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页(共24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一单元一.试题(共20小题)1.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正确、美观地填写在田字格里。là八zhōu已不知áo煮了多久。八儿吞yàn着口水,在灶边巴巴地等,看着妈妈jiǎo和的动作越来越费力,便知道这是要出锅了。不等妈妈一声令下,碗zhǎn、kuài子、汤chí早就被八儿一一摆好。终于吃上了!浓chóu、甜腻,各色的豆子都zhǒng胀了,糊作深hè色的一团。八儿像老鼠掉进了米gāng,一头扎进碗里,吃得小脸zāng兮兮的,也顾不上了。2.给多音字组词。咽劲咽劲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腊八这天还要泡(pāopào)腊八蒜,吃些好吃的干(gāngàn)果。(2)杂拌儿是用各种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huóhuo)成的。(3)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jiānjiàn)断。(4)元宵(xiàoxiāo)节,处处(chǔchù)悬灯结(jiē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4.查字典填空“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腻”在字典中解释有:①食品中油脂过多;②因食品中油腻过多而使人不想吃;③腻烦、厌烦;④细致;⑤黏;⑥污垢。下列词中的“腻”分别应该选择哪种解释。细腻油腻听腻了5.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腊八粥新衣庙会毛驴醋大蒜年画爆竹灯笼6.补充课文出现的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万更万得然同独心悬结无顾(1)上面的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的是。(2)新年到,大人小孩都穿上了新衣新鞋,显出一派的气象。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皎皎河汉女(2)脉脉不得语(3)中庭地白树栖鸦(4)日暮汉宫传蜡烛8.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藏戏》是从不同的方面来介绍藏戏特点的,《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B.《藏戏》的语言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北京的春节》语言自然、平实、精练、京味儿浓郁,耐人寻味。 C.藏戏表演全靠艺人说唱来描述,连乐器也不需要。9.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0.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日暮汉宫传蜡烛(汉宫:这里指汉代皇宫。) B.纤纤擢素手(素:素雅。) C.轻烟散入五侯家(五侯:五家权贵豪门。) D.泣涕零如雨(零:落下。)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A.这学期,她订阅了《美文》《读者》《小学生周报》等杂志。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不一会儿,大家终于把这道题做出来了。 D.他身材魁梧,仪表威严,然而,他有两个令人遗憾的缺陷。12.下面三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祟山峻岭节然不同野马脱缰 B.青面獠牙随心所浴载歌载舞 C.和睦相处豁达乐观勤俭持家13.阅读课文,完成练习:(1)《腊八粥》是作家的作品,写出了一家人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和对家庭亲情的。(2)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人物线索,从到到,再到。(3)课文主要通过八儿的、、的描写,刻画了一个的儿童形象。(4)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两件事,其中这件事写得详细,这件事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14.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缩句)(2)这粥,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恰当的关联词把句子补充完整)(3)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修改病句)15.根据情境写诗句。(1)《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2)《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3)《寒食》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描写全城皆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诗句是,。16.下列诗句描写了哪些传统习俗呢?选一选将序号填在括号里。(可多选)A.放爆竹B.贴春联C.赏花灯D.守岁E.登高F.赛龙舟G.插茱萸(1)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2)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7.口语交际。生活中有一些场合需要我们作即兴发言。下面两个场景,请任选一个发言。场景一:班里来了新同学,请你代表全班同学对他表示欢迎。场景二:参加爷爷的寿宴,宴席上向爷爷说几句祝福的话。我选择场景,我会说:18.阅读。腊八粥(节选)ㅤㅤ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铜钱的饺子谁有福,一年走红运。院子里铺着芝麻秸儿。小丫头儿不许出门,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人们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出谜语,讲故事,这叫守岁。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在梆子声中人们才能往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上桌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们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踏着芝麻秸儿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天麻麻亮,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已经敲门。开门相见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恭喜,恭喜!”“同喜,同喜!”我平时串百家门,正月初一要给百家拜年。出左邻入右舍,走东家串西家,村南村北各门各户拜了个遍,这时我才觉得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横线。大小便(biànpián)打更(gēnggèng)(2)作者介绍的过年的习俗有、、、、等。