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统练测试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2分,总计60分)1.分析如下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希腊青铜器都江堰太阳历金字塔《吉尔伽美什》60进位制种姓制度创造从1到9的数字城邦民主政治帕特农神庙A.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 B.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C.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D.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2.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一些故事在苏美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古希腊最初的雕刻技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这说明(
)A.希腊文化决定苏美尔文明进程 B.两河流域是古代西方文化源头C.古希腊处于古代文明的中心 D.文明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和影响3.依据下列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
)地中海曾经变成了它的内海在其扩张过程中,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和汉朝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经贸文化交流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A.波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4.公元前6世纪,它迅速兴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这一帝国是指(
)A.赫梯帝国 B.波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5.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古代埃及、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欧洲等地的一些民间故事,被阿拉伯人融汇成为世界著名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以上材料说明(
)①阿拉伯半岛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②阿拉伯帝国征服了波斯和印度③阿拉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④阿拉伯吸收了东西方文化成就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某国家国名意为“石头造的房子”,其统治范围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和现今南非境内。这一国家是(
)A.阿克苏姆 B.加纳 C.津巴布韦 D.阿兹特克7.石广盛在《欧洲中世纪大学研究》中指出:“从一开始教皇就给予大学以保护和支持,比如巴黎大学的特许状……教皇当然是为了教会的利益,他们强调了学习对信仰的重要性。”这说明了(
)A.教皇无条件支持大学 B.发展大学有利于维护教会的地位C.教会希望大学成为教育中心来干扰学生认知 D.中世纪大学没有特权8.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以下关于西欧城市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的主要居民是工商业者
②城市完全受控于各地封建主③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④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使得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了一定影响,以下能作为证据的是(
)A.对过往商品征收35%的关税 B.对君士坦丁堡进行劫掠C.改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 D.苏丹拥有全国所有土地10.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兴起了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它们产生的背景包括(
)①农业生产的进步
②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③伊斯兰教的传入
④马里和桑海等的衰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1.10-11世纪,西欧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这反映了(
)A.城市起源于中古西欧 B.东罗马帝国的贸易得到了恢复C.封建领主主营工商业 D.西欧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12.8—15世纪,西非先后兴起了加纳、马里、桑海等强国,其发展的优势在于(
)A.受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B.控制了黄金交易和商路C.较早掌握炼铁的技术 D.大海阻隔了外族的入侵13.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 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14.在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美洲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建立了众多的国家,在南美洲建立的庞大帝国是(
)A.玛雅城市国家B.阿兹特克文明C.马里帝国 D.印加帝国15.美洲印第安人是富于创造性的勤劳的人民,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驯化了多种野生动物,培育出大量的农作物,下列作物为古代美洲所特有的是(
)①山羊
②西瓜
③花生
④番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下列关于东非国家说法正确的有(
)①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②阿克苏姆王国兴起于今埃塞俄比亚地区③加纳、马里、桑海成为比较著名的国家④伊斯兰教传入东非国家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7.1493年,某航海家完成远洋航行回到西班牙,献给国王和王后的礼品中有一包金黄的玉米粒,这是玉米果实首次传入欧洲。这位航海家应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塔斯曼18.15-16世纪,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的帝国是(
)A.俄罗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19.早期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这段话写的是早期殖民扩张的(
)A.原因 B.条件 C.过程 D.影响20.为纪念卡伯特到达北美500周年,“马修号”复原船沿着当年卡伯特的航海路线,于1997年6月24日驶入纽芬兰的博纳维斯塔港。卡伯特的航行(
)A.催生了交通领域的动力革命 B.体现出英国加紧扩张的行动C.寻找北大西洋到亚洲的航线 D.与葡萄牙人竞争印度洋贸易21.16世纪,热那亚和威尼斯失去了作为东方贸易主渠道的地位,大西洋诸港口则船只往来不断,以其财富声名远扬。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C.城市自治斗争的开展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2.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
)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C.强调实验在科学革命中的作用 D.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23.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阐述了“日心说”,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首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科学成果,使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也有一定的自然法则,这种法则是摆脱“神”的控制而自行发展的。这可用于说明(
)A.启蒙运动促使欧洲人文主义的复兴 B.科学发展丰富了人文精神的思想内涵C.人文主义思想被欧洲社会普遍接受 D.文艺复兴使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24.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人发明的玻璃镜风靡欧洲。相比之前的铜镜,玻璃镜让人们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这反映了(
)A.禁欲观念的消亡B.理性主义的流行C.启蒙思想的传播 D.人文主义的兴起25.下图是某历史人物诞辰300周年的纪念邮票。画面上挥舞着翅膀的大脑冲出了鸟笼,飞向辽阔的世界,中间是其名言“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他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26.14-15世纪,意大利人才辈出,产生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三位著名的开拓者,他们被称为“文学三杰”;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被称为“美术三杰”。这些文学家和艺术家们的共同点是(
)A.维护封建秩序 B.宣扬人文主义C.强调三权分立 D.反对君主专制27.启蒙运动时期,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该现象说明(
