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025年军队文职_农学专业考点精粹必做3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肝细胞内的脂肪合成后的去向()。A、在肝细胞内水解B、在肝细胞内储存C、在肝细胞内氧化供能D、在肝细胞内与载脂蛋白结合为VLDL分泌入血E、以上都不对答案:D解析:VLDL为极低密度脂蛋白,其功能是从肝脏运载内源性三酰甘油和胆固醇至各种靶细胞。肝细胞内的脂肪合成后的去向为在肝细胞内与载脂蛋白结合为VLDL分泌入血。2.人体内二氧化碳生成方式是()。A、O2与CO的直接结合B、O2与CO的结合C、有机酸的脱羧D、一碳单位与O2结合答案:C解析:有机酸的脱羧是人体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方式。3.天冬氨酸的pK1=2.09,pK2=3.86,pK3=9.82,则其等电点为()。A、2.09B、2.97C、3.86D、6.84E、9.82答案:B解析:天冬氨酸为酸性氨基酸,其等电点为两个羧基pKa的平均值,因此其pI=(2.09+3.86)/2=2.97。4.下列哪种糖无还原性?A、麦芽糖B、蔗糖C、阿拉伯糖D、木糖E、果糖答案:B5.甲状腺素对下列哪个器官的发育最为重要()。A、肝和肾B、肾和心C、骨和脑D、肝和脑E、心和脑答案:C解析: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成熟,特别是对脑和骨骼的发育尤为重要。6.细胞水平的调节通过下列机制实现,除外()。A、激素调节B、化学修饰C、酶含量调节D、变构调节E、同工酶调节答案:A解析: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它是指动物机体通过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间接调节动物机体的活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分,在一定的器官或组织中发生作用,从而协调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其它生理机能,使这些机能得到兴奋或抑制,使它们的活动加快或减慢。7.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A、B、C、D、E、答案:D解析:8.遗传密码中三个终止密码子是()。A.UAA、UUA、UGAB.UGA、UAG、UACC.UAG、UAA、UGB、UAC、UAD、UGA答案:D解析:答案解析:遗传密码中的终止密码子用于标记蛋白质合成的终止位置。在标准的遗传密码中,存在三个终止密码子,它们分别是UAA、UAG和UGA。这些密码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作为蛋白质翻译过程中的终止信号。对比题目中给出的选项,我们可以看到:A.UA和UU并不是终止密码子;B.选项B中的UG、UAG和UAC中,只有UAG是终止密码子,但UG和UAC不是;C.UAG和UAA是终止密码子,但题目中给出的UA并不是;D.UGA是三个终止密码子之一。因此,正确答案是D,即UGA是遗传密码中的一个终止密码子。9.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和分泌B、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C、减少时可引起肺不张D、增加时可引起肺弹性阻力增大E、增加时可阻止血管内水分进入肺泡答案:D解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也叫二软脂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气界面之间。它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①降低肺泡表面张力;②增加肺的顺应性;③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④防止肺不张;⑤防止肺水肿。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增加时,不会引起肺弹性阻力增大,相反,会减小。10.下列哪一项不是突触传递的特征?A、单向传递B、有时间延搁C、可以总和D、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E、对某些药物敏感答案:D11.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B、C、D、E、答案:D解析:12.同工酶的特点是()。A、催化同一底物起不同反应的酶的总称B、催化的反应及分子组成相同,但辅酶不同的一组酶C、催化作用相同,但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组酶D、多酶体系中酶组分的统称E、催化作用、分子组成及理化性质均相同,但组织分布不同的一组酶答案:C解析: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13.下列物质代谢调节方式中,属于快速调节的是()。A、产物对酶合成的阻遏作用B、酶蛋白的诱导合成C、酶蛋白的降解作用D、酶的别构调节答案:D解析: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关键酶活性的调节实现的。对关键酶的调节方式分为两类:①快速调节:是指通过改变酶的分子结构,从而改变细胞已有酶的活性米调节酶促反应的速率。这类调节作用较快,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完成,因此称为快速调节,如别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等。②迟缓调节:是指通过调节酶蛋白分子的合成或降解以改变细胞内酶的含量来调节酶促反应的速率。这类调节一般需数小时或数天才能完成,因此称为迟缓调节。ABC三项均属于迟缓调节。14.正常情况下,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心肌是功能合胞体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心肌有自动节律性D、心肌有效不应期长答案:D解析:心肌兴奋时,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这一特性使得心肌收缩和舒张活动能交替有序,在心缩期不会接受外来的刺激而发生强直收缩。15.在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中起作用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醛固酮C、血管紧张素ⅡD、肾素E、肾上腺素答案:A解析: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存在是尿被浓缩的基本条件。尿被浓缩和稀释的程度,在正常情况下,是按照机体内水盐代谢的情况,由抗利尿激素调控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而实现的。