(3)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A.统领下文。B.点明中心,总结全文。(4)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习俗?写一写。19.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过年(节选)丰子恺ㅤㅤ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的时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吃过年夜饭,还有一出滑稽戏呢。这叫“毛糙纸揩洼”。“洼”就是屁股。一个人拿一张糙纸,把另一个人的嘴揩一揩。意思是说:你这嘴巴是屁股,你过去一年中所说的不祥的话,例如“要死”之类的,都等于放屁。但是人都不愿意被揩,尽量逃避。然而揩的人很调皮,出其不意,突如其来。哪怕你是极小心的人,也总会被揩。有时其人出前门去了,大家就不提防他。岂知道他绕了个圈子,悄悄地从后门进来,终于被揩了去。此时笑声、喊声使过年的欢乐气氛更加浓重了。ㅤㅤ街上提着灯笼讨债的,络绎不绝,直到天色将晓,还有人提着灯笼急急忙忙地跑来跑去。灯笼是千万少不得的。提灯笼,表示还是大年夜,可以讨债;如果不提灯笼,那就是新年,欠债的可以打你几记耳光,要你保他三年顺境。因为大年初一讨债是禁忌的。但是这时候我家早已结账,关店,正在点起香烛接灶君菩萨。此时通行吃接灶圆子,管账先生一面吃圆子,一面向我母亲报告账务。说到盈余,笑容满面。他告别回去,我们也收拾,睡觉。但是睡不到两个钟头,又得起来,拜年的乡下客人已经来了。ㅤㅤ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的客人。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ㅤㅤ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就留下一张红片子。父亲死后,母亲叫我也穿着礼服去拜年。我实在很不高兴。因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穿礼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讥笑的,也有叹羡的,叫我非常难受。现在回想,母亲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举已废,还希望我将来也中个举人,重振家业,所以把我如此打扮,聊以慰情。ㅤㅤ正月初四,晚上接财神。别的事情排场大小不定,独有接财神,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大概他们想:敬神可以邀得神的恩宠,今后让他们发财。ㅤㅤ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谢往还,也很热闹。厨房里年菜很多,客人来,搬出就是。但是到了正月半,也就差不多吃完了。所以有一句话:“拜年拜到正月半,烂溏鸡屎炒青菜。”我的父亲不爱吃肉,喜欢吃素。所以我们家里,大年夜就烧好一大缸萝卜丝油豆腐,油很重,滋味很好。每餐盛出一碗来,放在锅子里一热,便是最好的饭菜。我至今还忘不了那种好滋味。但是让家里人烧起来,总不及童年时的好吃,怪哉!ㅤㅤ正月十五,在古代是一个元宵佳节,然而赛灯之事,久已废止,只有市上卖些兔子灯、蝴蝶灯等,聊以应名而已。二十日,各店照常开门做生意,学堂也开学,过年也就结束。(1)文章按照顺序,分别介绍了大年夜、、、、初五以后、、正月二十这几天的活动。其中,作者对这一天的活动介绍最为详细。(2)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大年夜的活动?A.吃年夜饭B.接财神C.接灶君菩萨D.玩“毛糙纸揩洼”滑稽戏E.吃接灶圆子F.提着灯笼讨债(3)文中最让你喜欢的年俗是什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0.在一年里,我们会度过许多美好的传统节日。在你的家乡,这些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呢?你参与这些风俗活动时的感受如何?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写一写。要求: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条理清晰,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一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89101112答案CDDDC一.试题(共20小题)1.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正确、美观地填写在田字格里。là腊八zhōu粥已不知áo熬煮了多久。八儿吞yàn咽着口水,在灶边巴巴地等,看着妈妈jiǎo搅和的动作越来越费力,便知道这是要出锅了。不等妈妈一声令下,碗zhǎn盏、kuài筷子、汤chí匙早就被八儿一一摆好。终于吃上了!浓chóu稠、甜腻,各色的豆子都zhǒng肿胀了,糊作深hè褐色的一团。八儿像老鼠掉进了米gāng缸,一头扎进碗里,吃得小脸zāng脏兮兮的,也顾不上了。【考点】看拼音写汉字.【答案】腊粥熬咽搅盏筷匙稠肿褐缸脏【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汉字。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故答案为:腊粥熬咽搅盏筷匙稠肿褐缸脏【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汉字。2.给多音字组词。咽yān咽喉劲jìn干劲咽yè呜咽劲jìng强劲【考点】多音字;组词.【答案】yān咽喉jìn干劲yè呜咽jìng强劲【分析】这道题考查多音字,注意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用不同的拼音拼出后组词,词性不同,词义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解答】咽:[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咽喉。[yè]声音受阻而低沉:呜咽。劲:[jìn]力气:干劲。[jìng]坚强有力:强劲。故答案为:yān咽喉jìn干劲yè呜咽jìng强劲【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腊八这天还要泡(pāopào)pào腊八蒜,吃些好吃的干(gāngàn)gān果。(2)杂拌儿是用各种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huóhuo)huo成的。(3)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jiānjiàn)jiàn断。(4)元宵(xiàoxiāo)xiāo节,处处(chǔchù)chù悬灯结(jiējié)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考点】汉字读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解答】(1)泡:pāo鼓起而松软的东西:眼~。pào用液体浸物品:~蒜。故“泡腊八蒜”的“泡”应读“pào”。干:gān没有水分或水分少:~果。gàn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故“干果”的“果”应读“gān”。(2)和:hé平和;和缓:温~。hè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huò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掺和”的“和”应读“huo”。(3)间:jiān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或介于两桩事物当中及其相互关系:中~。