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1页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2页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3页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4页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1.(10分)古诗文默写。跨越千年,在古诗文中与先贤共鸣。“(1)莫愁前路无知己,”(高适《别董大》),牵挂之情愈发浓烈;“(2),”(杜甫《春望》),每封家书皆承载乡愁;“(3),,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纵然满怀思念,也能坦然面对;“(4),”(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怀天下,负肩忧患,以求百姓之乐;新时代的我们更深知世事艰难,唯有携着“(5)”(《孟子•三章》)的忧患意识和“(6),”(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坚定信念,才能努力奋进,砥砺前行。2.(9分)根据语境作答。徐州是一座在岁月长河中历经磨难,却始终屹立不倒的英雄之城。层层叠压的城下城遗址博物馆,便是这城城相叠、坚韧重生的历史见证者。是的,徐州,本就是一座A()的城市。在漫长的历史风云中,徐州的韧劲早已融入城市的骨架,有了更清晰的体现。元朝时期,徐州沛县东的会通河旱季水浅,难行船,雨季土堰又易被冲决。为治理水患、B()水运,徐州人克服了高处水浅难题,让船只得以逐级上行。淮海战役期间,徐州人yǒng()跃支前。几十年前,云龙山还是乱石丛生的荒山,勤劳的徐州人民向荒山进军的运动,为荒山拔上绿装。一座城市的坚韧,不仅体现在它的、、之中,更生动地zhāng()显于每一位徐州人的精神风貌与实际行动里。(1)小语有两个汉字拿不准就用拼音代替了,请帮他写出正确的汉字。(2)小语不知括号里的词语哪一个更好,请帮他选出恰当的一个,填写在文段A、B处。A.韧性十足不屈不挠B.保证保障(3)小语对文中三个短句的顺序有疑问,请帮忙排序①历史文化②发展脉络③建筑轮廓A.③②①B.③①②C.①③②D.①②③(4)写稿时小语误将画线句写成了病句,请你帮忙修改正确。3.(3分)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以回忆性散文的形式,既记录了个体生命体验,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其中,《父亲的病》和《琐记》均聚焦鲁迅的求学经历,前者讽刺中医的愚昧,后者赞美西医的先进,体现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B.现当代文学史上涌现了一批爱国文人,例如茅盾、朱自清、郭沫若等,我们分别学过他们的《白杨礼赞》《背影》《天上的街市》等作品。 C.儒家倡导学习“四书五经”和“六艺”,其中“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艺”包括礼、乐、书、数、射、御。 D.古代春社日一般是村民祭社神祈求丰收的日子。这一天百姓们通常准备好祭祀的食物和诸多热闹的游戏用以庆贺。例如“箫鼓追随春社近”描写的正是这一热闹的场景。二、阅读(55分)4.(17分)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问题。【甲】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茱学。太祖尝召讲《春秋左氏传》,乙巳三月,乞归省。太祖与太子并加劳赐。濂上笺谢,并奉书太子,勉以孝友敬恭、进德修业。太祖览书大悦,召太子,为语书意,赐札褒答,并令太子致书报焉。寻丁父忧①。服除,召还。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帝剖符封功臣,召濂议五等封爵。宿大本堂②,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实,量其中而奏之。皇从子文正得罪,濂曰:“文正固当死,陛下体亲亲之谊,置诸远地则善矣。”车驾祀方丘③,患心不宁,濂从容言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秦矣。”帝称善者良久。尝问以帝王之学,何书为要。濂举《大学衍义》。乃命大书揭之殿两庑壁。六年七月迁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赞善大夫。九年进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赞善如故。其明年致仕④,赐《御制文集》及绮帛,问濂年几何,曰:“六十有八。”帝乃曰:“藏此绮三十二年,作百岁衣可也。”濂顷首谢。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其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正德中,追谥文宪。(选自《明史•列传卷十六》)【乙】寄别宋濂别来虎豆⑤又生牙,尚在扬州卖酒家⑥。醉后清狂应不减,起拈花弹打鸣鸦。[注]①丁父忧:遭逢父亲丧事。②大本堂:明初宫廷藏书处所之一。③方丘:古祭地祗之坛。④致仕:古代官员辞去官职。⑤虎豆:藤本植物。缠绕林树而生,荚有毛刺,似狸豆而大。⑥扬州卖酒家:暗示了诗人离别后仍然停留在原地,未能与友人一同前行。你和小语在读完以上古诗文后,展开了如下的讨论。(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①太祖与太子并加劳赐②万钟于我何加焉B.①为语书意②此中人语云C.①文正固当死②汝心之固D.①濂顿首谢②长跪而谢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①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②陛下体亲亲之谊,置诸远地则善矣。(4)请结合意象说一说【乙】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5)选出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甲】文中宋濂学问渊博,为人恭敬谦逊,其才学与道德修养受到皇帝及学者的一致尊崇。