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市2025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历史(考试时间:上午9:00-10:15)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距今五千年到四千年左右的几处史前文化遗址位置示意图。考古人员在这些遗址发现有石城、宫殿、大量器型风格相似的玉器及玉制品加工点。据此可推知A.该地成为玉文化发源地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C.当时国家形态已经成熟D.区域地理影响早期文明发展2.《春秋左传》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自先秦而汉,古代服饰逐渐形成了大气鲜明、尊崇礼制的特点。后世历代服饰虽受经济发展与民族交融等诸多因素影响,但汉服风度的基本内涵未曾改变。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A.多样性B.包容性C.传承性D.统一性3.甘肃居延汉简记载,汉代在河西走廊“置屯戍守,移民实边”,戍卒平日耕作、战时成兵,并建有烽燧预警系统。简文中有“田卒”“河渠卒”等称谓及“日迹”(巡视边境)记录。这些记载表明汉代A.兵农合一体制助推边疆治理B.边疆屯垦有效推动民族交融C.郡国并行制度保障国防安全D.丝绸之路繁荣促进区域开发4.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推行三长制,规定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由本乡“强谨者”充任,负责清查户籍、征发赋役。这一制度的推行A.促进了鲜卑与汉族通婚融合B.加强了中央对基层的控制C.保障了均田制度的有效实施D.削弱了门阀士族政治特权5.古典小说《隋唐演义》描述了隋唐之际英雄辈出、侠义勇武的传奇故事;历史档案表明,隋唐时期民众普遍喜爱户外运动,如蹴鞠、摔跤、拔河等十分流行。据此可知,隋唐时期A.儒家思想遭遇冲击B.阶级矛盾复杂尖锐C.社会风气旷达向上D.世俗文化成为主流6.史载,“澶渊之盟”后北宋百姓“几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且榷场贸易关税收入远超岁币。这说明北宋A.商品经济高度繁荣B.积贫积弱现象加剧C.民族政策务实有效D.军备废弛边患严重7.1683年,明末降将、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的施琅在胜利收复台湾后,指出台湾为“江、浙、闽、粤四省佐护”,主张扩建水师以驻防台湾,却一度遭到清廷猜忌和部分大臣反对。这一争论反映出当时A.集权政治影响国家决策B.军费开支损害官员利益C.海权意识淡薄阻碍统一D.清朝统治危机初步显现8.19世纪中后期,中国农村传统家庭手工业中“纺”与“织”逐渐分离,部分农户转向专门种植茶叶、蚕桑等经济作物;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专业化农产品市场,如湖州丝市、无锡米市;同时、洋纱、洋布输入量激增,上海、汉口等通商口岸成为新的商品集散中心。这些现象反映了A.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B.传统经济结构逐步瓦解C.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D.中国经济日益殖民地化9.1920年前后,中国思想界爆发论战,下表为当时的一些主要观点。派别代表人物核心主张基尔特社会主义张东荪优先发展实业,反对暴力革命,主张渐进改良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必须通过革命铲除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才能为实业发展创造条件无政府主义黄凌霜主张绝对自由,反对一切国家形式和无产阶级专政据此判断,这一论战的主题是A.马克思主义传播B.革命领导权问题C.中西方文化冲突D.国家出路的探索10.1934年,中共在中央苏区规定“对地主和富农征收高额累进税,税率从20%到50%不等;对中农和贫农实行低税率或免税政策,同时鼓励合作社经济的发展,组织农民集体生产,统一分配粮食和其他物资”。这一政策旨在A.助推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B.缓和苏区内部的阶级矛盾C.为抗日战争积累物质基础D.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11.右图为1950年艾中信所作油画《女司机田桂英》,展现了新中国第一位火车女司机田桂英驾驶机车的英姿。该作品在当时引起社会广泛反响,主要是因为它A.彰显了新中国妇女新风貌B.采用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C.展现了新中国工业化成就D.宣传了革命英雄模范事迹12.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世纪)的行政文书记载,底比斯地区的官员须每月向维西尔(宰相)呈交土地清册与税粮账目;同时期阿马尔那书信显示,法老直接任命努比亚总督并派遣军队监督黄金开采。这说明当时埃及A.地方总督独立行使军政大权B.依赖文书行政体系治理国家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难以调和D.国家强化垂直行政管理体制13.中古时期,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商队在长途贸易中常签订书面契约,详细规定货物种类、价格及违约赔偿。伊斯兰法庭审理商事纠纷时,既依据《古兰经》原则,也采纳商人间形成的惯例法。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宗教法凌驾于世俗法之上B.商业活动促进司法实践理性化C.东西方商法体系完成融合D.哈里发政府全面掌控贸易秩序14.15、16世纪的欧洲农民起义参与者往往将反抗诉求与宗教教义结合,宣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而当时统治者和教会则斥其为“亵渎神意”。