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第1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知识点1知识点2课时作业随堂检测///////1245/////////////////////网络构建·晨读必背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联想质疑自主梳理1.
细胞工程的定义分子发育细胞器细胞器官2.
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完整生物体其他各种细胞选择性地表达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定义:是指将_____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______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__________的技术。 (2)过程离体培养基完整植株芽根4.实验——菊花的组织培养酒精无菌水次氯酸钠溶液无菌水无菌培养皿无菌滤纸愈伤组织培养箱生芽生根试管苗蛭石珍珠岩(1)高度分化的细胞,只有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才能体现出细胞的全能性。()提示:高度分化的细胞,只要是能发育成完整生物个体,或者分化形成其他各种细胞,都认为是表现出了全能性。(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提示: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4)试管苗在诱导形成后,就可以直接移栽到土壤中,不过还需要适时浇水、施肥。()提示:试管苗在诱导形成后,要先经过壮苗等过程才可以移栽到土壤中。×[典型例题]
(2021·安徽合肥质检)玉米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如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A.从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属于无性生殖B.植株D和G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C.E→G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一般不用于大田生产解析A→D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从繁殖原理上分析,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植株D是二倍体植株,植株G是单倍体植株,体内的染色体组数不同,B正确;E→G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的过程,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是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一般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D正确。[变式训练]
(2021·山东日照联考)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再分化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再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内合成了功能不同的特异性蛋白质 B.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所使用的培养基主要是激素浓度及用量比例的不同 C.再分化过程在实验室或植物组织培养车间进行,需要避光处理 D.再分化过程中,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解析再分化的本质就是细胞分化,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内转录出不同的mRNA,合成了功能不同的特异性蛋白质,A、D正确;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浓度和用量比例,因此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所使用的培养基主要是激素浓度及用量比例的不同,B正确;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但再分化过程将形成根和芽等营养器官,芽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光照,同时叶绿素的形成过程也离不开光照,所以再分化过程需要光照,C错误。C(1)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2)配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配子也具有全能性。(3)植物的种子发育成完整植株,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1.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需要同时满足哪些主要条件?提示:①离体;②人工配制的培养基;③适宜的培养条件;④无菌等。2.脱分化和再分化都属于细胞的分化过程吗?为什么?提示:再分化属于细胞的分化过程,脱分化不属于细胞分化的过程,而是摆脱分化恢复未分化状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结果比值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3.菊花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其成分中是否应含有蔗糖等有机物?为什么?
提示:含有;因为此时外植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需要依赖于环境中的有机物才能生存。4.菊花组织培养中,前后三次用到的培养基其功能分别是什么?
提示:第一次:诱导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第二次:诱导愈伤组织生芽;第三次:诱导愈伤组织生根。(1)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2)诱导脱分化时,通常要避光培养;诱导再分化时,通常要给予适宜的光照。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2联想质疑自主梳理1.定义:是指将不同来源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__________,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__________的技术杂种细胞新植物体2.过程纤维素果胶电融合离心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3.优点生殖隔离(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2)植物体细胞杂交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去除细胞壁的不同来源的植物细胞融合为杂种细胞的过程。()提示:植物体细胞杂交包括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等过程。(4)若原生质体均为两两融合,则融合后的细胞有3种类型。(
)×√×√[典型例题]
(2021·山西太原调研)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与马铃薯的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最终得到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能在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 B.可用物理法使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 C.该项生物工程技术可克服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该项生物工程技术需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
解析杂种植株并没有如科学家所想象的那样,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原因是生物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调控,互相影响的,A错误;使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可用的物理方法为电融合法、离心法等,B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不同生物之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正确;该项技术包含植物组织培养相关内容,需要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D正确。A[变式训练]
(2021·江苏南通期末)如图是“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其中①~⑤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A.过程①表示在低渗溶液中用酶解法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B.过程②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可以根据是否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鉴别杂种细胞的细胞壁是否再生D.植物有性杂交和体细胞杂交都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解析获得植物原生质体的操作一般在等渗溶液中进行,若在低渗溶液中进行,则去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会因吸水而涨破,A错误;过程②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主要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具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之一,故可根据是否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鉴定细胞壁是否再生,C正确;植物有性杂交不能打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无法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化项目体细胞杂交P1:2n(Aabb)与P2:2m(ccDd)生殖类型无性生殖、育种过程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变异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两亲本染色体数之和,即2n+2m染色体组数两亲本染色体组数之和,即2+2基因组成两亲本基因型之和,即AabbccDd★植物体细胞杂交流程
★番茄—马铃薯植株的性状不如人意。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原生质体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三个阶段的主要原理分别是什么?提示:酶的专一性、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细胞杂交所得的植株是否可育取决于其同源染色体是否能正常联会网络构建·晨读必背3思维导图离体适宜愈伤组织脱分化原生质体生殖隔离晨读必背1.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即细胞具有全能性。2.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3.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将不同来源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4.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电融合法、离心法等;化学方法包括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随堂检测41.(2021·合肥市期末)利用植物的花瓣就能培育出完整的植株,针对这一实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组成花瓣的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因为花瓣细胞中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C.利用花瓣培育出完整的植株涉及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D.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也能表现出全能性
