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首诗?

A.《春晓》

B.《静夜思》

C.《登鹳雀楼》

D.《望庐山瀑布》

1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哪首词?

A.《浪淘沙·北戴河》

B.《长恨歌》

C.《满江红》

D.《虞美人》

16.《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求佛

B.寻宝

C.求仙

D.寻亲

1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哪首诗?

A.《将进酒》

B.《登高》

C.《春望》

D.《长恨歌》

18.《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被称为“桃园三结义”,发生在哪个时期?

A.三国时期

B.晋朝

C.东汉

D.唐朝

1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首诗?

A.《送友人》

B.《登高》

C.《望庐山瀑布》

D.《春晓》

20.《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多少人?

A.108人

B.72人

C.50人

D.30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属于《诗经》的体裁?

A.雅

B.韵

C.颂

D.赋

2.下列哪些诗句出自杜甫的作品?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下列哪些诗句出自王之涣的作品?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下列哪些诗句出自白居易的作品?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D.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5.下列哪些诗句出自王勃的作品?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4.《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军事小说的代表作品。()

5.《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

9.《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主要目的是求佛。()

10.《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被称为“桃园三结义”,发生在三国时期。()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一个性格复杂、富有个性的人物。他聪明伶俐,才情出众,但又不拘泥于世俗的礼教。他厌恶官场腐败,追求自由平等,同情弱者,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同时,他性格中的多愁善感、孤高自傲也颇受争议。

2.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答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位具有丰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机智勇敢,武艺高强,具有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神奇法术。孙悟空的形象象征着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的精神。他敢于挑战权威,不畏强权,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愿望。

3.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主要事迹及其在小说中的地位。

答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位智慧与忠诚并重的形象。他辅佐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主要事迹包括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等。在小说中,诸葛亮被塑造成一个足智多谋、忠诚正直的典范,是刘备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他的形象象征着忠诚、智慧和正义。

五、论述题

题目:结合具体作品,论述中国古代文学中“悲情”主题的体现及其作用。

答案:中国古代文学中,“悲情”主题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以下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悲情”主题的体现及其作用。

首先,“悲情”主题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落。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感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和对命运的无奈,以及薛宝钗的贤良淑德和悲剧结局,都构成了小说的悲情基调。这种悲情主题使得《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更是一部深刻的社会批判作品。

其次,《西游记》中的悲情主题主要体现在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艰辛和磨难。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在取经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妖魔鬼怪的阻挠,还要承受内心的痛苦和折磨。孙悟空的忠心护师、猪八戒的憨厚忠诚、沙僧的默默奉献以及唐僧的慈悲为怀,都体现了悲情主题。这种悲情主题使得《西游记》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再次,《三国演义》中的悲情主题主要体现在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上。小说中的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等英雄人物,都因种种原因走向了悲剧的结局。他们的悲情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同时也展现了英雄人物的英勇无畏和忠诚精神。

悲情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其次,悲情主题有助于揭示社会矛盾,批判封建社会的弊端。再次,悲情主题能够提升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使作品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总之,悲情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答案:B

解析思路:根据《诗经》的体裁分类,雅、颂、赋均属于《诗经》的体裁,而韵不属于,因此选择B。

2.答案:D

解析思路:通过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知,这是王勃的名句,因此选择D。

3.答案:A

解析思路:根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成语的出处,可知它出自《道德经》,因此选择A。

4.答案:D

解析思路:《红楼梦》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明朝,因此选择D。

5.答案:A

解析思路: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因此选择A。

6.答案:A

解析思路: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孟浩然的《春晓》,因此选择A。

7.答案:D

解析思路: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煜的《虞美人》,因此选择D。

8.答案:A

解析思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主要目的是求佛,因此选择A。

9.答案:A

解析思路: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李白的《将进酒》,因此选择A。

10.答案:A

解析思路:《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被称为“桃园三结义”,发生在东汉末年,因此选择A。

11.答案:A

解析思路: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因此选择A。

12.答案:A

解析思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108人,因此选择A。

13.答案:A

解析思路: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因此选择A。

14.答案:A

解析思路: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孟浩然的《春晓》,因此选择A。

15.答案:D

解析思路: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煜的《虞美人》,因此选择D。

16.答案:A

解析思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主要目的是求佛,因此选择A。

17.答案:A

解析思路: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李白的《将进酒》,因此选择A。

18.答案:A

解析思路:《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被称为“桃园三结义”,发生在东汉末年,因此选择A。

19.答案:A

解析思路: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因此选择A。

20.答案:A

解析思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108人,因此选择A。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答案:ACD

解析思路:《诗经》的体裁包括雅、颂、赋,韵不属于《诗经》的体裁,因此选择ACD。

2.答案:BD

解析思路:杜甫的作品包括“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因此选择BD。

3.答案:AB

解析思路:王之涣的作品包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因此选择AB。

4.答案:ABCD

解析思路:白居易的作品包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和“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因此选择ABCD。

5.答案:ABD

解析思路:王勃的作品包括“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此选择ABD。

三、判断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答案:√

解析思路:《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因此判断为正确。

2.答案:√

解析思路:《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因此判断为正确。

3.答案:√

解析思路:《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因此判断为正确。

4.答案:√

解析思路:《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军事小说的代表作品,因此判断为正确。

5.答案:√

解析思路:《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因此判断为正确。

6.答案:×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而非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