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古代史练习题集_第1页
历史学古代史练习题集_第2页
历史学古代史练习题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试卷第=PAGE1*2-11页(共=NUMPAGES1*22页) 综合试卷第=PAGE1*22页(共=NUMPAGES1*22页)PAGE①姓名所在地区姓名所在地区身份证号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所在地区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3.不要在试卷上乱涂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内填写无关内容。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夏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夏朝的都城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

(3)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

(4)夏朝的统治时间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2.下列关于商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1)商朝的都城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

(2)商朝的建立者是汤

(3)商朝的统治时间为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4)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

3.下列关于西周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1)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国众多

(2)西周时期的都城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3)西周时期的统治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

(4)西周时期的国君称为“天子”

4.下列关于春秋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1)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2)春秋时期的时间约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3)春秋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

(4)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为诸侯割据

5.下列关于战国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1)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2)战国时期的时间约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3)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墨子、庄子等

(4)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为封建制度

答案及解题思路:

1.正确答案:A(1)和(3)。

解题思路:根据历史记载,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而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关于都城和统治时间的叙述存在误差,夏朝的都城位于河南省登封市附近,而非安阳市,统治时间从公元前2070年左右至公元前1600年左右。

2.正确答案:A(2)。

解题思路:商朝的都城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是其建立者。关于商朝的统治时间有误,应为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虽然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但这一表述不如(2)选项更为精确。

3.正确答案:A(1)和(3)。

解题思路: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封国众多。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这一表述正确。统治时间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关于“天子”的称号,西周时期的确存在,因此选项(4)也正确。

4.正确答案:A(1)和(2)。

解题思路: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孔子、孟子等。政治制度方面,诸侯割据的表述准确。

5.正确答案:A(1)、B(2)、C(3)和D(4)。

解题思路: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墨子和庄子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思潮的多元发展。政治制度上,战国时期的封建制度确立。二、填空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

答案:夏

解题思路: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左右。

2.商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答案:汤

解题思路:商朝的建立者是汤,他通过革命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3.西周时期的都城在今天的______。

答案:西安

解题思路:西周时期的都城称为镐京,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4.春秋时期的时间约为公元前______年至公元前______年。

答案:770年,476年

解题思路: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时间界限约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5.战国时期的时间约为公元前______年至公元前______年。

答案:475年,221年

解题思路:战国时期是继春秋时期之后的时期,时间大约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结束。三、判断题1.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

2.商朝的都城在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

3.西周时期的国君称为“王”而非“天子”。()

4.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5.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为封建制度。()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

解题思路: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建立者是大禹。这一信息在《史记》等历史文献中有明确记载。

2.答案:×

解题思路:商朝的都城并非位于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商朝的都城经历了多次迁移,但最著名的都城包括安阳(殷墟)等地。

3.答案:×

解题思路:西周时期的国君被称为“天子”,而非“王”。这一称谓反映了周王朝的封建等级制度,天子是天下共主。

4.答案:×

解题思路: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但并非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第一个统一的王朝是秦朝,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

5.答案:√

解题思路: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确实是封建制度。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实行分封制,国家政治权力分散,诸侯王拥有较大的权力。四、简答题1.简述夏朝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

答案:

夏朝的历史背景: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夏朝建立之前,黄河流域出现了众多部落,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

夏朝的主要特征:政治上,夏朝建立了以国王为中心的集权制国家;经济上,夏朝发展了农业生产,开始使用青铜器;文化上,夏朝有了文字的萌芽,如甲骨文。

2.简述商朝的兴衰过程。

答案:

商朝的兴衰过程: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由汤建立,经历了盘庚迁都到殷后进入强盛期。商朝晚期由于内乱和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被周朝所灭。

兴盛期特点:商朝政治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官制,经济上青铜器制造发达,文化上出现了甲骨文。

3.简述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答案:

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周武王灭商后,为了巩固政权,实行了分封制。周王将领土分封给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统治权,同时要向周王臣服,提供军事和贡品。

分封制的作用:分封制有助于稳定周初的政权,使周王朝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展疆域。

4.简述春秋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答案:

春秋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包括:春秋五霸的兴起,如齐桓公、晋文公等;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如城濮之战、桂陵之战等;孔子等思想家、政治家的活跃。

5.简述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答案: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激烈。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渐成为七雄中的强国,通过连续的战争,先后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最终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答案及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对于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的问题,首先需要理解历史背景,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状况等,然后分析主要特征。

对于兴衰过程、制度、时期历史事件等问题,要明确时间线索,了解事件的发生顺序和原因,以及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作答时,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避免出现错误信息或逻辑错误。五、论述题1.结合历史背景,论述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解题思路:

(1)阐述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

(2)论述夏朝的政治制度特点。

(3)分析商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4)探讨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答案: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阶段。夏朝建立后,实行的是以部落联盟为基础的王权制度。商朝时期,政治制度逐渐完善,形成了以国王为核心的官僚制度。西周时期,通过分封制、宗法制度等,加强了集权,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由部落联盟向集权国家的过渡。

2.结合历史事实,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解题思路:

(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2)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3)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变革。

(4)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变革时期。这一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迅速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政治上,诸侯割据,战国纷争,诸侯争霸,形成了多中心的政治格局。经济上,土地兼并加剧,自耕农经济崛起。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结合历史资料,论述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

解题思路:

(1)分析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

(2)探讨秦国在统一过程中的政策优势。

(3)论述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

(4)总结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

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有多方面。秦国地处关中平原,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和积蓄力量。秦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商鞅变法,加强了集权。秦国在统一过程中,注重发挥军事优势,如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秦朝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4.结合历史事件,论述汉朝的文景之治。

解题思路:

(1)阐述汉朝文景之治的历史背景。

(2)分析文景之治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探讨文景之治对后世的影响。

(4)总结文景之治的历史地位。

答案:

汉朝文景之治是指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治理。这一时期,政治上实行宽松政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文景之治时期,推行“无为而治”的思想,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景之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汉武帝时期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5.结合历史背景,论述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解题思路:

(1)分析唐朝繁荣的历史背景。

(2)论述唐朝繁荣的经济、文化特点。

(3)探讨唐朝衰落的原因。

(4)总结唐朝繁荣与衰落的历史经验。

答案: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唐朝繁荣的原因有:地理优势、政治制度完善、民族政策开明等。唐朝繁荣的经济特点表现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全面发展;文化上,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达到了顶峰。但是唐朝晚期,由于内忧外患,导致了国家的衰落。唐朝的繁荣与衰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六、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周时期,我国实行分封制,诸侯国众多,政治制度较为松散。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国家统一成为时代主题。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演变。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主要体现在分封制上,这一制度下,诸侯国众多,政治权力分散,对地方的控制力较弱。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国家统一成为时代主题,政治制度逐渐向集权演变。

解题思路:

分析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特点,包括诸侯国众多、政治权力分散等;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如诸侯割据、战争频繁等;总结这两个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即从分封制向集权制度转变。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集权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二:汉朝时期,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集权。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秦汉时期集权制度的特点及其演变。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秦汉时期的集权制度特点主要体现在皇帝总揽大权,地方行政机构实行郡县制,对地方的控制力较强。秦朝时期,集权制度初步形成;汉朝时期,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集权。

解题思路:

分析秦汉时期集权制度的特点,如皇帝总揽大权、郡县制等;分析秦朝和汉朝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如秦朝初步形成、汉朝进一步强化等;总结这一时期集权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