16.被称为肥料三要素的植物必需元素是()。A.CH和OB.FEMg和caC.BMo和ZnD.N、P和KA、B、C、D、E、答案:D17.维持胸内负压的前提条件是()。A、呼吸肌收缩B、胸廓扩张阻力C、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D、胸内压低于大气压E、胸膜腔密闭答案:E解析:胸内压又称胸膜腔内压。构成胸膜腔的胸膜有两层:紧贴于肺表面的脏层和紧贴于胸廓内壁的壁层,两层胸膜形成一个密闭的、潜在的腔隙。在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比大气压低,故称为负压。维持胸内负压的前提条件是胸膜腔密闭。如果胸膜腔破裂,空气将立即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胸内负压消失,两层胸膜彼此分开,肺将因其本身的回缩力而塌陷。18.内环境稳态是指()。A、成分与理化性质均不变B、理化性质不变,成分相对稳定C、成分不变,理化性质相对稳定D、成分与理化性质均保持相对稳定E、成分与理化性质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答案:D解析: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自身的调节活动,把内环境的变化控制在一个狭小范围内,即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称为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19.心室肌有效不应期长短主要取决于()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B、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C、阈电位水平的高低D、动作电位3期的长短E、钠--钾泵功能答案:B20.米酵菌酸能够抑制氧化磷酸化是因为它直接作用于()。A、复合体ⅠB、复合体ⅡC、复合体ⅢD、复合体ⅣE、ADP/ATP交换体答案:A解析:米酵菌酸与苍术苷一样都是线粒体内膜上ADP/ATP交换体的抑制剂。21.A、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B、直接兴奋脑桥呼吸中枢C、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D、严重缺0时呼吸加深加快E、轻度缺0:时呼吸加深加快答案:E解析:22.右心衰竭时组织液生成增加而导致水肿,其主要原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B、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C、毛细血管血压升高D、组织液静水压降低答案:C23.正常心电图QRS波代表()。A、心房兴奋过程B、心室兴奋过程C、心室复极化过程D、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之间的时间E、心室开始兴奋到心室全部复极化结束之间的时间答案:B解析:正常心电图QRS波群反映兴奋在心室各部位传导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波群起点标志心室已有一部分开始兴奋,终点标志两心室均已全部兴奋,各部位之间暂无电位差,曲线又回至基线。24.瘤胃内的微生素可合成()A、维生素DB、维生素KC、维生素CD、维生素A答案:B25.通气/血流比值是指()A、每分肺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B、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C、每分最大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D、肺活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E、每分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速度之比答案:B2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在于:A、为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B、保证足够的能量储备C、使营养物质不致过度消耗D、与环境变化保持一致E、将内部功能活动固定在一个水平答案:A27.下述哪种情况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E、血浆蛋白质浓度降低答案:B28.用寡聚脱氧胸苷酸(OligodT)纤维素柱层析分离mRNA是属于()。A、分配层析B、交换层析C、亲和层析D、薄板层析答案:C解析: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具有选择性的,亲和层析就是利用蛋白质分子对其配体分子具有专一性识别能力或称生物学亲和力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效的纯化方法。用寡聚脱氧胸苷酸(OligodT)纤维素柱层析分离mRNA是属于亲和层析。29.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较,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神经调节发生快B、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C、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广D、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实现的E、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答案:C30.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细胞内能够彻底降解葡萄糖的主要途径是()。A、EMP-TCAB、PPPC、EMPD、TCA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在植物细胞内,葡萄糖的降解主要通过糖酵解(EMP途径)、三羧酸循环(TCA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PPP途径)进行。A.EMP-TCA途径:这是葡萄糖在植物细胞内被彻底降解的主要途径。首先,葡萄糖通过EMP途径(糖酵解)被部分降解为丙酮酸,并产生少量ATP和NADH。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通过TCA循环被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大量ATP。B.PPP途径:磷酸戊糖途径主要产生NADPH和五碳糖,用于合成反应,而不是用于产生大量能量。