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考模考错误题肢集锦_第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考模考错误题肢集锦_第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考模考错误题肢集锦_第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考模考错误题肢集锦_第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考模考错误题肢集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考模考错误题肢集锦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023·浙江·高考真题)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

纠正:原始社会不存在阶级斗争,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剥削阶级已经不存在,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2.(2024·浙江·高考真题)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纠正: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3.(2023·河北·高考真题)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

)纠正: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4.(2023·湖南·高考真题)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

)纠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5.(2024·浙江绍兴·二模)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工人有完全的人身自由,有权选择接受或不接受任何雇主的雇佣。(

)

纠正: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中不起决定性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去生产资料,并不是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只能选择接受雇主的雇佣。6.(2024·湖北武汉·二模)“文明一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原始社会氏族制度形成时期。“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只有阶级斗争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纠正: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唯一动力。7.(2024·湖南益阳·三模)永恒理性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有力武器。(

)纠正: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有力武器;“永恒理性”的说法也不妥。8.(2024·全国·二模)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痛苦的根本源泉。(

)纠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9.(2024·江苏南通·二模)资本主义经济出现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纠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0.(2024·河北·二模)工人所生产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纠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11.(2024·广东湛江·二模)空想社会主义者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是历史必然。(

)纠正:科学社会主义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而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阶级调和,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正确途径,所以没有论证资本主义灭亡是历史必然。12.(2024·新疆乌鲁木齐·三模)马克思主义全面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

)纠正: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全面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说法错误。13.(2024·河北唐山·二模)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思想正确地揭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缺乏理论的指导。(

)纠正: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思想并没有正确地揭示社会和谐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思想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缺乏实践的指导。14.(2024·湖南·三模)马克思的科学论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具体路径。(

)纠正:马克思的科学论断是主观的,马克思的论断并未创造也不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但不是具体路径。15.(2024·安徽蚌埠·三模)世界市场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

纠正:生产力发展是世界市场发展决定因素,该项因果倒置。16.(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新时代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的原因在于它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它是战胜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武器。(

)纠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不能直接说《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是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行动指南,但不能说是战胜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武器。17.(2024·安徽淮北·二模)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纠正: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18.(2023·湖南·高考真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纠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跨越”不符合事实。19.(2024·湖南·一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中国的实践随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而不断发展。(

)纠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随着中国实践的变化而变化。20.(2024·湖南岳阳·三模)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通过统一性反映出来。

纠正: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通过多样性反映出来。21.(2024·全国·模拟预测)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与祖国共奋进,与人民同奋斗,把青春熔铸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中,改变中国人民悲惨命运的伟大斗争中。纠正:“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改变中国人民悲惨命运”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22.(2024·山西·一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人人平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纠正:1952年,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时我国并没有消灭剥削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此时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1956年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3.(2024·河南信阳·二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纠正: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24.(2024·湖南怀化·二模)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纠正: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25.(2024·山西·二模)毛泽东同志为了找到中国的出路,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纠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不是毛泽东为了找到中国的出路,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直接说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而应该是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26.(2024·甘肃张掖·三模)党的八大认识到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摆脱了苏联影响。(

)纠正:中共八大认识到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八大后,我国积极借鉴苏联的有益经验,而不是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摆脱了苏联影响。27.(2024·河北唐山·二模)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对劳动人民的统治。(

)纠正: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对劳动人民的统治。28.(2024·山西晋中·二模)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转变,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纠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转变是五四运动。“三大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9.(2023·浙江·高考真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纠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30.(2024·浙江台州·二模)党的八大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纠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而不是党的八大。31.(2024·广西·一模)毛泽东同志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纠正: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32.(2023·湖北·高考真题)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

)纠正: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33.(2024·湖南·一模)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重点围绕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展开,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

纠正: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34.(2024·辽宁沈阳·二模)改革开放以问题为导向,在科学谋划基础上破解发展难题,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纠正:在实践基础上,而不是科学谋划基础上。党在革命、建设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不是改革开放。35.(2024·广东深圳·二模)毛泽东思想成功开启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纠正: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36.(2024·河北邢台·一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纠正: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说法太绝对。37.(2024·江苏南通·一模)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38.(2023·浙江·高考真题)改革开放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纠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39.(2024·甘肃·二模)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

)纠正: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40.(2024·安徽淮北·二模)邓小平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深刻回答了新世纪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

)纠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41.(2024·浙江湖州·二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第二次结合”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纠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的,不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42.(2024·湖北·模拟预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拓展了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二十一世纪。(

)纠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三个代表”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二十一世纪。43.(2024·广西南宁·二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

纠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44.(2024·云南·二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的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纠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的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45.(2024·广东·一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坚守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第一次飞跃。(