jiàn隔开,不连接:~断。故“间断”的“间”应读“jiàn”。(4)处:chǔ居住:穴居野~。chù地方:~~。故“处处”的“处”应读“chù”。结:jiē植物长果实:开花~果。jié系:~彩。故“悬灯结彩”的“结”应读“jié”。故答案为:(1)pàogān;(2)huo;(3)jiàn;(4)xiāochùjié。【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4.查字典填空“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N,再查ni;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月部,再查9画。“腻”在字典中解释有:①食品中油脂过多;②因食品中油腻过多而使人不想吃;③腻烦、厌烦;④细致;⑤黏;⑥污垢。下列词中的“腻”分别应该选择哪种解释。细腻④油腻①听腻了③【考点】部首查字法.【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字的笔画和查字典。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解答】“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N”,再查“ni”;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月”部,再查9画。细腻的“腻”意思是细致。油腻的“腻”意思是食品中油脂过多。听腻了的“腻”意思是腻烦、厌烦。故答案为:Nni月9④①③。【点评】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5.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喝腊八粥穿新衣逛庙会骑毛驴吃醋大蒜买年画放爆竹提灯笼【考点】词语搭配.【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搭配的能力,完成时要细心分析题目中所给的名词或形容词,结合平时学习中的积累,然后用合适的词进行搭配。【解答】答案为:喝腊八粥穿新衣逛庙会骑毛驴吃醋大蒜买年画放爆竹提灯笼【点评】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具体。6.补充课文出现的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万象更新万不得已截然不同独出心裁悬灯结彩无所顾忌(1)上面的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的是截然不同。(2)新年到,大人小孩都穿上了新衣新鞋,显出一派万象更新的气象。【考点】补全词语;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选字词填空.【答案】象新不已截不出裁灯彩所忌(1)截然不同;(2)万象更新。【分析】考查了补全词语、词语理解与辨析、选词填空。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解答】万象更新万不得已截然不同独出心裁悬灯结彩无所顾忌(1)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完全不同(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根据意思,应选“截然不同”。(2)万象更新:宇宙间的一切景象都换了新貌。形容初春的景象或欣欣向荣的形势。根据意思,结合语境,应选“万象更新”。故答案为:象新不已截不出裁灯彩所忌(1)截然不同;(2)万象更新。【点评】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多积累的好习惯,多读多背多写。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皎皎河汉女指织女星。(2)脉脉不得语相视无言的样子。(3)中庭地白树栖鸦即庭中,庭院中。(4)日暮汉宫传蜡烛这里用汉朝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考点】诗歌词句理解.【答案】(1)指织女星。(2)相视无言的样子。(3)即庭中,庭院中。(4)这里用汉朝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分析】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解答】(1)出自《迢迢牵牛星》,翻译:明亮的织女星。河汉女:指织女星。(2)出自《迢迢牵牛星》,翻译: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3)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翻译: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庭:即庭中,庭院中。(4)出自韩翃的《寒食》,翻译: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故答案为:(1)指织女星。(2)相视无言的样子。(3)即庭中,庭院中。(4)这里用汉朝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点评】古诗的翻译:必须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古诗的具体、准确的内容,如果出现古代用语,必须查阅其意,用语言将古诗的大概意思写出来。8.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藏戏》是从不同的方面来介绍藏戏特点的,《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B.《藏戏》的语言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北京的春节》语言自然、平实、精练、京味儿浓郁,耐人寻味。 C.藏戏表演全靠艺人说唱来描述,连乐器也不需要。【考点】课文理解.【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课文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解答】A、B正确。C.有误,由文中“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其伴奏”一句可知,藏戏表演需要乐器。故选:C。【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9.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考点】诗歌翻译;节日风俗.【答案】D【分析】考查了诗歌的翻译和重要节假日,分析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含义,注意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把握所翻译句子的大概意思。【解答】A.出自宋朝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写的是春节。B.出自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写的是中秋节。C.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写的是重阳节。D.出自唐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故选:D。【点评】紧扣诗句的含义来分析,注意揣摩句意,联系诗歌的整体进行思考。10.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日暮汉宫传蜡烛(汉宫:这里指汉代皇宫。) B.