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2:2 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1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2:2 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2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2:2 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3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2:2 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4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2:2 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问题探讨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现在世界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s内起跑被视为抢跑。讨论:1、从运动员听到枪响到作出起跑的反应,信号的传导经过了哪些结构?2、短跑比赛规则中关于“抢跑”规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运动员从听到枪响到作出起跑的反应,完成了一系列反射活动。运动员听到信号后神经产生兴奋,兴奋的传到经过了一系列结构。思考:这一过程兴奋在反射弧中是以什么形式传导的?它又是怎么样传导的呢?实验现象: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来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被称之为神经冲动。1、神经冲动结论:+++++---图1图4图2图3abababab刺激-+++兴奋指的是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的刺激之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化为显著活跃状态的一个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K+浓度:膜外>膜内未受到刺激,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外流。内负外正静息电位Na+Na+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

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内正外负兴奋部位:内正外负。邻近的未兴奋部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刺激刺激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内正外负内负外正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兴奋传导方向(1)静息电位表现为

,是

外流形成的。(2)动作电位表现为

,是

内流形成的。(3)兴奋部位与

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了

。(4)局部电流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兴奋向前传导,原兴奋部位又恢复为

。兴奋传导的机制和过程内负外正K+内正外负Na+未兴奋局部电流静息电位刺激膜电位变化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静息状态膜电位:外正内负

1: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外负内正。

2: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外正内负。

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差

兴奋因此向前传导到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产生兴奋电流方向:膜外,未兴奋流向兴奋

膜内,兴奋流向未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小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_

2.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3.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

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5.电流方向在膜外由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

在膜内由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___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电位差局部电流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__________双向传导形成原因:___________

钾离子通过钾离子通道外流形成原因:___________钠离子通过钠离子通道内流练一练一定要看清题干中问的是什么!问:兴奋部位膜电位是:问:兴奋部位膜电位变化:问:兴奋部位膜外电位是:问:兴奋部位膜外电位变化:答:内正外负答: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答:负电位答: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_

2.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3.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

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5.电流方向在膜外由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

在膜内由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___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电位差局部电流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__________双向传导形成原因:___________

钾离子通过钾离子通道外流形成原因:___________钠离子通过钠离子通道内流练一练一定要看清题干中问的是什么!问:兴奋部位膜电位是:问:兴奋部位膜电位变化:问:兴奋部位膜外电位是:问:兴奋部位膜外电位变化:答:内正外负答: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答:负电位答: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特别强调:电位的测量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静息电位测量: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_____和_____动作电位测量: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内侧外侧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小体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突触突触突触后膜有两种:②树突膜①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2、突触类型:①轴突-树突型

②轴突-细胞体型2、突触类型:①轴突-树突型

②轴突-细胞体型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小泡转运蛋白受体信号传导神经递质①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②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④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⑤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释放递质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兴奋或抑制传递特点:单向传递①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②方向: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4、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使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传递途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性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递质

、谷氨酸等乙酰胆碱种类:去向:作用完就被分解分泌方式:胞吐受体:糖蛋白小结:兴奋在神经元的传导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细胞间的传递结构: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特点:原因: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传导形式:神经冲动=电信号特点:双向传导传导形式:化学信号单向传递1.兴奋剂原是指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如今是运动禁用药物的统称。兴奋剂具有增强人的兴奋程度、提高运动速度等作用。2.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3.兴奋剂和毒品等大多是通过突触来起作用的。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反兴奋剂宣传画可卡因为什么会使人上瘾?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多巴胺受体已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就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这些神经元的活动,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毒瘾难戒。可卡因为什么会使人上瘾?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多巴胺受体已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就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这些神经元的活动,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毒瘾难戒。小结:兴奋在神经元的传导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细胞间的传递结构: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特点:原因: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传导形式:神经冲动=电信号特点:双向传导传导形式:化学信号单向传递运动员从听到枪响到作出起跑的反应,完成了一系列反射活动。运动员听到信号后神经产生兴奋,兴奋的传到经过了一系列结构。思考:这一过程兴奋在反射弧中是以什么形式传导的?它又是怎么样传导的呢?(1)静息电位表现为

,是

外流形成的。(2)动作电位表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