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 病媒生物及其防治 学习课件_第1页
医学知识 病媒生物及其防治 学习课件_第2页
医学知识 病媒生物及其防治 学习课件_第3页
医学知识 病媒生物及其防治 学习课件_第4页
医学知识 病媒生物及其防治 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媒生物及其防治

媒介生物性疾病(vectoreddisease,或vector-bornedisease)即由媒介生物(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包括完全或部分由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一般指完全或主要由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以下仅论述人类媒介生物性疾病。

媒介生物性疾病均为传染病。媒介生物性疾病的概念媒介生物性疾病的传播类型机械性传播:媒介生物对病原体仅起携带、运输的污染作用,病源体只是机械地从一宿主传播给另一宿主,病原体在媒介昆虫内外并不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或生物学变化。如:多数由苍蝇、蟑螂、蚂蚁等传播的疾病。生物性传播:生物性传播即病原体在媒介生物体内具有增殖,发育,或发育增殖的生物学过程。这是病原体自然循环不可缺少的环节。生物性传播的特点之一是病原体在媒介生物体内,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即外潜伏期。完成上述过程,才具传播能力。如:多数由蚊子传播的疾病。间接传播:包括经呼吸道传播(空气传播—气溶胶)、经消化道传播(食物、水)、经皮肤传播(直接接触媒介生物的污染物品)。同一种媒介生物性疾病可有一种或多种传播方式。媒介生物性疾病的分类按病原分类包括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病、寄生虫病、朊病毒病等。按致病部位分类包括呼吸道疾病、肠道病、皮肤病等。按疾病症状分类包括出血性疾病、非出血性疾病等。按媒介类型分类主要包括虫媒病、鼠传疾病等。细分又包括蚊传、蜱传、蝇传、蚤传、鼠传疾病等。媒介生物性疾病——蝇传疾病啮齿类携带的病原体达200种,目前已知鼠可传染的人类疾病约160种。已知能使人致病的主要有细菌12种,病毒13种,立克次体5种,寄生虫7种。按其病原体大致可分为五类: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病、螺旋体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据统计,有史以来,全世界由于鼠传疾病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直接死于战争者。我国涉及鼠类的疾病有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莱姆病、沙门氏菌病等24种。鼠源性疾病均为传染病,主要是以鼠类为传染源。媒介生物性疾病——鼠传疾病常见病媒生物—“虫类”病媒生物是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通常指病媒害虫、卫生害虫,主要包括三大类群。在动物分类学上,这些害虫多为节肢动物,绝大多数属于两大类,即长六条腿的昆虫和长八条腿的蛛形类。另一大类群是啮齿类(鼠类)。常见的病媒昆虫有蚊子、苍蝇、蟑螂、臭虫、虱子、跳蚤、蚂蚁等,另外还包括蠓、蚋、虻、白蛉等。常见病媒蛛形类有蜱、螨等。以上提及的只是类群,每一类群都有许多种类,不同地区也不尽相同。常见病媒生物—“虫类”病媒生物的危害是多样的,大致可分为三方面。

传播疾病:病媒生物至少可以传播几十种人类疾病,其中疟疾、登革热、痢疾、伤寒、肝炎、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危害相当严重。如按蚊传播的疟疾,建国前我国每年被感染的人有3000多万,80年代每年被感染的人仍有60万。

影响休息:蚊子、跳蚤等的叮咬吸血,苍蝇、蚂蚁等的骚扰,即使不传播疾病,也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工作质量。

损害财物:这些病媒生物可污染食品和粮食,不仅造成疾病的传播,而且造成极大的浪费。有的害虫对家具、衣物、书画、家畜均造成一定的危害。常见蚊种及其分布、危害、识别特征中华按蚊分布:除新疆、青海、西藏外的各省区 危害:嗜吸人、畜血液,是我国平原地区间日疟和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者 识别特征:成蚊体中型,灰褐色,翅前缘脉上有2个大白斑,下颚须上有4个白环。中胸背板隐约可见5条浅色纹 常见蚊种及其分布、危害、识别特征淡色库蚊分布:北纬30度及其以北地区,室内优越种危害:嗜吸人血,兼吸禽畜血液,是斑氏丝虫病及流行性乙性脑炎的传播者识别特征:体形中等,淡褐色,喙与足深褐色,无白环,中胸背板无白色条纹,腹背板基部有直线壮灰白横带

窄卵按蚊嗜人亚种分布: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和云南等地危害:嗜吸人血是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重要传播者识别特征:个体较小,与中华按蚊形态极相似。翅的第5纵脉第2分支末端无翅穗白斑 常见蚊种及其分布、危害、识别特征致乏库蚊分布: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室内优势蚊种危害:嗜吸人血,兼吸禽畜血液,是斑氏丝虫病及流行性乙性脑炎的传播者识别特征:体形中等,淡褐色,与淡色库蚊极相似,腹背板基部有圆弧状灰白横带常见蚊种及其分布、危害、识别特征

