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业指导书TOC\o"1-2"\h\u26102第一章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3303511.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3225301.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目标 331011.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286421.2.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26628第二章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 4271962.1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4258322.1.1农业资源的概述 4279922.1.2农业资源利用现状 4136642.1.3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措施 564492.2农业环境保护策略 5230882.2.1农业环境保护概述 5126242.2.2农业环境保护现状 5325842.2.3农业环境保护策略 5302752.3农业生态平衡与调控 576452.3.1农业生态平衡概述 5132802.3.2农业生态平衡现状 5297112.3.3农业生态平衡调控措施 629385第三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99783.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6283483.1.1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6189863.1.2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6165653.1.3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 681323.2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升级 6253373.2.1农业产业链的内涵 6161003.2.2农业产业链构建的原则 698443.2.3农业产业链构建与升级的措施 7312323.3农业多样化经营 7112863.3.1农业多样化经营的意义 7279873.3.2农业多样化经营的原则 7189653.3.3农业多样化经营的措施 77570第四章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7174684.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744904.2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8142544.3农业信息化建设 825932第五章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 9240055.1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建设 930885.2农业技术普及与推广 999795.3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 924068第六章农业政策与法规 10302046.1农业政策体系 10147376.1.1农业发展战略政策 10174816.1.2农业支持政策 10317216.1.3农业保护政策 1013156.1.4农业国际合作政策 10293966.2农业法律法规 101466.2.1农业基本法律 10148716.2.2农业行政法规 10286036.2.3农业规章 11186696.2.4农业地方性法规 11114986.3农业政策执行与监督 11226326.3.1农业政策执行 1174236.3.2农业政策监督 1120916第七章农业市场与贸易 11258817.1农产品市场分析 11111497.1.1农产品供需状况 11221947.1.2农产品价格波动 1262617.1.3农产品市场竞争格局 1234667.2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12131507.2.1农产品流通体系 12220427.2.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217697.2.3农业市场服务体系 12267247.3农产品国际贸易 12275037.3.1农产品出口现状 1387817.3.2农产品进口状况 13231417.3.3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 131526第八章农业社会化服务 1325328.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391318.1.1概述 13310588.1.2建设原则 1352088.1.3建设内容 1383268.2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 1442688.2.1农业生产服务 14155818.2.2农业加工服务 14210718.2.3农业销售服务 14215268.3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1461088.3.1主导型服务模式 147518.3.2市场主导型服务模式 14106108.3.3政产学研合作型服务模式 157649第九章农业灾害防治与风险管理 15274279.1农业灾害类型与防治 1572649.1.1概述 15131959.1.2气象灾害 15193489.1.3生物灾害 1541709.1.4地质灾害 15274969.1.5人为灾害 16120969.2农业灾害风险管理 16126269.2.1概述 1668439.2.2风险识别 16180069.2.3风险评估 16102279.2.4风险监测 16169009.2.5风险控制 16129369.3农业保险制度 16293169.3.1概述 16217349.3.2农业保险种类 164969.3.3农业保险运作机制 1732479.3.4农业保险政策支持 1719338第十章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 172960310.1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17193410.1.1战略目标概述 171449310.1.2战略目标内容 172731410.2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 17860310.2.1规划原则 173240610.2.2规划内容 182635210.3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与监测 182526010.3.1实施措施 183098910.3.2监测与评估 18第一章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1.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旨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80年代,人类对环境、资源问题的关注日益加深,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主张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和维护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目标1.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1)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2)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3)保护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后代留下良好生态环境。(4)推动农村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1.2.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产出最大化。(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3)保障农民利益。关注农民需求,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合法权益。(4)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5)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实现以上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贡献。第二章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2.1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2.1.1农业资源的概述农业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它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1.2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当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水资源浪费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2.1.3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措施(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土地改良、土地流转等措施,提高土地质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2)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调配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3)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广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2.2农业环境保护策略2.2.1农业环境保护概述农业环境保护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土壤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2.2.2农业环境保护现状当前,我国农业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如土壤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大气污染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2.2.3农业环境保护策略(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农业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2)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3)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2.3农业生态平衡与调控2.3.1农业生态平衡概述农业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农业生态平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3.2农业生态平衡现状当前,我国农业生态平衡面临诸多问题,如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3.3农业生态平衡调控措施(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区域特点,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2)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对受损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推广农业生态工程技术。运用生态工程技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3.1.1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产值和效益,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为我国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3.1.2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1)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坚持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3)坚持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的技术水平。