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自己测得的数据跟老师的不一样,你认为他的做法错误的是()
A.对老师的数据提出质疑
B.改动自己的数据,使之跟老师的数据一致
C.检查自己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
D.检查自己的实验过程是否有错误
2.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前,通常要做的工作是()
A.对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B.准备器材收集证据
C.合作与评价收集到的证据D.提出新的探究问题
3.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将甲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8、C三处由静止释
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乙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鸡蛋都破;第二次甲鸡蛋完好乙鸡蛋破;第三
次两只鸡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
A.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B.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C.在B处释放鸡蛋,重复做几次实验D.得出“运动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4.研究摆动的周期与摆球质量的关系,应保持()
A.摆线的长度和摆球的质量不变,改变摆动的幅度
B.摆线的长度和摆动的幅度不变,改变摆球的质量
C.摆动的幅度和摆球的质量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
D.摆动的幅度和摆球的质量、摆线的长度都不变,改变摆球的形状
5.某同学使用矿泉水瓶设计了下列几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不能完成实验目的是()
目国
A.探究压强与压力大小的关系B.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D.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6.如表是晓红在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的四组数据。由所学的知识
可知,晓红记录的数据中,有误的一组是()
ABCD
电流(//A)0.100.150.300.25
电压(U/V)3.04.56.07.5
A.AB.BC.CD.D
7.由欧姆定律公式/二生变形得R=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当电压为。时,电阻也为0
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8.如图所示,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o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Rx的
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9.有两个电阻与、&(显>%),图中情况中阻值最大的是()
凡
RiR.2'_RiRi
T____IJ<।।h------L1"-C-1—
R?
—i~
ABCD
10.家庭电路中,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下列物理量变大的是()
A.总电阻B.总电流C.总功率D.总电压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将两个不同的电极插入水果就构成了水果电池。小明猜想水果电池的供电性能与插入的电极及水果的种
类有关,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A.将两个相同电极插入同一种水果,测量比较两个电极间的电流
B.将两个不同电极插入同一种水果,测量比较两个电极间的电流
C.将两个不同电极插入各种水果,测量比较两个电极间的电流
D.将两个相同电极插入各种水果,测量比较两个电极间的电流
12.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B.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
C.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就越大
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13.由欧姆定律公式/=2变形得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RI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14.某体重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体重显示表的指针偏转角度会随着人的体重的
增加而增大,有关测试仪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人的体重越大,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越大
C.体重显示表实质上是一只电流表改装
D.压力传感器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15.把一根均匀电阻丝弯折成一个闭合的等边三角形质c,如图所示,图中d点为底边龙的中心。如果〃
两点间的电阻为9欧姆,则()
A.双两点间的电阻是6欧姆B.双两点间的电阻是8欧姆
C.4d两点间的电阻是5欧姆D.两点间的电阻是9欧姆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某学习小组利用图1体验“模拟引力”之后,进一步思考:绳子的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提出了
如下猜想:
猜想A:与小球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B:与小球运动的快慢有关;
猜想C:与绳子的长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于是进行实验探究:用一根细绳子的一端拴住一个小球,用手抓住绳子的另一端,
抡动细绳,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实验中,用手感受绳子的拉力大小。做几次实验
后,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小球的质量(g)运动的快慢绳子的长度(cm)绳子的拉力
115慢10很小
220慢10小
320快10大
420快15很大
(1)实验中,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_力和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不计空气阻力)。
(2)实验中,小球的运动方向是变化的,说明其运动状态________(选择“一定”或“不一定”)改变。
若绳子断了,小球继续运动,那是因为小球具有_______O
(3)分析对比实验次数1、2的数据,可以初步验证猜想_______;分析对比实验次数________的数据,可
以初步验证猜想B。
(4)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有转换法和_______法。
图1
17.水平抛出的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所做的运动我们把它叫做平抛运动。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同时
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运动,已知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一物体从O点平抛运动的
