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一)_第1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一)_第2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一)_第3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一)_第4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星光圆舞曲》、《会跳舞的洋娃娃》、《号手与鼓手》,感受分

辨钢琴、小提琴及不同乐器的音色,节拍。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感

受音乐中描绘的“小音乐家”形象。

二、学习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快乐的小笛子》、《法国号》,用动

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难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教学内容

一、表演《法国号》

二、聆听《号手与鼓手》

三、表演《快乐的小笛子》

四、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星光圆舞曲》

教材分析

一、《星光圆舞曲》是美国作曲家布雷纳德创作的。乐曲为G大调,三八拍

子,进行曲速度,其结构变奏式”

二、小提琴曲《会跳舞的洋娃娃》的产生有着不平常的经历,它出自两位

作曲家的手,匈牙利作曲家波尔蒂尼和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

这是一首有浓郁的儿童情趣的钢琴小品,最初是波尔蒂尼为了教学写的练

习曲。开始时,它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个偶然的机会,奥地利的小提琴

家克莱斯勒发现了它,这首曲子的情调引起了他的兴趣,就将安改编成了一首

小提琴的独奏曲。从此,《会跳舞的洋娃娃》就成为小提琴演奏家喜爱的一首名

曲。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用干净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法国号》

一、聆听乐曲《号手与鼓手》,感受分辨喇叭、鼓声,能体会乐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律动。

二、复习歌曲《小蜻蜒》

三、聆听《号手与鼓手》

1、完整初听乐曲,听到喇叭声音请你举手来表示。

2、请你说说:听了乐曲,你感觉心情怎么样?(是高兴的还是悲伤、激动?)

3、复听乐曲徒手做打鼓和吹喇叭的动作。

4、听音乐分组表演。

四、表演《法国号》

1、听弹奏乐曲,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用拍手、拍腿、拍腿或跺脚、由

手、拍手等用动作感受节拍,注意强弱弱的节拍感。

2、师范唱,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情绪.

3、用模唱法学习歌曲,先用“lu”来模唱。

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5、随琴声轻声唱歌。

6、指导学生用干净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来唱,师注意用范唱来感染来感染学

生。“嗡巴巴”笫一个字要唱得强,似号声,“巴”要唱得轻巧,“谁在唱

歌”要唱得连贯,用连、断的对比表现这首歌。

7、边唱边用手半握拳状在桌子上击出强弱。第一拍用空心拳击桌面为强,

第二、三拍用手指点桌面为弱。

8、学生自编动作来表演歌曲。

9、小结。

课后反思:新课标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

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或许我们关

注的只是儿个极好或极差的学生,中间的学生常常被我们所遗忘。每个孩子都

享受音乐的权利,只是我们的老师给他们创设的音乐活动太少、给他们参与的

机会太少。今天的音乐课,每个孩子都参与到了课堂当中,而且参与的很精

彩,参与的很融洽,参与的很开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我们每一个孩子

从音乐中感受到了合作,感受到了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用优美抒情的效果来演唱《快乐的小笛子》

二、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感受乐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听《号手与鼓手》律动,稳定情绪。

二、复习歌曲《法国号》,要求用富有弹性而甜美的声音来演唱。

三、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

1、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再听乐曲,问: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乐中的洋娃娃是怎么跳舞的,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

3、复听乐曲,一部分小朋友随着音乐做动作.用手半握拳敲击节拍"一部

分学生可随着音乐用手指按图谱划动,感受乐曲的快慢。

四、表演《快乐的小笛子》

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听唱法学习《快乐的小笛子》。师范唱,学生们跟着教师的歌声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4小节一句跟着教师的琴声学唱歌曲,注意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拖

拉,使得歌曲演唱达到优美抒情的效果。

5、歌曲处理:歌中一字多音要唱准确,“叮叮咚”要唱得轻快。

6、选择碰钟敲击每小节的第一拍为歌曲伴奏。

7、创编动作,一组表演唱,一组敲击碰铃唱。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开始学唱歌曲,在学唱过程中遇到休止符,同学们很难掌握,

总是把前面的音拖长,休止符没有表现出来,于是,我放慢速度教唱有休止符

的小节,让学生理解休止符的含义,在音乐中表示停顿的地方,在生活中遇到

红灯要停一停,在音乐中遇到休止符也要停一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巩固歌曲《快乐的小笛子》,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表演。

二、聆听《星光圆舞曲》,感受钢琴的音色。

三、感受音的长短,听辨音的强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快乐的小笛子》,要求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来表达。

二、复习《法国号》,要求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

三、感受音的长短。

1、用比较的方法说说:瀑布流水与房檐滴水哪个长,哪个短?

