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常见的酸-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课程高效学讲练(沪教版)(解析版)_第1页
7.2.1 常见的酸-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课程高效学讲练(沪教版)(解析版)_第2页
7.2.1 常见的酸-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课程高效学讲练(沪教版)(解析版)_第3页
7.2.1 常见的酸-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课程高效学讲练(沪教版)(解析版)_第4页
7.2.1 常见的酸-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课程高效学讲练(沪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Chapter7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2常见的酸和碱第1讲常见的酸[学习目标]掌握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知道酸的腐蚀性、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及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浓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强腐蚀性。浓盐酸在空气中打开瓶塞,会在瓶口处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缘故,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工业盐酸因含有_____杂质而呈黄色。浓硫酸: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因而常用作气体干燥剂;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因而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如果不慎将硫酸或盐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刻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防止烧伤皮肤。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原因是防止酸液沸腾溅出伤人。思考:如果把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敞口放置空气中,下列情况发生什么变化?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浓盐酸变小不变变小变小浓硫酸不变变大变大变小工业上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除金属秀。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帮助消化。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用它做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如氨气。几种常见的酸酸:组成中含有氢元素和酸根的一类化合物叫做酸。如盐酸和硫酸的化学式分别为HCl、H2SO4。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硫酸盐酸物理性质溶质的化学式___H2SO4______HCl____颜色无色无色,工业盐酸因含Fe3+杂质略显黄色状态__黏稠的液体__液体气味无_有刺激性气味__挥发性无打开浓盐酸的瓶口有_白雾___出现,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形成__盐酸小液滴__水溶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量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密度常用浓硫酸(_98_%)1.84g/cm3常用浓盐酸(_37%~38__%)1.19g/cm3用途重要化工__原料___。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金属除锈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__干燥剂_重要化工__产品__。除锈、制药;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_消化__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的酸还有____硝酸____、____醋酸__。盐酸的特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那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在开启的瓶口处形成白雾。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应密封保存。浓硫酸的特性: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但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应密封保存。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能使蔗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失水碳化,并不是因为浓硫酸吸取了有机物内部所含有的水分(结晶水),而是把组成有机物成分里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2∶1的比率(水的组成比)从有机物里夺取出来,形成硫酸的水合物,同时剩下有机物组成中的碳。对浓硫酸来说,它起了脱水作用,对有机物来说,则发生了碳化现象。浓硫酸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所以使用浓硫酸时要格外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的稀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浓硫酸__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__水__里,并不断__搅拌__,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酸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盐酸、硫酸等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所以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酸的化学性质可归纳为以下五点:化学性质盐酸硫酸与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与金属反应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CuO+H2SO4=CuSO4+H2O与盐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H2SO4+BaCl2=BaSO4↓+2HCl与碱反应HCl+NaOH=NaCl+H2OH2SO4+2NaOH=Na2SO4+2H2O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Mg+2HCl=MgCl2+H2↑Fe+H2SO4=FeSO4+H2↑Fe+CuSO4=FeSO4+CuCu+2AgNO3=2Ag+Cu(NO3)2知识点一:常见的酸【探究重点】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浓盐酸无色液体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浓硫酸无色黏稠液体无味不挥发简单的鉴别方法晃:黏稠状的是浓硫酸;掂:质量大的是浓硫酸,质量小的是浓盐酸;看:无色的是浓硫酸,浅黄色的是浓盐酸;闻: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浓盐酸,无味的是浓硫酸。2.放置方法:密封保存长期敞口放置的影响: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应性质浓盐酸减小不变减小减小挥发性浓硫酸不变增大增大减小吸水性注意: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在化学中“烟”是指细小的固体颗粒,“雾”是指液态的小液滴。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不能用与干燥氨气。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如果水倒进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向四处飞溅,有可能发生意外。【例题精讲】(2020•广州)下列关于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A.组成:硫酸溶液中H+和SO42﹣的数目相同 B.性质: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uSO4等硫酸盐 D.生产:含硫酸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答案】C【解析】A、硫酸溶液中H+和SO42﹣的数目不同,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2倍,故选项说法错误。B、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不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酸能与氧化铜、氢氧化铜等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uSO4等硫酸盐,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酸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含硫酸废水不能用CaCl2处理,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巩固训练】(2020•遵义)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属于氧化物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答案】C【解析】A、醋酸是由氢、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醋酸反应,醋酸能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法错误。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D、醋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则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知识点二:酸的化学性质【探究重点】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金属可以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与酸反应的速率就越大。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4.置换反应的特征: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1)反应物一定是单质与化合物;(2)生成物一定是单质与化合物。【例题精讲】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B.醋酸可用铁制容器存放C.醋酸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D.醋酸能将试管壁附着的铜溶解【答案】C【解析】A、醋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B、醋酸和铁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因此醋酸不可用铁制容器存放,故选项错误;C、醋酸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D、醋酸不能和铜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巩固训练】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答案】C【解析】A、若X是稀硫酸,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正确;B、若X是稀硫酸,稀硫酸可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显黄色的硫酸铁溶液,因此b可能是氧化物,正确;C、若X是稀盐酸,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显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能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因此c可能是单质,错误;D、若X是稀盐酸,则X与d反应生成的蓝色溶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而稀盐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即d可能为含铜的氧化物或碱,但d不可能是单质,正确。