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行业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方案_第1页
航空航天行业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方案_第2页
航空航天行业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方案_第3页
航空航天行业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方案_第4页
航空航天行业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空航天行业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方案TOC\o"1-2"\h\u27519第1章绪论 4280301.1研究背景与意义 47864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4284401.3研究目标与内容 429891第2章飞行器设计理论与方法 5221572.1飞行器设计原理 549232.1.1飞行器结构设计原理 5183662.1.2飞行器气动设计原理 5308532.1.3飞行器动力设计原理 544642.2飞行器设计方法 6169892.2.1经典设计方法 610822.2.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6106592.2.3智能优化设计方法 6321532.3飞行器设计流程 6260042.3.1需求分析 6124792.3.2方案设计 6311952.3.3详细设计 6171252.3.4设计验证 6199952.3.5设计改进 6161672.3.6生产制造 789362.3.7飞行试验 7179642.3.8设计定型 722331第3章飞行器气动特性分析 7164293.1气动布局设计 7191813.1.1布局设计原则 7194793.1.2布局设计方法 7199123.1.3布局设计流程 7155803.2气动力计算方法 7184553.2.1理论计算方法 7159213.2.2实验方法 7289103.2.3数值计算方法 7174793.3气动优化设计 8183023.3.1优化设计方法 8179853.3.2优化设计流程 8287183.3.3应用实例 8379第4章飞行器结构设计与优化 8233734.1结构设计原理 8132724.1.1设计准则 827234.1.2结构布局设计 8280824.1.3结构设计方法 8133474.2结构优化方法 9246144.2.1优化理论 9131944.2.2优化流程 9293854.2.3优化策略 924894.3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 910414.3.1强度分析 9245774.3.2刚度分析 945964.3.3分析方法 9304044.3.4模态分析 913449第5章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 10251035.1动力系统选型与匹配 10252655.1.1动力系统类型概述 10194855.1.2动力系统选型依据 10309975.1.3动力系统匹配方法 10299255.2发动机功能分析 10322505.2.1发动机工作原理概述 1079675.2.2发动机功能参数 10124665.2.3发动机功能计算方法 10241635.3动力系统控制策略 10106875.3.1动力系统控制需求 1059685.3.2动力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10145585.3.3动力系统控制策略验证 1118910第6章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11226756.1飞行控制原理 11161966.1.1动力学模型 1128006.1.2控制律设计 11164176.1.3传感器信息处理 11209026.2飞行控制算法 11237436.2.1姿态控制算法 11173226.2.2高度控制算法 12247536.2.3速度控制算法 1253636.3飞行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 1251466.3.1仿真平台搭建 12187056.3.2仿真实验与分析 12164706.3.3实际飞行验证 1220410第7章飞行器制造工艺与装备 12232727.1飞行器制造工艺 126367.1.1金属铸造工艺 1243107.1.2高功能金属及合金材料加工工艺 12300017.1.3复合材料制造工艺 13322177.1.43D打印技术在飞行器制造中的应用 13222527.2飞行器装配技术 13302127.2.1飞行器装配方法 13203437.2.2飞行器自动化装配技术 13158387.2.3飞行器装配精度控制 13260117.3飞行器制造装备 13112577.3.1飞行器数控加工装备 1373697.3.2飞行器特种加工装备 13185737.3.3飞行器装配线及自动化装备 1311480第8章飞行器复合材料应用研究 14252508.1复合材料功能分析 1433208.1.1基本力学功能 1440408.1.2热功能 1448818.1.3耐腐蚀功能 14293078.1.4环境适应性 14130828.2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14175618.2.1结构优化设计 1415868.2.2动力学分析 14201218.2.3疲劳寿命预测 14162568.2.4损伤容限设计 14310738.3复合材料制造工艺 1495188.3.1预浸料制备 15225108.3.2固化工艺 1556098.3.3热压罐工艺 15120828.3.4自动化制造技术 15102028.3.5质量检测与控制 1530153第9章飞行器试验与验证 1551099.1飞行试验方法 15211139.1.1飞行试验概述 15309789.1.2飞行试验类别 1560449.1.3飞行试验准备工作 1571339.1.4飞行试验实施 16273609.2飞行试验数据分析 16140079.2.1数据采集与处理 1610269.2.2数据分析方法 16141769.2.3数据分析结果评价 166269.3地面试验与验证 1633029.3.1地面试验概述 1664009.3.2地面试验方法 16263699.3.3地面试验数据分析 1720489.3.4地面试验与飞行试验的关系 177727第十章飞行器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72497110.1技术发展趋势 172903910.1.1高功能计算与仿真技术 171248410.1.2新材料技术 172840310.1.3智能制造技术 17929110.1.4绿色制造技术 171824510.2技术挑战与对策 17749310.2.