后世史学家分析此类事件时,更多关注封建压迫、经济剥削和社会结构矛盾等深层原因。据此可知A.立场差异左右历史解释B.宗教改革直接引发社会革命C.观察视角影响历史认知D.亲历者记录可还原历史真相15.19世纪中期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后,各邦国逐步取消内部关税、统一货币度量衡,到1871年时已形成覆盖全境的统一市场。这一进程A.解决了德意志各邦国的矛盾B.推动了民族国家的构建C.导致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D.带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16.从1988年到1993年,联合国部署的维和部队从1万人增加到7万人,维和行动的范围也从传统的停火监督扩展到人道主义援助、选举监督和国家重建等领域。这表明联合国A.维和行动适应了时代需要B.职能变化由国际格局决定C.已成为世界各国领导核心D.维和重心转向非军事领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据古籍记载,上古时期疾病肆虐,神农氏(炎帝)为解救苍生,亲尝百草以辨药性,“一日而遇七十毒”,最终因误食断肠草身亡。其事迹被后世奉为中医药学源头,《神农本草经》托其名编撰,成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历代医家以“神农精神”自勉,形成“医者仁心"的传统。-根据《淮南子·修务训》等整理材料二赫西俄德《神谱》与埃斯库罗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记载,普罗米修斯怜悯人类困苦,违抗宙斯禁令盗取火种,因此被锁于高加索山崖受永世折磨。火种使人类掌握冶炼、烹饪与技艺,推动文明进步。该神话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广为流传,哲学家赞其“将理性带给人类”,悲剧作家视之为反抗强权与个体觉醒的象征。-摘编自郭玲《古希腊神话中秩序与正义的隐喻探微》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神话人物神农氏与普罗米修斯被后人传颂的共同原因。(4分)(2)2025年电影《哪吒2》的横空出世,不仅创造了一个中国神话故事的超级IP,也打破了全球影史单一票房纪录,被称为“中国动画工业化的里程碑”,但也有一些影评人认为它颠覆经典人物形象和故事,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潜在威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神话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严谨,表述清晰)(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陈云在《关于粮食统购统销问题》中指出:“粮食问题已成为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必须由国家统一管理。”政策规定农民除口粮和种子粮外,其余粮食按国家定价统一收购,城市居民凭证定量供应。1955年,《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进一步细化供应标准,形成“以人定量、按户计算”的配给体系。这一政策在稳定城市粮食供应的同时,也对农村粮食自由流通形成严格限制。-摘编自田锡全《国家、省、县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等材料二198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宣布取消粮食统购制度,改为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并行的“双轨制”。1993年,全国范围内取消粮票制度,逐步建立粮食储备体系和风险基金制度。2004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的改革方向,允许民营企业参与粮食流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至2010年间,全国粮食产量连续七年增长,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摘编自韩俊《中国粮食市场改革的历程与启示》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流通的演变趋势。(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从十月革命开始,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苏联逐步建立起独特的、自成系统的高等教育“苏联模式”。主要包括:高等学校一律由国家兴办,实行中央高度统一管理和各经济部门单独管理相结合;学生接受由国家提供的全部免费的高等教育,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建立党、团组织与红色教授学院,强调学生的政治培养,在高校开设马列主义课程和政治经济学课程;大力发展高等工程教育,按照专业化要求培养人才,并在各全日制高等学校逐步建立起夜校和函授教育,为在职干部开辟了一条继续提高业务水平的途径。-摘编自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苏联教育改革》等材料二与早期相比,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愈发与现实世界的需求相联系。理科与职业教育比重上升,大学与企业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避免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直接干预,美国各地区学院与中学联合会在联邦教育局和卡内基推进教学基金会的指引下制定了《学院设置标准》,对美国所有高等学校办学实行认可制度。