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与操作技术课件 模块三任务1 V形坡口板对接平焊_第1页
焊接工艺与操作技术课件 模块三任务1 V形坡口板对接平焊_第2页
焊接工艺与操作技术课件 模块三任务1 V形坡口板对接平焊_第3页
焊接工艺与操作技术课件 模块三任务1 V形坡口板对接平焊_第4页
焊接工艺与操作技术课件 模块三任务1 V形坡口板对接平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形坡口板对接平焊模块三任务1

目录Contents学习目标1焊前准备2试件装配3焊接工艺参数4操作要点及主要事项5技术点拨6焊接质量检测7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1.1了解V形坡口板对接平位焊1.2掌握V形坡口CO2焊单面焊双面成形的操作方法

第二部分焊前准备2.焊前准备1.试件材料:16Mn或20钢。2.试件尺寸:300×200×12mm,V形坡口,坡口尺寸如图所示。3.焊接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形。4.焊接材料:焊丝ER49-1(H08Mn2SiA),直径1.2mm。5.焊机:NBCI—300型,直流反接。6.劳保用品及其他。

V形坡口对接试件及坡口尺寸

第三部分焊件试装3.焊件试装1.修磨钝边0.5~1mm,无毛刺。2.焊前清理坡口及坡口正反面两侧各20mm范围内的油污、锈蚀、水分及其他污物,直至露出金属光泽。为便于清除飞溅物和防止堵塞喷嘴,可在焊件表面涂上一层飞溅防粘剂,在喷嘴上涂一层喷嘴防堵剂。3.焊件试装3.装配间隙始端3.2mm,终端4.0mm;错边量≤1.2mm。4.定位焊在试件坡口内定位焊,焊缝长度约10~15mm。5.反变形量:预置反变形量为3°,如下图所示。图

预置反变形

第四部分焊接工艺参数4.焊接工艺参数V形坡口对接平焊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层次焊丝直径(mm)焊接电流(A)电弧电压(V)焊接速度(m/h)气体流量(L/min)打底焊1.2110~13018~2020~2215~20填充焊130~15024~2622~25盖面焊140~1602522~25

第五部分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5.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采用左向焊法,焊接层次为三层三道,焊枪角度如左下图所示,焊道分布如右下图所示。图平焊时焊枪角度图焊道分布5.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图ZV形坡口对接平焊焊枪摆动方式a)月牙形摆动b)倒退式月牙形摆动5.1打底焊1)引弧将试件始端放于右侧,在离试件端部20mm坡口内的一侧引弧,然后开始向左焊接打底焊道。焊枪沿坡口两侧作小幅度横向摆动,控制电弧在离底边2~3mm处燃烧,并在坡口两侧稍微停留0.5~1S。焊接时应根据间隙大小和熔孔直径的变化调整横向摆动幅度和焊接速度,尽可能维持熔孔直径不变,以获得宽窄和高低均匀的背面焊缝,如图所示,严防烧穿。5.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2)控制熔孔的大小,这决定背部焊缝的宽度和余高,要求焊接过程中控制熔孔直径始终比间隙大1~2mm,如左下图所示。3)控制电弧在坡口两侧的停留时间,以保证坡口两侧熔合良好,使打底焊道两侧与坡口结合处稍下凹,焊道表面平整,如右下图所示。图平焊时熔孔的控制尺寸图打底焊道

4)控制喷嘴的高度,电弧必须在离坡口底部2~3mm处燃烧,保证打底层厚度不超过4mm,如左下图所示。5.2填充焊调试填充层焊接工艺参数,从试板右端开始焊填充层,焊枪的横向摆动幅度稍大于打底层焊缝宽度。注意熔池两侧熔合情况,保证焊道表面平整并稍下凹,并使填充层的高度应低于母材表面1.5~2mm,焊接时不允许熔化坡口棱边,如图所示。5.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图打底焊道图填充焊道5.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5.3盖面焊调试好盖面层焊接工艺参数后,从右端开始焊接,需注意下列事项:1)保持喷嘴高度,焊接熔池边缘应超过坡口棱边0.5~2.5mm,并防止咬边。2)焊枪横向摆动幅度应比填充焊时稍大,尽量保持焊接速度均匀,使焊缝外观成形平滑。3)收弧时要填满弧坑,收弧弧长要短,熔池凝固后方能移开焊枪,以免产生弧坑裂纹和气孔。

第六部分技术点拨6.技术点拨1.熟悉图样和操作要点,清理坡口表面,修磨钝边。2.按要求进行试件装配,可用CO2焊进行定位焊,也可采用焊条电弧焊点固焊件。3.按焊接工艺参数表中参数和操作要点,焊接打底层、填充层和盖面层焊缝,注意层间清渣。4.焊后清理工件飞溅物,检查焊缝质量,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第七部分焊接质量检测7.焊接质量检测1.试件外观检查及评分标准见下表。2.X射线检验:X射线检验参照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射线透照质量不应低于AB级,焊缝缺陷等级不低于Ⅱ级为合格。3.弯曲试验:在焊件横向截取面弯、背弯试样各一件,冷弯角一般为90°或180°(根据焊件材质不同而不同)。拉伸面上不出现长度大于3mm的裂纹或缺陷,试件的两个弯曲试样实验结果均合格时,弯曲试验为合格。7.焊接质量检测序号考核项目考核要求配分评分标准检测结果得分1焊缝外观质量表面无裂纹5有裂纹不得分2无烧穿5有烧穿不得分3无焊瘤8每处焊瘤扣0.5分4无气孔5每个气孔扣0.5分,直径>1.5mm,不得分5无咬边7深度>0.5mm,累计长15mm,扣1分6无夹渣7每处夹渣扣0.5分7无未融合7未融合累计长10mm,扣1分8焊缝起头、接头、收尾无缺陷8起头、收尾过高,接头脱节每处扣1分9焊缝宽度不均匀≤3mm7焊缝宽度变化>3mm,累计30mm,不得分10焊件上非焊道处不得有引焊痕迹5有引弧痕迹不得分11焊缝内部质量焊缝内部无气孔、夹渣、为熔透、裂纹10Ⅰ级片不扣分,Ⅱ级片扣5分,Ⅲ级片扣8分,Ⅳ级片扣10分12焊缝外形尺寸焊缝宽度比坡口每侧增宽0~2.5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