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衔接】部编教材中的小说环境描写梳理(下)_第1页
【教考衔接】部编教材中的小说环境描写梳理(下)_第2页
【教考衔接】部编教材中的小说环境描写梳理(下)_第3页
【教考衔接】部编教材中的小说环境描写梳理(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描写手法(一)调动感官: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描绘形、声、色、味示例:《荷花淀》中“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作者调动视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营造了一幅恬淡自然的乡村风景画。写战斗打响之前,女人们为了躲避敌人,摇船窜进荷花淀的急迫情形,是通过人物的视觉和听觉来描写的∶“几只野鸭扑棱棱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不论生离死别,还是残酷的战斗,以及那些可能要出现的血和泪的场面,在孙犁的笔下都被轻轻地忽略过去,而是把重点放在表现人民参与抗战的热忱和获得胜利的喜悦上,这样就带给人真实、自然、亲切之美。《边城》山上翠绿的竹篁、草丛中繁密的虫鸣、溪面薄薄的轻雾、天空柔和的月光,都加剧了这种古典美的诗意氛围,烘托出了一个和谐、清静、空灵的世界,这是与世无争的世界。​(二)观察角度:上下左右、远近高低、写景有层次定点观察是选择一个立足点对四周景物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描写,如《祝福》开头的描写。移步换景是随着立足点的变化对周围景物进行不同方位的描写。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路的见闻。(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偶、引用、双关等形象生动的描绘对象有:比喻、拟人、借代等。有利于突出描写对象特点的有:夸张、反问、排比、反复、借代等。增强语言美感的有:对偶、排比、借代。赋予描写对象深刻含义的有:双关等。示例:《荷花淀》中“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恣意生长的荷花比作保卫一方水土的“哨兵”与“铜墙铁壁”,既暗示此处将会发生一场激烈的敌我双方的战争,又鲜明地表现了“白洋淀”伏击战的地域色彩。《荷花淀》中“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使用了拟人手法,苇眉子的修饰语“柔滑修长”异常美丽,将其人格化,在女人怀里跳跃,仿佛无比开心欢快,再现了女人内心的美好、宁静。《荷花淀》中“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运用设问,设置悬念,为后文做了有效铺垫,自问自答间,将白洋淀的苇子和席子之多描写得淋漓尽致,且苇子垛起来比喻成苇子长城,无比美好壮观,也暗示出人民群众的勤劳和化物为宝的能力。(四)表达技巧1.从描写达到的抒情效果,可分为“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两种技巧。(1)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等。示例:《荷花淀》中如画的环境诗意美。第一次景物描写,描绘一种清新自然的环境,为人物提供背景,用清新的环境烘托水生嫂的勤劳淳朴、善良的形象特点。情景相生,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越写家乡环境的美好就是越体现对于入侵者的痛恨;第二次几个女人探望丈夫未果的归途上,有点失望,这种辽阔而寂静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很快排遣忧伤,又高兴起来,推动情节的发展;第三次作者写荷叶像铁壁、荷花像哨兵暗示了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和克敌制胜的信心。虽然作品反映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硝烟烈火、血污伤痕等惨状。我们看到的是明月清风、碧波荷花,一派清新美好的乡村风光。这样明朗、安静、美丽的家乡,我们必然要誓死保卫,容不得敌人的进犯。(2)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主要作用是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示例:《老人与海》中海洋是人类社会的象征,大马林鱼为人类人生目标的象征,鲨鱼为破坏性势力的象征;《荷花淀》中荷花淀象征着和平宁静的生活;《边城》中茶峒象征着单纯美好的桃源世界等。2.从描写刻画形象特点的角度,可考虑“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和“对比、衬托”两种技巧。(1)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主要作用是使表达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示例:《祝福》中“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渲染了一种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了“我”沉重寂寞的心情。(2)对比、衬托:主要作用是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情感,深化文章主题。示例:《荷花淀》中“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两处除了写出当地的地方特点,还渲染出平静、温馨的氛围,烘托出水生嫂的朴实和纯洁。《祝福》中文中的纷乱、飘零、冰冷的雪是对祥林嫂命运的正面的烘托,文中的盛大、热闹的祝福场景是对祥林嫂境况的反面的映衬,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春天又与祥林嫂的不幸和绝望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3.从描写详略角度可以分为“白描”与“工笔”。(1)白描:简笔勾勒,突出特征。示例:《红楼梦》之“林黛玉进贾府”中“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突出正房的小巧别致,借此表现贾赦注重享受。(2)工笔:用精细的笔墨对环境进行描写,使整个场景熠熠生辉。示例:《红楼梦》之“林黛玉进贾府”中“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其馀陈设,自不必细说。”这段话属于社会环境中“建筑器物”的细笔描写,不仅写出了贾府生活的富丽奢华,也刻画了林黛玉寄人篱下小心谨慎的性格心理。备注:如果大处景物白描而细处景物工笔结合,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面”是指场景的整体,“点”是指场景中的个别情景,一般是指场景中作者描写最为突出的部分。点面结合,即场景的描写既注意整体,又突出重点。三、描写作用(1)内容上,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2)环境上,增添或烘托某种意境和气氛,奠定基调。(3)人物上,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暗示人物命运等。(4)情节上,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5)主题上,揭示主题,深化主旨。《荷花淀》为例: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环境描写作用:①表现夜景美:为人物提供优美背景,渲染恬静氛围,水生嫂就在这里生活劳动。②提供小说人物的生活地点,表现生活美,家乡美,人情美。烘托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烘托人物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亲人的情怀。③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和的氛围,也为写荷花淀伏击战作铺垫。“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环境描写作用:①烘托人物心情开始由忧变喜,②同时“水面没有一只船”又暗示情况异常,为鬼子追她们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环境描写作用:①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体现内容),②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暗示情节),③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人物内心、形象)。④洋溢着歌颂根据地人民反抗侵略的思想感情(主旨)。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棱棱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声!环境描写作用:①渲染紧张的氛围,②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伏击战协助丈夫杀敌作铺垫。四、概括环境特点(一)自然环境1.概括方法首先,找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要勾画出描写的是哪些景物;其次,分析自然环境的特点,可以利用揭示景物特点的形容词概括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最后,关注描写手法,或隐喻,或象征,结合小说背景和主旨判定其寓意。2.环境特点(1)美景宁静清幽、安适恬静、宁静祥和(突出静的特点),如《荷花淀》;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突出动的特点),如《哦,香雪》;清新明丽、清新脱俗、绚丽多彩(突出丽的特点),如《百合花》《边城》;宏伟壮丽、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突出壮的特点),如《老人与海》。(2)哀景凄凉、萧瑟、寒冷、凄美(突出天气寒冷、心境悲凉),如《祝福》;凋零、稀疏、单调、萧条(突出环境破败衰微),如《党费》;凝重、沉郁、压抑、阴森(突出气氛沉重、心理压抑),如《复活》。(二)社会环境1.概括方法(1)“时”:指时间。时代背景如“抗战时期”“专制时代”“解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2)“地”:指地点。“场所”“场合”“地域”等呈现出的特点。(3)“人”:指人物。理清人际关系,如团结友善、紧张冷漠等。(4)“事”:指事件、情节。从情节发展过程中、生活工作状态中分析概括,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境遇。(5)“景”:指从景的“形、声、色”等角度分析概括环境特点。(6)“俗”:指从风俗习惯、社会风气等角度分析概括环境特点。2.环境特点(1)美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