2、用碰铃和木鱼敲一敲,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

3、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感受理解音的长短。

4、将学生分成小组,对课本上的思考题进行思考讨论,并且用笔在纸上画

出长短线条c

四、聆听《星光圆舞曲》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感受钢琴的音色,让学生说说你听了有什

么感觉?

2、再听乐曲,说出乐器的名称,边听音乐边用手指敲击节拍。

3、复听乐曲,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示出三拍子。

五、编创与活动:走走跳跳

1、学生围成一圆圈,教师手持鼓站在圆圈中,教师敲敲,学生走和跳,鼓

声强跳,鼓声弱走。

2、师用强弱分明的力度来敲,第一组用强音第二组用弱音便于学

生反映在动作上。

3、改变方法:学生随师的击鼓声转方向,鼓声强时顺时针走,鼓声弱时逆

时针走。

4、让学生献计献策,怎么样才能让活动更有趣,让学生动脑参与到编创活

动中。

5、根据学生的想法走走跳跳。

6、小结评价。

课后反思:在学习休止符过程中,同学们能理解,但是实际演唱时总出

错・,于是当遇到四分休止符时,让学生点一下头,刚开始同学们动作比较生

硬,慢慢练习,同学们掌握了休止符的运用。

在我们的教学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思考,就能想出适

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摸索,使我们的教学更具特

色。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2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音乐活动:想想、玩玩、出新招。

三、教学新歌《我今天上学喽》。

I、聆听歌曲C

2、讨论:从歌声中你听出这些孩子第一天上学的心情如何?(兴奋、愉

快……)

同自己的心情比较一下。

上学第一天你都做了哪些准备?(新衣服、新书包……)来到学校你都看

到了什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美丽的校园)

3、学习歌词。

师生交替合作演唱、生生合作演唱。

四、创作活动。

1、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2、形式:小组比赛,那组编的动作创作的优美即可奖励。

3、选出最美的动作,由小老师带领全体学生边唱边演。

五、表演。

1、自信独唱。

2、集体评议。

六、结束。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听唱教学法一一激情起疑使之乐学,导思育能使之善

学的思想、精华、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2.情感目标

(1)激情--媒体画面,打击乐伴奏、歌表演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休止符”和“顿音记

号”的音乐知识。

(2)热情--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及各种动物走路的高兴场面。

3.能力目标

(3)起疑--引导学生在初步感受歌曲情绪的基础上,对歌曲内容和演唱形

式、可见背景等提出问题。

(4)导思--启发学生勤于思考,相互讨论,敢于想象,通过视、听、唱、

奏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及丰富的思想内涵c

(5)育能一激发学生通过创编歌词的欲望,创编动作的热情来培养期初步的

音乐创作能力,同时以不同动物运用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分析音乐

的能力,并以富有代表性的声音恰当的表现动物走路的高兴场面,提高其音乐

表现力。

(6)实践一一通过活动“谁来了”培养学生辨别分析动物走路的动作,而引

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形式为创作歌曲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动物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其熟悉的生活中看到或者想到的动物例子中模仿动

物走路,在游戏和多媒体等多种教学形式的辅助下,使其创编歌曲在感觉不到

难度的情况下完成。

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每人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还要懂得他们所发出

的的声音,和走路的动作。

(2)自制的打击乐器。

(3)背景:树、草坪、花、小凳子。

(4)四种动物的头像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玩具兵进行曲)

学生模仿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走路愉快的进教室。

师:今天森林里的动物邀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去参加他们的音乐会,小

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啊?(想)好,那么现在大家就模仿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

的走路动作去参加音乐会吧。

二、师生问好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到森林里参加音乐会的这消息很快就传到小动

物的耳朵里,它们纷纷的都赶来了,瞧?他们是谁啊?

三、发声练习:

出示课件:课件C)鸭子唱歌的图像.

I.提问: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啊?(嘎嘎嘎)可以在自己位置上做简单的动作

2.逐个出现小山羊、小青蛙、小花猫图像

学动物唱歌.一一出示课件(2)鸭子头和歌谱A(学生配上动作跟谱子唱)

---小山羊B

谱例:A1234|5—|55|5—||

A小鸭子唱歌嘎嘎嘎

B小山羊唱歌哗峰峰

C小青蛙唱歌呱呱呱

D小花猫唱歌唯唯瞄

往上移高C------F

3.(1)师:下面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扮演小青蚌来教同学们唱歌,谁

愿意来啊?C

生:模仿小青蛀跟着小青蛀老师唱歌

师:这位小朋友教的真好!老师这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奖励给这位小朋

友。

(1)师:下面老师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扮演小花猫老师教同学们唱歌。D

生:模仿小花猫的样子跟着小花猫老师唱歌

师:小花猫老师教得真不错,老师也奖励你一个小玩具。

师:小朋友们刚才表现得真棒,你们看这几位小老师都为你们感到高兴,都

开心的笑了。

出示课件(3)(以上四个动物的笑脸)

四、“音乐火车游戏”

出示课件(4)火车的节奏图片

导入:师:现在小朋友和小动物都坐上了这辆开往森林的音乐火车,听。他

们在火车上干什么呢?