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17171110.2.2人才培养与引进 172038310.2.3质量与安全问题 182021110.3发展前景与建议 181778610.3.1发展前景 181524110.3.2建议 18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航空航天行业在国防、国民经济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飞行器作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设备,其设计与制造技术直接关系到飞行器的功能、可靠性和安全性。我国在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针对航空航天行业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外在飞行器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飞行器气动设计:国内外研究者对飞行器气动特性进行了广泛研究,发展了多种数值模拟方法和实验技术,如计算流体力学(CFD)、风洞试验等。(2)结构优化设计:国内外研究者通过采用拓扑优化、尺寸优化等方法,实现了飞行器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提高了飞行器的功能和经济效益。(3)复合材料应用: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在飞行器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研究者针对复合材料的力学功能、成型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4)智能制造技术:国内外航空航天企业纷纷采用智能制造技术,提高飞行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如数字化设计、自动化装配、焊接等。(5)绿色制造与再制造:绿色制造与再制造技术的研究旨在降低飞行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1.3研究目标与内容本研究旨在针对航空航天行业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开展以下研究:(1)飞行器气动设计方法研究:研究适用于飞行器气动设计的先进数值模拟方法和实验技术,提高气动设计精度。(2)飞行器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摸索新型结构优化方法,实现飞行器结构的高功能、轻量化设计。(3)复合材料在飞行器制造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复合材料的力学功能、成型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提高飞行器制造水平。(4)飞行器智能制造技术研究:研究数字化、自动化技术在飞行器制造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5)绿色制造与再制造技术研究:研究飞行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措施,促进航空航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研究,为我国航空航天行业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提供技术支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第2章飞行器设计理论与方法2.1飞行器设计原理飞行器设计原理是基于飞行器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如力学、热力学、材料科学、流体力学、控制理论等,进行综合性应用的过程。本节主要阐述以下三个方面:2.1.1飞行器结构设计原理飞行器结构设计原理包括结构布局、材料选择、力学功能分析等内容。结构布局要考虑飞行器的整体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材料选择需兼顾轻质、高强、耐高温等功能;力学功能分析则涉及到飞行器在各种环境下的受力情况,以保证其安全可靠。2.1.2飞行器气动设计原理飞行器气动设计原理主要研究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的相互作用,包括气动特性、气动布局、气动力计算等方面。气动布局要优化飞行器的升力、阻力和稳定性;气动力计算则需考虑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气动系数变化。2.1.3飞行器动力设计原理飞行器动力设计原理包括发动机选型、动力系统布局、能源管理等方面。发动机选型要满足飞行器功能要求,同时考虑燃油效率、可靠性等因素;动力系统布局要保证能源传输的高效和稳定性;能源管理则需兼顾飞行器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的能量需求。2.2飞行器设计方法飞行器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2.2.1经典设计方法经典设计方法是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飞行器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解析法等。这些方法在飞行器设计初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设计者提供理论依据。2.2.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飞行器结构、气动、动力等方面的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精度。CAD技术包括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多学科优化等。2.2.3智能优化设计方法智能优化设计方法主要包括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粒子群优化等。这些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自动调整设计方案,寻找最优解。2.3飞行器设计流程飞行器设计流程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2.3.