)A.西方国家照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西学东渐现象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主流C.启蒙思想家希望借鉴中国的治国思想D.西方主要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28.下图是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画面内容直接反映的信息是(
)A.刻画人物为主,体现人的个性 B.教会对人们实行精神控制C.神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D.资本主义在西欧萌芽并发展29.如图是小茗同学设计的框题思维导图,空白处应填写的主题是(
)A.欧洲近代文学 B.近代思想解放 C.近代科学文化 D.欧洲科学技术30.如图为美国1787年宪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示意图,这一政治体制采用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伏尔泰 B.卢梭 C.孟德斯鸠 D.康德二、材料题(总计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约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迁移到两河流域南部。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具有灌溉知识,使用金属工具,用削成尖头的秸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从此时到约公元前2900年,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逐步扩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该时期的一块石碑上雕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穿长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表明他拥有宗教和军事权力,在同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情况表明苏美尔地区进入了文明时代。——摘编自周巩固《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并灭亡了波斯帝国,随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亚历山大远征期间,在野蛮部落建立了70多个城市,定都巴比伦城,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鼓励东西方种族通婚,以马其顿人和希腊人作为骨干力量,保证征服者的统治地位;袭用东方的专制政体,并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宣扬君权神授,从而使帝国的统治呈现出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三种因素的混合现象。——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亚地区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亚历山大远征。(7分)32.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8分)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材料二
中古时期的亚洲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小玉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3分)(2)随着文明的扩张,中古时期的亚洲出现了两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请写出这两个国家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日本为例说明“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5分)33.新航路开辟。(17分)材料一
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周一良等《世界通史资料选辑》(1)根据材料和所学,简述麦哲伦远航的主要动机和客观效果。(7分)材料二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到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1510年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1535年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1555年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16世纪90年代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约1700年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整理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2)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哥伦布交流”带来的影响。(10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4分)材料这场长达三个多世纪的运动催生出众多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巨匠,他们以诗作、画作等来宣扬人性,其强大的冲击力使政府的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不能在思想和行为上钳制广大民众,为欧洲迈入“新时期”奠定基础。——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根据材料二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运动带来的影响。(4分)《高一年级统练测试》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CBDCBCA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CDDDBBD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BDDBCACC1.D【详解】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依据材料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知,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希腊都有璀璨的文明,这说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又结合题干中不同区域文明的成就可知,这些成就折射出不同区域的人类社会生活,D项正确;从材料的已知信息,无法得出各国文字出现,且中国不属于城邦国家,排除A项;依据所学可知,各区域文明并不是同时产生的,排除B项;依据所学可知,古代埃及、古代希腊是奴隶制,排除C项。故选D项。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代(希腊)。据材料可知,古希腊的文学艺术风格受到周边国家的影响,这说明文明之间存在联系和影响,D项正确;“决定”说法绝对,排除A项;“源头”说法错误,古希腊罗马是古代西方文化的源头,排除B项;古代文明的多中心的,材料只涉及古希腊文化受到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不能得出古希腊是古代文明的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代(罗马)。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地中海成为其内海。与同时期的汉朝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联系。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C项正确;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建立,排除A项;奥斯曼帝国建立于16世纪后期,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建立于8世纪中期,排除D项。故选C项。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公元前6世纪(西亚地区)。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帝国,B项正确;公元前14世纪建立在西亚地区的赫梯帝国,排除A项;公元前4世纪晚期建立亚历山大帝国,排除C项;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5.D【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古世界。材料中造纸术和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以及阿拉伯人将各地民间故事融汇成《一千零一夜》,体现了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同时也表明阿拉伯吸收了东西方的文化成就,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在地中海区域,①说法错误,排除AC项;阿拉伯帝国并没有征服印度,②错误,排除B项。故选D项。6.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非洲。据材料可知,津巴布韦国名意为“石头造的房子”,其统治范围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和现今南非境内,C项正确;阿克苏姆是北非古代国家,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项;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北岸,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阿兹特克是古代美洲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7.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时期(欧洲)。