故选C。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O2B.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C.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答案】C【解析】A、浓硫酸有吸水性,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可用于干燥O2,选项正确;B、浓硫酸有脱水性,可将某些有机物中的氧、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2(水)的形式脱出来,称为“碳化”,故可使纸张炭化,选项正确;C、实验室不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因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会使反应逐渐停止,选项错误;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选项正确。故选C。假设与排除是探索未知物的一种方法。《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A.硫酸亚铁溶液 B.稀盐酸 C.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D.稀硫酸【答案】C【解析】A、硫酸亚铁是盐溶液,不能和金属反应,故错误;B、盐酸和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不能腐蚀较不活泼的金属,如不能和铜反应,故错误;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能和大多数金属反应,能腐蚀较不活泼的金属,故正确;D、硫酸和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不能腐蚀较不活泼的金属,如不能和铜反应,故错误。故选C。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答案】C【解析】A、烧碱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质量增大,故不符合;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使质量增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物质不变质,故不符合;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少,不变质,故符合;D、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故不符合,故选:C。以下叙述浓盐酸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液体 B.有强烈挥发性C.有刺激性气味 D.能使石蕊试剂变红【答案】D【解析】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无色液体,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B、有强烈挥发性,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正确;C、有刺激性气味,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正确;D、能使石蕊试剂变红,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盐酸的下列用途中,能用硫酸代替的是A.金属表面除锈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制造药物氯化锌D.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少量铁粉【答案】A【解析】A、金属表面除锈,铁锈与盐酸或硫酸均可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铁或硫酸铁,符合题意;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使用盐酸,不可以使用硫酸,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属于微溶物,附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符合题意;C、制造药物氯化锌,可以使用盐酸,不可以使用硫酸,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锌,不符合题意;D、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少量铁粉,盐酸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硫酸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故选A。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硫酸溶液中K+、Ca2+、OH﹣、Cl﹣可以大量共存B.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答案】A【解析】A、硫酸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氢离子与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D、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钡沉淀生成,即可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生石灰⑤澄清石灰水A.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④⑤【答案】A【解析】放置时间较长时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自身质量减小,错误;②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自身变稀但不会发生化学变化,错误;③烧碱会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自身质量变大,发生化学变化,正确;④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自身质量变大,正确;⑤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质量增大,正确。所以③④⑤符合题意,正确选项是A。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下面是小兰同学在完成酸、碱的性质实验时记录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 B.向氧化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红棕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C.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答案】C。【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B.向氧化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红棕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会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如右图。(1)现象:放置一会儿发现用______(填“浓”或“稀“)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2)结论:同种酸由于______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答案】(1)浓(2)溶液浓度(或溶质的质量分数)(2020四川巴中)根据家庭小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厨房中白醋和料酒的标签已模糊不清,不通过品尝,可以用_______的方法就能快速区分开来。(2)如图所示,玻璃杯底固定一支燃着的蜡烛,在蜡烛周围放一些物质,再沿玻璃杯内壁倒入白醋可以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白醋未淹没蜡烛),则这种物质可能是_______(选填序号)。①碎鸡蛋壳②纯碱③白糖④食盐【答案】(1).闻气味(2).①②【解析】(1)厨房中白醋和料酒的标签已模糊不清,不通过品尝,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就能快速区分开来,因白醋和料酒都是易挥发的物质,都有特定气味;(2)玻璃杯底固定一支燃着的蜡烛,在蜡烛周围放一些物质,再沿玻璃杯内壁倒入白醋可以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白醋未淹没蜡烛),说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①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②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能和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③白糖和醋酸不反应;④食盐和醋酸不反应;则这种物质可能是①②。故选①②。(2020•北京)补全实验报告。装置及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1)向1中滴加溶液铁片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2)向2中滴加盐酸固体减少,得到黄色溶液化学方程式:(3)向3中滴加足量盐酸Ca(OH)2能与盐酸反应【答案】(1)CuSO4或CuCl2;(2)Fe2O3+6HCl═2FeCl3+3H2O;(3)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解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实验结论是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现象为铁片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说明生成了铜,则向1中滴加是应为CuSO4或CuCl2溶液等。(2)向2中滴加盐酸,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3)滴有酚酞溶液的石灰水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常温下既能与CO2反应,又能与CaO反应的是()A.盐酸B.水C.NaClD.NaOH【答案】B【解析】常温下,二氧化碳溶于水同时发生化合反应产生碳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H2CO3,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虽然分别能与CO2、CaO反应,但需要条件,常温下做不到既能与CO2反应,又能与CaO反应.故选B.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A.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B.溶液的质量都增大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D.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答案】A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柠檬酸、番茄汁、酸奶等物质的水溶液都有一定的酸性,这是由于它们()A.溶于水时,在水中产生了氢离子B.水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C.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D.溶于水时都生成了盐酸【答案】A【解析】A.溶于水时,在水中产生了氢离子,符合酸的性质。故A正确。B.水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盐溶液也都含有酸根离子。故B错误。C.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碱中也都含有氢元素。故C错误。D.溶于水时生成了不同的酸。故D错误。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A.MgB.AgNO3C.Cu(OH)2D.FeSO4【答案】D【解析】A、Mg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故选项错误。

B、AgNO3能与盐酸反应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故选项错误。

