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1-T 103-2024 湖泊沉积物磷负荷监测及评估技术指南_第1页
DB5301-T 103-2024 湖泊沉积物磷负荷监测及评估技术指南_第2页
DB5301-T 103-2024 湖泊沉积物磷负荷监测及评估技术指南_第3页
DB5301-T 103-2024 湖泊沉积物磷负荷监测及评估技术指南_第4页
DB5301-T 103-2024 湖泊沉积物磷负荷监测及评估技术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301I Ⅲ 2 2 5 6 7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1湖泊沉积物磷负荷监测及评估技术指南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HJ9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3.1湖泊底部收集的流域内一切可由水力搬运和大气沉降带来的碎屑和颗粒,以及湖体内可能形成的3.23.33.43.5湖泊沉积物累积的磷受生态环境条件改变和影响等可4磷负荷监测及评估工作程序24.2第二阶段为湖泊沉积物磷负荷监测方案制定阶段。主要内容为:监测时间、采样点位、采样时间4.3第三阶段为监测实施阶段。主要内容为:检定仪器设备,确定监测人员,实施监测方案并进行质4,4第四阶段为湖泊沉积物磷负荷估算与评估阶段。主要内容为:根据监测结果,估算沉积物磷释放春、夏、秋、冬四季各分别采样1次或全年逐月采样,沉积物采样及布点方法执行附录A的规b)模拟实验法:EQ\*jc3\*hps15\o\al(\s\up5(φ),φ)EQ\*jc3\*hps15\o\al(\s\up5(∙),2)EQ\*jc3\*hps15\o\al(\s\up5(D),D)EQ\*jc3\*hps15\o\al(\s\up4(φ),φ)EQ\*jc3\*hps15\o\al(\s\up4(0),0)EQ\*jc3\*hps15\o\al(\s\up4(7),7)2·d)]),Ds——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性磷酸盐实际扩散系数,单位为平方厘米每秒(cm2/s);3EQ\*jc3\*hps15\o\al(\s\up4(n),j)EQ\*jc3\*hps15\o\al(\s\up4(1),ij)sij×Dij×10−9)+(∑1∑EQ\*jc3\*hps15\o\al(\s\up4(n),j)=1REQ\*jc3\*hps15\o\al(\s\up4(2),ij));REQ\*jc3\*hps15\o\al(\s\up4(1),ij)——第i个点位第j次样品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性磷酸盐释放通量,单位为毫克每平方米天[mg/EQ\*jc3\*hps15\o\al(\s\up4(2),ij)Dij——第i个点位第j次样品代表时间段,单位为天(d);sij——利用ArcGis对沉积物磷释放通量空间差值计算第i个点位第j次采样的沉积物分布面积,单6.2模拟实验法··································);ca——添加原水后上覆水总磷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vj−1——第j-1次采样体积,单位为升(LA——柱中沉积物-水界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W=∑1∑EQ\*jc3\*hps15\o\al(\s\up4(n),j)=1Fij×sij×Dij×10−9····················);Fij——第i个点位第j次样品沉积物-水4sij——利用ArcGis对沉积物磷释放通量空间差值计算第i个点位第j次样品的沉积物分布面积,单Dij——第i个点位第j次样品磷释放通量代表时间段,单位为天(d)。5A.1样点数量确定在摸底调查基础上,采用湖泊面积三次方根法来确定采样点数量,采样点计算公式为+X·····································································(A.1));A——湖泊水面面积,单位为公顷(hm2X——考虑湖泊实际情况而增加的经验采样点数(个),取自然数(0,1,2,3,…)。A.2采样点布设相等的方格覆盖,根据方格覆盖区所占水面与方格面积的比例确定样点布设位置,每个网格代表的水面A.3沉积物采集在布设好的样点处用装有ϕ90mm×600mm有机玻璃管的沉积物柱状芯样采集器采集沉积物柱芯样,每个样点采集3根平行样,取检测平均值用于计算,泥样厚度根据实际采样情况确定,沉积物柱芯样采集器上部用原样点沉积物表层上方30cm左右水样注满后两端用橡皮塞塞紧,垂直放置,带回实验室静置30min。沉积物采样采用GB17378.3规定的方法,水样A.4沉积物上覆水及间隙水采集使用高分辨间隙水扩散平衡装置采集上覆水及间隙水,高分辨间隙水扩散平衡装置由很多相同体积的小室组成,每个小室两侧分别覆盖一层0.45μm6上层水体用虹吸法抽去,再用虹吸法沿壁小心滴注已过滤的原采样点水样,至液面高度距沉积柱中段取样,每次取样体积为50mL,同时用原样点初始过滤水样补充至刻度,全部实验于72h结束。沉积物湿重和干重采用重量法测定,采用GB17378.5给出的测定方法,测定结果用于计算沉积物孔隙率,计算公式为B.2.2沉积物上覆水和间隙水总磷、B.2.3沉积物上覆水和间隙水生物碱性磷酸酶、磷酸二酯酶和植酸酶组合配置成有机磷水解酶溶液。取5mL样品置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氯化镁溶液作为激活剂,加入0.44mL酶配置溶液,再加入0.05mL浓度为0.68钠溶液,混合液密封后,在37℃下恒温水解16h。通过测定样品酶水解前后溶液中溶解性磷酸盐浓度由沉积物间隙水与上覆水的浓度差决定,通过测量多个深度沉积物上覆水和间隙水的浓度数值进7[1]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