B.宋濂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乙】诗正是他在人生起伏不定之时的作品,诗中“虎豆又生牙”暗喻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通过寄别友人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饱含沧桑之感。C.【甲】文宋濂一生致力于学问与政治,虽历经波折,但始终以礼法劝谏太子,晚年因长孙牵连被贬,却在【乙】诗中表现出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D.【乙】诗中“拈花弹打鸣鸦”的狂放之举,与【甲】文其早年劝谏帝王“养心莫善于寡欲”的儒家修身理念形成鲜明矛盾。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2024巴黎奥运会令世界瞩目,根据搜集到的下列材料,你们班级开展讨论会。材料一2024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这一段历史中,体育印记深刻鲜明。体育的综合社会价值在不断拓展,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体育不仅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发挥作用,因其焕发的中华体育精神也在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卓越、突破自我上映射出夺目光彩。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华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精神在体育领域的体现和发展。新时代的中华体育精神,要同坚定文化自信相结合,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展现伟大变革的非凡成就。(摘自《中国青年报》2024年8月10日)材料二自由式小轮车、攀岩、冲浪、滑板、霹雳舞等新兴项目热浪迭起,中国风采闪耀巴黎。巴黎奥运会的三大特点之一便是“关注年轻人的需求”,在这里,十几岁的中国小选手们正让奥运变得不一样。酷炫的赛场上,小选手们正在凝聚起一股强劲的中国新力量,他们的“少年感”和对运动项目更多元的选择,正让奥运变得与众不同。赛场之外,也随处可见青少年参与到新兴项目中,“不只为了赢,更为了快乐”。这些酷炫的体育运动逐渐成为满足青少年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并培养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品格。奥运会推动体育运动更加城市化、更为年轻化、更具包容性、更有持续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兴项目也在中国得到了高质量发展。在更多小选手眼中,这些看似小众的项目是体育生活化的新场景,亦是与世界各国年轻人交流互动的共同语言。(摘自《光明日报》2024年8月6日)材料三在出征巴黎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中,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仅有25岁,其中有23名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会。可以说,出征巴黎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亮相国际舞台,挑起征战体育竞技的大梁,意味着我国体育队伍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化、科学化,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体育事业“后劲十足”、蓬勃发展。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在奥运赛场上,他们以风华正茂的少年意气为国争光,诠释的是勇于挑战自我、不断突破极限的自我价值追求和奥林匹克精神,呈现出意气风发、自信开放“正青春”的新时代中国形象。(摘自“搜狐网”2024年7月29日)(1)下面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要同文化自信相结合,以奋发姿态,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展现非凡成就。B.攀岩、冲浪、霹雳舞等酷炫的体育运动已经成为满足青少年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C.我国重视发展新兴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成为中国小选手们与各国年轻人交流互动的共同语言。D.我国体育运动项目城市化、多元化、小众化的趋势也可以体现我国体育队伍年轻化的特点。(2)请你分享从材料一图表中得出的结论。(3)小语认为材料三中加点的词“仅”“首次”可以删去,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4)小文准备写一份倡议书呼吁同学们发扬体育精神,请你结合所给材料想一想小文应该向同学们发出哪些倡议?6.(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蔷薇笺肖复兴①春末,去了一趟苏州,穿街走巷,在一条叫作文衙弄的里弄深处,找到了艺圈。这是一座明代园林、小巧玲珑,古朴幽深。进门,狭窄的甬道旁,植有一株迎客蔷薇,岑墙而立,正是花开盛时,满架粉红色的细碎花朵,在微风中如群蝶翻飞,洒下一地斑驳花荫。②(A)簇拥到蔷薇花下照相的游人很多,凑热闹,我也挤过去,见缝插针,照了一张。白发红花,也是一番景致。在百花群中,我喜欢这样细小的花,不大喜欢那种大朵的花,如娇球花,图用绵巢、钻胀如球,火得有些不真实。同样春末时开的花,牡丹和芍药,花朵也太大,一副华贵雍容的富态样子,都比不上蔷薇,(B)蔷薇小巧可爱,如一群放学后归家的小学生,拥挤着,欢笑着,跑出校门,能听见花的声音。当然,春天这时候的木香花也小,但只有白一种颜色,赶不上蔷薇花色彩缤纷,更明亮照人。丁香花也小,但香味过于浓郁,有些呛人。