C、Cu(OH)2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选项错误。

D、FeSO4与盐酸不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D.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答案】B下列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浓硫酸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答案】D【解析】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D。产生下列现象,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腐蚀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C.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轻、变稀D.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答案】B【解析】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不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故此选项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变多,使自身的浓度变稀,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故此选项正确;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轻、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故此选项错误;D、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是与氧气有关,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答案】B(2020•金华)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A.B. C. D.【答案】D【解析】A、镁比铁活泼,分别与盐酸反应,反应速快的是镁,反应慢的是铁,现象明显,故A错;B、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慢慢停止,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反应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现象明显,故B错;C、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很快,没有放二氧化锰的反应缓慢,现象明显,故C错;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现象,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有现象,故D正确。.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D.中和反应的现象很明显【答案】A【解析】A、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故选项正确;B、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错误;C、碳酸氢钠是盐,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是盐与酸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D、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现象不明显,需要指示剂进行指示,故选项错误。故选A。(2020•泰安)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答案】A【解析】A、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则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D、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A.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B.有强烈的腐蚀性C.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可以敞口放置D.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答案】C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D(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3)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解析】(1)活泼金属和碳酸氢盐会与酸反应分别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2)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碱性减弱,直至变为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在铁件表面镀铬(Cr)前,要除去铁件表面的铁锈,可用的试剂是()A.水B.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石灰水【答案】B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D.与Mg反应放出氢气【答案】C【解析】A.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正确;B.酸都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正确;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是浓硫酸的特性,错误;D.酸都能与Mg反应放出氢气,正确。故选C。下列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而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A.H2B.O2C.CO2D.N2【答案】C【解析】浓硫酸干燥中性或酸性气体,氢氧化钠固体干燥中性和碱性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而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C.CO2属于酸性气体。A.H2,B.O2,D.N2,均属于中性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也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下图是一些常见危险品标志,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答案】D【解析】浓硫酸为强腐蚀性的液体,选D。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B.验证浓H2SO4的腐蚀性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D.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答案】C【解析】A、红磷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的腐蚀性将木棍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组成比脱去,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D、紫色石蕊遇酸、碱溶液变色,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①铁②四氧化三铁③氧化铁④氧化亚铁⑤氢氧化亚铁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B硫酸是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的酸,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稀硫酸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B.稀硫酸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C.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答案】B【解析】A、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干燥CO2,错误;B、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没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无明显变化,错误;D、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正确。故选B。(2020•湘西州)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A.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B.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稀盐酸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D.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答案】C【解析】A、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烧碱、火碱,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氧化钙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C、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D、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柠檬、柑橘中含有柠檬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A.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B.溶液的质量都增大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D.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答案】A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溶液B.稀释浓硫酸C.测溶液pHD.检查气密性【答案】D【解析】A、倾到液体时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故B错误;C、测量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否则会污染液体,故C错误;D、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如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故正确。故选D。(2020•广州)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之一。(1)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0.37%(pH约为1)的稀盐酸。①所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g,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g。②已知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量取上述所需浓盐酸用到的仪器是(填标号)。A.10mL量筒B.50mL量筒C.试管D.胶头滴管③测定所配稀盐酸的酸碱度,应将pH试纸放置在上。(2)取少量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得到白色浑浊液,滴加1滴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至反应完全,可观察到的现象是。(3)取等质量的铁片和铁粉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①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如图示意图中,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填标号)。【答案】(1)①3.7;10。②AD。③干燥、洁净的表面皿。(2)浑浊液变红色,再变澄清,红色消失。(3)①Fe+2HCl═FeCl2+H2↑。②D。【解析】(1)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