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选择题)-2025届高考生物学模块分练【新高考版】含答案或解析_第1页
专题9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选择题)-2025届高考生物学模块分练【新高考版】含答案或解析_第2页
专题9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选择题)-2025届高考生物学模块分练【新高考版】含答案或解析_第3页
专题9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选择题)-2025届高考生物学模块分练【新高考版】含答案或解析_第4页
专题9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选择题)-2025届高考生物学模块分练【新高考版】含答案或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9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选择题)——2025届高考生物学模块考前抢分练【新高考版】一、单项选择题1.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细胞A、B、C及其生活的液体环境甲、乙、丙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液体环境甲、乙、丙分别是淋巴液、组织液、血浆B.液体环境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乙的渗透压降低,丙增多D.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等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甲中2.胰高血糖素样肽-l(GLP-l)是一种由小肠L细胞生成,具有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功能的激素。给2型糖尿病患者注射GLP-1后,检测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浓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GLP-1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失活B.注射GLP-1后患者体内胰岛素浓度升高,增加了血糖来源C.GLP-1能抑制胰岛A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相关激素D.对胰岛功能减退的1型糖尿病患者,GLP-1可能难以发挥作用3.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如图显示某人10年内血液中HIV的RNA、抗HIV抗体、CD4+T细胞和CD8+T细胞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血液中抗HIV抗体水平可作为判断人体是否感染HIV的依据B.CD4+T细胞能识别并接触裂解靶细胞,CD8+T细胞能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C.6-12周内HIV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清除了大量HIVD.图中显示HIV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渐冻症是一种严重的运动神经元损伤疾病,如图表示渐冻症患者病变部位的相关生理变化过程,谷氨酸分泌过多并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NMDA受体,引起更多Na+内流,并最终导致神经元肿胀、坏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渐冻症患者发病初期,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未受损伤时能感受到疼痛B.谷氨酸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能使正常人的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C.减少必需氨基酸——谷氨酸的摄入有利于减轻渐冻症患者症状D.降低谷氨酸分泌或减少Na+内流等的相关药物都能缓解渐冻症的病症5.为研究B细胞产生针对A抗原的抗体的过程中是否有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研究人员将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表所示(“+”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实验中所有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将三组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离心,检测各组上清液中的抗体含量(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甲组乙组丙组B细胞+++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A.本实验中乙组为对照组,甲、丙组为实验组B.该实验所用的B细胞需预先经过A抗原的刺激C.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攻击靶细胞D.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能激活B细胞分泌抗体6.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37℃左右。病毒引起机体产生IL-6引发炎症反应,IL-6可提高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机体发烧。临床上常用皮质醇类似物地塞米松进行降温。皮质醇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并使体温调定点下调,其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感染病毒后体温达到新的调定点过程中机体热觉感受器兴奋B.使用地塞米松降温时,机体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产热小于散热C.皮质醇可能通过促进IL-6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弱炎症反应D.长期服用地塞米松会导致机体皮质醇分泌增加,炎症反应减轻7.具有甜味或苦味的分子会刺激位于舌面和上颚表皮的味细胞。大脑皮层中,产生甜味和苦味的区域分别称为CeA和GCbt。脑干受损会导致无法产生苦味或甜味感觉。科研人员给小鼠吸食不同口味的液体,并记录小鼠在相同时间内的舔舐次数,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减少舔舐掺有苦味物质的食物,可避免摄入潜在有毒物质,有利于生存和繁衍B.脑干受损无法产生苦味或甜味感觉,说明产生这两种感觉的中枢很可能分布在脑干C.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小鼠吸食甜味和苦味混合剂时,能在CeA产生甜味感觉,并传至GCbt,抑制苦味感觉的产生D.小鼠舔舐甜味或苦味物质后产生不同感觉,是沿不同反射弧传导的两种反射活动8.尿毒症通常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不能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疾病。人工肾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它能够替代部分肾脏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透析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应该与人体血浆相似B.透析膜是一种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可以自由通过C.透析液从上面进,下面错位流出,有利于代谢废物迅速排出D.长期透析可以充分清除血液中的毒素,达到治愈尿毒症的目的9.体操运动带动了“全民健身”。下图为体操中的伸直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过程中伸肌兴奋时,神经冲动可在Ia类纤维上双向传导B.