纤纤擢素手(素:素雅。) C.轻烟散入五侯家(五侯:五家权贵豪门。) D.泣涕零如雨(零:落下。)【考点】诗歌词句理解.【答案】D【分析】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解答】A.错误,汉宫:这里指唐代皇宫。B.错误,素:白皙。C.错误,五侯:泛指权贵豪门。D.正确。故选:D。【点评】古诗的翻译:必须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古诗的具体、准确的内容,如果出现古代用语,必须查阅其意,用语言将古诗的大概意思写出来。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A.这学期,她订阅了《美文》《读者》《小学生周报》等杂志。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不一会儿,大家终于把这道题做出来了。 D.他身材魁梧,仪表威严,然而,他有两个令人遗憾的缺陷。【考点】修改病句.【答案】D【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解答】A.有语病,把《小学生周报》去掉即可,《小学生周报》是报纸,不是杂志。B.有语病,在“养成”前面加上“是否”,属于前后搭配不当的语病。C.有语病,把“终于”去掉,属于前后搭配不当的语病。D.正确。故选:D。【点评】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12.下面三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祟山峻岭节然不同野马脱缰 B.青面獠牙随心所浴载歌载舞 C.和睦相处豁达乐观勤俭持家【考点】错别字.【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解答】A.崇山峻岭:高而陡峭的山岭。故“祟山峻岭”错误。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故“节然不同”错误。B.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故“随心所浴”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是否正确。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13.阅读课文,完成练习:(1)《腊八粥》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期待和对家庭亲情的心满意足。(2)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人物线索,从急切到好奇到期待,再到心满意足。(3)课文主要通过八儿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干净、纯粹、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4)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这件事写得详细,喝粥这件事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腊八粥的美味和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考点】课文理解.【答案】(1)沈从文其乐融融期待心满意足;(2)急切好奇期待心满意足;(3)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干净、纯粹、天真、烂漫;(4)等粥喝粥等粥喝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腊八粥的美味和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分析】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解答】(1)《腊八粥》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期待和对家庭亲情的心满意足。(2)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人物线索,从急切到好奇到期待,再到心满意足。(3)课文主要通过八儿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干净、纯粹、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4)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这件事写得详细,喝粥这件事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腊八粥的美味和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故答案为:(1)沈从文其乐融融期待心满意足;(2)急切好奇期待心满意足;(3)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干净、纯粹、天真、烂漫;(4)等粥喝粥等粥喝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腊八粥的美味和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点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14.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缩句)老铺挂出灯来。(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恰当的关联词把句子补充完整)(3)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修改病句)我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考点】扩句和缩句;修改病句;关联词.【答案】(1)老铺挂出灯来。(2)不是而是;(3)我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分析】考查了缩写句子、关联词和修改病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解答】(1)考查了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有名的”“都要”“几百盏”。(2)考查了关联词。分句间是选择关系,可以用“不是……而是……”相连。(3)考查了修改病句。成分残缺,添加“我”。故答案为:(1)老铺挂出灯来。(2)不是而是;(3)我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点评】缩句口诀:“的”“地”去前“得”去后,数词量词也要去。“着”“了”“过”要保留,专有名词不能缩。15.根据情境写诗句。(1)《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2)《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3)《寒食》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描写全城皆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诗句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意思是: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描写了织女美丽而勤劳。