(1)琴声:(鼓12)某某某|某某|某英某某|某0|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师:听到什么声音呢?(做敲鼓的动作)

生:鼓声。

师:出示课件(5)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0|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师:我们按这个节奏用你们的小嘴巴来学学打鼓的声音。(示范唱------教

学生模唱两遍边做打鼓的动作边念;

师:咱们用刚才的打鼓声来念这两个句子.

出示课件(6)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I某0|

咚咚咚咚咚悠咚咚咚咚

小兔子走路跳呀跳呀跳

小鸭子走路摇呀摇呀摇

2.火车上又传出鼓声了?

琴声:(咚)某某某I某某I某某某某某0I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师:下面请跟老师的琴声来念一念这个鼓声。

出示课件:(7)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0|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师:我们用小乌龟走路的句子念念这条节

奏。

出示课件:(8)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0|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小乌龟走路爬呀爬呀爬(爬两拍)

3.师:听!鼓声又传来了。

出示课件:(8)某某某|某某0|某某某某|某0|

咚咚咚咚咚(停)咚咚咚咚咚

生:跟着琴声读

师:我们再把小花猫的句子放到节奏里面念一念。

出示课件:(9)某某某|某某0|某某某0|

咚咚咚咚咚(停)咚咚咚

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生:跟着琴声念句子。

4.师:好了,我们把刚才学的句子连起来念一遍.

出示课件:(10)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0|

小兔子走路跳呀跳呀跳

小鸭子走路摇呀摇呀摇

某某某I某某某某某某I某一I

小乌龟走路爬呀爬呀爬(两拍)

某某某|某某0|某某|某0|

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注:休止符的手式.)

五、新课

导入:我们的小火车已经到站了,音乐会开始了.

1.(过门)教师有感情的唱一次.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神情和动作.

2.师:小朋友们这首歌好听吗?如果你们能学好这首歌啊,小动物们更喜欢你

们了?

3.师:下面请小朋友们用“啦”的声音,跟老师轻轻的模唱这首歌的旋

律。

出示课件:(10)

生:用啦模唱全曲两遍--------拍节奏一遍----两组对唱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好,下面我们把刚才学的歌词放到模唱的旋律里跟老

师来唱一唱(模唱一一对唱)

师:小朋友们已经跟老师学了很多遍了,你们会唱了吗?

生:会了

师:下面请你们自己来唱一遍。注意唱歌之前要听过门.

生:演唱

4.师:学得真快,一下子就能唱下来了,但是啊,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小兔

子怎么跳的?1.出示课件(11)一个个小动物出现。

小兔子跳

师:你们看兔子跳得多开心啊?小兔子身子很小,所以它跳的时候要怎么样

啊?

生:轻快C

师:你们来示范一下.(请个别学生来模仿或者个别组来表演)

师:我们唱第一句小兔子走路的时候,这里有几个,看象倒三角型的符号,这

个叫顿音记号,就是跳跃的意思,就象小兔子跳出来一样轻快.来,我们大家来试

试看.(还不够快.再唱得轻快点)

4.师:小兔子蹦蹦跳,引来了小鸭子,它在干什么啊?

生:跳舞

出示课件(12)

小鸭子摇

师:它是是怎么跳舞的?大家可以模仿一下。

生:模仿

师:小鸭子走路都是翘起它的小屁股摇来摇去.多可爱啊.所以我们在唱小鸭

子时候也要唱得非常得高兴.我们大家来试试看.可以边做动作边唱歌.我看哪一

组的小鸭子唱得最象,学得最可爱.(好的可以请上来表演)

5.出示课件(13)------

小乌龟爬

师:看,它是谁呢?

生:小乌龟

师:小乌龟背着重重壳,会怎么样啊?

生:很重。

师:所以小乌龟走路会怎么啊?

生:它走路的时候就很费力。

师:老师请三个小朋友来模仿一下,小乌龟走路是怎么费力的。

生:模仿.

师:这三位小朋友表现的真棒.表扬他们.老师也给他们每人发一个小玩具.

师:现在啊.大家就来模仿小乌龟走路很费力的样子来把每三句唱一遍.

5.师:接下来到谁了?

生:小花猫

出示课件(14)小花猫静悄悄

师:小花猫走路为叶么是静悄悄的?

生:因为小花猫要抓老鼠,所以啊要静悄悄,如果发出声音的话,那么老鼠就

会跑了.

师:我请几位小朋友来模仿一下小花猫是怎么静悄悄抓到老鼠的.

