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写作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写作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写作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写作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写作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写作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工作到生活,从购物到娱乐,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与此同时,网络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网络为话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体现了作者对网络现象的客观公正态度。B.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如“从工作到生活,从购物到娱乐”,具体阐述了网络为生活带来的便利。C.文章在论述网络问题时,如“信息泄露、网络诈骗”,使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D.文章最后提出观点,强调我们要正确看待网络,趋利避害,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2)下列对文本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先介绍了网络的快速发展,然后论述了网络带来的便利,接着分析了网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观点。B.文章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如“从工作到生活,从购物到娱乐”,阐述了网络为生活带来的便利。C.文章在论述网络问题时,如“信息泄露、网络诈骗”,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文章最后提出观点,强调我们要正确看待网络,趋利避害,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二、现代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我国,高考一直是广大考生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考试公平性,近年来,我国对高考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然而,高考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诸多挑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高考改革为话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体现了作者对高考改革的关注。B.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如“近年来,我国对高考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具体阐述了高考改革的进程。C.文章在论述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时,如“高考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使用了比喻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D.文章最后提出观点,强调我们要关注高考改革,努力提高教育公平,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2)下列对文本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先介绍了高考改革的背景,然后论述了高考改革的进程,接着分析了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观点。B.文章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如“近年来,我国对高考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阐述了高考改革的进程。C.文章在论述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时,如“高考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使用了比喻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文章最后提出观点,强调我们要关注高考改革,努力提高教育公平,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三、作文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古语告诉我们,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但真正能够沉淀下来的,还是那些经过我们深思熟虑的文字。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以“阅读与写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角度自选;④不得抄袭套作。四、古诗文默写要求:根据提示,将下列古诗文默写完整。1.《离骚》中“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2.《出塞》中“______,______。”描绘了边塞战场的壮阔景象。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展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艺。4.《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描述了桃花源中的宁静与美好。5.《庐山谣》中“______,______。”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6.《登高》中“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五、文言文翻译要求: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谦受益,满招损。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六、文学常识要求:回答下列文学常识问题。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2.《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3.《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指的是谁?4.《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分别是哪五位?5.《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请问其成书于哪个朝代?6.《楚辞》的代表人物是谁?他的代表作有哪些?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理解(1)答案:C解析思路:A项,文章确实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体现了客观公正态度;B项,文章确实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C项,文章在论述网络问题时使用了比喻手法,如“信息泄露、网络诈骗”并非比喻;D项,文章最后确实提出了观点,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2)答案:C解析思路:A项,文章确实介绍了高考改革的背景、进程、挑战和观点;B项,文章确实通过列举具体事例阐述了高考改革的进程;C项,文章在论述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时使用了比喻手法,如“高考改革并非一帆风顺”;D项,文章最后确实提出了观点,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二、现代文阅读理解(1)答案:C解析思路:A项,文章确实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体现了作者对网络现象的客观公正态度;B项,文章确实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如“从工作到生活,从购物到娱乐”;C项,文章在论述网络问题时,如“信息泄露、网络诈骗”,使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D项,文章最后确实提出了观点,强调我们要正确看待网络,趋利避害。(2)答案:C解析思路:A项,文章确实介绍了网络的快速发展、便利、问题,以及作者的观点;B项,文章确实通过列举具体事例阐述了网络为生活带来的便利;C项,文章在论述网络问题时,如“信息泄露、网络诈骗”,使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D项,文章最后确实提出了观点,强调我们要正确看待网络,趋利避害。三、作文答案:略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以“阅读与写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实际例子,论述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四、古诗文默写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学生需要根据提示,将相应的诗句默写完整。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古典文化的了解,提高文学素养。五、文言文翻译答案:1.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会得到益处。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会得到益处,谦虚会得到益处,自满会招致损失。3.亭亭玉立的美女,君子喜欢她。参差不齐的荇菜,左右两边采摘。4.王师北上平定中原的日子,家中祭祀时不要忘记告诉我。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天之内看尽长安花。6.青青的衣领,悠悠的我的心。只因为你的原因,我沉思至今。解析思路:本题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