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飞行器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飞行任务、功能指标、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分析。2.3.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飞行器设计方案,包括总体布局、结构形式、动力系统等。2.3.3详细设计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飞行器详细设计,包括结构、气动、动力、控制系统等。2.3.4设计验证通过计算、实验等手段,验证飞行器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2.3.5设计改进根据设计验证结果,对飞行器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满足设计要求。2.3.6生产制造将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产品,进行生产制造。2.3.7飞行试验对生产出的飞行器进行飞行试验,验证其实际功能和可靠性。2.3.8设计定型根据飞行试验结果,对飞行器设计进行最终优化和定型。第3章飞行器气动特性分析3.1气动布局设计3.1.1布局设计原则在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保证飞行器具有良好的操稳特性、低阻力、高升力、合理的气动加热分布及足够的气动静稳定性。还需兼顾飞行器的结构布局和总体设计要求。3.1.2布局设计方法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气动布局设计方法:常规布局、隐身布局、飞翼布局、鸭式布局等。通过对不同布局形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为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提供参考。3.1.3布局设计流程气动布局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优化设计及验证。通过对各阶段的设计内容进行阐述,明确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的具体步骤。3.2气动力计算方法3.2.1理论计算方法本节主要介绍基于势流理论的气动力计算方法,包括线性势流理论、非线性势流理论以及基于这些理论的改进算法。还介绍了基于现代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数值方法。3.2.2实验方法介绍飞行器气动力实验方法,包括风洞实验、自由飞实验和地面效应实验等。通过对实验方法的研究,为飞行器气动力计算提供实验依据。3.2.3数值计算方法本节主要介绍基于CFD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雷诺平均NS方程(RANS)、大涡模拟(LES)以及直接数值模拟(DNS)。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数值方法的优缺点,为飞行器气动力计算提供合理的选择。3.3气动优化设计3.3.1优化设计方法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方法、基于梯度优化算法的方法以及多目标优化方法。通过对不同优化方法的研究,为飞行器气动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3.3.2优化设计流程气动优化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设计变量、建立目标函数、构建约束条件、选择优化算法、进行优化计算以及分析优化结果。通过对流程的详细描述,明确飞行器气动优化设计的具体实施步骤。3.3.3应用实例通过具体实例介绍气动优化设计在飞行器设计中的应用,包括优化目标、设计变量、优化算法及优化结果等。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气动优化设计在提高飞行器气动功能方面的有效性。第4章飞行器结构设计与优化4.1结构设计原理4.1.1设计准则飞行器结构设计需遵循一系列设计准则,包括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等。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保证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4.1.2结构布局设计飞行器结构布局设计主要包括整体布局、局部布局和细节设计。整体布局要考虑飞行器的气动特性、载荷分布和结构重量;局部布局关注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和传力路径;细节设计涉及构件尺寸、形状和材料选择。4.1.3结构设计方法结构设计方法包括传统设计方法、现代设计方法和优化设计方法。传统设计方法主要依赖于经验公式和力学原理;现代设计方法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有限元分析(FEA)技术;优化设计方法则结合数学规划和计算机技术,寻求结构设计的最优解。4.2结构优化方法4.2.1优化理论结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数学规划、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这些方法在求解结构优化问题时,能够充分考虑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从而得到全局或局部最优解。4.2.2优化流程结构优化流程包括:建立优化模型、选择优化算法、设定初始参数、进行迭代计算、评估优化结果。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飞行器结构特点和要求,合理调整优化流程。4.2.3优化策略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单目标优化、多目标优化、多学科优化等。针对不同优化问题,选择合适的优化策略,可以提高优化效率。4.3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4.3.1强度分析强度分析主要包括静强度分析和疲劳强度分析。静强度分析关注结构在极限载荷作用下的承载能力;疲劳强度分析评估结构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4.3.2刚度分析刚度分析主要研究飞行器结构在受力后的变形情况,包括线性刚度分析和非线性刚度分析。线性刚度分析基于线性弹性理论,非线性刚度分析则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等因素。