解析花瓣属于植物的体细胞,因其细胞中具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所以花瓣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A、B正确;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各种组织和器官,由花瓣培育出完整植株,其前提是花瓣必须离体培养,且处于适宜条件,在培养过程中涉及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C正确、D错误。DB2.(2021·淮南一中期末)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有关愈伤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愈伤组织是离体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的 B.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不含有机分子 C.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D.愈伤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和核糖体中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愈伤组织是离体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的,A正确;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含有机分子,B错误;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C正确;线粒体中可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核糖体中可进行翻译,故愈伤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和核糖体中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正确。C3.(2021·山东青岛调研)如图为通过矮牵牛原生质体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得原生质体B.过程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D.原生质体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解析过程①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A正确;过程②是脱分化过程,存在基因选择性表达,B正确;过程③再生细胞壁不需要秋水仙素诱导,C错误;原生质体无细胞壁但仍具有该生物全套的遗传物质,因此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4.(2021·南阳一中月考)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是(
)A.去除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B.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C.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亲代的优良性状D.尚未培育出属间杂种植物解析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产生的杂种植株并没有完全表现出人们所需要的性状。C5.(2021·邵阳一中期末)
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__酶和__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__,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__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纤维素果胶原生质体愈伤再分化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2)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异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正常解析(1)该新型药用植物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要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才能进行体细胞杂交,因此首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的细胞壁,然后用PEG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然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杂种植株,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植物体,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如果植物甲、乙是两个物种,二者不能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原因是甲、乙有性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也就是存在着生殖隔离。但植物甲、乙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产生的后代却是可育的,因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能完成正常的联会,产生正常的配子。由于甲、乙都是二倍体,因此,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的后代是异源多倍体(四倍体)。课时作业5知识点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2021·山东章丘多校联考)下列关于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理论上,几乎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该生物的全套基因,因此具有全能性B.植物细胞虽然具有全能性,但并不是所有细胞都能表现全能性C.植物体只有生长部位的细胞具有全能性,其他部位的细胞没有全能性D.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解析从理论上说,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种生物发育为完整个体所需的全套基因,因此具有全能性,A正确、C错误;植物细胞在未离体的情况下不会表现其全能性,B正确;植物细胞和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均具有全能性,D正确。D2.(2021·河南九师联盟)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体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B.高度分化的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之一D.从一粒玉米种子长成一棵植株体现了细胞具有全能性解析植物的体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即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也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之一,A、C正确;高度分化的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且有适宜的生长条件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B正确;从一粒玉米种子长成一棵植株是自然生长过程,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B3.(2021·河北省张家口期中)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愈伤组织是离体植物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 B.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不同,愈伤组织分化的结果不同 C.愈伤组织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组织团块 D.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可以形成完整的植株
解析愈伤组织是离体植物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的,A错误;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不同,愈伤组织分化的结果不同,B正确;愈伤组织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组织团块,C正确;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可以再分化形成完整的植株,D正确。A4.(2021·江苏徐州期末)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共同调节B.②试管中细胞全能性最高C.①→②、②→③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D.①→④过程培养基成分保持不变D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共同调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不同,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也不同,A正确;①中为高度分化的组织细胞,②试管中细胞为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③为愈伤组织再分化后形成的幼体,所以②试管中细胞全能性最高,B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①→②、②→③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C正确;①→②为脱分化的过程,②→③为再分化过程,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不同,D错误。
D5.(2021·福建莆田期中)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都发生改变 B.植物细胞只要在离体状态下即可表现出全能性 C.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都是获得完整的植株 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主要是有机营养成分、无机营养成分、激素和琼脂
