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艾滋病_第1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艾滋病_第2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艾滋病_第3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艾滋病_第4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艾滋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艾滋病A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授课教员:张耀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结核,霍乱,鼠疫,疟疾,麻疹,出血热,炭疽病,梅毒,淋病……、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猴痘,军团病,埃博拉出血热…….老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排序20042005200620071肺结核970778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2乙肝916396乙肝982297乙肝乙肝3痢疾497879痢疾456541痢疾423132痢疾3715984淋病225421淋病180316梅毒167370梅毒2205615甲肝93585梅毒126445淋病158795淋病149079我们正面临着两个威胁,恐怖主义和艾滋病。与恐怖主义相比,艾滋病在过去的10年间夺走了更多人的生命。

《联合国报告》估计,全球目前有386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成年人约为3610万,15岁以下的约为250万2010年全球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预计为410万,相当于感染者每天增加11000人目录概述病原学临床特征流行过程诊断与治疗预防策略与措施一、概述

艾滋病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合并感染和选择性肿瘤的一种致命性传染性疾病。国外艾滋病流行概括2010年估计全球尚存活的感染者约3860万(成年人约3610万,其中女性占47.7%,约1730万;15岁以下儿童约250万);新发生的感染者约410万;当年死于的人数约280万()东欧和中亚地区是目前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地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感染率较低,但由于亚洲人口较多,感染者的实际数量仍较大,且近年来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流行都呈第一阶段(1985年~1988年)输入散发期第二阶段(1989年~1994年)局部流行期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广泛流行期疫情仍呈趋势流行地区广泛、地区差异大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吸毒和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发病及死亡情况严重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中国艾滋病流行概括1993-2001年9年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77例,2002年新增感染者和病人93例,超过前9年感染者的总,2004年新发感染者和病人328例,超过前11年(1993~2003年)的总和(303例),2012年截止10月,重庆市新增感染者2478人,较2011年(1914例)同期增加了29.5%。重庆市艾滋病流行概括01020304050607080901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10万例控制不好

估计数控制得好150万,2010年100万60万50万40万20万30万10万1万3万2005150年1000万2010年艾滋病感染者估计数和2010年感染者预测数由高危人群开始,传播到一般人群

(全球共同模式)同性恋注射毒品者妓女嫖客家庭妇女青少年二、病原学

攻击4淋巴细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病毒血清学分型:1,2图25-844&

&Reversetranscriptiongp120p24ViralRNART&othervirionproteins图25-9gp120p24ViralRNART&othervirionprteinsViralGeneTranscription

图25-10常见的的易感细胞及期所致疾病CD4+细胞脑中的小胶质细胞肠上皮细胞皮肤的郎格罕细胞心肌细胞宫颈上皮细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HIV相关痴呆症直肠癌,慢性腹泻,肠道孢子球菌病卡波西肉瘤,斑丘疹心肌炎宫颈癌三、艾滋病的临床特征