若刺激a处神经元引起屈肌兴奋而收缩,则此过程不属于反射C.当神经递质与伸肌运动神经元受体结合时,伴随着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D.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屈肌收缩10.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称“渐冻症”,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如下。健康人的巨噬细胞不攻击神经细胞。患者体内膜攻击复合物会引起Ca2+和Na+大量进入肌细胞,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会抑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产生的C5a与巨噬细胞结合,可能导致神经细胞受损B.膜攻击复合物作用于肌细胞膜,会增加肌细胞内的渗透压,导致肌细胞吸水增加C.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可代替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持续兴奋D.研发抑制C5被激活的药物是治疗渐冻症的有效途径二、多项选择题11.流感病毒(RNA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表面包膜上的血凝素能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血凝素和宿主细胞膜上的唾液酸受体相结合,从而与宿主细胞膜保持联系,神经氨酸酶(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水解唾液酸后,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继而感染下一个细胞,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凝素与B细胞接触是激活B细胞的第一信号B.流感病毒的清除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C.流感病毒利用宿主细胞内的氨基酸合成神经氨酸酶D.奥司他韦与流感病毒抗体发挥作用的机理完全相同12.葡萄糖激酶(GK)是糖代谢的关键酶,CK含量减少是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胰岛素可提高编码该酶的mRNA的含量。我国民间有采用粗老茶治疗糖尿病的记载,茶多糖是粗老茶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成分。如表为茶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组别空腹血糖含量(mmol/L)胰岛素含量(μU/m)GK含量(U)正常对照组4.4718.1739.96模型对照组15.8911.7021.58实验组8.1316.2036.81A.茶多糖通过提高GK的含量促进了胰岛素的合成B.胰岛素可通过影响GK基因的表达影响糖代谢过程C.注射胰岛素可使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血糖含量降低D.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可导致细胞内GK含量下降13.研究人员以某过敏原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四组,再用该过敏原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3%、6%、9%的青蒿素乳膏,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A组,说明B组小鼠发生了对该过敏原的免疫应答B.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C.小鼠发生过敏反应时,机体中分泌抗体的细胞大量释放组织胺,使小鼠出现呼吸困难D.实验结果图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作用14.久坐行为会降低糖代谢,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久坐的持续时间越长,血糖控制越差,胰岛素抵抗显著升高。如表为相关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久坐行为与糖代谢异常检出率的分析结果分类例数[n(%)]检出率(%)OR值(95%CI)aOR值(95%CI)bOR值(95%CI)cSB≤6h/d101(51.79)60.401.001.001.00SB>6h/d94(48.21)74.472.66(1.36~5.22)*2.32(1.08~4.99)*2.37(1.12~5.02)*注:SB为久坐行为;OR为口服糖耐量试验,受试者空腹约12小时,取安静坐位肘静脉血后,于5分钟内口服无水葡萄糖粉75克,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当血糖浓度回到服糖前时所经历的相对时间(a、b、c分别代表三次试验)。A.久坐导致的胰岛素抵抗一般是胰岛素受自身抗体攻击造成的B.久坐超过6小时组糖代谢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久坐不到6小时组C.久坐不到6小时组服糖后,大部分在1小时内血糖可恢复正常D.出现胰岛素抵抗的病人,其体内的胰岛素含量一般高于正常水平15.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重症肌无力致病机理如图所示,切除胸腺结合血浆置换是治疗该病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引起该病的原因是自身免疫能力过强,因此属于自身免疫病B.血浆置换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C.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与该抗体结合D.该突触处不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丙→甲→乙是单向物质交换关系可知,甲为淋巴液、乙为血浆、丙为组织液,A错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丰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血浆(乙)的渗透压降低,组织液(丙)增多,C正确;巨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D错误。2.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GLP-1是一种由小肠L细胞生成,具有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功能的激素,因此GLP-1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失活,A叙述正确;注射GLP-1后患者体内胰岛素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增加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B叙述错误;注射GLP-1后,该激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即GLP-1能抑制胰岛A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相关激素,C叙述正确;对胰岛功能减退的1型糖尿病患者,注射GLP-1后可能无法促进其合成分泌胰岛素,难以发挥作用,D叙述正确。3.答案:B解析: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检测血液中抗HTV抗体水平可作为判断人体是否感染HIV的依据,A叙述正确:HIV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据题图可知,CD4+T和CD8+T细胞都属于T细胞,HIV侵染后,CD4+T细胞浓度持续下降,说明该细胞是HIV主要侵染对象,即辅助性T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能够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CD8+T细胞不能吞噬和处理抗原,B叙述错误;据题图可知,6~12周内HIV浓度下降,此时抗体数量较多,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清除了大量HIV,C叙述正确;HIV属于胞内寄生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叙述正确。