轨迹,以。为原点,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后,测得A、B、C、。的坐标分别为(5,1)、(10,4)、
(15,9)、(20,16)。
(1)小王认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张认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变速运动。—的说
法正确;
(2)请写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式y=_
18.归纳式探究—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图1图2
如图1,给两块等大、正对、靠近的平行金属加上电压,两板之间就有了电场。若将电子沿着平行于两板的
中线方向入射到电场中,电子就会发生偏转。若两板间距为d,板长为L,所加的电压为U,电子入射初速
度为玲,离开电场时偏移的距离为y,则经研究得到如下数据:
次数d/mL/mu/vylm
14xl0-20.240IxlO73.6x102
28xl0-20.240IxlO71.8x10-2
34xl0-20.140IxlO70.9x1O-2
48xl(y20.2160IxlO77.2xlO-2
58xl0-20.22402xl072.7x10-2
(l)y=&,其中左=(填上数值和单位)。将数据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运用了
法。
(2)相同情况下,电子的入射速度越大,偏移距离越它们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象2中的图线
表示。
(3)现有两块平行相对的长度为5cm,间距为1cm的金属板,为了让初始速度为3x10?m/s的电子从一端
沿两板间中线方向入射后,刚好能从另一端的金属板边缘处射出,需要加—V的电压。
19.在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先保持不变,得出导体的电流跟_____成正比;然后保持—
不变,得出导体的电流跟______成反比。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20.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导线A的电流大于通过导线B的电流,则导线_____的电阻大;若导线A、B
的长度和材料相同,则导线_______更粗一些。
四、作图题(共2小题)
21.请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的符号填入下图电路的虚线框内,并将电路补充完整。要求:开关
S闭合后,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L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22.小明看到物理课本上说“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于是认为“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
一定越大”。实验桌上现有电源、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选用
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1)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3.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
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
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o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
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_______o
24.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
(1)凡在电路中的作用o
(2)油量表是用_______表改装的。
(3)当油箱中的浮子向上运动时,H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将________,此时油量表示数将________o
(4)小明想在此装置中再接入一块电压表,使油量增加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应并联在图中的—
(填下列选项)。
A.AC之间B.OC之间C.AO之间D.AO之间
六、计算题(共2小题)
25.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端移动到中点时,测得
电阻R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R的电流/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求:
(1)电源电压;
(2)R的阻值;
(3)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图1图2
26.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凡的阻值为30。。同时闭合开关与和S2,电
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求:
(1)通过电阻用的电流;
(2)电阻&的阻值。
甲
七、解答题(共2小题)
27.LED灯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灯,小梦物理探究LED灯与家用普通白炽灯、普通节能灯的发光效率,
他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其中及。为光敏电阻,其电阻值为光照强度成反比)其实验步骤如下:①
先把“220V15W”的普通白炽灯接入灯座,通过调整,使灯泡与温度计的玻璃泡距离约为2cm,灯泡与
热敏电阻的距离约为30cm。闭合开关S和S「通电lOmin,分别读出温度计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下
表。
②接着分别把规格相同的普通节能灯和LED灯接入灯座,重复上述实验。
灯泡类型盒内初温盒内末温电流表示数
门炽灯20℃78℃6mA
普通节能灯20℃50℃15mA
LED灯20℃35℃60mA
根据小梦的探究,请回答:
(1)电能转化为内能最多的灯是________,这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的。
(2)电能转化为光能最多的灯是,这是通过观察来比较的。
(3)LED灯的发光效率较(填“高”或“低”)。
(4)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5W的LED灯的发光亮度与_______的白炽灯发光亮度相当。
28.某同学认为“由/=3变形可得R=巳。这就表明,导体的电阻跟它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流成反比
R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第十二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
1.【答案】B
【解析】在实验中,如果实验数据不同时,应该对自己或别人的数据提出质疑。并且检查自己的实验方案是
否合理,实验过程是否出现错误。在实验中,老师的数据也并不是绝对正确的。
在实验中,如果实验数据不同时,应该对自己或别人的数据提出质疑。并且检查自己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
实验过程是否出现错误。在实验中,老师的数据也并不是绝对正确的。要经过细心的思考和检杳,再次进行
严格的实验。
故选:Bo
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
流。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