根据题目可知,教皇支持大学是为了维护“教会的利益”,强调“学习对信仰的重要性”,说明大学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教会的地位,B项正确;教皇无条件支持大学的说法与题目中教皇“为了教会的利益”不符,排除A项;题目反映的是教皇利用大学巩固宗教信仰,没有提到教会希望大学干扰学生认知,排除C项;题目没有提及大学的特权,且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8.C【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0至11世纪的欧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①正确;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等方式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因此这时期的城市并不是完全受制于封建主,②错误;这时期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③正确;这时期的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④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9.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亚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及叙利亚等地后,基本上控制了东西方之间几条主要的商路,并对过往商品征收高达35%的关税,这种重税政策直接影响了西欧人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了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A项正确;对君士坦丁堡进行劫掠进行是威尼斯商人,不是奥斯曼帝国,排除B项;改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是奥斯曼帝国做的,但是对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没有直接影响,排除C项;“苏丹拥有全国所有土地”的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A项。10.A【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非洲。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东非沿海地区兴起了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它们产生的背景包括农业生产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①②③正确;马里和桑海是西非国家,它们的是否衰落和东非国家的兴衰无关,④说法有误。故本题选择A项。1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西欧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可知,西欧各地城市的兴起得益于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由此说明西欧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D项正确;“起源于”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西欧不是东罗马帝国的范围,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并不能说明封建领主主营工商业,排除C项。故选D项。1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15世纪的西非。根据题干信息“8—15世纪,西非先后兴起了加纳、马里、桑海等强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纳、马里、桑海等强国,位于非洲西海岸,控制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交易,成为当时富庶的国家,B项正确;古埃及文明位于非洲东北部,与西非加纳、马里、桑海等强国距离较远,对这些国家的影响有限,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西非地区国家对黄金贸易的控制,没有体现出西非地区较早掌握炼铁技术,排除C项;海洋并没有阻隔外族的入侵,排除D项。故选B项。1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反映的是阿拉伯文化对于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的重要性,C项正确: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仅反映部分材料,排除A项;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社会转型的影响是间接性的,并未直接促成,仅起到促进作用,排除B项;材料与沟通东西方文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印加帝国是在15世纪末建立在南美洲西部的帝国,D项正确;玛雅城市国家和阿兹特克文明都处于中美洲,排除A、B项;马里帝国是非洲的文明古国,排除C项。故选D项。15.D【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美洲。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花生、辣椒等蔬菜原产于美洲,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山羊起源于亚洲,西瓜是西非班图人培育的重要农作物,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6.D【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非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克苏姆王国是非洲东北部古代王国。公元前后兴起于今埃塞俄比亚境内,②正确;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传入东非国家,④正确,②④正确,D项正确;11世纪,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位于南非,①错误,排除A、B项;加纳、马里、桑海成为西非地区比较著名的国家,③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7.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哥伦布在1492年首次横渡大西洋,并于1493年返回西班牙时带回了包括玉米在内的许多美洲特产,B项正确;迪亚士是一位葡萄牙航海家,于1488年带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至非洲大陆最南端并发现好望角,为葡萄牙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并未到达美洲,因此不可能带回玉米,排除A项;达·伽马是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于1497-1498年率领船队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线,他并未涉及美洲的航行,排除C项;塔斯曼主要在17世纪进行航行,比题目中提到的1493年要晚得多,排除D项。故选B项。18.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5-16世纪欧洲。1453年,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到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B项正确;16世纪控制小亚细亚、埃及等地的是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当时尚不能控制亚欧商路,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13世纪已经灭亡,排除C项;拜占庭帝国在15世纪灭亡,排除D项。故选B项。19.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早期殖民扩展(西欧)。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欧国家在世界各地疯狂掠夺和野蛮征服的行径,史称早期殖民扩张。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对美洲和非洲而言,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D项正确;早期殖民扩张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排除A项;早期殖民扩张的条件可以归结为新航路的开辟,排除B项;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指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对外侵略扩张活动,排除C项。故选D项。2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为了开展海上贸易,英国。荷兰等国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人卡伯特父子发现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C项正确;交通领域的动力革命是工业革命期间,排除A项;英国当时刚刚起步,看不出加紧扩张,排除B项;这是开辟高纬度地区通往亚洲的航线,葡萄牙等国的航线在中低纬度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2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16世纪,热那亚和威尼斯失去了作为东方贸易主渠道的地位,大西洋诸港口则船只往来不断,以其财富声名远扬”和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商贸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B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材料与城市斗争无关,排除C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属于政治制度变革,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可知,这是体现了对人的重视,是人文主义的表现,因此是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A项正确;宗教改革是开始于16世纪初,启蒙运动始于17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D项;这一主张并没有强调对实验作用的论述,排除C项。