4.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渐冻症是一种严重的运动神经元损伤疾病”可知,患者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并未受损,受到刺激后能在大脑皮层产生疼痛感觉,A推断正确;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上NMDA受体引起Na+内流,从而产生动作电位,可推测谷氨酸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能使正常人的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B推断正确;谷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它可由体内其他的氨基酸转化而来,即使减少谷氨酸的摄入也不一定能减轻渐冻症患者的症状,C推断错误;降低谷氨酸分泌可导致Na+内流减少,减少Na+内流可减缓神经元肿胀、坏死,所以降低谷氨酸分泌或减少Na+内流等的相关药物都能缓解渐冻症的病症,D推断正确。5.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表格可知,该实验甲组和乙组为实验组,丙组为对照组,A错误;B细胞受到抗原和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某物质刺激后,在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故该实验所用的B细胞需预先经过A抗原的刺激,B正确;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激活B细胞和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C错误;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甲组未产生抗体,即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不能使B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上清液中没有抗体,D错误。6.答案:B解析: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37℃左右,因为病毒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进而导致机体发烧,由于在发热初期体温低于此时的调定点水平,机体首先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故感染病毒后体温达到新的调定点过程中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而非热觉感受器,A错误;临床上常用皮质醇类似物地塞米松进行降温,降温的实质是在高温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散热使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从而降低体温,增加散热的主要方式为机体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B正确;依据题干“皮质醇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并使体温调定点下调”、“引起机体产生IL-6引发炎症反应,IL-6可提高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机体发烧”,推测皮质醇可能通过抑制IL-6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弱炎症反应,C错误;地塞米松为皮质醇类似物,与皮质醇性质、作用类似,由于皮质醇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推测长期服用地塞米松可能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得机体皮质醇分泌减少,炎症反应并不能减轻,长期使用反而没有疗效,D错误。7.答案:A解析:甜味通常表明该物质可以食用、具有高能量,而苦味则通常代表该物质可能有毒,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当甜味物质中掺入苦味物质时,动物减少舔舐,从而使动物避免摄入潜在有毒物质,有利于生存和繁衍,A正确;产生苦味或甜味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脑干受损会导致无法产生苦味或甜味感觉,可能由于相关的传入神经受损导致无法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B错误;Ⅱ组小鼠的舔舐次数显著低于Ⅰ组,与Ⅲ组相近,推测舔舐甜味和苦味混合剂时,GCbt可能抑制甜味感觉的产生,C错误;小鼠舔舐甜味或苦味物质后产生感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D错误。8.答案:D解析:A、透析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应该与人体血浆相似,这样才能保证经透析后的血液能仍能维持人体细胞正常生活,A正确;B、透析膜是一种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可以自由通过,B正确;C、透析液从上面进,下面错位流出,使透析液和血液中物质进行充分交换,有利于代谢废物迅速排出,C正确;D、透析无法充分清除血液中的毒素,所以不能达到治愈尿毒症的目的,D错误。故选D。9.答案:B解析:A、体操运动过程中伸肌兴奋时,神经冲动可在Ia类纤维上单向传导,只有离体神经纤维上才可以双向传导,A错误;B、反射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若刺激a处神经元引起屈肌兴奋而收缩,反射弧不完整,则此过程不属于反射,B正确;C、当神经递质与伸肌运动神经元受体结合时,伴随着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D、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屈肌舒张,D错误。10.答案:C解析:A、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产生的C5a与受体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A正确;B、患者体内膜攻击复合物会引起Ca2+和Na+大量进入肌细胞,会增加肌细胞内的渗透压,导致肌细胞吸水增加,B正确;C、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会抑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导致肌肉兴奋减弱或者不兴奋,C错误;D、研发抑制C5被激活的药物,巨噬细胞就不会攻击神经细胞,是治疗渐冻症的有效途径,D正确。故选C。11.答案:ABC解析:血凝素是抗原,是激活B细胞的第一信号,A正确;流感病毒是胞内寄生病原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其清除,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细胞器,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合成自身物质,所以流感病毒利用宿主细胞内的氨基酸合成神经氨酸酶,C正确;奥司他韦使病毒不能离开宿主细胞,而流感病毒抗体是与流感病毒结合使病毒丧失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机理不完全相同,D错误。12.答案:BCD解析:表中实验组用茶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进行了处理,分析表中数据,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的胰岛素含量增加,空腹血糖含量降低,GK含量增加,结合题干信息胰岛素可提高编码GK的mRNA的含量可知,茶多糖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合成来促进GK基因的转录,进而提高G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