(4)坚持生态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1.3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地区比较优势。(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附加值。(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3.2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升级3.2.1农业产业链的内涵农业产业链是指以农产品为核心,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产业体系。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升级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值,促进农民增收。3.2.2农业产业链构建的原则(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坚持科技创新,提升农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3)发挥引导作用,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4)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农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3.2.3农业产业链构建与升级的措施(1)建立健全农业产业链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产业链运行效率。(2)加强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加强农业产业链政策支持,优化农业产业链发展环境。3.3农业多样化经营3.3.1农业多样化经营的意义农业多样化经营是指在同一农业区域或农场内,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产业布局,实现多种经营模式的有机结合。农业多样化经营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值,降低农业风险,促进农民增收。3.3.2农业多样化经营的原则(1)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地区比较优势。(2)坚持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多样化经营的技术水平。(3)坚持生态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4)坚持政策引导,优化农业多样化经营环境。3.3.3农业多样化经营的措施(1)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值和效益。(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多样化经营的技术水平。(4)完善农业政策体系,促进农业多样化经营健康发展。第四章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4.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存在诸多问题。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节,部分科技成果难以得到有效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不完善,导致成果推广力度不足;农民对科技成果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有待提高。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注重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二是完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提高推广效率;三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科技成果的认知度和应用能力。4.2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基础。建立健全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2)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能力。(3)人才培养: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队伍的整体素质。(4)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5)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水平。4.3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信息传输速度和覆盖范围。(2)农业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农业生产、市场、政策等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4)农业智能化技术:推广农业智能化技术,如智能灌溉、智能施肥、智能植保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5)农业信息化服务: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第五章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5.1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建设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内容:以实用性、先进性、针对性为原则,涵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等领域的实用技术。(2)培训形式: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教学、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需求。(3)培训师资: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农业科技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同时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4)培训管理: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保证培训质量。5.2农业技术普及与推广农业技术普及与推广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任务包括:(1)普及先进技术:通过农业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科技示范等方式,将先进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2)推广适用技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农户的需求,推广适用性强、效益高的农业技术。(3)加强科技示范:建立科技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农业技术普及与推广。(4)创新推广机制:构建企业、农民多方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产学研推一体化的发展格局。5.3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下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的主要措施:(1)加强农业教育:提高农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业专业人才。(2)实施人才引进:吸引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3)培育乡土人才:选拔优秀农民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土人才队伍。(4)优化人才使用政策: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第六章农业政策与法规6.1农业政策体系农业政策体系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为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利益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农业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1.1农业发展战略政策农业发展战略政策是国家对农业发展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规划和指导,包括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6.1.2农业支持政策农业支持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价格支持等。这些政策旨在缓解农业风险,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持续发展。6.1.3农业保护政策农业保护政策主要包括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资源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等。这些政策旨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6.1.4农业国际合作政策农业国际合作政策是指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农业领域开展合作的政策。这些政策旨在促进农业技术交流、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等领域的发展。6.2农业法律法规农业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保障农业发展、维护农民权益和规范农业行为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农业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2.1农业基本法律农业基本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这些法律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6.2.2农业行政法规农业行政法规包括《农药管理条例》、《种子管理条例》等,这些法规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了具体规定。6.2.3农业规章农业规章包括《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条例》等,这些规章对农业领域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规定。6.2.4农业地方性法规农业地方性法规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的农业法规,如《四川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6.3农业政策执行与监督6.3.1农业政策执行农业政策执行是指国家、地方各级及有关部门将农业政策转化为具体措施,保证政策目标实现的过程。农业政策执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明确政策执行的具体要求和标准;(2)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政策执行的合力;(3)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政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4)创新政策执行方式,提高政策执行效果。6.3.2农业政策监督农业政策监督是指对农业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以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农业政策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农业政策监督机制,明确监督责任;(2)加强农业政策执行情况的监测和评估;(3)对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4)严肃查处政策执行中的违纪违法行为。第七章农业市场与贸易7.1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产品市场分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分析:7.1.1农产品供需状况分析农产品供需状况,首先要关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消费需求。