(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了月光皎洁。(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意思是: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描写了全城皆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故答案为:(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6.下列诗句描写了哪些传统习俗呢?选一选将序号填在括号里。(可多选)A.放爆竹B.贴春联C.赏花灯D.守岁E.登高F.赛龙舟G.插茱萸(1)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F(2)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D(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A(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B(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C(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EG【考点】节日风俗;诗文词句理解.【答案】(1)F;(2)D;(3)A;(4)B;(5)C;(6)EG。【分析】本题考查了节日风俗和诗文词句理解。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了解。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上网查阅资料。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如:春节、端午节等,通过课内所学或课后查工具书、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列举一种简单介绍即可。【解答】(1)“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出自明朝诗人边贡的作品《午日观竞渡》。这两句写的是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的场景,表现了端午节时期热闹的场面。描写的是赛龙舟的习俗故选F。(2)“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出自南宋范成大的《卖痴呆词》。意思是除夕夜的时候一直到半夜,人们都还没有产生困意,每个人都在祈求神明除灾降福、大家都聚集在一起等呆新的一年到来。描写的是守岁的习俗故选D。(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描写是放爆竹的习俗,故算A。(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描写的是贴春联的习俗,故选B。(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意思是: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描写的是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故选C。(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描写的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故选EG。故答案为:(1)F;(2)D;(3)A;(4)B;(5)C;(6)EG。【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7.口语交际。生活中有一些场合需要我们作即兴发言。下面两个场景,请任选一个发言。场景一:班里来了新同学,请你代表全班同学对他表示欢迎。场景二:参加爷爷的寿宴,宴席上向爷爷说几句祝福的话。我选择场景二,我会说: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考点】赠言祝福.【答案】二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解答】结合自己的想法选择一个场景,然后组织语言,语句要通顺,有条理。故答案为:二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点评】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18.阅读。腊八粥(节选)ㅤㅤ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铜钱的饺子谁有福,一年走红运。院子里铺着芝麻秸儿。小丫头儿不许出门,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人们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出谜语,讲故事,这叫守岁。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在梆子声中人们才能往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上桌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们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踏着芝麻秸儿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天麻麻亮,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已经敲门。开门相见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恭喜,恭喜!”“同喜,同喜!”我平时串百家门,正月初一要给百家拜年。出左邻入右舍,走东家串西家,村南村北各门各户拜了个遍,这时我才觉得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横线。大小便(biànpián)biàn打更(gēnggèng)gēng(2)作者介绍的过年的习俗有包饺子、守岁、放鞭炮、贴对联、拜年等。(3)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AA.统领下文。B.点明中心,总结全文。(4)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习俗?写一写。【考点】语段阅读;内容理解与概括;句段作用;开放探究;多音字.【答案】(1)biàngēng;(2)包饺子守岁放鞭炮贴对联拜年;(3)A;(4)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分析】语段选自《本命年的回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京郊运河家乡过年的情景,文章以主要的篇幅写了家乡火热的春节景象,描绘了一组色彩缤纷的乡村年景图。它用词生动、准确、语言朴实、充满着浓郁的乡村气息。阅读时注意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解答】(1)考查了对字音的辨析。便:biàn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大~。pián[~~]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故选“biàn”。更:gēng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时。gèng愈加,再:~加。故选“gēng”。