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
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故选:Ao
3.【答案】C
【解析】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应该建立在正确设计方案,大量实验的前提下,仅通过一次实验就得出鸡蛋
容易破的原因,是片面的,有可能存在偶然性,应该多做几次实验,再根据现象总结结论。
经过简单的三次实验不能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而A处位置高,机械能较大,可能每次滚下两个鸡蛋都会破,
比较不出正确结论,同理C处位置低,能量小,两个鸡蛋都不会破,所以应接下来应在B处释放再重复多
次实验,才能得出结论。
故选:Co
4.【答案】B
【解析】单摆的摆动周期可能与摆的质量、摆动的幅度及摆线的长度有关,要研究某一因素对周期的影响,
应该控制其它因素不变,改变这个因素进行探究。
要探究摆动快慢与质量的关系,应控制摆线的长度、摆动的幅度相同,改变摆球的质量,故AC错误,B正
确;单摆摆动的周期与摆球的形状无关,故D错误。
故选:Bo
5.【答案】D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两个瓶子完全相同放在同样的泡沫上,即接触面积相同,由于装有水的多少不
同,则对泡沫的压力不同,故泡沫的变形程度也不相同,故可以探究压强与压力大小的关系;B、根据图示
可知,当向中间吹气时,两个矿泉水瓶会向一起靠拢,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C、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倒立在水槽中,瓶中始终为充满水的状态,说明大气压是存在的;D、根据图示可知,瓶内液体的密度相同,
水的深度不同,射程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水的深度有关,故该实验不能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故选:Do
6.【答案】C
【解析】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分析表格
数据得出解答。
因电阻的阻值不变,所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表格数据可知,ABD中电压表和
电流的比值均为30,而C中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20,故C中有错误。
故选:Co
7.【答案】D
【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
的电流无关,/?=亍•只是计算导体电阻的一种方法,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u
8.【答案】A
【解析】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直接或间接测量电压和
U
电流,根据%二L求出电阻。
A、6和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不能直接或间接测量凡两端的电压,不能求出&的
阻值,故A不可行;B、尺和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q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求出通过
R
定值电阻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通过段电流等于通过定值电阻电流4=/。。电压表&测量
U
段两端的电压Ux,根据凡二沿求出电阻。故B可行;C、4和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量定值电阻的
电流,根据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尺两端电压等于定值电阻两
U
端的电压电流表A2测量凡的电流4,根据凡二了5■求出电阻,故C可行;D、当S、,都闭合时,
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U;当S闭合、号断开时,&和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直接测量&两端的电压Ux;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得几两端电压,此的阻值己知,根据欧姆定律可以求得串联电路的电流;
待测电阻的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均能测出,故能求出此的阻值,故D可行;
本题遥不可行的,故选:Ao
9.【答案】A
【解析】串联电路的总阻值等于各阻值之和,大于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并联电路的总阻值小于任并联电路
中的任何一个阻值,根据四个选项的连接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A、两个电阻串联,阻值最大,符合题意;B、两个电阻并联,总阻值最小,不符合题意;C、单个电阻阻值
不是最大,不符合题意;D、单个电阻阻值不是最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0.【答案】A
【解析】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且家庭电路
的电压不变,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时电路总功率变小,根据P=S可知总电流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
知总电阻的变化。
由于家庭电路的电压不变,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所以,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总电压不变,
故D不符合题意;因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所以,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电路的总功
率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由P=可知,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由/二巳可知,电路
R
中的息电阻变大,故A符合题意。
故选:Ao
二、
11.【答案】BD
【解析】实验课题是探究水果电池的供电性能与插入的电极及水果种类的关系,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分别
控制水果种类和电极极性,探究电极极性和水果种类对供电性能的影响。
由题意知,探究过程包括两个内容:探究供电性能与插入电极的关系和探究供电性能与水果种类的关系;在
探究供电性能与插入电极的关系时,需要保持水果种类相同,改变电极极性。选项B符合题意;在探究供电
性能与水果种类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极极性相同,改变水果种类。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BDo
12.【答案】BC
【解析】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阻是导体本身的
一种性质,其大小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电压为零,但电阻不为零,故A错误;
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由导体本身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故B正确;
C、由欧姆定律/二且可得,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就越大,故C正确;
R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电流和电压无关,故D错误。
故选:BC..
