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摘要以服务模式为主导的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建设是重要环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上各种价值取向多元,另外受我国封建思想的长期束缚,使得行政效率低下、官员腐败现象普遍存在。为此,建立与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相适应的行政伦理,进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以服务型政府为视角,介绍其背景、目的及意义,并围绕行政伦理建设的问题、举措等进行研究,试探讨行政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建设;问题;对策
行政伦理的概念其一,基于把行政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认为行政伦理是“政府过程中的伦理”,或者是“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伦理”,或者是“行政领域中的伦理”。这种观点不仅强调了行政主体,即公共行政人员的职业伦理,而且强调了行政过程,即行政伦理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体现在行政素质、效率、监督、决策、领导、体制以及行政改革之中。这说明,行政是伴随着伦理而存在的,这是因为,二者都与人的利益密切相关。虽然该观点认识行政与伦理在本质是相通的,但却无法说明二者相结合的内在学理根据。其二,基于把行政作为一个静态的过程,认为行政伦理即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权力运用和行使过程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的总和”。以这种观点来看,行政伦理即是公共行政人员的职业伦理,其道德如何、品行高低,直接影响着行政行为。但它却忽略了行政组织的存在,把行政伦理等同于公共行政人员的职业伦理显然是不完全的、有缺陷的。其三,基于行政伦理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认为行政伦理的内涵,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利益关系原则”,在构成要素上是“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基本结构上是“特定的主体性价值”,在基本功能上是“特定的约束机制”这种观点拓宽了以上研究的范围。我国行政伦理建设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政治体制不完善行政人员价值观扭曲有学者认为:无论个人还是政府,皆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导。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正确的行为,错误的价值观则导致失范的行为。我国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相应的诸如君臣之礼、父子之论这些伦理道德规范成为了维系社会的道德体系。现代我国社会中,存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等级观念及其道德伦理规范并没有完全被消除,恰恰借助公共权力得以强化,由此形成了“官本位”思想。由于我国政府一直是“大”政府,对社会事务管理过宽,造成行政机构臃肿,官员冗杂,为官不作为,搞人际关系“潜规则”,脱离人民群众等,从而形成纷乱复杂的行政伦理关系。当今我国政府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极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但是存在着部分行政人员价值观扭曲现象,仍然有着“官本位”的思想意识。例如,一些官员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脱离人民群众、不为人民办实事,而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另外,据最近几年的相关报道,有很多地方的官员丑闻此起彼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种买房置地、公款消费、资产外迁、黄金满屋、包养情妇等等丑闻,不但败坏社会风气,而且也有违伦理道德。行政伦理失范我国政治体制不完善是造成行政伦理失范的重要原因。行政腐败依赖于一定的政治环境,我国现阶段的政治体制处于变革中,改革的成果尚不显著,制度尚不完善,所以给腐败等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环境。同时,全社会处在转型期,社会由单一品质不断朝着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的利益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政府有时充当着“经济人”角色容易导致行政行为出现偏差。作为握有权力的行政人员,其手中的公共权力可以为其带来好处,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必然会产生腐败。具体来说,政治制度不完善,体现为选举制度、部门组织制度、人事任免制度等。不仅涉及政治制度面广,而且反映出的行政伦理问题不乏相似之处。此外,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没有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利益驱动和分配机制,存在滞后性,行政人员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便会出现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行为。所以,行政伦理失范现象的出现与我国的政治体制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因素不无关系。公共权力遭到滥用权力使用方向不正确滥用权力损害公共利益,是权力滥用比较严重的一种。有的掌权者以损害公众利益为目的,不惜一切手段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属于违法行为。权力行使只有为人民利益或是公共利益才是正确方向,一旦偏离这个方向就是不正确的,是人民所唾弃的,也是要受到惩罚的。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频频出现权力行使方向不当的现象,不是问需、问计于民,而是伸手向人民索取,无比贪婪。同时,有的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权力行使的方向问题,如湖南省衡阳市委副书记周海兵通过调研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始终要把握权力行使的正确方向,务必恪守权力边界。