白纹伊蚊分布:北起沈阳宣化向西经宝鸡成都雅安到西藏察隅一线的以南以东地区危害: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及登革热的重要传播者,另外还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病等识别特征:体型中小,黑色间有白斑,中胸背部中央有一纵向的白色条纹,后足各节有白环常见蚊种及其分布、危害、识别特征埃及伊蚊分布:广东、广西、海南等东南沿海地区及台湾,家栖蚊种危害:嗜吸人血,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者,也是黄热病、委内瑞拉马脑炎、基孔肯雅病毒病等的传播者识别特征:中小体形,黑色,中胸背部有4条白色纵线,后足各节有白环三带喙库蚊分布:除新疆、青海、西藏外的各省区危害:嗜吸猪、牛等畜血,兼吸人血,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者,另外还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病等识别特征:体形中小,深褐色,喙的中段有一白环,腹背各节基部有淡黄狭带蝇类

蝇类有在人的食物上边吃、边吐、边排便的匀性,因而对食物造成严重污染,传播各种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以及肝炎、脊髓灰质炎、砂眼、结核病等。(除此之外,某些蝇类的幼虫可寄生于人畜的组织或器官、腔道等处引起蝇蛆症)。病媒生物——蝇类常见蝇类及其分布、危害、识别特征常见蝇类及其分布、危害、识别特征常见蝇类及其分布、危害、识别特征蟑螂蟑螂进食时也有个坏习惯,边吃、边吐、边排泄,污染食物,也因此传播多种疾病,如痢疾、副霍乱、肝炎、结核、白喉、猩红热、蛔虫等。(蟑螂还能分泌和排泄出有异臭的物质,使人闻到就恶心,甚至呕吐)。病媒生物—蜚蠊病媒生物—臭虫臭虫臭虫对人的最大危害是吸血骚扰,多数人被叮咬后皮肤发生红肿,有的会发生丘疹,其痒难忍。蚤

大多数蚤对宿主选择性不强,若与原宿主脱离;可迅速转移到新的动物体上吸血。因此,它们可以在同种或不同种动物的个体间转移,造成某些疾病的传播流行,如传播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绦虫病等。病媒生物—蚤螨类

螨类也不是昆虫,它与蜱同属蛛形纲、蜱螨目,较常见的有革螨、恙螨、蠕形螨、疥螨、粉螨、尘螨等类群,其中以革螨种类较多,分布较广泛。病媒生物—螨类蜱

蜱大小与体虱相仿,它叮咬人畜,吸血,能传播多种疾病,如森林脑炎、蜱媒出血热、斑疹伤寒、Q热、落矶山斑点热、鼠疫等。其危害多在农村,特别是牧区、林区,在城市环境危害较小,但近年来的“宠物热”加剧了其危害。蜱并不是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蛛形纲、蜱螨目,蜱总科,又分为硬蜱和软蜱。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常见的有全沟硬蜱、草原革蜱、波斯锐缘蜱等。病媒生物—蜱虱子

寄生于人体的虱子(主要是体虱)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重要传播者,此外,它还能传播回归热、战壕热及造成沙门氏菌的感染。病媒生物—虱常见螨类特征、危害常见螨类特征、危害常见螨类特征、危害蠓

俗称墨蚊、小咬,常见的有台湾拉蠓、明斑库蠓等。它的危害为刺吸人畜血液,并引起局部反应或奇痒、全身过敏反应,可传播乙脑及马脑炎等20余种人畜疾病。病媒生物—蠓虻俗称牛虻、马蝇、瞎虻等,如中华斑虻、憎黄虻、华虻、中华麻虻、禾瘤虻。虻刺吸家畜及人血,能传播伊氏锥虫病、炭疽病、野兔热、马传染性贫血病等。白蛉有中华白蛉、中华白蛉长管亚种、硕大白蛉吴氏亚种等。白蛉刺吸人及动物血液,能传播人及动物的多种利氏曼病、白蛉热、卡利翁氏病、白蛉皮炎等。蚋俗称黑蝇、大咬等,如北蚋、斑梯蚋等。雄蚋仅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蚋必须吸人畜血液。胸蚋寿命为1周左右,雌蚋为1—2个月。人畜被叮咬处红肿、发炎,甚至溃烂,可传播鸡、鸭等白细胞原虫,及人畜盘尾丝虫病。病媒生物—虻、白蛉、蚋蚂蚁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种类很多,我国已发现300余种。侵入居室的蚂蚁主要有5种:小家蚁:它又称小皇家蚁、棕皇家蚁,是居室内最常见种,分布全国。广大头蚁:分布于华北、华东地区。印大头蚁:主要分布于华南、西南地区局部地区超过小家蚁。大头蚁的特征是,兵蚁头部很大,有对粗壮的大颚,格斗用。洛氏路舍蚁:分布各地,室外营巢,常入室窃食。剑颚臭蚁:它又称银灰臭蚁,主要分布东南沿海地区,室外营巢,有时侵入室内,受惊时能放一种臭气。病媒生物—蚂蚁蚂蚁可直接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如伤寒、痢疾、鼠疫等杆菌等。另外,蚂蚁侵入建筑物和居室会造成食物污染,甚至爬上人体咬人。有些地方的食品厂、制药厂和医院等常受蚁害的困扰,造成食品、原料污染,而医疗器械的污染直接影响到外科手术的进行,甚至造成术后病人的败血症。病媒生物—蚂蚁常见病媒生物—啮齿类世界啮齿类全世界1700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