(2)考查了筛选信息的能力。结合语段内容可知,作者介绍的过年的习俗有包饺子、守岁、放鞭炮、贴对联、拜年。(3)考查了对句子作用的理解。结合语段内容可知,“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这句话处于段首,又概括了语段内容,所以起到统领下文的作用。(4)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不同的节日习俗即可,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故答案为:(1)biàngēng;(2)包饺子守岁放鞭炮贴对联拜年;(3)A;(4)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19.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过年(节选)丰子恺ㅤㅤ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的时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吃过年夜饭,还有一出滑稽戏呢。这叫“毛糙纸揩洼”。“洼”就是屁股。一个人拿一张糙纸,把另一个人的嘴揩一揩。意思是说:你这嘴巴是屁股,你过去一年中所说的不祥的话,例如“要死”之类的,都等于放屁。但是人都不愿意被揩,尽量逃避。然而揩的人很调皮,出其不意,突如其来。哪怕你是极小心的人,也总会被揩。有时其人出前门去了,大家就不提防他。岂知道他绕了个圈子,悄悄地从后门进来,终于被揩了去。此时笑声、喊声使过年的欢乐气氛更加浓重了。ㅤㅤ街上提着灯笼讨债的,络绎不绝,直到天色将晓,还有人提着灯笼急急忙忙地跑来跑去。灯笼是千万少不得的。提灯笼,表示还是大年夜,可以讨债;如果不提灯笼,那就是新年,欠债的可以打你几记耳光,要你保他三年顺境。因为大年初一讨债是禁忌的。但是这时候我家早已结账,关店,正在点起香烛接灶君菩萨。此时通行吃接灶圆子,管账先生一面吃圆子,一面向我母亲报告账务。说到盈余,笑容满面。他告别回去,我们也收拾,睡觉。但是睡不到两个钟头,又得起来,拜年的乡下客人已经来了。ㅤㅤ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的客人。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ㅤㅤ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就留下一张红片子。父亲死后,母亲叫我也穿着礼服去拜年。我实在很不高兴。因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穿礼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讥笑的,也有叹羡的,叫我非常难受。现在回想,母亲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举已废,还希望我将来也中个举人,重振家业,所以把我如此打扮,聊以慰情。ㅤㅤ正月初四,晚上接财神。别的事情排场大小不定,独有接财神,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大概他们想:敬神可以邀得神的恩宠,今后让他们发财。ㅤㅤ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谢往还,也很热闹。厨房里年菜很多,客人来,搬出就是。但是到了正月半,也就差不多吃完了。所以有一句话:“拜年拜到正月半,烂溏鸡屎炒青菜。”我的父亲不爱吃肉,喜欢吃素。所以我们家里,大年夜就烧好一大缸萝卜丝油豆腐,油很重,滋味很好。每餐盛出一碗来,放在锅子里一热,便是最好的饭菜。我至今还忘不了那种好滋味。但是让家里人烧起来,总不及童年时的好吃,怪哉!ㅤㅤ正月十五,在古代是一个元宵佳节,然而赛灯之事,久已废止,只有市上卖些兔子灯、蝴蝶灯等,聊以应名而已。二十日,各店照常开门做生意,学堂也开学,过年也就结束。(1)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大年夜、初一、初二、初四、初五以后、正月十五、正月二十这几天的活动。其中,作者对年底这一天的活动介绍最为详细。(2)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大年夜的活动?BA.吃年夜饭B.接财神C.接灶君菩萨D.玩“毛糙纸揩洼”滑稽戏E.吃接灶圆子F.提着灯笼讨债(3)文中最让你喜欢的年俗是什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我最喜欢“毛糙纸揩洼”,因为有趣,此时笑声、喊声使过年的欢乐气氛更加浓重了。【考点】散文;内容理解与概括;写作顺序;开放探究.【答案】(1)时间初一初二初四正月十五年底;(2)B;(3)我最喜欢“毛糙纸揩洼”,因为有趣,此时笑声、喊声使过年的欢乐气氛更加浓重了。【分析】本文通过以时间顺序,介绍了大年夜、初一、初二、初四、初五以后、正月十五、正月二十这几天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蕴含着传统文化精髓,值得人们去传承。【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写作顺序梳理。通过关键信息,由“年底这一天”“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的客人”“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正月初四,晚上接财神”“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谢往还,也很热闹”“正月十五,在古代是一个元宵佳节”可以判断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过年的习俗。其中第一、二段详细写了年底这一天的活动,比如吃年夜饭、“毛糙纸揩洼”等。(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由文中第一、二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喀什大学《审计理论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州学院《测绘软件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级韩国语(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与跨文化传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汝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学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文理学院《建筑经济与施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关节置换后的患者护理
- 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
- 房地产广告委托设计合同
- 普通心理学(第六版)
- 卫健系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 三年级音乐上册 《法国号》课件教学
- 乡镇(街道)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报告及自评指标
- 餐饮部作业流程图
- 代建项目管理手册
- GB/T 15065-2009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 中层干部任期考核民主测评表
- 十二经络及腧穴课件
- 办公室工作存在问题(总结12篇)
- 精细化工产品公司企业经营战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