生:模仿小花猫抓老鼠.

师:这几位小朋友学得真象.小朋友们仔细看看,静悄悄上面有条连线,这条

线叫连音线,我们唱到这里的时候要把静悄悄唱役连贯,一一(唱)小花猫唱歌静

悄悄

师:大家边做动作边唱唱看.

6.师:好了,现在小朋友们从头到尾唱一次,注意用什么心情去唱这四种动

物.

六:律动(巩固练习)

1.师:那么在这个音乐会上,小动物们想邀请全班同学来表演一个节目.小

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出个节目啊?

生:愿意

师:现在啊,请每一组的同学表演一个小动物.第一组模仿小鸭子子,第二组

模仿小兔子,第三组模方小乌龟,第四组表演小花猫.(分发头饰)音乐一起啊,轮

哪个小动物哪个小动物就出来边唱边表演,我们看哪一组的小动物唱得最好学得

最象.

生:好!

2.表演唱.

3.师:(模仿动物最象那一组模仿动物走路.一组表演乐器,两组唱歌)

六、课后活动一一“谁来了”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快速的听音乐讲出动物的名称和

模仿它的动作.看哪一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1.出示课件(15)分别放出鸭子.马等几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听辩,要求学

生快速说出音乐里面的动物名称。

2.师:我们看看除了刚才你们听到的动物,现在又来了几个小动物,你们知

道他们是怎么走路吗?

3.出示课件(14)分别显示跳、摇、爬、静悄悄的动物(可以模仿它们的

走路)

七、创作歌曲:

师:小朋友们,音乐会的小动物们啊看见你们刚才表演的那么好,它们想请

小朋友为它们改编一首歌曲.你们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吗?

生:可以

师:除了小兔子蹦蹦跳,刚才图面上还有什么小动物是蹦蹦跳的?

生:青蛙、袋鼠、炸蟠等

师:什么动物是摇呀摇呀摇?

生:企鹅、狗熊等

师:什么动物是爬行的?

生:小蜗、壁虎、晰蜴等

师:什么动物是静悄悄?

生:蛇、老鼠等

师(选出最好听的动物填进歌谱里)

师:小朋友真聪明,能做出那么好听的歌曲,真了不起,都可以做小小的

作曲家了。那么歌词已经改编好了,老师给这首曲子安个名字好不好啊?

生:好

师:动物大家园、小动物学走路你们喜欢哪一个.

2.师:请你们把自己改编的歌曲唱一遍,可以边唱边模仿它们的走路动

作.

七:小结

师:今天我们来到森林和许多小动物交上了朋友,你们喜欢你们的小动物老

师吗?

生:喜欢

师:所以我们平时要--------?不要怎么样?

生:保护它,爱护它.不要伤害它.

师:对了,我们如果能和小动物成为好朋友的话,我们的地球会更美丽.更和

平.

师:好了,今天的音乐会也结束了,让我们高高兴兴的模仿小动物的走路问

家吧!

七:跟着音乐学各种动物走出教室(铃儿响叮)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4

课题:编创与活动课时:2——1

教学目标: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

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小雨沙沙》。

二、基本部分:

1、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小雨沙沙》及教材主题

《春天》安排的。

(2)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

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3)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

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4)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

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

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5

教学目标

I、在歌曲《粉刷匠》的学唱、表演活动中及歌曲的创编活动中,体验劳动

的快乐,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理解《粉刷匠》的内容,了解其组成音。

3、能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粉刷匠》。

2、热爱劳动和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劳动,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3、为歌曲创编动作,来表现劳动的愉快心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竞赛式、对比练习、合作式……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首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吧!

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各有名字,高矮不齐

师:每个人都有一双手。这双手可以学着做很多很多事情。说说你的手都

能干什么呢?

生:擦桌子、扫地、洗手绢……(及时给予肯定)

二、新课教学

1、初步感知歌曲歌曲《粉刷匠》

你们这双小手可真厉害,会做这么多的事情,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

首歌曲叫做(粉刷匠),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中的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作了什

么事呢?

2、教师带领学生感知歌词内容

教师提问:粉刷匠是怎么刷房子的,先刷哪里再刷哪里?

师:我们一起刷一刷(模仿动作)。

师:粉刷匠刷着刷着突然发生什么事了?

生:鼻子沾到了油漆。

师:他生不生气?C

生:……不生气,很开心,因为房子马上就会变得很漂亮。

师:那我们要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唱这首歌?

