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联考试卷及答案txt历史_第1页
八省联考试卷及答案txt历史_第2页
八省联考试卷及答案txt历史_第3页
八省联考试卷及答案txt历史_第4页
八省联考试卷及答案txt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省联考试卷及答案txt历史八省联考试卷及答案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D.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A2.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但农业生产方式没有变化D.明清时期,海外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答案:B3.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官方的主导思想B.道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C.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并逐渐发展起来D.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理学”答案:D4.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B.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明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武器答案:D5.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B.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C.宋代是中国词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D.明清时期,小说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出现了《红楼梦》等名著答案:D6.以下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制D.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答案:D7.以下关于中国现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B.解放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人民战争C.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D.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答案:D8.以下关于世界古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古罗马帝国的扩张,使得罗马法成为欧洲大陆的法律基础C.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并成为国教D.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答案:C9.以下关于世界近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C.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发生的一场技术革命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答案:C10.以下关于世界现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B.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C.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D.冷战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对抗答案:A11.以下关于世界当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多极化趋势B.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C.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D.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答案:D12.以下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C.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D.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案:C13.以下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历史研究应该以史料为基础,进行客观分析B.历史研究应该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历史规律C.历史研究应该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异同D.历史研究应该以个人主观判断为主,忽视史料的客观性答案:D14.以下关于历史事件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C.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了冷战的形成D.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单极化趋势答案:D15.以下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统一了六国B.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C.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希特勒是德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推动了德国的现代化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材料二:《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二世燕居,乃召高斯数子而问曰:‘吾闻之韩子曰:‘尧舜采椽不刮,茅茨不翦,饭土塯,啜土形,虽监门之养,不觳于此。禹凿龙门,通大夏,决河亭水,放之海,身自持筑臿,胫毋毛,臣虏之劳不烈于此矣。’然则古之圣王其勤若此,而吾独擅此,吾奈天下何?’”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9分)答案要点:(1)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宗室贵族的势力;二是推行法治,严格执法,使得秦国社会秩序井然;三是促进了农业生产,增强了国力。然而,商鞅变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过于严苛的法律使得民众怨声载道,最终导致商鞅本人也因法律而死。(2)秦朝灭亡的原因:秦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秦朝实行严刑峻法,导致民众疾苦;二是秦朝过度征发徭役,加重了民众负担;三是秦朝统治者奢侈腐化,失去了民心;四是秦朝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导致政治动荡。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秦朝的灭亡。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思之,凡理国者,莫不欲安人。’”材料二:《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安人必先足食,足食在于地利,地利因于劝农,劝农在于省役。若兵戈屡动,力役不息,农不得时耕,民不得时织,虽唐、虞复生,未如之何。’”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太宗的治国理念。(10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的农业政策。(10分)答案要点:(1)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主要体现在重视民生,以民为本。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目的是安定人民,使人民安居乐业。唐太宗还强调以德治国,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以身作则,为臣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2)唐太宗的农业政策:唐太宗的农业政策主要体现在重视农业生产,提倡劝农,减轻赋税,减少徭役,使农民能够安心耕作。他还重视水利建设,兴修水利工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这些政策,唐太宗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给日本。”材料二:《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10分)答案要点:(1)《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屈辱,它使中国丧失了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的领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同时,巨额的赔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