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标准化和推广TOC\o"1-2"\h\u15327第1章绿色建筑概述 417158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发展 4251751.1.1定义 4202301.1.2发展 4118501.2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4207291.2.1国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5220561.2.2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513016第2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5318132.1生态与环保设计原则 5217462.1.1保护自然景观 5291142.1.2节约资源利用 556062.1.3减少环境污染 5115302.1.4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5171772.2节能减排设计原则 6315282.2.1优化建筑布局 6323062.2.2提高围护结构功能 6260162.2.3利用可再生能源 6182132.2.4高效能源系统 6242862.3健康舒适设计原则 660892.3.1室内空气质量 635722.3.2自然采光与照明 695032.3.3舒适室内环境 675012.3.4健康建筑材料 615267第3章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化 6194993.1设计标准与规范 659923.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目标 7166123.1.2国家及地方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与规范 7240113.1.3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7189993.2设计流程与方法 7199653.2.1设计前期准备 7287313.2.2设计方案构思 799193.2.3设计方案深化 7311443.3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 7294343.3.1设计方案评价方法 7288173.3.2设计方案优化策略 8153863.3.3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实例 818885第4章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8226214.1施工准备与策划 8113844.1.1绿色建筑理念融入施工策划 8318564.1.2施工资源优化配置 89884.1.3施工现场环境监测与保护 8130694.2施工过程管理 848154.2.1施工质量管理 8129224.2.2施工安全管理 8168544.2.3施工进度管理 818194.2.4施工成本管理 8250734.3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 88834.3.1绿色建筑材料研发与应用 8130704.3.2高效节能施工技术 9105674.3.3清洁生产技术 9131004.3.4信息化施工技术 973614.3.5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99060第5章绿色建筑施工标准化 9311745.1施工标准与规范 9231575.1.1绿色建筑施工标准概述 9258165.1.2施工标准体系 9308615.1.3施工标准制定与实施 9154265.2施工质量控制 9282495.2.1施工质量控制原则 9131485.2.2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965735.2.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9125795.3施工安全与环保 1031275.3.1施工安全管理 10216375.3.2环境保护措施 10299915.3.3节能减排与资源利用 1021517第6章绿色建筑材料 10114376.1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 10234966.1.1资源节约:选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1063236.1.2环境友好:优先选择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低、环境影响小的建筑材料。 10255136.1.3节能减排:选择具有良好保温隔热功能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1072486.1.4健康安全:保证建筑材料无毒、无害,不释放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1024846.1.5耐久功能:选择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建筑材料,减少维修、更换次数,降低长期环境影响。 1040186.2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1058016.2.1回收利用:对废弃建筑材料进行回收,通过技术处理后重新用于建筑项目。 11278086.2.2再生利用:将废弃建筑材料作为原料,生产新的建筑材料。 11187146.2.3临时利用:在建筑项目拆除过程中,将部分可利用的建筑材料临时用于其他项目。 11316796.2.4废弃物处理:对无法直接利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1187106.3建筑材料的环保功能评估 11289876.3.1生命周期评估:对建筑材料从生产、运输、使用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119046.3.2绿色建材认证:参考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对建筑材料进行绿色认证,保证其环保功能。 1170476.3.3环保指标检测:对建筑材料的关键环保指标进行实验室检测,如甲醛释放量、放射性等。 11298366.3.4环保功能跟踪:建立建筑材料环保功能数据库,对使用过程中的环保功能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117504第7章绿色建筑能源利用 11277677.1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 11132747.1.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11193537.1.2地热能利用技术 11218477.1.3风能利用技术 12135967.2建筑能效提升技术 1238427.2.1高功能围护结构 1213147.2.2高效能源设备 1223037.2.3建筑能耗监测与诊断 12137247.3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 1216197.3.1能源需求预测与优化 12212387.3.2远程监控与调控 12106007.3.3互动式能源管理 1218156第8章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 13189478.1雨水收集与利用 13131278.1.1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13203718.1.2雨水处理与储存 1390488.1.3雨水利用途径 13233568.2中水处理与回用 13210948.2.1中水来源与水质特点 13100078.2.2中水处理技术 13303148.2.3中水回用途径及安全措施 13277608.3绿色景观与水体设计 13147988.3.1绿色景观设计 13289498.3.2水体设计 1492298.3.3景观水体与雨水、中水的联合应用 147149第9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 14287729.1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14131659.1.1室内空气质量概述 1428029.1.2绿色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14155379.1.3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策略 14286699.1.4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估 14266749.2室内噪声与光环境设计 14179719.2.1室内噪声控制 1485759.2.2室内光环境设计 1551539.2.3声光环境一体化设计 15167329.3室内热湿环境优化 15128559.3.1室内热湿环境概述 1577309.3.2绿色建筑室内热湿环境标准 