I期-急性感染期期-无症状感染期期-艾滋病期图11感染的三种转归VirusCD8CD4典型病程:8年(70-80%)CD4CD8Virus快速进展:4-5年(10-15%)CD4CD8Virus长期无进展:>10y:(5%)急性感染期一般感染后3-6周出现,类似感冒症状,能很快自愈。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占50-70%),可伴有咽疼、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此期血液中检测不出抗体(窗口期)。急性感染引起的皮疹淋巴结肿大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成为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长至可达15年以上,平均6-8年。该期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的健康人,做一般临床检查与常人无异,但在体内不断复制,可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由于无任何临床表现,隐蔽性强,维持时间长,而大部分感染者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因此,其活动不受任何限制,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机会比有症状病人多,是最危险的传染源。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期是艾滋病病毒感染最严重的时期,临床主要表现为条件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同时全身消耗症状十分明显。引起条件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有卡式肺囊虫、弓形体、隐孢子虫、白色连珠菌、隐球菌、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上述病原体可造成肺、神经系统、胃肠道、皮肤粘膜及全身播放性感染。卡式肺囊虫弓形体隐孢子虫白色连珠菌隐球菌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艾滋病期1.全身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下降10%以上,慢性腹泻,发热,体温波动在38-40℃之间,嗜睡,精神不佳,抑郁,不能坚持正常工作。2.各系统症状肺部感染:占50%以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痴呆、意识障碍等。胃肠道感染: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皮肤感染:皮疹、脓疱、溃疡等。在艾滋病患者中出现的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卡波济氏肉瘤。疣体为深紫红色的斑丘疹和结节,可在口腔粘膜、下肢、面部、颈部、上肢等部位出现。也可引起白内障。口腔白色连珠菌感染皮肤单纯疱疹患者卡波济氏肉瘤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异性性接触、同性性接触和双性性接触是传播的最常见方式。全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大约75%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男性同性恋和男女之间的性接触以及双性恋均可相互传染。肛交是最危险的性接触传播途径。四、艾滋病的流行过程2.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病毒感染者的组织、器官的血液、淋巴细胞中都带有艾滋病毒。可通过输血、不规范采集血浆、使用感染的血液制品以及医疗器械等传播。通过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的概率,几乎达到100%。静脉注射毒品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亦为传播的重要途径。3.母婴垂直传播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或称母婴传播。有研究表明,感染的孕妇,其婴儿受感染的比例约为15%~50%。绝大多数儿童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经垂直传播而感染的。经胎盘传播(病毒类)上行性传播(球菌类)分娩时传播人类对普遍易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不同种族人群对不同亚型的易感性可能有所不同。感染与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高危行为的人群感染机会大,例如,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成瘾者、暗娼以及与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或血液接触机会的人都属高危人群。人群易感性艾滋病的诊断:①找不到其他原因的免疫功能低下;②患有卡氏肺囊虫肺炎或卡波济氏肉瘤等条件致病性感染或肿瘤;③辅助性T细胞下降,T48比值<1;④抗体阳性。艾滋病临床症状多样,需与很多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五、艾滋病的诊断及治疗

目前还没有可以治愈艾滋病的药物。所使用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只能抑制感染者体内艾滋病病毒的增殖,推迟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延长患者的生命。艾滋病的治疗:艾滋病的治疗概括为四个方面:

1.一般的支持疗法

2.抗艾滋病病毒治疗

:近几年,这类药物已广泛使用于临床,它们的效用在于直接抑制病毒的逆转录酶的活力,阻止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目前国际上有4类药物28种。四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融合酶抑制剂()

国内使用的12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核苷类:齐多夫啶()、拉米夫啶(3)、去羟肌苷()、司坦夫啶(D4T)、阿巴卡韦()、3、3。非核苷类:奈韦拉平()、依非韦伦()。蛋白酶抑制剂:印第那韦()、、。

3.控制机会性感染和治疗恶性肿瘤4.免疫疗法、中药疗法等

预防策略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四免一关怀”)积极推进法制化管理开展性教育和防治健康教育开展和监测工作六、艾滋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加强疫情报告、积极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提倡健康性行为、严格保证血液及制品安全性)保护易感人群(洁身自好,疫苗无效)监测任何与受感染人士发生的性行为都有可能传播。为使你的家庭免受艾滋病威胁,注意下列几点:1.不要性滥交:性伴侣越多,越容易感染。2.若不能确定性伴侣是否已感染病毒,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要使用安全套(降低70-90%),更应注意安全套的质量和正确用法,藉以减低传染的机会。

谨慎性行为1.不以任何方式吸毒。2.切勿共用针筒注射毒品。3.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4.必须共用针筒时,先以漂白水和清水进行消毒。避免共用针筒吸毒,艾滋病的温床减少血液接触艾滋病会透过血液传染,因此,但凡处理伤口,你都要:1.避免皮肤、眼睛或口腔接触到别人的血液。2.先戴上用完即弃的胶手套,才替别人护理伤口。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4.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5.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防止母婴传播做母亲的,只有确保自己没有染上,才能令婴儿免受感染。假如夫妇未能确定彼此是否带有病毒,在决定怀孕前应先进抗体测试。

1.近期体重下降10%以上;2.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3.

间歇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4.全身淋巴结肿大;5.

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单纯疱疹感染;6.口咽念珠菌感染。对可疑者应进一步作实验室检查确诊。高危人群存在上述情况两项或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