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作文开头结尾训练历年真题强化试卷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作文开头结尾训练历年真题强化试卷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作文开头结尾训练历年真题强化试卷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作文开头结尾训练历年真题强化试卷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作文开头结尾训练历年真题强化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作文开头结尾训练历年真题强化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叫吸血蝙蝠的动物,它身体极小,却善于用锋利的牙齿吸血。它们常常吸附在野牛、长颈鹿等大型动物的腿上,吸取其血液。吸血蝙蝠吸血速度极快,通常只需几分钟就能吸取到足够的血液。然而,吸血蝙蝠并不会一次性吸取过多血液,以免造成宿主的死亡。这种动物对宿主的生死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敬畏。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描述吸血蝙蝠的行为,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B.吸血蝙蝠在吸取宿主血液时,能够把握合适的度,避免造成宿主的死亡。C.文章通过对吸血蝙蝠的描写,赞扬了自然界中生物的智慧。D.文章通过吸血蝙蝠的行为,表达了对人类贪婪行为的批判。2.下列对文章标题的拟定,最恰当的一项是()A.自然界的智慧B.吸血蝙蝠的生存之道C.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D.生命的敬畏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瑾。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回答孔子的问题,展示了他们各自的志向。B.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分别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百姓、礼仪等方面的关注。C.文章通过对四人的描写,赞扬了他们各自的才华和品德。D.文章通过孔子的评价,表达了孔子对曾皙的喜爱和赞赏。4.下列对文言文标题的拟定,最恰当的一项是()A.孔子与弟子论志B.四子侍坐论志C.孔子教育弟子D.孔子评价弟子四、文言文翻译(共20分,每小题2分)翻译下列文言文句子。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比及三年,可使足民。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5.吾与点也!五、古诗文默写(共20分,每小题2分)1.《离骚》中,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诗句是:__________。2.《滕王阁序》中,描述作者远望天空,感叹人生无常的诗句是:__________。3.《将进酒》中,表现诗人豪放不羁,劝酒畅饮的诗句是:__________。4.《琵琶行》中,描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诗句是:__________。5.《出塞》中,表达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祝福的诗句是:__________。六、现代文阅读(共2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汽车到在线教育、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B.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C.文章没有提到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D.文章通过列举实例,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2.下列对文章标题的拟定,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改变生活的力量B.人工智能:未来生活的蓝图C.人工智能:从科幻走向现实D.人工智能: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1.D解析:文章通过描述吸血蝙蝠的行为,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而非对人类贪婪行为的批判。2.A解析:文章标题“自然界的智慧”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即通过对吸血蝙蝠的描写,赞扬了自然界中生物的智慧。二、古诗文阅读3.C解析:文章通过对四人的描写,赞扬了他们各自的才华和品德,而非仅限于各自的志向。4.B解析:文章标题“四子侍坐论志”准确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四人在孔子面前各述其志。三、文言文翻译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答案: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2.比及三年,可使足民。答案:等到三年后,可以使百姓富足。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答案:在宗庙祭祀的事,或者是诸侯会盟以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答案: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站了起来。5.吾与点也!答案:我赞同曾点啊!四、古诗文默写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解析:此句出自《离骚》,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2.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解析:此句出自《滕王阁序》,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感叹大江东去的壮阔景象。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解析:此句出自《将进酒》,表达了诗人对黄河奔腾不息、永不回头的感慨。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解析:此句出自《琵琶行》,表达了诗人对同病相怜、无需相识的感慨。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解析:此句出自《出塞》,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祝福。五、现代文阅读1.C解析: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C项“文章没有提到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正确的。2.A解析:文章标题“人工智能:改变生活的力量”准确地概括了文章的主题,即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六、文言文翻译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解析:重点词“居”表示平时,“吾”表示我,“知”表示了解,“尔”表示你们,“何以”表示怎么做。2.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解析:重点词“比及”表示等到,“三年”表示三年后,“可使”表示可以使,“足民”表示使百姓富足。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解析:重点词“宗庙”表示宗庙,“之事”表示的事情,“如”表示或者,“会同”表示诸侯会盟,“端章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