15261279.3.3室内热湿环境优化策略 15216939.3.4室内热湿环境监测与评估 1514549第10章绿色建筑推广与普及 151313810.1政策与法规支持 152713610.1.1政策背景分析 151746310.1.2绿色建筑相关法规概述 151042810.1.3政策与法规对绿色建筑推广的作用 15611710.1.4政策与法规的完善及实施建议 152091210.2绿色建筑市场推广策略 151386710.2.1绿色建筑市场现状分析 15718610.2.2绿色建筑市场推广的关键因素 15551110.2.3绿色建筑市场推广策略制定 161436310.2.4成功案例分析 161285210.3绿色建筑教育培训与宣传 161289110.3.1绿色建筑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162732510.3.2绿色建筑教育培训体系构建 161907610.3.3绿色建筑宣传策略与方法 161384610.3.4教育培训与宣传的实践成果 16860510.4国际合作与交流经验借鉴 161011910.4.1国际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1670010.4.2国际绿色建筑推广政策与法规借鉴 16587310.4.3国际绿色建筑市场推广策略分析 162528110.4.4国际绿色建筑教育培训与宣传经验 16第1章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发展1.1.1定义绿色建筑,即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等全寿命周期内,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低碳减排、循环再生、功能合理、健康舒适等因素,以降低建筑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绿色建筑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建筑物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1.1.2发展绿色建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各国逐渐认识到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绿色建筑,加大了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和推广力度,绿色建筑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绿色建筑已成为全球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1.2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1.2.1国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国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体系、英国的BREEAM(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nmentalAssessmentMethod)体系、澳大利亚的GreenStar体系等。这些评价体系从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室内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材料选择等方面对建筑物进行综合评价。1.2.2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为代表,涵盖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评价体系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两个阶段,以星级评价和标识制度为手段,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还推出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版,进一步提高了绿色建筑评价的要求,以适应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需求。通过实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建筑行业整体水平,促进绿色建筑的普及和发展。第2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2.1生态与环保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生态与环保的基本原则,旨在降低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以下为生态与环保设计原则的具体内容:2.1.1保护自然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条件,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2.1.2节约资源利用绿色建筑设计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倡使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对资源的消耗。2.1.3减少环境污染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到建筑物的施工、使用、维护和拆除,降低环境污染。2.1.4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设计手段,提高建筑物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提高绿化覆盖率,利用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手段,增加城市绿色空间。2.2节能减排设计原则节能减排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目标。以下为节能减排设计原则的具体内容:2.2.1优化建筑布局合理设计建筑物的朝向、开窗方向和建筑体型,以降低建筑物能耗。2.2.2提高围护结构功能优化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提高保温、隔热、气密功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需求。2.2.3利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2.2.4高效能源系统采用高效能源系统,如高效空调、照明设备等,降低建筑能源消耗。2.3健康舒适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关注室内外环境的健康舒适,以下为健康舒适设计原则的具体内容:2.3.1室内空气质量保证室内空气质量,通过合理的通风、空气过滤等措施,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2.3.2自然采光与照明优化建筑布局和窗户设计,提高室内自然采光效果,减少人工照明需求。2.3.3舒适室内环境合理设计室内温湿度、噪音、室内绿化等,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2.3.4健康建筑材料选用无毒、无害、环保的建筑材料,保障室内环境质量。通过以上绿色建筑设计原则,有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物的生态、节能、健康功能。第3章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化3.1设计标准与规范3.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目标本节首先阐述绿色建筑的定义,即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低碳减排、以人为本、功能合理、健康舒适等因素,以降低建筑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接着,明确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包括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等。3.1.2国家及地方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与规范介绍我国现行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与规范,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以及各地区根据本地气候、资源、经济条件等制定的绿色建筑地方标准。分析这些标准与规范的主要内容、适用范围和作用,为设计人员提供依据。