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讲精练-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基础和培优测试卷(解析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讲精练-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基础和培优测试卷(解析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讲精练-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基础和培优测试卷(解析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讲精练-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基础和培优测试卷(解析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讲精练-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基础和培优测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基础和培优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情况中运动员可被视为质点的是()A.分析乒乓球赛中运动员的扣球动作B.分析赛跑中运动员的成绩C.欣赏跳水运动员空中腾飞翻转的优美姿态D.比较滑雪越野赛中运动员拐弯时的动作【答案】B【详解】A.分析乒乓球赛中运动员的扣球动作,不能看做质点,否则就没动作可言了,故A不符合题意;B.分析1000m赛跑中运动员的成绩,运动员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看做质点,故B符合题意;C.观察跳水运动员空中腾飞翻转的优美姿态时,运动员的大小不能忽略,故C不符合题意;D.比较滑雪越野赛中运动员拐弯时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做质点,否则就没动作可言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3年中考体育测试垫排球项目,小明在离地1米处把排球垫起,排球升至1.5米处开始下落,他在离地0.9米处第二次把球垫起。则球在第一次被垫起至第二次被垫起的过程中,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1.1米0.9米 B.1.1米0.1米 C.1.5米0.1米 D.2.4米0.4米【答案】B【详解】球在第一次被垫起至第二次被垫起的过程中,球通过的路程为球在第一次被垫起至第二次被垫起的过程中,球通过的位移的大小为故选B。3.频闪照片是用照相机在时间间隔相同的连续闪光下拍摄的,能在一张底片上经过多次曝光,记录下物体连续运动过程中的各个状态,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是一张小球做单向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周期为s,则小球在图中三段频闪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A.1.80m/s B.1.50m/s C.0.60m/s D.0.50m/s【答案】D【详解】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故选D。4.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B.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增大【答案】A【详解】A.运动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例如刚开始发射的火箭,故A正确;B.根据公式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很大,故B错误;C.速度很大的物体有可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故C错误;D.加速度很大时指得是物体的速度变化得很快,如果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的速度应是减小得很快,故D错误;故选A。5.甲、乙、丙三人各自乘一架直升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匀速下降;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那么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A.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匀速下降,且D.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匀速下降,且【答案】D【详解】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则说明乙只能匀速下降,而且,丙看到乙匀速下降,则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也可能匀速下降,但是,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若丙匀速下降,则。故ABC有可能,不符合题意;D不可能,符合题意。故选D。6.如图,A、B两球用轻杆连接,绕过O点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OA=2OB,则(

A.转动半周的过程中,A、B两球位移相等B.转动半周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度小于B球的平均速度C.转动一周的过程中,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D.转动一周的过程中,A、B平均速度相同【答案】D【详解】AB.设OB=r,则转动半周时,由几何关系知,A球位移大小为B球位移大小为因为平均速度为时间相等,但两者位移大小不相等,且可知A的平均速度大于B球的平均速度,故AB错误;CD.转动一周时,两球位移大小均为零,则平均速度均为零,故C错误、故D正确。故选D。7.如图(a)是停在高速公路上的超声波测连仪测盘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的汽车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大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8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直线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0.2sB.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通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102mC.汽车是在向测速仪靠近的D.汽车的速度是70km/h【答案】D【详解】A.如图所示,P1、P2之间一共有9格,共1.8s,则每一小格表示A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受到信号所用的时间为在t1时间内,超声波从发出到与汽车相遇,再从第一次相遇的位置反射回去,所以第一次相遇的位置到测速仪的距离为B不符合题意;C.如图所示,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受到信号所用的时间为在t2时间内,超声波从发出到与汽车相遇,再从第二次相遇的位置反射回去,所以第二次相遇的位置到测速仪的距离为因为所以汽车是在向测速仪靠近的,C不符合题意;D.汽车与超声波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与超声波第一次相遇的位置到到第二次相遇的位置的距离为则汽车的速度为D符合题意。故选D。8.2022年8月5号,我国出口印尼的高速动车组正式启用,中国的“名片”再一次“走出去”。如图1甲、乙两列动车在两平行直轨道上行驶,时刻两车车头刚好平齐,两动车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B.时,甲、乙两车车头恰好平齐C.内,乙车行驶的距离比甲车大D.内,甲车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车的平均速率【答案】B【详解】A.在位移-时间图像中曲线的斜率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根据位移-时间图像可知,在时,甲、乙两车速度不相等,故A错误;BCD.在时刻两车车头刚好平齐,在时刻内,两车位移相同,故时,甲、乙两车车头恰好平齐,同时在时刻内,因为两车在两平行直轨道上行驶,故路程相等,甲车的平均速率等于乙车的平均速率,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若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则加速度的方向为负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D.速度的方向为正,速度变化的方向为负【答案】BCD【详解】A.根据加速度定义式若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则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故A错误;B.物体加速度增大,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反而越来越小,故B正确;C.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即使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会越来越大,故C正确;D.速度的方向为正,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变化的方向为负,故D正确。故选BCD。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倍B.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改变了C.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改变了D.物体速度的改变与这段时间的比值一定是【答案】BD【详解】AB.由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根据可得,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改变了,但不一定是该秒初的倍,故A错误,B正确;C.物体在某秒末与前秒初相差,根据可得,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改变了,故C错误;D.根据题意加速度定义式可知,物体速度的改变与这段时间的比值一定是,故D正确。故选BD。1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