13.【答案】BD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解答。
①欧姆定律的内容是: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
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B选项正确。
②导体的阻值是导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它两端的电压无关,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
导体的电阻不为零,故AC选项不正确,D正确。
故选:BDO
14.【答案】CD
【解析】①由图可知测量时压力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之间的关系,然后判断杠杆的类型;②根据电流表与
被测电路元件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元件并联进行判断;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体重越大时压力传
感器电阻受到压力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进一步得出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与压
力的关系。
A、OB小于OA,动力臂小于阻力臂,A8O是一个费力杠杆。故A错误;B、电路中只有压力传感器一个用
电器,其两端电压始终等于电源电压,不会改变。故B错误;C、体重显示表与传感器串联,是电流表改装。
故C正确;D、当压力增大时,传感器电阻变小,由/=包知道,电流会变大,故D正确。
R
故选:CDU
15.【答案】BC
【解析】儿为等边三角形,设一个边的电阻为R,d两端的电阻为加。和仍c并联,据此可求一个
边的电阻;
"两端的电阻是江和加(并联,根据并联电阻的特点求解;
ad两端的电阻是和acbd并联,根据并联电阻的特点求解。
解:设一个边的电阻为
3113
则R向"%加士R,c、d两端的电阻为鼠,和以并联,%=3应=£¥=96,
...R=12Q;
_&凡」2cx24c
一见+R:12C+24C-8c
ad两端的电阻是Rg和R,a并联,
/?w/=l/?=lxl2Q=6Q,&w=2R+;R=『二|xl2C=30C,
R<_^ad^acdb_6QX30C_SQ
故选:BCo
,、
16.【答案】(1)重支持
(2)一定惯性
(3)A2、3
(4)控制变量
【解析】(1)由题意知,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刀相互平衡;
(2)小球的运动方向变,则说明其运动状态变;绳子断了后,由于惯性,小球继续向前运动;
(3)1、2的数据,运动快慢和绳子的长度相同,小球的质量不同,感受到绳子的拉力不同,说明绳子的拉
力大小与小球的质量大小有关,则可以验证猜想A;
由2、3两组数据,小球的质量和绳子的长度相同,小球的运动快慢不同,感受到绳子的拉力不同,说明绳
子的拉力大小与小球运动的快慢有关,则可验证猜想B;
(4)通过(3)的分析,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重;支持:(2)一定;惯性;(3)A;2、3;(4)控制变量。
17.【答案】⑴小张
(2)kt2
【解析】(1)•••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的是匀速运动;
•••在水平方向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一定的;
A、B、。、。四点的横坐标分别为5,10.15,20;
c5cm
则根据r=9可得:由原点到A点得时间/=沙;由A到3点、3点到C点以及C点到。点得时间
vv
即原点、AB、C、。五个点之间相邻两个点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
A、B、C.。四点的纵坐标分别为:1,4,9,16:
则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cm,3cm,4cm,7cm;
根据b二士得:相等时间内路程不一样;
t
故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变速直线运动;
即小张的说法正确。
(2)设相邻两点的所用的时间为f;
在竖直方向上,由四点纵坐标可知,当第北时间内,下落距离为1cm;下落之,下落距离为4cm;下落夕,
下落距离为9cm;
由数据规律可知,在竖直方向上竖直距离)'与时间1的关系为:y=ki2,
故答案为:(1)小张;(2)k/,
18.【答案】(1)9xio,0m2/(Vs2)等价变换
(2)小b
(3)200
【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1、2知,L、U、%相同,d增大为原来的2倍,)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可知其它条件相同,丁与d成反比;
由1、3知,d、U、%相同,L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减小为原来的4分之一,可知其它条件相同,
y与L的二次方成正比;
由2、4知.d、L、%相同.电乐增大为原来的4倍.y也增大为原来的4倍,可知其它条件相同.y与
U成正比;
总结可得y与电压成正比、与L的二次方成正比、与d成反比、与%的二次方成反比,设比例系数为攵,则
%
40Vx(0.2m)2
2
将表格中第一组数据代入公式:3.6x10m=Ax
4x102mxQxlO7m/s)
解得々=9x101°m2/(Vs2);
将数据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运用了等价变换;
rjr~
(2)由公式丁=火力知,其它条件相同,电子的入射速度越大,偏移距离越小,。、。图线均不符合题意,
y与匕的关系可用图2中图线b来表示;
(3)电子刚好能从另一端的金属板边缘处射出,则y='d=1xlxl(r2m=5xKr3m;
22
根据公式丁=攵力得,
yj25xl0~3mxlxlO-2mx(3x10/m/s)
U=膂v=------------------------------/-=200V。
"9x10,°m2/(VS2)X(5X10-2m)
riij-
故答案为:(1)—7;9x10'°m2/(V.s2);等价变换;
(2)小;b;
(3)200。
19.【答案】导体电阻导体两端电压电压导体的电阻
【解析】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实验探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具体关系时,要让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
这个因素,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该实验就要使用这种方法。
知道了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实验探究时,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改变
电压的同时要控制导体的电阻不,得出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同理,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改变电阻的同时要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出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
阻成反比。
故答案为:导体电阻;导体两端电压;电压;导体的电阻。
20.【答案】BA
【解析】已知两电阻线的电压相等、流过电阻的电流关系,由R=g判断电阻关系;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
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由题意知:UA=Ub,IA>IB,
在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由此可知A导线更粗。
故答案为:B;Ao
四、
21.【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所以滑动变阻器和灯泡、电流表串联;灯泡变亮时其两端电压变大,