故选A项。2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所学,哥白尼、牛顿等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促使启蒙思想家认识到,人类社会也有一定的自然法则,并非在“神”控制下,也即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启蒙思想的发展,科学发展丰富了人文精神的思想内涵,B项正确;材料主要讲自然科学发展对启蒙运动的影响,A项内容只提及启蒙运动,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信息,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人文主义思想被欧洲社会普遍接受,排除C项;材料内容讲启蒙运动而非文艺复兴,且“彻底摆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2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威尼斯)。根据“让人们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可知这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从而肯定自我,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有利于人文主义的兴起,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并不是禁欲观念的消亡,排除A项;理性主义和启蒙思想都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排除B、C项。故选D项。2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属于康德的名言,他主张人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对世间万物做出自己的判断,属于启蒙运动的口号,D项正确;康德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而不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材料名言倡导理性主义,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康德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而不是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倡导信仰自由,材料名言倡导理性主义,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康德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而不是科学革命。科学革命侧重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变化,材料名言倡导理性主义,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2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题,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14-15世纪,意大利人才辈出,产生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三位著名的开拓者”“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和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文化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因此材料中的共同点凸显的是人文主义,B项正确;材料与维护封建秩序无关,排除A项;三权分立、反对君主专制均与启蒙运动有关,排除CD项。故选B项。27.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启蒙运动时期(世界)。根据材料“……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希望借鉴中国的治国思想,从中国文明中汲取优秀成分,丰富其思想,以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较大影响,C项正确;“西方国家照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东学西传,不是西学东渐,排除B项;材料强调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西方主要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28.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从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的画中可以看出,都是以人物为主,刻画人物的形态和表情,体现人的个性,没有了神的光环,关注的是人自身,A项正确;达·芬奇是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其画中强调人的作用,没有直接体现教会对人们实行精神控制,排除B项;达·芬奇是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其画中强调人的作用,无法体现出神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排除C项;材料主要和思想领域的文艺复兴运动有关,不能直接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29.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题干思维导图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图中所列人物均出现于近代,所涉及的领域包括科学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因此其主题可概括为近代科学文化,C项正确;题干所涉及内容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两个方面,概括不完整,排除AD项;导图内容中的音乐、美术与思想解放虽然有关,但不是思想解放的直接体现,排除B项。故选C项。3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美国1787年宪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示意图”的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是孟德斯鸠的主张,C项正确;伏尔泰主旨“自然权利学说”,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卢梭主张“人民主权”,由人民参与政府治理,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康德的学说主要涉及哲学领域,没有涉及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31.(1)表现:青铜工具的使用、文字的发明、城市中心出现、国家形成等。(答阶级社会形成、宗教信仰出现等相关的也可)(2)评析:亚历山大通过十余年的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为巩固统治,他采用先进的希腊文明来统治野蛮地区,同时在政治建设、民族和宗教等方面注重东西方的融合:亚历山大远征给各国人民带了严重的灾难,破坏了当地的文明:但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会,推动了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快了人类历史上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详解】(1)概括西亚文明表现,根据材料信息“具有灌溉知识,使用金属工具,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可以得出金属工具的使用、文字的发明;根据材料“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逐步扩大”可以得出城市中心出现;根据材料“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穿长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表明他拥有宗教和军事权力”可以得出国家形成等。(2)根据“帝国的统治呈现出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三种因素的混合现象”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10余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新媒体管理办法
- 电子烟管理办法微博
- 中控室工具管理办法
- 淘气堡儿童管理办法
- 由谁写出出管理办法
- qq群介绍管理办法
- 深圳局合同管理办法
- 省域分公司管理办法
- 煤矿低瓦斯管理办法
- 石膏出入库管理办法
- 论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 小儿腹痛常见病因和治疗
- 110kv各类型变压器的计算单
- 九年级英语教案-冀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1 Lesson1-Higher,Faster,Stronger》教案
- 注塑成型PFMEA完整版
- 2020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 阿特拉斯·科普柯无油螺杆压缩机
- JJG 1000-2005电动水平振动试验台
- GB/T 4623-2014环形混凝土电杆
- 混床再生操作培训课件
- 《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教学配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