生:...高兴的、愉快的心情。

师:那让我们一起高兴的唱一唱吧。(速度略快)

3、介绍歌曲背景和节奏型并练习打节拍

(1)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四二拍。

歌曲只用了五个音,由四个规整的乐句构成。后三个乐句节奏完全重复第

一乐句节奏,四个乐句的旋律也只是在第一乐句的旋律基础上,作出完全重复

或变化重复,但却生动地刻画出小小“粉刷匠”的性格特征。

通过由五个唱名(do、re^mi>fa、sol)组成的短小严整的一段体式,轻

松风趣的旋律与幽默诙谐的歌词相结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粉刷匠劳动时喜

悦心情以及忘我劳动的精神。

4、贴画记歌词

5、创编动作,一起表演

我们一起来给这首歌加上动作吧,请同学想一想,做一做,然后教师钢琴

伴奏,请同学们分组分别上来边唱边表演,比一比哪一组表现。

三、课堂小结

这美丽的世界都是劳动人民用辛勤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老师希望通过学习

用你们的双手,将来把这个世界装扮地更美丽!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6

教学目标

1、对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用自己的声音或形体动作做出相应的反应;

2、主动学唱《什么动物出来玩》这首歌;

3、在歌表演《什么动物出来玩》时,能自信、有表情地参与创造表现。

教学设想

在第一课时已经本《小鸟》、《狮王》等乐曲有了一个较初的感觉,学会了

发挥自己想象力,捕捉音乐形象。这一课时包括复习上节课内容,学唱《什么

动物出来玩》,大胆参与歌表演,并能自信、有表情地参与创造表现。

本课以游戏的方式,设计了“音乐巡宫”、“动物联谊”等环节,鼓励孩

子们大胆扮演自己所喜爱的动物,并自信、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歌表演和综合性

创编表演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歌曲《什么动物出来玩》,并能自信、有表情地进行歌表演和

参与创造表现。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悉歌曲三个旋律不同的第三乐句,以及各段间的衔接。要求会

听,能把握好旋律的节奏感和节拍感。

教具准备

音响、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律动《多愉快》。

2、师生问好。

二、音乐体验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我要带同学们到大森林里去参

加动物联欢会,看样子大家都很想去,可是路上要经过音乐迷宫和聪明屋,只

有聪明、勇敢的孩子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

2、律动《火车开啦》

3、呼吸练习(课件展示)

师:瞧,大森林到了,景色真美,空气多新鲜呀!还有花呢!你们闻闻,

香不香?

4、音乐谜宫(课件展示《骄傲的公鸡》、《小鸟》、《调皮的小兔子》、《狮

王》、《大象》)

师:音乐谜宫到了,门上还有字呢:听音乐找动物,进入者必须听到音乐

后迅速找到相应答案,模仿表演后说出答案。

三、表现与创作

I、聪明屋(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表演徨真棒!顺利通过啦!看样子聪明屋也一定能顺利通过!

(1)能分得清我们谁先走谁后走吗?

(2)模仿表演(学生带头饰表演)

(3)看谁学得快(第一段歌词)

(4)编一编、念一念(将第二、三段歌词编好后,带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和

表演)

2、动物联欢会(课件展示)

(1)唱一唱(学习歌曲《什么动物出来玩》)

师:终于来到动物联欢会了,(课件:下一个节目,表演唱《什么动物出来

玩》!)喜欢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2)跳一跳(歌表演《什么动物出来玩》)

师:你想和小兔、小鸟、小鸡来做朋友,一起玩吗?这么多人想来呀!唱

对了歌曲才行哦!(检查歌曲学习情况)

(3)创编表演

师:有几个小动物见同学们玩得这么高兴,也想来玩,(课件出示小马、蝴

蝶、袋鼠:谁来教我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演唱并表演)(学生评价)

(4)动物联欢会

教师将准备好的各种头饰分发,学生按头饰的不同站成六行,并指定队长

维持纪律和领队,音乐开始后,分角色演唱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律动《火车开啦》出教室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新歌《什么动物出来玩》,还和许多小动物成了好

朋友,你们开心吗?时间到了,愉快的森林之旅也要结束了,让我们坐上小火

车回家吧!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7

教学内容:音的高低

教学目的:学习音的高低,通过听、唱、做感受音的高低变化,懂得音有

高低。

教学重点:学习音的高低C

教学难点:辨别音的高低。

解决手段:

1、做小实验。(实践法)

2、模仿动物的叫声。(对比法)

3、敲音条。(听辨法)

教材分析:

音的高低是音乐八个要素之一,而这一认识是第一次出现,所以,着重要

求孩子们听辨音的高低,认识音的高低的位置(主要是八度音高的辨别),初步

了解大音条声音低,小音条声音高。

教具准备:

1、教学图片

2、打击乐器

3、录音机及教学法磁带

4、投影机

5、钢琴

6、水杯二个

7、音条

8、国旗一面

教学过程:

1、音乐进教室并向师生问好。(用歌唱形式互相问候)

2、复习音的强弱f、p:

(1)用强(f)的声音唱一遍地开花《铃、板、锣、鼓》。

(2)用弱(p)的声音唱一遍《人人叫我好儿童》,并做动作。

3、用这两个记号拍下面的节奏。

4、用编一句儿歌。

如:小白兔真可爱

方法:老师用响板打着节奏,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编儿歌做游戏。

5、做实验:

实验一:用《敲杯子》的实验引入新的音乐知识《音的高底》.