3.1.3绿色建筑设计原则阐述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如节能优先、因地制宜、功能合理、技术适宜、经济美观等。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这些原则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的应用。3.2设计流程与方法3.2.1设计前期准备介绍绿色建筑设计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项目背景分析、场地调研、气候数据分析、绿色建筑目标确定等。强调前期准备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3.2.2设计方案构思阐述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构思过程,包括建筑形式、空间布局、材料选用、设备系统等方面的考虑。重点介绍如何运用生态、节能、环保等理念,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3.2.3设计方案深化在本节中,详细介绍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深化过程,包括建筑功能模拟、能耗分析、室内外环境质量评价等。通过量化分析,评估设计方案的绿色功能,并提出优化措施。3.3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3.3.1设计方案评价方法介绍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主要从生态、节能、环保、功能、美观等方面进行;定量评价则采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3.2设计方案优化策略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策略。包括建筑形式调整、材料设备选型优化、能源利用优化、室内外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旨在提高设计方案的绿色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3.3.3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实例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在评价与优化过程中的改进措施,以及最终取得的绿色建筑效果。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第4章绿色建筑施工技术4.1施工准备与策划4.1.1绿色建筑理念融入施工策划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贯彻到施工策划阶段,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4.1.2施工资源优化配置对施工所需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1.3施工现场环境监测与保护建立施工现场环境监测体系,预防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2施工过程管理4.2.1施工质量管理严格遵循绿色建筑标准与要求,保证施工质量。4.2.2施工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降低安全发生概率。4.2.3施工进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绿色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4.2.4施工成本管理优化成本控制策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4.3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4.3.1绿色建筑材料研发与应用研究和推广绿色建筑材料,提高材料功能,降低环境污染。4.3.2高效节能施工技术采用高效节能施工工艺,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4.3.3清洁生产技术运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4.3.4信息化施工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施工管理效率,实现绿色建筑施工的智能化。4.3.5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减少废弃物产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第5章绿色建筑施工标准化5.1施工标准与规范5.1.1绿色建筑施工标准概述本节主要介绍绿色建筑施工标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政策,阐述绿色建筑施工标准的重要性。5.1.2施工标准体系梳理绿色建筑施工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及与之相关的施工规范、技术导则等。5.1.3施工标准制定与实施分析绿色建筑施工标准的制定过程,包括标准的立项、编制、审批和发布。同时探讨绿色建筑施工标准在施工现场的实施与监督。5.2施工质量控制5.2.1施工质量控制原则阐述绿色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如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等。5.2.2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介绍绿色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质量控制计划、施工过程控制、验收控制等。5.2.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如材料验收、施工工艺、施工节点等。5.3施工安全与环保5.3.1施工安全管理本节主要介绍绿色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防护措施等。5.3.2环境保护措施探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扬尘治理、噪音控制、废水处理等。5.3.3节能减排与资源利用分析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措施,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如节能材料、再生能源利用、建筑废弃物处理等。通过以上章节的论述,为绿色建筑施工标准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6章绿色建筑材料6.1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绿色建筑材料的选取是构建绿色建筑的基础,其宗旨在于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建筑物室内环境质量。在选择绿色建筑材料时,应考虑以下方面:6.1.1资源节约:选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6.1.2环境友好:优先选择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低、环境影响小的建筑材料。6.1.3节能减排:选择具有良好保温隔热功能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能耗。6.1.4健康安全:保证建筑材料无毒、无害,不释放对人体有害的物质。6.1.5耐久功能:选择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建筑材料,减少维修、更换次数,降低长期环境影响。6.2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旨在降低建筑垃圾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6.2.1回收利用:对废弃建筑材料进行回收,通过技术处理后重新用于建筑项目。6.2.2再生利用:将废弃建筑材料作为原料,生产新的建筑材料。6.2.3临时利用:在建筑项目拆除过程中,将部分可利用的建筑材料临时用于其他项目。6.2.4废弃物处理:对无法直接利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6.3建筑材料的环保功能评估为保障绿色建筑的质量,需对建筑材料的环保功能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6.3.1生命周期评估:对建筑材料从生产、运输、使用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6.3.2绿色建材认证:参考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对建筑材料进行绿色认证,保证其环保功能。