而电压表示数变小,说明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并联,据此填充元件。
要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所以电源、滑动变阻器、灯泡和电流表串联;灯泡变亮时,说明通过灯泡的
电流变大,由〃=水可知灯泡两端电压变大,而题中要求电压表示数变小,说明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并联:
所以,电源在最左端的虚线框内,且上端为负极,这样可以满足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并
联,填在中间的虚线框内;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应填在最右端的虚线框内;如下图所示:
I
(2)实验步骤:
①按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电阻调至最大,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5。,闭合开关后,调整滑片位置,使
电压表示数为U,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的环数为
②断开开关,调节电阻箱阻值为15C,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47,并记下电流
表的示数
实验现象:/2</,o
【解析】实验目的是要探究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所以实验中可想办法使电阻两端的
电压变大,为了推翻这个结论,可设计一个串联电路,将电压表与电阻箱并联,可使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倍
数小于电阻的变化倍数,可知虽然电压变大,根据欧姆定律此时电流会减小,从而可推翻结论。
五、
23.【答案】(1)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不能把太阳光聚集在一起而点燃火柴
(2)错误
(3)用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凸透镜,点燃火柴,测出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
时间相等,则猜想3错误;如果点燃火柴的时间不相等,则猜想3是正确的。
【解析】(1)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不能把太阳光聚集在一起而点燃火柴。
(2)根据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
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无关,则猜想2是错误的。
(3)可以控制凸透镜的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测出点燃火柴所需时间,然后得出结论。选用焦距相同而直
径不同的凸透镜,分别用它们点燃火柴,测出火柴被点燃所需要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如果点燃火柴所需
要的时间相等,说明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无关,则猜想3错误;如果点燃火柴的时间不相
等,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则猜想3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不能把太阳光聚集在一起而点燃火柴;
(2)错误;
(3)用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凸透镜,点燃火柴,测出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相等,则猜想3错误;如果点燃火柴的时间不相等,则猜想3是正确的。
24.【答案】(1)保护电路
(2)电流
(3)变小增大
(4)B
【解析】(1)油箱中装满油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就会越来越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就会越来越大,为了防
止由于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源,应该给电路中串联一个定值电阻,这样就可以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烧坏
电源;
(2)由图可知,油量表串联在电路中,故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的;
(3)当油箱中的浮标向上运动时,滑片P下移,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巳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油量表示数将变大;
(4)使油量增加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的阻值就会越来越小,而电源电压保存小变,电路中电流变大;扁
两端的电压(么=风)将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a。)将变小,所以,电压表是接在国
两端,即OC之间,故选B。
故答案为:(1)保护电路;(2)电流;(3)变小;增大;(4)Bo
六、
25.【答案】(1)由图1知,当滑片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C,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
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流最大,由图2可知,电源的电压U=12V;
答:电源电压为12V;
(2)由图2可知,滑片在。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L5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的阻值:
答:R的阻值为8C;
(3)由图1知,P滑到中点时,两电阻串联,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的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为4V,
2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滑=。-(4=12丫-4V=8V,
由图象知,此时串联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助产士考试题库7卷
- 创新创业课股份合作协议
- 潞安集团合作协议书模板
- 2025二手房买卖合同协议书 二手房买卖合同贷款专用
- 二零二五房屋买居间服务卖协议书
- 房屋居间合同范文集合二零二五年
-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经典好题单元练(三十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学生版)
- 建设燃料油、润滑油、润滑脂调和生产及柴油储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车辆清洁日常管理制度
- 项目制度人员管理制度
- 间质性肺疾病诊疗指南
- 需求跟踪矩阵-模板
- 英文版中国故事绘本愚公移山
- 手术患者意外伤预防
- MOOC 口译基础-厦门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2教学能力大赛《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测试与装调》实施报告
- 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 新能源汽车行业智能驾驶技术分析报告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表(新表)
- 特种兵作战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