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最后一次讲演 课件_第1页
13 最后一次讲演 课件_第2页
13 最后一次讲演 课件_第3页
13 最后一次讲演 课件_第4页
13 最后一次讲演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作为学者和诗人,他,潜心贯注,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他,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作为民主战士,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①点明文章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兴趣;②语言沉郁而慷慨,富有气势;③点明体裁。学习目标

1、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积累生字词。

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课文的内容,揣摩语言;

3、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勇于斗争的崇高品格。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湖北浠水人。走近作者

有诗集:《红烛》《死水》。臧克家先生写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被选入教材。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6年7月1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背景介绍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闻一多是第二个暗杀对象,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

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的讲演”。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的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文体常识讲演词的特点:

1.有的放矢,考虑听众。

2.观点集中、鲜明。

3.理论联系实际。

4.语言通俗,感情深厚。演讲要求:1.发音正确,声音响亮,

句读分明,不读破句。2.突出重音,掌握节奏 3.感情充沛,慷慨激昂,

爱憎分明,引起共鸣。感知内容

听读课文,思考:1.圈点文中生字词。2.作者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梳理作者演讲的思路,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卑劣(

):诬(

)蔑(

):屠(

)杀:恐怖:卑鄙(

):蛮横(

):赋予(

):光明正大:挑(

)拨(

)离间(

):wū

miè

卑鄙恶劣。

诋毁和破坏名誉。

大批残杀。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liè

威胁、恐吓。

hèngyǔ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搬弄是非,破坏团结。tiǎo

bōjiàn

1.字词积累----生字加音、释义横héng(

)hèng(

)蛮横横竖间jiān(

)jiàn(

)间接中间挑tiāo(

)tiǎo(

)挑逗挑担召zhào(

)shào(

)召公召唤1.字词积累----多音多义字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仆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痛斥、揭露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

号召鼓舞人们斗争,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作者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李先生只不过“说出和写出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就“竟遭此毒手”?

无罪而遭毒手暗杀3.梳理作者演讲的思路,划分文章结构层次。造谣诬蔑(1)闻一多是从哪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的?第一段第一段第二段------可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更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最是敌人的卑劣无耻。②“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来暗杀”!③“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

再读第三段

思考:第三段的中心内容是什么?第三段的内容和第一、二段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高度赞扬李公朴先生和昆明青年学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勇敢斗争的伟大献身精神。

紧承上段,解释了第二段中所说“光荣”的含义:

为国家的光明前途而“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痛斥敌人卑劣歌颂人民光荣第一、二、三段①作者揭露了反动派怎样的本质?揭露虚弱本质:疯狂制造恐怖,自己在慌、害怕②作者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

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

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2)速读4、5自然段,回答问题。揭露敌人虚弱坚信人民强大第四、五段①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思考:我们的力量在哪里?昆明青年学生,云南广大的人民。

号召青年: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3)速读第六段至文末,回答问题。②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号召?

③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表达鲜明观点揭示本质规律敌人:卑劣无耻人民:光荣骄傲鼓舞人民斗志敌人:虚弱必败人民:强大必胜敌人:终将毁灭人民:发扬传统观点鲜明爱憎强烈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5)第三部分(6-12)最后一次讲演

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了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本质,热情赞颂了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表明了自己愿为革命献身的决心。本文主旨liè

chǐ

miè

fèn

chuí

mán

hèng

jiàn

课堂练习1.辨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卑劣()(2)无耻()(3)诬蔑()(4)屠杀()(5)悲愤()(6)捶击()(7)卑鄙()(8)蛮横()(9)赋予()(10)挑拨离间()知道,明白。

指低下鄙俗,卑鄙恶劣。

歪曲事实,造谣诽谤,败坏他人的名誉。

蛮横

光明正大

挑拨离间

课堂练习D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说一个生病将要死去的老人对你蛮横不讲理,你就应该逆来顺受,毕竟他即将离开人世。B.然后我慢慢地走着,享受和品味此情此景所赋予我的欢乐。C.他乘机利用孩子的无知和单纯,这种做法是不光明正大的。D.他这个人性子很耿直,看到不满意的地方就爱挑拨离间,同事们都挺包容他的。“挑拨离间”是个贬义词,比喻从中搬弄是非,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甚至引起争端之意,使别人之间产生间隔、不团结,与句子前面的“耿直”不符。课堂练习B

5.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进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删去“驻足”)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把“摄取”改为“吸取”)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将“提高”改为“展现”)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改为“李娟性格懦弱的母亲”)课堂练习(把“只有”改为“只要”,或把“就”改为“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