我国农产品生产总量逐年增长,但受人口增长、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农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供需平衡方面,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如粮食、棉花等;而部分农产品供应偏紧,如蔬菜、水果、肉类等。7.1.2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变化、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等。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造成一定影响。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有助于预测市场走势,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7.1.3农产品市场竞争格局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区域化特点。,国内外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相互影响,进口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产生一定压力;另,不同地区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各具优势,如东北地区的粮食、江南地区的茶叶等。7.2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农业市场体系建设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农业市场体系建设:7.2.1农产品流通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有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我国应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与消费市场的有效对接。7.2.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我国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等,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7.2.3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包括农业技术指导、市场信息、金融保险等服务。建立健全农业市场服务体系,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竞争力。我国应加强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7.3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产品国际贸易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农产品国际贸易:7.3.1农产品出口现状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逐年扩大,出口品种日益丰富。在农产品出口中,蔬菜、水果、茶叶等优势产品市场份额较大,但受国际市场竞争和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农产品出口面临一定压力。7.3.2农产品进口状况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主要进口品种包括粮食、油脂、肉类等。农产品进口有助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同时也对国内农产品市场产生一定影响。7.3.3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制定,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同时加强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提高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第八章农业社会化服务8.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8.1.1概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涉及政策、技术、市场、金融等多个方面,其目标是构建一个覆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完整服务体系。8.1.2建设原则(1)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在政策引导、规划布局、资金扶持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多元化发展。(2)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3)科技创新原则: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8.1.3建设内容(1)政策支持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服务网络体系:构建覆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服务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3)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4)市场服务体系:培育多元化市场服务体系,满足农民多元化服务需求。8.2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8.2.1农业生产服务(1)种子、种苗供应服务:提供优质种子、种苗,保障农业生产基础。(2)农资供应服务:提供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满足农业生产需求。(3)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科技水平。8.2.2农业加工服务(1)农产品加工技术指导服务:提供农产品加工技术指导,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农产品品牌培育与推广服务: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8.2.3农业销售服务(1)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生产计划。(2)农产品营销服务:协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8.3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8.3.1主导型服务模式主导型服务模式是指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服务对象广泛:覆盖各类农业生产主体。(2)服务内容全面:包括政策、技术、市场等多个方面。(3)服务效率较高:主导下的服务体系建设具有较高效率。8.3.2市场主导型服务模式市场主导型服务模式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服务主体多元化:包括企业、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等。(2)服务内容丰富: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3)服务方式灵活:根据农民需求,采取多种服务方式。8.3.3政产学研合作型服务模式政产学研合作型服务模式是指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共同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资源共享:政产学研各方共同投入资源,提高服务效率。(2)技术优势:依托科研机构、高校的技术优势,提升服务质量。(3)市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第九章农业灾害防治与风险管理9.1农业灾害类型与防治9.1.1概述农业灾害是指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农业灾害类型繁多,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地质灾害和人为灾害等。9.1.2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霜冻等。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2)调整种植结构和作物布局,提高抗灾能力;(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缓解干旱压力;(4)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排涝能力。9.1.3生物灾害生物灾害主要包括病虫害、草害和鼠害等。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预报,及时防治;(2)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3)实施种子处理和植物检疫,防止病虫害传入;(4)加强草原防火,预防草害和鼠害。9.1.4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等。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地质监测,及时预警;(2)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避免高风险区域;(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减少灾害损失。9.1.5人为灾害人为灾害主要包括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农业废弃物污染等。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农业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2)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3)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防止污染环境。9.2农业灾害风险管理9.2.1概述农业灾害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农业灾害风险,以减轻灾害损失和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9.2.2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灾害风险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包括灾害类型、风险区域、风险因素等。9.2.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农业灾害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包括风险概率、风险损失、风险承受能力等。9.2.4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通过建立农业灾害监测体系,对灾害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为灾害防治提供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重点达标名校初三下学期9月摸底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护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
- 护栏涂料施工方案
- 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
- 奥尔夫大鼓和小鼓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四年份十二月按揭车辆转让车载网络服务协议
- 教师的情绪管理课件
- 自考《01757药物分析(三)》核心考点题库300题(含答案)
- 幼儿园小班的管理
- 变电土建工程材料检测和试验标准清单(含桩基)
- 北京市顺义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2
-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42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政府公共关系-形考作业2-国开(GD)-参考资料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中广核线上测评题库
- 油气开发全过程(勘探+钻井+压裂+集输)
- 联合伟世: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报告
- 山东省济南市中区2024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