解析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不会发生改变,A错误;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有:离体、一定的营养条件、无菌、适宜的外界环境等,B错误;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不一定都是获得完整的植株,也可能是获得细胞代谢产物,C错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维生素、有机添加物和相关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正确。知识点2菊花的组织培养6.(2021·天津一中联考)如图表示四倍体兰花叶片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A.通过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①②过程发生杂菌污染B.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植株C.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前提是①过程,体现在②③过程D.需生长调节物质调控①②过程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解析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要求无菌无毒的环境,其中外植体要进行消毒处理,而培养基需灭菌处理,A正确;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B错误;高度分化的细胞首先经过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由于愈伤组织细胞没有分化,全能性较高,然后再分化过程就体现了愈伤组织的全能性,C正确;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来调控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D正确。7.(2021·河北张家口期中)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C.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同样适合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一旦被杂菌污染则培养失败D.接种时用镊子夹取菊花茎段全部插入培养基中即可D解析分装好的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在室温下自然冷却后,存放于阴凉干燥洁净处待用,A正确;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中,B正确;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同样适合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一旦被杂菌污染则培养失败,C正确;接种时用镊子夹取菊花茎段的1/3~1/2插入培养基中,注意将形态学上端朝上,D错误。知识点3
植物体细胞杂交8.(2021·洛阳市调研)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时,期望获得优良的作物新品种,一般不需要考虑的是(
) A.亲本间的生殖隔离问题
B.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 C.亲本细胞的融合技术
D.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所以不需要考虑亲本间的生殖隔离,A符合题意;培育优良品种,需要选择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亲本,B不符合题意;植物体细胞杂交涉及亲本细胞的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不符合题意;植物体细胞杂交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植物组织培养的两个重要步骤是脱分化和再分化,D不符合题意。AC9.(2021·西安高新一中调研)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优点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电刺激等方法 C.驱蚊草培育过程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 D.驱蚊草培育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采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A正确;要获得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需要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果胶酶),诱导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的融合可采用化学法(PEG等试剂)或物理法(电融合法等),B正确;驱蚊草培育过程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但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因此有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C错误;驱蚊草培育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10.(2021·豫南九校联考)分离的胡萝卜根细胞分化成植株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A.过程a中的细胞均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B.过程b中的细胞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C.过程c中会出现细胞分化和凋亡D.上述过程中的细胞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其中过程a表示脱分化,过程b表示再分化,过程c表示胚状体通过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形成试管苗。脱分化时,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在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粒分裂而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过程a中的细胞具有的染色体数不一定都相同,A错误;过程b表示再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过程c是胚状体通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形成试管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出现细胞分化和凋亡,C正确;上述过程中的细胞没有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D错误。11.(2021·阜阳市期末)实验人员利用矮牵牛(二倍体,2n=14)的红色花瓣细胞(液泡呈红色)与枸杞(四倍体,4n=48)叶肉细胞,制备了相应的原生质体,并诱导其融合,经筛选、培养获得杂种植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该杂种植株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可利用电激、离心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筛选出杂种原生质体 D.若原生质体均为两两融合,则融合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62条D解析获得该杂种植株的方法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A正确;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时,可以采用物理方法(电融合法、离心法等)和化学法(聚乙二醇等),B正确;杂种原生质体的染色体数目是两种细胞染色体数目之和,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所以可利用光学显微镜筛选得到融合后的杂种原生质体,C正确;若原生质体均为两两融合,则会形成3种细胞,即矮牵牛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枸杞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杂种细胞,所以融合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8条或96条或62条,D错误。12.(2021·黑龙江伊春期末)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常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____________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________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4)过程④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________条染色体。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聚乙二醇(或PEG)
3融合的细胞表面既有红色荧光又有绿色荧光(4)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5)2(m+n)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过程①是利用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常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主要有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聚乙二醇(或PEG)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3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即番茄原生质体自身融合、马铃薯原生质体自身融合、番茄和马铃薯原生质体相互融合;根据题意,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因此当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车评估中的经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 食品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试题及答案
- 解析汽车金融对二手车评估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通关练习试题及答案
- 第4讲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026版大一轮高考物理复习
- 食品质检员考试的职能与职责分析试题及答案
- 设计执行的基础要素试题及答案
- 数据备份与恢复知识考核及答案
- 宠物饮食与运动结合的营养学视角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一年级语文考点介绍及答案
- DL∕T 753-2015 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导则
- 临床急危重症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管理专家共识
- JT-T-1045-2016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规范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 MOOC 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微生物农药经典
- 材料成型设备教案
- 2024-2030年中国高空逃生缓降器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部编(统编)版语文+四下第四单元教材解读课件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大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 铁路客运规章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