行使权力超越界限任何权利的行使都必需要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就是越界。然而有的执权者由于本性的缺陷,一旦得到大权就会滥用权力,执权者会刻意追求权利的最大化,从而做出超出本职权利的行为。例如,有的行政部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往往越过法律行事,滥用权力,即为权力越界。燕继荣指出“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受到人们关注,官员滥用权力更让人们担忧。”无规矩不成方圆,权力逾越边界就难以成方圆。所以,行政权利不得越界而行使,不然就会造成权利的滥用,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由于我国自古是人治社会,讲究的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社会,而在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内很难一步转变,所以时有用人际关系超越法律行事的行为,“一张钱好过一张票”就是真实的写照。政府角色定位失当责任缺位政府更多的是为社会公众谋利益的,需要理性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权责统一,承担应有的责任。然而,决策失当、过度专权、政企不分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但给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而且给国家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角色不再只是管理者角色,而是更倾向于服务者角色,同样在行政伦理建设方面亦是同等重要,不可小觑。责任缺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的是行政伦理建设的滞后或是效果不佳,这不但给政府本身带来效率低下,行政成本升高的隐患,而且给社会和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带来莫大的阻力。医疗体制改革,养老制度改革,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等等屡屡不见成效,更多的是与部门职责交叉、管理混淆、推诿扯皮等责任缺位相关。政府诚信危机政府信用的建立主要通过政府行为,坚持依法和依理行为,也就是政府的行政目标通过行政行为完成,必须是依法和依道德伦理做符合公众利益的事。所以行政伦理中,许多政府信用问题是由政府行为造成的,从而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目前,我国政府诚信缺失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主要体现为:政策多变,朝令夕改;浮夸造假,废话连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保护主义较严重;人浮于事,在其位不谋其政等。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其实,无论是个人或是公司甚至是政府,都不能不讲诚信,都离不开诚信。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政府除了是管理者、监督者,更是引导者和执行者。当前存在的“官赖”现象就是政府诚信危机的一种表现,政府在群众的心目中应该是最能让人相信的,可是现在各地却有很多官员,他们恶意拖欠欠款,无视受害人的权益,形成数量庞大的“官赖”。“官赖”现象普遍存在,从行政伦理层面来说,是政府公信力的透支,影响了行政伦理体系建设。同时,作为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者出现诚信危机,不但造成行政成本增加,而且更容易引起不良的群体效仿,出现大范围消极的社会违约现象。解决我国行政伦理建设制度问题的对策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在以往的行政实践中,我国政府存在着严重的失职、越权等角色错位现象。实现政府伦理角色的转换,就是要使政府从经济、社会领域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角色,转变为主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服务者角色。具体要求来说,就是要求我国政府树立为人民利益着想、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纠正脱离人民群众的不正之风;切实转变唯GDP论发展的政绩观,主动地承担起应有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经济职能,使“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为经济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社会环境;政府应致力于通过协商、合作,以社会公众的利益为目的与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等建立起伙伴关系,完善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便于为公众提供更满意的公共服务。实现职能转变当前,我国政府职能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常常出现影响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民众正常生活的问题。因而政府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适时而变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时代要求、人民需求等因素而作出调整;同时,职能转变需要分步骤进行,难以一步到位,循序渐进方能见成效。齐桂珍认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要分类设计、分步推进。”然而,职能转变还与行政伦理相关,其进程和结果都与其密切相关。不仅如此,还得注重机构重组、职能划分、人事管辖等的调整。所以,实现职能转变,不仅推进行政伦理假设,最终服务型政府构建,对于人民群众而言,最直接和最实际的就是改变和改善人民生活,真正给人民带来福祉。加强行政伦理制度建设加强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目前,伦理规范的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新加坡、瑞典、丹麦等都将其纳入到社会的法律体系之中。其实,道德良心是一种软约束,缺少法律硬约束的辅助便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所以,很有必要制定我国的《行政问责条例》、《公务员行政伦理法》等。我国《公务员法》中虽然对公务员“德、能、勤、绩、廉”,以及相关辞职制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程度还比较薄弱,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行政人员的伦理失范行为,必须形成系统的法律条文,将行政人员个人的职业道德做详细规定,使其在实践中走上程序化、制度化、法律化的道路。