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必修1 第2课_第1页
《 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必修1 第2课_第2页
《 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必修1 第2课_第3页
《 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必修1 第2课_第4页
《 备考指南 政治 》课件-必修1 第2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2.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1.政治认同: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2.科学精神: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3.公共参与:查阅史料,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总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原因建构·知识网络栏目导航03热点议题+大题攻关01核心知识一04配套训练02核心知识二核心知识点一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整合•必备知识】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历史任务①基本国情: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②历史任务: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

________________、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国家富强(2)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

________________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3)探索得出的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社会性质资本主义道路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

________________。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马克思列宁主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

__________、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经过

__________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28年(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______________领导的,

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无产阶级工农联盟(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

______________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人民民主(5)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就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1.全面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升•关键能力】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阶级无产阶级革命过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点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基础缺乏群众基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结果和前途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失败告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对中国的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对世界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争取解放的斗争◎易错清零1.辛亥革命改变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答案】×。提示:

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落实•学科素养】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答案】×。提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3.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再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提示: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4.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答案】×。提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考向探究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走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之路吗?诚然,这是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但无论国际国内的环境,都不容许中国这样做。”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是因为(

)①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③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④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

【解析】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要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国外势力看,是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国内方面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①③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对内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压迫的民主革命,求得人民解放,②错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④错误。考向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核心素养正确认识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过程,明确资本主义道路在我国走不通,增强制度自信2.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由此可见(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准备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各有特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

【解析】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③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而不是物质准备,①错误。材料表明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不是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④错误。考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核心素养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区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培养科学精神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也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标志着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得到解决②标志着我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③使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④促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D

【解析】

从1949年到1952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①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②错误。“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促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③④正确。考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核心素养正确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培养科学精神,增强对国家的政治认同2核心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整合•必备知识】社会主义改造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过渡时期的时间界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

___________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

________________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个体农业经济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

______________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变革重要贡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

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____________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1)党的八大根本任务工业国社会生产力工业体系社会主义站起来宝贵经验1.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2)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升•关键能力】(3)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我国的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4)在社会阶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同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5)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微·点拨]社会主义改造2.全面理解党的八大时间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会议背景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切实把握提前完成重要决议①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②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历史意义①党的八大制定的这一路线既符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后的国情和民意,又富有创造精神。②它为党领导即将到来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无疑是正确的。③党的八大使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易错清零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提示: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2.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提示: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就是要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落实•学科素养】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答案】×。提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提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提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考向探究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结束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D.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答案】D

【解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A错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结束,B、C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正确。考向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核心素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与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培养科学精神,增强制度自信2.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④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C

【解析】

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①③观点符合题意。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召开的,②错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④错误。考向党的八大核心素养正确认识党的八大的重要贡献,培养科学精神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任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冲突和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A

【解析】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①②符合题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吸收借鉴了苏联经验,③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和矛盾,④错误。考向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核心素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以及意义,培养科学精神3热点议题+大题攻关◎典例导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经过10年发展,

同1956年相比,1966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3倍。棉纱、原煤、发电量、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很大增长。其中,石油工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到1965年已经实现原油的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原子能、航天等一批工业逐步建设起来,初步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仅用2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分析上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解题步骤审设问知识限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问题角度:原因类答题方向: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析材料提取信息链接教材题眼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教材知识: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题眼②: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教材知识: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写答案①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法技巧]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应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