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第1001-1100题)【单选题】
1001.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刚刚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给予支持,并再次阐述毛泽东关于()的观点。
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答案)
B.从群众中来,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党的思想建设
1002.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的讲话,这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正确答案)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D.《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003.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率先提出系统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引起大多数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从而改变了会议议程。
A.陈云(正确答案)
B.邓小平
C.李先念
D.叶剑英
1004.邓小平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着重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靠实事求是,这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在当前,要恢复实事求是的传统,就必须()。
A.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解放思想,克服党内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思想僵化的状态(正确答案)
C.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所奉行的极左路线
D.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005.邓小平在()闭幕会上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A.党的十一大
B.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正确答案)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二大
1006.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
A.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正确答案)
B.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纲领
C.拨乱反正
D.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007.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邓小平主持了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正确答案)
D.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100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任务是确定()。
A.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正确答案)
B.大规模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
C.进行深刻全面的改革开放
D.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整顿提高
1009.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委员会,并选举陈云为第一书记。
A.中央纪律检查(正确答案)
B.发展和改革
C.国家计划
D.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1010.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的口号是在中共()上。
A.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答案)
B.十二大
C.十二届二中全会
D.十三大
10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农村(正确答案)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内地
101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历史前进中出现徘徊,主要原因是()。
A.“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经济
B.党的“左”倾指导思想没有改变(正确答案)
C.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D.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1013.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正式访问美国的是()。
A.周恩来
B.陈云
C.邓小平(正确答案)
D.宋庆龄
1014.邓小平第一次赴美国进行正式访问是在()1月28日。
A.1978年
B.1979年(正确答案)
C.1982年
D.1985年
1015.1979年6月初,风阳县委书记陈庭元向安徽省委书记万里汇报工作时,引用了当地农民的歌谣:“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确答案)
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国有企业承包责任制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01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②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③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
A.②①④③(正确答案)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
10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以及“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决定撤销中央在1976年发出的有关()的错误文件。
A.所谓打击投机倒把和取缔自由市场
B.所谓清理阶级队伍和巩固“文化大革命”运动伟大成果
C.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正确答案)
D.所谓狠批党内的走资派,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0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讨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全会认为全国揭批林彪、“四人帮”的运动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应当及时地、果断地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
A.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上来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正确答案)
C.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上来
D.拨乱反正上来
10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答案)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020.有一首歌唱道“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歌中的两个“春天”分别喻指()。
A.“三步走”部署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建立经济特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正确答案)
C.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10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场大讨论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A.提高认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B.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正确答案)
C.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D.空前的思想上、组织上的团结一致
1022.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成立()。
A.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B.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正确答案)
C.中央顾问委员会
D.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
10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切实搞好党风建设,并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第一书记的()
A.中央监察委员会
B.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正确答案)
C.中央政法委员会。
D.中央顾问委员会
1024.重新确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的一次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正确答案)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02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迅速,但是从1958年到1978年,实际上处于()的状态。
A.停滞和徘徊(正确答案)
B.快速发展
C.停顿和倒退
D.崩溃边缘
1026.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果断地停止使用()的口号。
A.“以阶级斗争为纲”(正确答案)
B.“以钢为纲”
C.“以粮为纲”
D.“农业学大寨”
1027.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的拨乱反正。
A.政治路线(正确答案)
B.思想路线
C.组织路线
D.指导方针
1028.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了从()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A.1978
B.1979(正确答案)
C.1980
D.1981
1029.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主要讨论经济调整问题。会议通过了中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即()。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C.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正确答案)
D.调整、改革、整顿、发展
1030.1979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
A.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群众路线
C.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答案)
1031.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小康之家”20世纪未实现()人均1000美元。
A.国民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总值(正确答案)
D.纯收入
1032.由于我国底子薄,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直到1978年,全国仍有()农民处于绝对贫困的状况。
A.1亿
B.2亿
C.2.5亿(正确答案)
D.3亿
1033.1980年8月,邓小平的()一文发表,实际上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
A.《设顾问委员会是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过渡办法》
B.《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C.《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正确答案)
1034.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正确答案)
B.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C.开放青岛等沿海城市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35.标志着我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A.《关于我党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答案)
C.《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D.《关于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03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由()主持起草的。
A.华国锋、邓小平
B.胡耀邦、叶剑英
C.邓小平、胡耀邦(正确答案)
D.邓小平、陈云
1037.1981年2月15日,全国学联、全国伦理学学会、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语言学学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中央爱卫会等9个单位,联合作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大兴“五讲四美”之风。“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下列关于“四美”的表述中不属于“四美”内容的是()。
A.语言美
B.心灵美
C.行为美
D.作风美(正确答案)
103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一个人们未曾预料到的收获就是()。
A.联产承包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乡镇企业的崛起(正确答案)
C.农民外出打工加快了城镇化发展
D.农村改革促进了城市改革,成为城市改革的推动力
1039.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的重要文件。下列不属于决议内容的是()。
A.决议的中心是两个问题,一是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还是错误是第一位?二是新中国成立32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前十年,成绩是主要的,还是错误是主要的
B.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C.决议认为,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
D.决议提出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进行改革开放,必须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答案)
1040.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同志作了科学、客观的评价,下列不符合决议内容的表述是()。
A.对“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同志负有主要责任,但也不能把所有错误归咎于毛泽东同志个人
B.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
C.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和实践的结晶(正确答案)
D.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这些“左”倾错误论点,必须把它们同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
104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上通过的。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正确答案)
1042.()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答案)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043.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实行了责权利的紧密结合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包产到户”(正确答案)
C.农村承包责任制最早在安徽推开,以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为最早
D.1982年元旦,中央一号文件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1044.()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必须把握的基本战略问题。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B.时代主题(正确答案)