方法:用二个杯子装上一样多的水,敲一敲,让学生听一听有没有没变

化,把一个杯子的水倒一部分水至另一个杯子中,出现一个杯子有大半杯水,

另一个杯子有小半杯水,再敲一敲,让学生辨别音是否变化?变成怎样?得出

什么结论?(水少音就高,水多音就低,再让学生来敲一敲,感受音的高低。)

实验二:辨别大鼓和小鼓的时高。(让学生敲)

实验三:辨别音条的高低。(让学生敲)

实验四:辨别等级牛和小鸟的声音谁高、谁低。(听录音)

6、模仿音高和音低的叫声(用音条敲出旋律,学生模仿其音高)

7、找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最高音和最低音。

(1)给歌曲中最高音插上国旗,给最低音插上少先队员。

(2)进行爱国旗教育。

(3)听到高音举起双手,听到低时垂下双手。

8、小结:(由学生回答)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新的音乐知识??D?D音的高低。

(2)大音条声音低,小音条声音高。

(3)小鸟唱歌声音高,老牛唱歌声音低。

(4)红旗应插在最高音的位置上,少先队员应该站在最低位置上。

9、布置作业,下课,用唱歌的形式和学生道别,听音乐离开音乐教室。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8

教学内容

学唱《红眼睛绿眼睛》,做到能在心中默唱歌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引导和训练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能力,具体表现

在能准确的休止和接唱。

2、能够与同学合作.

教具准备:电子琴、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图片“红灯牌”“绿灯

牌”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

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2、师: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

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

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

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

行。

3、听音乐,做游戏。

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

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

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

4、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

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

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

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足球场上,如果球员违反了比赛的规则,裁判就要对球员亮红牌,禁止他

继续参加比赛。在生活中,违反了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样是需要禁止的。教

师请同学们做裁判,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作出裁判。

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烟、鸣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

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

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然后请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或行为表现出

来。

三、小结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9

一、教学内容:

1、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2、聆听《挤奶舞》

3、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4、表演《小松树》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2、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

给自己的感受。

3、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

三、教材分析:

1.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我是人民小骑兵》是一首木琴独奏曲,由手风琴伴奏。由力度变化模仿

马蹄声,描绘一队小骑兵由远而近奔驰而来的形象。

2.器乐曲《挤奶舞》

《挤奶舞》是采用一首欢快的蒙古族民歌写成,乐曲描绘了孩子们学做小

小挤奶员,愉快地忙碌着挤奶的情景。学生边听边学挤奶舞。

3.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这首旋律流传己

久,填词很多。歌曲的旋律明朗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节奏较为

整齐,使得歌曲简单、易唱,表现了小小年纪的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

的热爱之情。

4.歌曲《小松树》

《小松树》是一首动听的内蒙古民歌,这首歌曲以赞美小松树为题,从拟

人的角度,赞美小松树“绿茵茵”,“真漂亮”,“像小兄弟一样”,“幸福

的在微笑”,比喻小朋友像小松树一样茁壮成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喜爱小松

树挺拔、顽强的品格,勇敢地与风沙搏斗的精神。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演唱曲目《草原就是我的家》比较的简单,学生能很容易的掌握,

歌曲欢快,学生喜欢唱,喜欢表演。《小松树》这首歌学生学习起来就有些困难

了,节奏,音准学生都不容易掌握,这首歌不是很好听,学生的学习劲头会不

是很高的,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

五、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2、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3、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引导学生听辩出音乐力度的变化,

并能简单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2、听唱法学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

过程,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

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

1)蒙古骑马式练习(后十六节奏练习II)

2)音的高低练习: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声音组合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提示:乐曲主要用木琴演奏,表示骑马

奔驰的音乐形象。)

1)谈谈“草原、骑马”等有关知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小骑兵由远及近采

用民什么方法?全曲节奏的特点是什么?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草原就是我的家》;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体会旋律

的起伏与蒙古民歌的风格。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

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

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松树》

2、表演歌曲《小松树》

3、学习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组合

教学目标:

1、听唱法学唱歌曲《小松树》,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完

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用欢快的动作表演歌曲《小松树》,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

协调性。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体验音乐的节奏。

3、通过学习蒙古族人民的挤奶舞的动作,了解蒙古族的生活习惯与音乐特

点C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

1)蒙古骑马式练习(后十六节奏练习II)