蔷薇花却只有颜色养眼,没有那么香气袭人,所谓: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我把这张艺围蔷薇花下照的照片,用手机发给一个远方的朋友,她是我童年的伙伴。在一条老街上,我们一起长大。只是岁月如流,浮生颠簸,如今人分两地,多年未见,只靠手机,偶尔有联系。③前不久,我收到她发来的一张照片,居然也是在艺圈,也在进门狭窄甬道那一株攀墙而立的蔷薇架下。只是春天早已过去,一架翻飞的蔷薇花,一朵不见,曾立枝头的蝴蝶,已不耐烦,早都飞走。她告诉我:你照片中的蔷薇花已经落没了,现在,倒是绿叶茂盛。④她是特意去了一趟苏州。她住的地方离苏州不远,苏州去过多次,但从没去过艺圈。她还说:没想到,辗转在市井街巷中,竟藏着如此层出不穷的景观,差点儿就错过了。只是蔷薇花未能看到。她问我: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看见蔷薇花,是什么时候吗?我说记不得了。她说刚上中学初一那年的春天,在正义路,第一次看到了蔷薇花,以前,咱们谁也没见过。⑤正义路,离我们住家很近,那时候,过老街的北深沟胡同,穿过护城河和明城墙,就是正义路。那里有一个带状的街心公园,尽北头便是长安街。初一那年春末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们两人约好一起到那里温习功课,书本上跳跃着从树叶间筛下来的明媚晨光,也跳跃着喜悦的心情,我是记得的。但她说那里还有盛开的蔷薇花,我记不得了。怎么不记得了呢?她说,就在我们看书时坐着的石头旁边,一丛黄色的蔷薇花,开得特别旺盛。花叶间有刺,还扎你的胳膊了呢!惭愧得很,我真的想不起来了,毕竟过去了六十多年。但那一刻,正义路街心花园的蔷薇,和艺圃的蔷薇,叠印一起。暮年的蔷薇,她没赶上,已经凋落:少年的蔷薇,我忘却了,却还开放在她的记忆里。花开花落,就是人生。人生颓簸,有得有失,却在时髦的某时某刻,或某处某地,总能达到了平衡,或让我们会心,或让我们愧心。⑥不禁想起放翁的诗: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学校青禾文学社推出了“文学作品大家赏”专栏,本期赏读的是散文《蔷薇笺》,编辑部邀请你参与栏目设计。(1)主编提出要为蔷薇写一个百科词条,请你结合文中描写蔷薇特点的词句完成该词条。(2)文中A、B两句被主编标出,请你分别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为其完善批注。A.簇拥到蔷薇花下照相的游人很多,凑热闹,我也挤过去,见缝插针,照了一张。B.蔷薇小巧可爱,如一群放学后归家的小学生,拥挤着,欢笑着,跑出校门,能听见花的声音。(3)主编在文章结尾“答读者问”板块设置了一个问题:文章不仅写蔷薇,还写到绣球花、牡丹、芍药和木香花,为什么?请你分析原因。(4)有读者认为第⑤段中已有作者感想,结尾再次抒怀略显多余,你同意他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5)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文中的蔷薇花所蕴含的作者感情。7.(10分)语文老师打算在学校公众号上对班级读书活动进行推送,请你完成相关任务。(1)[任务一]名著当中有一些真假难辨的情节,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有更深入的认识,请你完善表格相关内容。真假美猴王真假黑旋风出处《西游记》《水浒传》人物真美猴王:孙悟空假美猴王:①真黑旋风:②假黑旋风:李鬼情节梗概③李逵识破李鬼假冒,初因其谎称家有老母而心生恻隐,后撞破其奸计,怒杀李鬼。(2)[任务二]《西游记》中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口号是“野天行道’,两者有着怎样的关联?请结合阅读积累,说说你的探究结果,并在公众号推文下面留言。(3)[任务三]推送活动结束,你进行如下总结:《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适合与并用的读书方法,若作为励志故事来读可能会有的收获。三、写作(63分)8.(63分)根据要求写作。突围指在困境中突破限制,摆脱束缚,实现新的发展。范仲淹在困境中突围,不以个人荣辱为念,始终心系国家。张岱在故国沦丧后精神突围,茫茫天地间找寻到一丝寄托与自我救赎。它可以帮助个人打破困境,获得成长;可以使人深潜内心,豁达超脱;也可以引领技术、文化突破瓶颈,激发潜力,获得新生。世间万物也许就是在无数次火火小小的突围中不断蓬勃发展。我们亦是如此。你对突围有什么经历、体验或者看法?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⑤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一.选择题(共1小题)题号3答案A一、积累与运用(22分)1.【答案】(1)天下谁人不识君(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注意“抵”的书写)(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注意“缺”的书写)(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畏”的书写)2.【答案】(1)踊彰(2)A.韧性十足B.保障(3)B(4)勤劳的徐州人民向荒山进军3.【答案】A二、阅读(55分)4.【答案】(1)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2)B(3)①凡是(太子)一言一行,(宋濂)都用礼法委婉地对他进行规劝,使他的行为合乎道德规范。②陛下您要体恤亲情(之情),把他安置到远处就行了。(4)诗人借虎豆又生新芽这一意象,暗喻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表达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饱含沧桑之感。(5)D5.【答案】(1)B(2)示例:①我国在2008年奥运会中获得金牌数量最多;②我国在1988年奥运会中获得金牌数量最少。(3)不认同。“仅”突出运动员平均年龄小,“首次”强调运动员参赛的新起点,删去后无法突出中国体育代表团年轻活力与新力量注入,不能体现我国体育事业“后劲十足”的特点。(4)示例:重视体育,认识体育对个人及国家发展的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