C.姓“资”姓“社”
D.人民群众是不是赞成和拥护
1045.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江青、张春桥()。
A.死刑
B.无期徒刑
C.有期徒刑20年
D.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正确答案)
1046.作出《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定》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正确答案)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047."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为了使农民“富起来”,最先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进行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确答案)
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048.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答案)
D.中共十三大
1049.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的是()。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答案)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050.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放开肚皮吃饭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C.扎根农村于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正确答案)
1051.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三大改造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正确答案)
D.③④②①
1052.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工资改革
C.物价改革
D.增强企业活力(正确答案)
1053.“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的这一席话主要强调了()。
A.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B.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正确答案)
C.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性
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1054.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A.建立经济特区(正确答案)
B.实行“一国两制”
C.建立直辖市
D.建立特别行政区
1055.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正确答案)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105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正确答案)
B.中小城市
C.大城市
D.国有企业
1057.“说凤阳,道凤阳,风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材料赞美的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确答案)
1058.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农村改革是指()。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确答案)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105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正确答案)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实行土地公有制
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1060.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回归祖国后()。①设立特别行政区②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③生活方式不变④英国继续参与对香港的管理
A.①②④
B.①②③(正确答案)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61.到现在为止的中国近现代史,时间最短的阶段是()。
A.民主革命阶段
B.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C.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正确答案)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062.新中国成立后,体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指导的会议有()。
A.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七千人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答案)
B.中共九大、七千人大会、中共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七千人大会
D.中共九大、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06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的内容有()。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②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④“两制”的构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正确答案)
D.①②④
1064.《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在()通过的。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正确答案)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065.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是()。
A.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B.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正确答案)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改革开放的前提
D.改革开放保证了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1066.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30年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列不属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广州(正确答案)
1067.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正确答案)
D.中共十五大
106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正确答案)
1069.党中央作出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特区的重大决策(1985年把特区改为经济特区)是在()年。
A.1978
B.1979(正确答案)
C.1980
D.1981
1070.以()为标志,我们党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找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改革开放(正确答案)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二大
1071.我国历史上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
A.革命统一战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爱国统一战线(正确答案)
1072.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下列流行语哪一组是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的?()
A.“公私合营”“改造”
B.“一大二公”“大炼钢铁”
C.“走资派”“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D.“大包于”“招商引资”(正确答案)
107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三个组成部分是()。①台、港、澳同胞②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③海外同胞④社会主义劳动者⑤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正确答案)
D.①③④
1074.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决定在()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
A.深圳、珠海、汕头、福州
B.深圳、珠海、海南、厦门
C.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正确答案)
D.深圳、东莞、厦门、海南
1075.“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下列哪位领导人说的?()
A.习近平
B.胡锦涛
C.江泽民
D.邓小平(正确答案)
1076.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依据是由于我国()。
A.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正确答案)
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成熟
C.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
D.曾经历过严重的经济挫折
1077.邓小平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解决了我国建设与发展中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全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
A.把工业化与现代化结合起来
B.把传统产业革命与迎头赶上的新的科技革命结合起来
C.把工业化、现代化与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结合起来
D.把实现现代化与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正确答案)
1078.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说:“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为改变材料所述问题,我国所采取的对策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正确答案)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科技兴国,实施“863"计划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079.“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合作的这一方针提出的时间是()。
A.第一届人民政协召开时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正确答案)
C.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时期
1080."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发展,即生产力标准(正确答案)
B.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壮大
D.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08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搞清楚()。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正确答案)
B.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C.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082.“三来一补”是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它最早出现于1978年。其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补”的一项是()。
A.来钱订制(正确答案)
B.来料加工
C.来样加工
D.来件装配
108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有()。
A.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C.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正确答案)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1084.新时期以来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农村改革深入发展
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正确答案)
D.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108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A.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
B.对土地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C.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
D.与当时农村生产力相适应的重大措施(正确答案)
108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正确答案)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D.学习发达国家的经营管理方法
108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批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属于()。
A.福建省、江苏省
B.广东省、福建省(正确答案)
C.浙江省、广东省
D.浙江省、江苏省
1088.198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将“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关于经济特区,下列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特区主要实行市场调节
B.经济特区可以采用与内地不同的体制政策
C.经济特区投资规模3亿元以上项目需要报国务院审批(正确答案)
D.经济特区财政体制实行大包干
1089.1982年,为了争取和平、寻求建立更均衡的对外关系,中国政府把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作为新时期基本的对外方针。
A.和平共处
B.构筑世界新秩序
C.维护世界和平(正确答案)
D.抛弃冷战思维
1090.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沿海港口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合作协议书范本
- 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试题及答案
- 一双儿女夫妻离婚协议书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全面总结试题及答案
- 品牌发展中的法律合规性计划
- 采购与供应链协同法律法规重点基础知识点
- 微生物检验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例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考试中的评估标准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提高注册会计师考试综合能力试题及答案
- 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重要理论探讨试题及答案
- 医疗面试自我介绍
- 红色家书课件背景
- 拆地砖砸坏地暖的合同(2篇)
- 2024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 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
-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2024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2023年安徽公务员乡镇岗位面试真题及解析
- GB/T 12939-2024工业车辆轮辋规格系列
- 携程在线能力测评真题
- 7.1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 2024-2025学年上海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