6.3.3环保指标检测:对建筑材料的关键环保指标进行实验室检测,如甲醛释放量、放射性等。6.3.4环保功能跟踪:建立建筑材料环保功能数据库,对使用过程中的环保功能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通过以上措施,为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环保的建筑材料,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7章绿色建筑能源利用7.1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7.1.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绿色建筑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该系统通过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结合建筑一体化设计,太阳能光伏板可成为建筑的一部分,提高建筑美观性。7.1.2地热能利用技术地热能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地热热泵系统,将地下的热量转移到建筑内部,实现供暖和制冷。同时地热能还可以用于生活热水供应,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7.1.3风能利用技术风能是另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可通过风力发电系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需求。利用自然通风技术,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降低建筑能耗。7.2建筑能效提升技术7.2.1高功能围护结构高功能围护结构对提高建筑能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降低建筑物的热传导和空气渗透,减少能源损失。同时合理的窗墙比和遮阳措施可以降低夏季空调负荷和冬季采暖负荷。7.2.2高效能源设备在绿色建筑中,选用高效能源设备是提升建筑能效的关键。例如,高效空调系统、节能照明设备等,可以在满足建筑使用需求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7.2.3建筑能耗监测与诊断通过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发觉能耗漏洞,为节能改造提供依据。采用先进的能耗监测技术,对建筑各个部分的能耗进行精确统计,有助于提高能源管理水平。7.3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7.3.1能源需求预测与优化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建筑能耗数据的分析,预测能源需求,实现能源的合理调配。同时结合可再生能源的实时发电情况,优化能源使用策略。7.3.2远程监控与调控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能源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调控。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调节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运行状态,以适应室内外环境变化,降低能源浪费。7.3.3互动式能源管理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引导用户参与能源管理。通过手机APP、智能终端等途径,实时显示建筑能耗情况,提供节能建议,促进用户养成节能习惯。第8章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8.1雨水收集与利用8.1.1雨水收集系统设计本节主要介绍绿色建筑中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首先阐述雨水收集系统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然后分析不同类型的雨水收集设施,如屋顶集水、地面集水和透水铺装等。详细讨论如何根据建筑物特点及地区气候条件进行雨水收集系统的优化设计。8.1.2雨水处理与储存本节主要阐述雨水处理和储存的技术措施。首先分析雨水水质特点,然后介绍常用的雨水处理工艺,如沉淀、过滤、消毒等。对雨水储存设施的设计原则和选用要点进行详细讲解,以保证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8.1.3雨水利用途径本节主要探讨绿色建筑中雨水的利用途径。首先分析雨水用于绿化、景观水体、冲厕等不同用途的需求和水质要求。介绍雨水利用系统与其他水源系统的耦合应用,如雨水与中水、地下水等水源的联合利用。8.2中水处理与回用8.2.1中水来源与水质特点本节介绍中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首先阐述中水的主要来源,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然后分析中水的水质特点,为后续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8.2.2中水处理技术本节详细讲解绿色建筑中中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和应用。首先介绍常见的中水处理工艺,如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然后分析不同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便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8.2.3中水回用途径及安全措施本节探讨中水的回用途径及其安全性。首先介绍中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绿化、冲厕等不同用途的需求和水质要求。分析中水回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中水回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3绿色景观与水体设计8.3.1绿色景观设计本节主要阐述绿色建筑中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首先介绍绿色景观的概念及其对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然后分析绿色景观设计的要点,如植物选择、灌溉系统设计、土壤改良等,以提高景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8.3.2水体设计本节详细讲解绿色建筑中水体设计的技术要点。首先介绍水体设计的类型,如静态水体、动态水体等。然后分析水体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如水体的形态、水质保持、生态平衡等,以保证水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3.3景观水体与雨水、中水的联合应用本节探讨绿色建筑中景观水体与雨水、中水的联合应用。首先分析联合应用的优势,然后介绍实际工程中的成功案例,为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第9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9.1室内空气质量控制9.1.1室内空气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精美课件
- 稻谷种植与农产品市场分析考核试卷
- 秋天的早晨初三语文作文
- 描写雨的初三语文作文
- 拒绝平庸的初三语文作文
- 体育表演艺术培训与指导考核试卷
- 畜产品加工与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考核试卷
- 矿山石材的开采对地貌影响考核试卷
- 搪瓷喷漆房通风系统考核试卷
- 三年级数学脱式计算题
- 酒店宾馆消防安全操作规程(3篇)
- AQT3034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
-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 应急物资仓库管理制度(4篇)
- 西安老城根Gpark策略课件0816
- 2024全国高考历史真题之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图书馆管理系统》课件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
- 2023年高考真题-政治(福建卷) 含答案
- 幼儿园小班认识小动物课件
- 标本采集错误应急演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