4.3.3分析方法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通过建立飞行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施加相应的载荷和边界条件,计算得到结构的应力、应变和变形等结果,从而评估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功能。4.3.4模态分析模态分析用于研究飞行器结构的振动特性,包括固有频率、振型等。通过模态分析,可以预测结构在动力载荷作用下的响应,为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第5章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5.1动力系统选型与匹配5.1.1动力系统类型概述本节主要介绍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常见类型,包括活塞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等,分析各种动力系统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5.1.2动力系统选型依据根据飞行器任务需求、功能指标、环境适应性等因素,明确动力系统选型的基本原则。结合飞行器设计特点,提出具体选型依据。5.1.3动力系统匹配方法基于飞行器设计指标,运用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手段,对动力系统进行匹配计算。主要包括功率需求分析、燃油消耗分析、重量和体积约束分析等,以保证动力系统与飞行器整体设计的匹配性。5.2发动机功能分析5.2.1发动机工作原理概述介绍所选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燃烧过程、能量转换和输出特性等。5.2.2发动机功能参数详细阐述发动机的主要功能参数,如推力、燃油消耗率、功率、效率等,分析各功能参数对飞行器功能的影响。5.2.3发动机功能计算方法结合所选型发动机的具体特点,运用理论计算和仿真方法,对发动机功能进行预测和分析。5.3动力系统控制策略5.3.1动力系统控制需求根据飞行器任务需求,分析动力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需求,包括推力调节、燃油控制、排放控制等。5.3.2动力系统控制策略设计结合动力系统特点,设计适用于飞行器的动力系统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推力控制策略:根据飞行器飞行阶段和速度需求,实现推力的精确调节。(2)燃油控制策略:优化燃油消耗,提高飞行器航程和经济性。(3)排放控制策略:降低污染物排放,满足环保要求。5.3.3动力系统控制策略验证通过仿真实验和地面试验,验证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保证飞行器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6章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6.1飞行控制原理飞行控制系统是实现飞行器稳定飞行和执行特定任务的核心部分。本节主要阐述飞行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控制律设计以及传感器信息处理。6.1.1动力学模型建立飞行器动力学模型是飞行控制系统的前提。本节将详细描述飞行器的气动力、重力、推力和阻力等作用力,以及飞行器各部件的运动学关系。考虑飞行器在不同飞行阶段的非线性、耦合性和不确定性特点,为后续控制律设计提供基础。6.1.2控制律设计基于飞行器动力学模型,本节将介绍飞行控制律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如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等。结合飞行器特点,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实现飞行器的稳定飞行和精确控制。6.1.3传感器信息处理飞行控制系统需要依赖传感器获取飞行器的状态信息,如速度、高度、姿态等。本节将介绍传感器的选型、配置以及信息融合方法,为飞行控制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6.2飞行控制算法飞行控制算法是实现飞行器稳定飞行的关键。本节主要研究以下几种飞行控制算法:6.2.1姿态控制算法针对飞行器姿态控制,本节将介绍基于PID控制、滑模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方法的姿态控制算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算法的优缺点,选择一种适用于飞行器姿态控制的算法。6.2.2高度控制算法本节将研究飞行器高度控制算法,包括定高控制、爬升/下降控制等。结合飞行器动力学特性,设计相应的高度控制策略,实现飞行器在不同高度需求的稳定飞行。6.2.3速度控制算法飞行器速度控制是保证飞行功能的关键。本节将探讨基于PID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方法的飞行器速度控制算法,以满足不同飞行阶段的功能要求。6.3飞行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为验证飞行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节将通过仿真实验对所设计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验证。6.3.1仿真平台搭建基于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算法,搭建飞行控制系统仿真平台。考虑实际飞行环境,设置合理的仿真参数和初始条件。6.3.2仿真实验与分析在仿真平台上进行飞行控制实验,包括姿态控制、高度控制和速度控制等。通过对比不同算法的仿真结果,分析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和鲁棒性。6.3.3实际飞行验证在仿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际飞行验证。通过飞行试验,验证飞行控制系统在实际飞行环境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根据实验结果对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第7章飞行器制造工艺与装备7.1飞行器制造工艺7.1.1金属铸造工艺本节主要介绍飞行器结构件的金属铸造工艺,包括熔模铸造、砂型铸造等,重点分析不同铸造工艺在飞行器制造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7.1.2高功能金属及合金材料加工工艺针对飞行器所需的高功能金属及合金材料,探讨其热处理、焊接、锻造、挤压等加工工艺,并对各种加工工艺的适用性及功能影响进行分析。