)纠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坚守的方向”的说法错误。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第一次飞跃。46.(2024·湖南岳阳·二模)改革全面推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

)纠正: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47.(2024·湖南长沙·一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实现中国梦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

纠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48.(2024·安徽淮北·二模)今天,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青年一代要为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而努力,努力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

)纠正:新时代我们已经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该项与我国发展事实不符。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青年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公约数表述错误。49.(2024·河南信阳·二模)开放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符合全球整体利益。(

)纠正:开放合作并未成为当今世界所有国家的共识。50.(2024·山西临汾·一模)我国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走上自己选择的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解决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纠正:我国通过中国人民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走上自己选择的道路说法不准确。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但还未解决。1.(2024·浙江·高考真题)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纠正: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做出了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2.(2023·重庆·高考真题)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没有必要谈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现实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缺乏现实基础。(

)纠正: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从现在就努力奋斗,逐步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都有现实基础,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成就做铺垫。3.(2023·广东·高考真题)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纠正: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而不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4.(2024·广东·二模)我国在摒弃西方现代化的道路中作出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发展中国家更具有借鉴意义。(

)纠正:中国并未摒弃西方现代化道路,而是在学习借鉴西方模式的过程中吸收其积极因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但“更具有借鉴意义”说法太绝对了。5.(2024·山东临沂·模拟预测)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启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新纪元。(

)纠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6.(2024·江西景德镇·二模)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马克思主义新形态。(

)纠正: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成功开辟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7.(2023·湖南·高考真题)各国历史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反映出来的。(

)纠正: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8.(2024·江西南昌·二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纠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而不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9.(2024·天津河西·一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立足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基本国情。(

)纠正: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10.(2024·浙江湖州·二模)中国将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纠正: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11.(2023·浙江·高考真题)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总和。(

)纠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但不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简单相加。12.(2024·浙江绍兴·二模)中国梦圆了每个中华儿女的梦。(

)纠正:圆了每个中华儿女的梦说法不符合实际。13.(2024·广东汕头·二模)高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科技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纠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科技创新不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4.(2024·锦州·二模)青年学生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

)纠正: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涉及的主体是青年学生,故主体不对应。15.(2024·天津·一模)引领我们走向康庄大道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纠正:引领我们走向康庄大道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梦想,不是引领我们走向康庄大道的伟大旗帜。16.(2024·广东惠州·一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纠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说法不符合事实。17.(2024·北京通州·二模)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借鉴他国经验解决中国的问题,立足理论发展,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篇章,坚定文化自信,在历史中寻找解决时代问题的答案。(

)纠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故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中国的问题,而不是借鉴他国经验解决中国的问题;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立足实践,而不是立足理论发展;要在现实中寻找解决时代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在历史中寻找解决时代问题的答案。18.(2022·海南·高考真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锐意进取,引领时代发展方向,遵守道德规范,追求完美人生。(

)纠正: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与时代同行,但不能引领时代发展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遵守道德规范,追求有价值的人生,而不是追求完美人生。

19.(2024·湖北·三模)青年应牢记时代使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与时代同向同行,在价值观指引中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大任。(

)纠正: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广大青年的时代使命。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要在正确价值观指引中坚定理想信念。20.(2024·安徽马鞍山·三模)平凡的人才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需要融入个人的人生理想中。(

)纠正: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个人的人生理想需要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21.(2024·牡丹江·一模)实现中国梦需要新时代的青年接续拼搏奋斗,练就本领,立足个人发展,热爱伟大祖国,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心任务。(

)纠正:要立足实践,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而不是个人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2.(2024·重庆·二模)未来走好生涯路、建功新时代要避开时代前进中杂音和逆流的影响,争做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纠正:新的历史条件,不论“好”的还是“坏”的,都是客观的,其影响都是根本避不开的,“避开”错误。23.(2024·黑龙江·三模)新时代必须深入推进社会革命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纠正: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4.(2024·山东菏泽·模拟预测)发扬斗争精神要坚持党在斗争中的主体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纠正:人民在斗争中居于主体地位。

25.(2024·安徽蚌埠·三模)梦想引领未来,必须深入推进起决定性作用的伟大事业。青年接续奋斗,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纠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体应该是中国共产党,不是青年。26.(2024·江西萍乡·二模)新时代中国青年需要坚定自信,始终成为时代的先锋,勇于砥砺奋斗,推进伟大工程建设。(

)纠正: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建设。27.(2024·天津·二模)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纠正:2035年,我国才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8.(2024·安徽池州·二模)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广大党员坚定核心意识,以社会革命引领自我革命。(

)纠正:我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已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29.(2023·河北·高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理念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纠正:“十四个坚持”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30.(2024·云南·二模)“五个必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纠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基础。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五个必须”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31.(2024·安徽宣城·二模)习近平文化思想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