2)结合蒙古族运动项目,进行三声部节奏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歌曲学习:听歌曲录音《小松树》;

2.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完整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第二

遍可随着轻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

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松树》,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

器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6.舞蹈动作练习:挤奶舞动作组合:站、蹲等。

7.自编动作复习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挤奶舞》练习并表演

教学目标:

1、组织聆听《挤奶舞》的音乐及录像,引发学生的兴趣。

2、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挤奶舞》

1)谈谈挤奶的有关知识,组织学生观看挤奶片断;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时想象挤奶的场景。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复习挤奶舞的基本动作。(硬肩与笑肩。)

3.跟着音乐跳一跳。

4.挑选跳得棒的小朋友上来领舞。

5.四人一小组进行配合练习。

6.自编动作复习欣赏:《挤奶舞》。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10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拍手

二,复习歌曲《拉勾勾》

指名学生唱

同座边唱边表演

二,新歌教学:

1,复习走

跑跑

要求:边拍手边读“走”时,不能读成“走哦”

边拍手边读“跑跑”时,不能太疲软

2,《其多列》节奏,请同学排一遍

教师弹奏《其多列》旋律,学生拍打节奏

3,故事导入:

4,跟老师边拍手边读歌词第一段

5,学唱第一段

采用模唱

教师用肢体语言提示:让学生理解歌词

采用师生接唱

6,连唱

7,跟教师按节奏朗读第二段歌词2〜3遍

逐句模唱歌词

接唱

连唱笫二段歌词

8,跟教师按节奏朗读第三段歌词:出示图片

学唱第三段歌词

逐句模唱

教师用肢体语言提示,让学生理解歌词

接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唱第三段歌词,让学生自己编动作

三段歌词连起来

放录音,学生跟唱

启发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去学校路上的愉快心情。(学生简短讨论

那学生唱歌时就要带着愉快的心情,歌声才优美动听。

连唱(可采用第一段女同学唱,第二段男同学唱,第三段一起唱)

边唱边表演

教师提示几个动作,让学生自由组合(或请学生自由发表,采纳其中好的

动作,看学生实际情况,不行,就跟着老师跳。进行组合)

放音乐,边唱边表演

(比赛)指名学生表演,其它学生唱(边打节奏边唱)

选出“小小舞蹈家

随记:《其多列》这首歌一共有三段歌词,较长。如何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学得快。我采用三段歌词用不同得方法教学:第一段用肢体语言做动作,第二

段看图片记歌词。第三段让学生字编动作唱,学生学习兴趣高,乐此不疲。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11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的意识。

感受并演唱大象的音乐。

能准确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

电子琴、录音机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两只小象》

(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的

强。歌中的衬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

受。

(2)歌曲学会后,分小组编创动作,要让学生听着范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

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3)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请几位自愿敲击打击乐的同学按课本上的标记用

打击乐为大家演唱伴奏。

2、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条三声部复习巩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教师引导

学生看画面编讲短小故事。已引起学生的兴趣。提示:大象怎样走?两只小象各

是怎样走?

(2)拍节奏时可将学生分成三组,边读边拍,然后象妈妈的节奏分别和两只

小象的节奏组合,最后三组节奏组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多声部的认

识。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听辨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2、在歌唱、表演中即兴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小朋友们,想去动物园玩吗?这是不是你们高兴的事?

你高兴时会怎么样?

二、音乐活动:动物大合唱

1、你们能说出一个字的动物有什么?

两个字的动物呢?

.三个字的动物呢?

2、现在,我们来进行“动物大合唱”。

如:长颈鹿、老鼠、蛇

三、学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1、小朋友们的大合唱很精彩,现在我们可以进去看看可爱有趣的动物了。

(课件:动物图片)

2、哎,这些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哦,他们在唱歌呢,唱什么歌?小朋友们

会唱吗?我们和他们唱一唱,好吗?

3、学唱歌曲《在动物园里》。

四、创编歌词

1、刚才我们在动物园看到了那么多可爱的动物,想不想自己编歌词进去?

那想一想第一句怎么编?大家一起想,要什么动物来编?()睁眼看我们,真

O,真();

()跳舞多起劲,真(),真();

()吹口哨,真(),真();

动物园里动物多,真(),真()。

2、学生进行创编歌词,教师将歌词写出来。

3、学生演唱并表演创编的歌曲。

五、课后小结:

地球上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方动物,爱护动物

板书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

歌唱:《在动物园里》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同学交流,乐于参与《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律

动,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能准确跟前

奏和结束演唱,能用简单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情绪

3、以音乐的方式做自我介绍。

教学内容:唱《我们一起来唱歌》;听歌曲乐曲片段;动《请你跟我这样

做》

教材分析:本课音乐内容情绪活泼,节奏明快,旋律流畅,有较强的互动

性,孩子们能在其中相互了解与认识,能帮助孩子培养音乐兴趣。

教学重点:在音乐声中让儿童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让儿童和老师成为好朋

友,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音乐活动,鼓励学生表现音乐,引导学

生喜爱音乐,音乐课,初步培养演唱、听赏的良好音乐习惯。

学生分析:刚入学的孩子好奇心强,教师要孤住时机,引导学生对音乐产

生兴趣,在教学中,还应满足学生“爱动”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充

分活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朋友们,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谁来说说小学生和小朋友有什

么不同?