此后,社会各专业联合会纷纷建立专业认可组织,对高等学校所开设的所有专业教育计划进行认可。这一制度既保证了美国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又保护了高等学校的自由与自治。-摘编自张斌贤主编《美国高等教育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上半叶苏联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苏联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历史遣迹是人类历史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建筑物或环境遗址,包括遗址、墓莽、灰坑以及人类活动痕迹等。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留下许多历史请迹,这些遗迹或彰显了大一统的家国豪迈,或记载了人民的劳动智慧,或见证了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或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每一处历史遗迹都具有重大而丰富的历史价值。请选择一处你所知道的历史遗迹,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历史遗迹所具有的价值。(要求:选择的历史遗迹真实存在,至少阐述两种以上价值,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太原市2025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CABCCABDDADBCB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1)具有牺牲精神;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成为文化符号,代表了各自文化所推崇的精神内涵。(4分,1点2分,任答2点即可)(2)评分标准:(8分)①观点(0-2分):观点明确,2分;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0分。②论证(0-4分):能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论证,论证严谨,4分;未结合材料,或论证不严谨,表述不清晰,0-2分。③结论(0-2分):有明确结论且主题升华,2分;简单重复观点或无结论,0分。示例一:神话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遗产,其价值在于传承与创新的动态平衡。从材料一、二可见,神农尝百草与普罗米修斯盗火虽源自远古,但始终被后世赋予新的解读:前者从“医者仁心”升华为中医药伦理的根基,后者从反抗强权的象征演变为理性精神的载体。《哪吒2》的改编也是这一规律的延续,它以现代动画工业技术重构经典,既保留了哪吒“逆天改命”的精神内核,又通过视觉奇观与叙事重构让传统文化触达年轻群体,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文化传承新尝试。通过工业化制作打破文化传播壁垒,使哪吒这一中国神话形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极大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恰恰是对神话生命力的延续。综上所述,神话在当代的创新演绎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示例二:神话的文化传承需警惕过度解构导致的精神异化。神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核心价值观以及先辈们的智慧,是传统文化的根基。如神农氏的事迹奠定了中医药学“医者仁心”的传统,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蕴含着古希腊对理性、反抗强权的崇尚。而《哪吒2》对经典形象和故事的大幅颠覆,实则给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了潜在危机。一方面,过度改编可能扭曲原有形象与情节蕴含的特定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让后人难以领悟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精髓。另一方面,颠覆性改编可能误导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长此以往,传统神话在传承过程中可能逐渐失去其本真,沦为单纯的娱乐化符号。综上所述,对待神话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在尊重经典基础上创新,警惕过度解构。18.(14分)(1)从计划管控到市场主导;从单一主体到多元参与;政策工具逐步完善;粮食流通日益活跃。(6分,1点2分,任答3点即可)(2)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维护民生,保障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经济体制转型;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其他领域改革提供借鉴。(8分,1点2分,任答4点即可)19.(14分)(1)苏联:实行国家统一办学;统一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注重意识形态教育。(4分,1点2分,任答2点即可)美国:注重市场化引导;鼓励高校自治;实行专业准入制度。(4分,1点2分,任答2点即可)(2)历史国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