A.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运动方向相反B.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C.4s末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D.4s末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答案】AB【详解】A.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在0~2s内甲、乙都沿正向运动,运动方向相同,2s后甲沿负向运动,乙仍沿正向运动,运动方向相反,故A正确;B.由图知,在0~4s内甲、乙的位移都是2m,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C.第4s末甲乙的位移相同,此时甲、乙两物体相遇,距离最小,故C错误;D.4s末甲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s末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故D错误。故选B。12.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则(

)A.他4s末的瞬时速度为4m/s B.他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C.他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D.他1s末的速度为1m/s【答案】BC【详解】AD.自行车速度是变化的,由题无法确定他的瞬时速度,只能求出平均速度,故A、D错误;B.第2s内平均速度为故B正确;C.4s内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故选BC。13.一段高速公路上限速120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距离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控制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B.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C.若,,照相机将会拍照D.若,,照相机将会拍照【答案】AC【详解】AB.计算汽车速度的原理是利用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故汽车速度的表达式为A正确,B错误;C.若,,则汽车的速度为超速,照相机将会拍照,C正确;D.若,,则汽车的速度为未超速,照相机不会拍照,故D错误。故选AC。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小题5分,第二小题7分,共12分。14.打点计时器是物理实验中用来记录物体时间和位移的一种实验仪器,请根据学过的有关打点计时器的知识完成以下小题:(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V交变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约8V(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秒打一个点;(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无需进行公式运算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加速度B.位移C.时间间隔D.瞬时速度(3)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当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变小时,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变大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分析实验所得纸带时应以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慢E.若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迹不清晰可能是需要更换复写纸【答案】220交流0.02BCADE【详解】(1)[1][2][3]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约8V的交流电源,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打点周期为则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2)[4]打点计时器是计时仪器,可以记录点迹间的时间,用刻度尺可直接测量点迹间的距离,加速度和瞬间速度需要通过公式计算获得。故选BC;(3)[5]A.当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变小时,周期变大,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变大,故A正确;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让物体运动,故B错误;C.分析实验所得纸带时应以点迹清晰、间距合适的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故C错误;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点迹间的距离越小,由于时间间隔相等,说明物体运动的越慢,故D正确;E.若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迹不清晰可能是需要更换复写纸,故E正确。故选ADE。15.(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仪器,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s打一次点。(2)若下面两图为某同学在做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时,获得的两条纸带:两图中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是。(3)用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时,操作的合理顺序应是。A.先接通电源,再用手牵动纸带B.先用手牵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接通电源的同时用手牵动纸带(4)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前几个点模糊,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画出来,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则从打A点到打D点共历时s,从A到D纸带的平均速度是m/s。(本小题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交流2200.02乙A0.300.18【详解】(1)[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2]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3]由频率与周期关系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2)[4]由图中点的间隔可知,甲图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是做变速直线运动。(3)[5]用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时,操作的合理顺序应是先接通电源,再用手牵动纸带,故选A。(4)[6]由题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故A点到D点共历时0.30s。[7]由平均速度公式从A到D纸带的平均速度为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第一小题小题6分,第二小题8分,第三小题10分,第四小题12分,共36分。16.为了提高同学们对科技技术的兴趣,顺德卓越高中联盟计划展开无人机大赛。某一小组控制无人机由位置A向北运动了6m用时3s到达B点,然后B点向东运动了5m用时1s到达C点,再由C向南运动了1m用时1s到达D点(无人机可看成质点,质点在B点、C点没有停顿),求(1)求整个运动过程的总位移;(2)求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率;(3)求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1),方向由A指向D;(2);(3),方向由A指向D【详解】(1)整个过程的总位移为方向由A指向D;(2)整个过程的路程为整个过程的平均速率为(3)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方向由A指向D。17.一个篮球从高h1=8m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经1.5s落到水平地面上,达到地面时速度为15m/s,然后撞击地面后以5m/s的速度反弹,经0.5s达到最高点h2=1.2m,已知篮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为0.2s,求:(1)篮球从空中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2)篮球与地面碰撞过程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3)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反弹至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答案】(1)5.33m/s;(2)100m/s2,方向竖直向上;(3)3.09m/s,方向竖直向下【详解】(1)根据平均速度计算公式有(2)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初速度为15m/s,末速度为-5m/s,篮球在与地面碰撞过程的平均加速度为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3)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反弹至最高点过程的位移为平均速度为方向竖直向下。18.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1)根据图甲,请判断汽车在段的运动情况;(2)求汽车在前内的平均速度和内的平均速率;(3)通过计算判断汽车在末的位置坐标并用在乙图中标出。【答案】(1)段做正向匀速直线运动、段静止、段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2)方向与初速方向相同,;(3)【详解】(1)根据图像分析知,汽车初速方向为正方向,汽车在段做正向匀速直线运动、段静止、段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2)根据图甲可知,前内汽车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方向与初速方向相同,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根据平均速率的定义(3)根据图像,末汽车在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