2、是啊,我们长大了,我们会学习许多本领,会人事许多新朋友,今天老

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位音乐娃娃,可是他在哪里呢?谁是音乐娃娃?

3、(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音乐娃娃,我来担任向导,带你们走进音乐

王国,说说自己认识的乐器,让学生摸摸钢琴,让学生唱唱会唱的歌。

4、我是音乐妈妈,教师献给同学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唱歌》)

二、学习歌曲:音乐妈妈的歌好听吗?让我们一起来唱歌。

1、随音乐的节奏由拍手,感受歌曲旋律。

2、节奏模仿练习

(按节奏说名字)我们一起来唱歌

3、分小组做接龙说、唱练习(教师也可与学生做接龙练习)

4、打开书,pl,跟着老师念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分组竞赛,看谁念得

好?

5、分句听唱至熟练。(注意提醒学生声音优美不喊叫)

6、空白处填词唱一唱(个人尝试)

7、可将整首歌曲创编演唱。

8、随伴奏带有表情演唱歌曲。

三、音乐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跟着音乐走走(脚尖走、脚跟走、小猫走、小鸭走等)在教室内自由行

走。音乐停止时做一个动作定住,音乐再现时继续走。

2、跟着音乐学学(各种手势动作,也可有学生创作并带领大家做做)

四、随音乐节奏出教室,师生再见。

2第一单元:小手拉小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同学交流,乐于说说自己和玩具朋友

间的亲密感情。2、用歌声及简单动作表现歌曲情绪。3、学习整体听唱,逐步

培养音乐记忆。

教学内容:唱《玩具兵进行曲》;听歌曲乐曲片段;动随音乐走队形

教材分析:《玩具兵进行曲》活泼欢快,两句相似又不相同,节奏整齐,有

较强的进行曲特点,能帮助孩子培养统一步伐,稳定节奏。

教学重点:在音乐声中让儿童体验有朋友的快乐,让儿童和自己的玩具成

为好朋友,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教学难点: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引导学生喜爱音乐。

学生分析: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充分发挥学生好奇、爱动的特

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欣赏故事《独腿锡兵历险记》

2、说说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为什么喜欢它?你能说说玩具故事吗?

3、请小朋友模仿自己喜爱的玩具形象,跟着音乐演一演。

4、听听《玩具兵的故事》

二、学习歌曲:

1、学生跟着节奏由手或做其他律动

2、教师完整演唱全曲两遍(边走边唱)

3、学生跟着音乐走一走,鼓励学生创编不同的走路姿势(大步走,蹲着

走,小兔跳,乌龟走等),音乐停止时,摆出姿势造型,音乐想起继续行走。

4、看书p2,跟着琴唱一唱(由于以听过数遍,学生不难唱出)

5、跟着音乐边走边唱,可以将自己的玩具编入歌词中演唱。

三、动一动:

1、认识图形(圆形;方形;

“8”字型:卷心菜形

2、跟着音乐走一走(感受常见的进行曲)

四、复习与拓展

1、背唱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

2、说说你认识的好朋友。

3、集体舞

1-4小节里外圈面对面原地踏步拍手

5小节里圈同学做邀请动作

6小节外圈同学做邀请动作

7-8小节手拉手做小步转圈。

五、总结下课。

3第一单元:小手拉小手(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同学交流,乐于参与《请你跟我这样

做》的律动,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我们一起来

唱歌》《玩具进行曲》,能准确跟前奏和结束演唱,能用简单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情绪3、以音乐的方式做自我介绍。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音乐游戏;《传传传》

教材分析:本课音乐内容情绪活泼,节奏明快,旋律流畅,有较强的互动

性,孩子们能在其中相互了解与认识,能帮助孩子培养音乐兴趣。

教学重点:在音乐声中让儿童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让儿童和老师成为好朋

友,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音乐活动,鼓励学生表现音乐,引导学

生喜爱音乐,音乐课,初步培养演唱、听赏的良好音乐习惯。

学生分析:刚入学的孩子好奇心强,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对音乐产

生兴趣,在教学中,还应满足学生“爱动”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充

分活动。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小朋友跟着老师随音乐节奏拍手进教室,师生问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