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中国近现代史_第1页
2026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中国近现代史_第2页
2026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中国近现代史_第3页
2026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中国近现代史_第4页
2026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中国近现代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阶段一中华文明的沉沦与上升——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晚清至民初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进行抗争和探索救国之路的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1)半殖民地化:①西方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北洋政府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2)救亡图存:①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农民阶级发起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②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经济①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思想文化①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思想受到冲击;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经历了从倡导到实践的演进,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到三民主义思想社会生活①鸦片战争后,西方生活方式传入并与中国社会生活碰撞交融;②辛亥革命推动社会生活的巨变;这一时期的服饰、礼仪、婚俗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创新应用1.(考点·洋务运动)(2024·石家庄三模)19世纪80年代,晚清官员盛宣怀等人筹议电报局招商章程,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据此推知 (

)主要项目章程规定归还官款商办之初,首先缴还政府垫付的官款中的六万两,并在以后的五年内分期缴还二万两,其余官款约九万八千两则以头等官报抵交报效所欠官款以头等官报抵交完毕后,头等官报仍无须交费,作为电报局对清政府的报效政府津贴改归商办之后的五年,内巡护电报线路的费用由清政府承担专利权给予电报局铺设、经营国内所有电报线路的专利权A.民用企业组织形式灵活B.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C.洋务新政重心发生转移D.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解析】选A。从章程规定可以看出,电报局在归还官款的方式上有多种安排,包括现金缴纳和以官报抵交等,同时在报效、政府津贴和专利权等方面也有相应规定,这体现了民用企业在组织和运营方式上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的协商和安排,故选A;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与材料时间不符,且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电报局招商章程的内容,与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并无直接关联,排除B;洋务新政重心发生转移是在19世纪70年代,不符合史实,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排除D。2.(考点·救亡图存)20世纪初,中国女子兴起办报的热潮,并发表诗歌高呼“兴女权”“民族主义”“种族革命”“女子国民”等理念。同时,一些男性以女子笔名高呼“妇人从古系兴亡,岂独匹夫责有与?”这些现象反映了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现实D.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解析】选C。据材料“20世纪初”及所学,《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女子兴起办报的热潮,高呼“民族主义”,甚至一些男性也高呼“妇人从古系兴亡”,故选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女子兴起办报的热潮、提出“兴女权”“民族主义”等理念的经济基础,逻辑关系颠倒,排除A;材料并没有体现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也没有当时社会对男女地位的认识,不能得出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女子兴起办报的热潮受西学的影响,“兴女权”等理念也不能说明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排除D。阶段二中华文明的觉醒与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夕(1919—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的阶段政治①20世纪之初的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等重大事件共同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新道路、全民族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经济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国民党统治前期一定的发展及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渐萎缩后,在解放战争中遭受压迫和剥削。②同一时期解放区的经济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壮大起来,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物质基础思想文化①在马克思主义及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②与此同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创新应用3.(考点·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写道:“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与俄国共产党的历史,但是同时我们又要知道中国革命及我党要如何发展及其发展的道路如何,故须明白我党的历史。”他的主张主要体现了 (

)A.学习借鉴苏联的革命经验的思路B.学习党史以明确党的性质的倡议C.宣传革命理论和动员民众的策略D.探索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的思想【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蔡和森虽然主张研究俄国革命经验和俄国共产党的历史,但他更主张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问题,故选D,排除A、B;蔡和森主张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及党的发展道路,宣传和动员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C。4.(考点·抗日战争)1944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号召各工业管理部门加强领导工业生产,有计划地发展合作社或民营纺织、造纸、煤矿、瓷器等工业,还提出要提高产品质量,注重技术革新。这一号召旨在 (

)A.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B.争取民族战争胜利C.促进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解析】选B。据材料“各工业管理部门加强领导工业生产”“有计划地发展合作社或民营纺织……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注重技术革新”并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加强领导工业生产,发展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注重技术革新,这是为了促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适应持久抗战的需要,争取抗日战争胜利,故选B;当时中共领导的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而不是苏维埃政权,排除A;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新生与探索——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本时期(1949—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向社会主义过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时期政治①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措施巩固新生政权,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②“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治建设遭到破坏经济①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土地改革,稳定国家财政,调整工商业发展,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②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外交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②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③20世纪70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提高思想文化①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使文艺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②在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劳模,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③科技教育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新应用5.(考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1954年,卫生部决定在全国国营及公私合营厂矿推广车间医师制;要求厂矿医务工作者深入工人生产生活一线,对工人进行系统防治。这一制度 (

)A.发挥卫生对工业建设的保障作用B.促成了“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C.有效推动了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D.标志着现代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解析】选A。据题干“要求厂矿医务工作者深入工人生产生活一线”“对工人进行系统防治”等内容可知,该举措有助于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更好地服务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故选A;题干所述举措有助于“一五”计划的完成,但是并不能夸大为“促成”,并且促成了“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与努力奋斗,排除B;题干述及的是医疗卫生与工业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与“三大改造”无关,排除C;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排除D。6.(考点·国民经济调整)1961年,中共中央先后制定了多项工作条例,提出在不改变党的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对地方、基层、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行政机构的分工作了明确规定,一定程度上实行党政分工合作,改变以党代政的状况。这些工作条例的出台 (

)A.健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B.加强了党的统一领导C.解决了政企不分的弊端D.配合了国民经济的调整【解析】选D。据材料“1961年”“对地方、基层、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行政机构”“实行党政分工合作,改变以党代政”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条例的出台意在配合当时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以度过国家面临的严重困难,故选D;“健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偏概全,材料除了提及基层党组织,还有地方、企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排除A;“加强了”不符合题意,排除B;“解决了”不符合史实、时空,直到改革开放后国家才逐步解决政企不分的弊端,排除C。阶段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开放后至今(1978年以来)本时期(1978年以来)在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外交政策、社会面貌、科教文化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政治①新时期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革;②“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海峡两岸也打破了长期的相互隔绝状态经济①新时期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有企业改革,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③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外交①改革开放后,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②中共十八大以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道路,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思想文化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③“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④“双百”方针重新贯彻,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社会生活①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②社会生活受政治影响大;③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④民众生活日趋时尚化;⑤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起来创新应用7.(考点·干部考核制度)1979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将考核对象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技术类干部侧重能,主要考核干部的专业技能、业务熟练程度、科研成果等;党政类干部侧重德,考核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主要看是否坚决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