7.1.3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介绍飞行器用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预浸料制备、固化成型、热压罐成型等,分析各种工艺在复合材料制造中的应用及功能特点。7.1.43D打印技术在飞行器制造中的应用阐述3D打印技术在飞行器制造中的应用,包括金属、塑料及复合材料打印,探讨3D打印技术在飞行器快速原型制造、复杂结构制造等方面的优势。7.2飞行器装配技术7.2.1飞行器装配方法分析飞行器装配的主要方法,如机械连接、粘接、焊接等,并对各种装配方法的适用范围、功能特点进行比较。7.2.2飞行器自动化装配技术介绍飞行器自动化装配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包括自动化设备、视觉检测等,探讨自动化装配技术在提高飞行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作用。7.2.3飞行器装配精度控制探讨飞行器装配过程中的精度控制方法,包括测量、补偿、调整等,分析各种控制方法在提高飞行器装配质量方面的应用。7.3飞行器制造装备7.3.1飞行器数控加工装备介绍飞行器数控加工装备的类型、功能及配置,分析数控加工技术在飞行器结构件、复杂曲面加工中的应用。7.3.2飞行器特种加工装备阐述飞行器特种加工装备,如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及其在飞行器制造中的应用。7.3.3飞行器装配线及自动化装备分析飞行器装配线的设计与布局,介绍自动化装配设备、输送设备等,探讨飞行器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通过以上章节的论述,本章为航空航天行业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提供了制造工艺与装备方面的研究方案,旨在为我国飞行器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第8章飞行器复合材料应用研究8.1复合材料功能分析8.1.1基本力学功能本节主要对飞行器用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功能进行分析,包括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剪切强度等指标,以及疲劳功能和蠕变功能。8.1.2热功能分析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热稳定性和热疲劳功能,为飞行器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依据。8.1.3耐腐蚀功能研究复合材料在不同环境介质(如酸、碱、盐等)中的耐腐蚀功能,以保证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的使用寿命。8.1.4环境适应性分析复合材料在极端环境(如高温、高湿、高寒等)下的功能变化,为飞行器在各种环境下的应用提供参考。8.2复合材料结构设计8.2.1结构优化设计基于复合材料的特点,采用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等方法,提高飞行器结构的功能和减轻重量。8.2.2动力学分析结合飞行器的工作环境,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评估其在振动、冲击等载荷作用下的功能。8.2.3疲劳寿命预测运用疲劳分析方法,预测复合材料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寿命,为飞行器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依据。8.2.4损伤容限设计根据复合材料的损伤特性,进行损伤容限设计,保证飞行器在出现损伤时仍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8.3复合材料制造工艺8.3.1预浸料制备研究预浸料的制备工艺,包括树脂体系的选择、纤维铺层设计和预浸料的生产方法。8.3.2固化工艺探讨复合材料的固化工艺,包括固化温度、压力和时间的控制,以保证复合材料的功能。8.3.3热压罐工艺分析热压罐工艺在复合材料制造中的应用,包括模具设计、压力控制、温度分布等方面的关键技术。8.3.4自动化制造技术研究自动化制造技术在复合材料生产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8.3.5质量检测与控制介绍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方法,保证飞行器用复合材料的质量。第9章飞行器试验与验证9.1飞行试验方法9.1.1飞行试验概述飞行试验是验证飞行器设计与制造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飞行器功能、稳定性、操控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测试。本节主要介绍飞行试验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9.1.2飞行试验类别根据试验目的和飞行阶段,飞行试验可分为初步飞行试验、定型飞行试验和专项飞行试验。9.1.3飞行试验准备工作飞行试验前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制定详细的飞行试验方案;(2)检查飞行器及相关设备的状态;(3)组织试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4)获取飞行试验所需的飞行空域和气象条件。9.1.4飞行试验实施飞行试验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试验安全;(2)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3)及时记录试验数据;(4)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9.2飞行试验数据分析9.2.1数据采集与处理飞行试验过程中,需对飞行器的各项功能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便分析飞行器的功能和稳定性。9.2.2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等方法对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