完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按照我国民主政治的要求以及相关行政伦理法规的规定,只有设立专门的行政伦理管理与监督机构,才能强化和完善行政人员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段红柳认为“不受监督的权利必然产生腐败”所以,行政伦理监督亦是其中一种有效监督手段,不可忽视。如果要让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走上法制化道路,不但需要加强法制监督,而且还要注重行政内外部监督,即将法制监督与社会、媒体、民众的监督相结合起来,其中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是关键,只有这样合力方可促成行政人员良好行政人格的养成,真正做到依行政伦理规范而行政。提高行政人员的伦理素质强化行政伦理教育作为行政人员,首先要树立其应有的行政伦理意识,一种为公民和社会服务的伦理意识。其次,行政人员自身行政伦理素质的提升只有通过行政伦理意识教育才能实现,进而才能将公正、负责任的理念转化为他们的行政行为。在对行政人员进行行政伦理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教育是关键,不仅要重视公正基本价值观的培养,还要注重对行政伦理情感的培养。此外,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强化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教育。通过开展党史学习、专题讲座等方式来提高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认识;观看影视、参观古迹等方式来培养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情感;评选、表彰、宣传先进人物事迹等方式来树立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信念。培养现代公民政治意识公民政治意识与行政人员的伦理意识息息相关,行政伦理的教育也要把公民政治意识纳入其中。我国对现代公民政治意识的培养还不是很到位,比如存在对政治毫无概念、冷漠等现象。公民的政治意识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才能逐渐习得,进而公众才能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因为公民政治意识会对行政人员的伦理意识产生影响,即公民政治意识能够对公共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施加压力,通过约束行政行为,使其政策目的能够向公众一边倾斜,维护公众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所以需要加强行政伦理教育,通过培养公民的政治责任意识,进而行政人员伦理意识才能更上一层台阶。
结束语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明确政府的服务者角色,其次要提高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质量,同时体现公平正义,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尽管对于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的路程来说比较漫长、困难重重,但是只要我们不畏任务艰巨而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依靠并团结人民群众,不断创新,利用多方面的力量,并激励我们的政府、高校以及学者继续探讨和研究,我们将一定能够实现服务型政府之行政伦理建设的美好愿景。参考文献[1]陈星宇.服务型政府中行政人员的伦理价值构建——基于“利他主义”理论[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21,22(01):27-31.[2]郑炜琪,郑栋鹏.有限政府理论对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启示[J].潍坊学院学报,2020,20(04):70-74.[3]薛冰.新时代视阈下构建基层服务型政府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J].法制与社会,2020(11):132-133.[4]谢新水.构建服务型政府学术话语的新路径:评《走向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精神》[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9(01):65-66+84.[5]黄丽婷.服务型政府视域下广西平果县农民创业培训模式构建[J].百色学院学报,2020,33(01):113-121.[6]郭廷晖.构建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第二外语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湖大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民族音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英语初级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学校空调维修合同书
- 代理记账委托协议合同书
- 单位临时工雇佣合同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检查指引(西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2025年餐饮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4浙江金华轨道交通集团招聘16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T-CSHB 0017-2024 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合规技术规范
- 2025届重庆市双福育才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卷含解析
- 管理学组织设计案例分析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
- 2025年度汽车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开发合同
- 摄影拍摄合同毕业季拍摄合同
- 《个人所得税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指定分摊协议模板》
- 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报告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