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之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_第1页
一轮复习之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_第2页
一轮复习之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_第3页
一轮复习之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_第4页
一轮复习之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最新考纲】大气的受热过程。【权威解读】1.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并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能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大气程度运动的影响因素及风向的判断。3.能阅读、分析和判读等温线分布图、等压线分布图和等压面分布图,并能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权威预测]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察仍将以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等压线和风为主,以区域气候要素等值线图为背景,考察获取信息,运用知识分析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才能。题型以选择题形式为主。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垂直分层气温变化与人类关系对流层随高度升高而

______大气下热上冷,空气上升,对流现象显著,与人类最密切平流层随高度升高而

________大气平稳,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

_____后______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降低升高降低升高误区警示①对流层在不同纬度厚度不同,低纬度为17~18km,中纬度为10~12km,高纬度为8~9km;②平流层的22~27千米处存在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天然屏障。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表现形式:a选择性 、散射和b 。 (2)削弱强度:对流层大气根本上不能直接吸收 的能量。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1)两大过程 ①地面增温过程: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A 升温。 ②大气增温过程:大气吸收B增温。(2)大气保温作用:e 会使地面增温。吸收反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学法指导(1)大气保温作用可以归纳成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串〞: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升温—大气逆辐射。(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而不是太阳辐射。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教材P46〕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强度从 递减。 (2)下垫面因素:影响 的太阳辐射比例。 (3)其他因素:其中 的影响最大。

低纬向两极吸收和反射气象因素

3.完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低热冷冷高高三、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1.填图: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上下。2.画图:用箭头标出气流的运动方向。垂直程度4.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地面间的热量差异。误区警示(1)“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程度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在垂直方向上永远是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因此,高压的数值并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2)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是针对同一程度面而言的。在垂直方向上气流则有可能由低气压区流向高气压区。

四、大气的程度运动——风1.形成的直接原因:程度气压梯度力,即促使大气由 流向 的力。该力于等压线并由高压向。高气压区低气压区垂直低压2.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_______力与等压线_____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___力、___力与等压线之间成一______地转偏向平行地转偏向摩擦夹角巧学易记数字法记忆大气的程度运动一个直接原因: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程度气压梯度力;二种风:高空中的风——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的风——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三种力:程度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考点一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图解考点】图解太阳辐射能的传递转换过程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详细图解如下:指点迷津:大气增温指近地面大气的增温。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但并不意味着整个地球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整个地球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融会贯穿】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上下、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上下:地势高→大气 →白天大气的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 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 →昼夜温差 ,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 于陆地。稀薄削弱保温削弱保温小慢小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消费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消费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 蒸发,还能增加昼夜 ,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误区警示“温室大棚的作用〞不同于“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指大气的保温作用,而“温室大棚〞除了具有保温作用外,还具有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水分的作用。水分温差 1.为什么说“高处不胜寒〞?提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高,获得的地面辐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2.白天阴天时气温比较低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这主要是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例1—大气的受热过程【典型例题】[·北京文综,5]以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理解意图】此题以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为背景,考察大气受热过程及影响因素,意在考察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才能。【获取信息】

[提示]1.紫外线减少红外线长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减少2.削弱(反射)减少减少增加削弱增强较高小[答案]B【对点演练】1.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以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答复(1)~(2)题。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解析第(1)题,该题考察等值线的判读,这里的等值线为“等有效辐射〞线。由图示不难读出,甲、乙两地的有效辐射均介于2600和2700之间,丙地小于2000。从图示有效辐射的变化看,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乙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第(2)题,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面的性质有关,组成下垫面物质的比热容、下垫面的海拔上下等都影响其温度的上下,进而影响地面辐射的强弱。地面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高,大气逆辐射也越强。答案(1)C(2)B地面高空1100hpa1060hpa1020hpa冷却冷却受热高压低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ABC考点二热力环流形成与等压面的判读【图解考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考点二热力环流形成与等压面的判读受热冷却ABCD图中空气在A、B、C、D四点的流向如何?A、B、C、D四点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列顺序?

D>A>B>C地面高压低压高压低压高空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2)风压关系:程度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①、②处风向所示)。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线是同一程度面上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线。等压面图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等压线图表示气压的程度分布状况。(1)在同一地点不同海拔高度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PA>PE。(2)在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如图PA<PB,PA<PC。(3)同一程度面上,高压区等压面都向高空凸起,低压区等压面都向低空凹陷,即“凸高凹低〞。(4)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融会贯穿】常见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 (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快低于海洋陆地快高于陆地海洋 (2)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 ,夏季气温 ,空气较潮湿,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减小低(2)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

,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上升快低快下沉高谷底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

,气流

,气压

,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

,气流

,气压

,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打破口(2)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间隔以 ,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间隔之 。内外高上升下沉郊区城市技法点拨城郊温差越大,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城市和郊区之间,温差越大(而不是城市中心温度越高),热力环流越强烈,热岛效应越明显。例如,从以下图中可知等温线向低温弯曲最大处气温日较差最大,出如今前一日22时左右,城市热岛效应最明显,而不是出如今市中心温度最高(21℃以上)的后一日15时左右。例2—热力环流【典型例题】[·浙江文综,7]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以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下题。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理解意图】此题主要考察降水日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旨在考察考生读图及阐释地理原理的才能。【获取信息】[提示]夜晚白天高上升下沉少降低下沉抬升降水[答案]C【特别提醒】该地夜晚的降雨不是由近地面水汽凝结形成的,逆温层导致气流稳定,不易形成降水;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要纯熟掌握热力环流的根本原理,山谷风是热力环流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谷地地区白天和夜晚的气流运动特征是学习中的难点,可以通过示意图的方式加深理解。“巴山夜雨〞的成因与此类似。【对点演练】

2.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1)~(2)题。(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M地乡村风的风向是()。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能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解析第(1)题,由于市区工业、交通、人口集中,形成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与郊区存在温差的条件下,郊区气压高于市区,从而形成风由郊区流向城市的城市风,图中M地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第(2)题,N地位于市中心气温高,故等温面上凸,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所以等压面下凹。答案(1)A(2)A

例3—等压线与风【典型例题】[·课标全国卷Ⅰ,9]以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以下图,完成下题。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 B.偏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理解意图】该题以气压系统图为背景,主要考察天气系统和风向的判断才能。【获取信息】[提示]15075东东偏南[答案]B等压线图的判读

一、等压线特征 在同一程度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程度分布的状况。“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程度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气压系统特征注意点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最外一条封闭等压线以内是高压中心或低压中心的范围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控制地区与高压中心天气状况相近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往往与锋面结合在一起,其控制地区与低压中心一样以阴雨天气为主二、等压线图判读技巧1.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不同图中,一样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以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3)不同图中,假设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相等,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以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3.判断风向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程度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程度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以下图所示。(北半球)【例】以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刻的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答复(1)~(2)题。(1)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A.甲 B.乙C.丙 D.丁(2)据图判断以下天气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内蒙古高原东部为阴雨天气B.东北地区天气晴朗C.塔里木盆地吹西北风D.华北平原盛行东北风【审答流程】(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答案(1)B(2)A

1.(·山东文综,3)右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考向一大气的垂直分层(3年1考)解析在5时和20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出现了逆温现象,对流运动受阻,大气比较稳定。答案A2.(·重庆文综,7)结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以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考向二大气的受热过程(3年5考)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解析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