因此,它不是葡萄糖彻底降解的主要途径。C.EMP途径:糖酵解途径只是葡萄糖降解的第一步,它只产生少量ATP,并没有将葡萄糖彻底降解。D.TCA循环:虽然TCA循环是葡萄糖彻底降解的关键步骤之一,但它不能单独进行,需要EMP途径产生的丙酮酸作为底物。因此,正确答案是A,即EMP-TCA途径。这是植物细胞内能够彻底降解葡萄糖的主要途径。31.生物大分子的高级构象是靠非共价键来稳定,非共价键有()。A、二硫键、氢键、范德华引力、疏水键、离子键B、氢键、范德华引力、疏水键、离子键C、氢键、范德华引力、疏水键、离子键、配位键D、氢键、范德华引力、疏水键、离子键、共价键E、二硫键、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氮单键答案:B解析:在生物分子之间主要存在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力包括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和疏水键。32.猪的正常直肠平均温度值是()A、39.2℃B、37.8℃C、37.6℃D、41.7℃答案:A33.C4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第一个产物是()。A、琥珀酸B、草酰乙酸C、苹果酸D、天冬氨酸答案:B解析:光合碳同化包括C3代谢途径、C4代谢途径和景天酸代谢途径。C4植物CO2固定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CO2的受体是叶肉细胞细胞质中的PEP,在PEPC催化下,形成草酰乙酸,形成的草酰乙酸在叶肉细胞叶绿体中被还原为苹果酸,也可在细胞质中由天冬氨酸转氨酶催化形成天冬氨酸。因此,C4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第一个产物是草酰乙酸。34.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是()。A、TPPB、硫辛酸C、oASHD、FADE、NAD+答案:A解析:丙酮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乙酰CoA)涉及五个反应、三种酶、五种辅基,形成一个相对分子质量非常高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是TPP。35.沙漠中的某些植物只有在雨季才迅速萌发、生长和开花结实,整个生命过程在短时间内完成。植物对环境的这种适应性称为()。A、渗透调节B、交叉适应C、避逆性D、御逆性答案:C解析:避逆性是指植物通过各种方式在时间或空间上避开逆境的影响;A项,渗透调节是通过增加或减少细胞中可溶物质的量来适应逆境环境;B项,交叉适应是指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D项,御逆性又称逆境屏蔽,指逆境中的植物阻止逆境因素对活组织的胁迫,从而保持较为恒定的体内环境的能力。36.未消化的氨基酸通过肠道细菌作用产生的物质有()。A、胺类B、氨C、吲哚D、氢硫化E、以上都是答案:E解析:未消化的氨基酸经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在肠道可生成胺类物质,如组胺、尸胺、酪胺等,像酪胺的化学结构与儿茶酚胺类似,称为假神经递质。可取代儿茶酚胺,但不能传递神经冲动,可使大脑发生异常抑制,这可能与肝昏迷有关。肠道产生的氨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未被吸收的氨基酸经细菌脱氨基生成,一个是血液中尿素渗入肠道受细菌脲素酶水解生成,均可被吸收入血转运至肝合成尿素。蛋白质的腐败作用也产生其他有毒的物质如苯酚、吲哚和硫化氢等,正常情况下大部分随粪便排出。37.对茄科植物(如番茄)和葫芦科植物施用下列物质(),可获得无籽果实。A、6-BAB、ABAC、2,4-DD、乙烯利答案:C解析:答案解析:在植物生理学中,为了获得无籽果实,通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干扰植物的正常生殖过程。对于茄科植物(如番茄)和葫芦科植物,使用生长素类调节剂,特别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2,4-二氯苯氧乙酸),可以有效地诱导单性结实,即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无籽果实。A选项的6-BA(6-苄氨基腺嘌呤)主要是细胞分裂素的一种,它主要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而不是诱导无籽果实的形成。B选项的ABA(脱落酸)主要参与植物的休眠、脱落和胁迫响应等过程,与无籽果实的形成无关。D选项的乙烯利是一种乙烯释放剂,主要用于促进果实成熟,而不是诱导无籽果实的形成。因此,正确答案是C,即使用2,4-D可以获得茄科植物和葫芦科植物的无籽果实。38.受体的化学本质是()A、脂质B、蛋白质C、糖类D、核酸答案:B39.在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由IMP转变为需要下列哪种物质?()A、TPB、GTPC、NAD+D、Glu答案:B解析:答案解析:在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由肌苷酸(IMP)转变为腺苷酸()是一个关键步骤。这一转变过程需要鸟苷三磷酸(GTP)作为能量来源和磷酸基团的提供者。具体来说,IMP在GTP的参与下,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终生成。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即GTP。其他选项如ATP、NAD+和Glu虽然也参与核苷酸代谢过程,但并非在IMP转变为这一特定步骤中直接发挥作用。40.转肽酶位于()。A、核糖体大亚基B、核糖体小亚基C、大小亚基之间D、tRNA分子上E、mRNA分子上答案:A解析:转肽酶识别特异多肽,催化不同的转肽反应。转肽酶位于核糖体大亚基。41.肝脏从乙酰CoA合成乙酰乙酸的途径中,乙酰乙酸的直接前体是()。A、3-羟基丁酸B、乙酰乙酰CoAC、3-羟基丁酰CoAD、甲羟戊酸E、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CoA答案:E解析:在肝脏中从乙酰CoA缩合形成乙酰乙酰CoA,乙酰乙酰CoA的主要命运是形成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在正常的情况下,肝细胞胞质中产生的HMG-CoA作为胆固醇生物合成中的一个前体。然而饥饿、禁食或没有控制的糖尿病患者,肝线粒体中产生的HMG-CoA则作为合成酮体的前体,在这一过程中,HMG-CoA被HMG-CoA裂解酶水解产生乙酰乙酸和乙酰CoA,依赖于NADH的β-羟丁酸脱氢酶把大部分乙酰乙酸转变为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这两个酮体扩散进入血液并被转运到周围组织。42.未完成后熟的种子在低温层积过程中,ABA和GA含量的变化为()。A、BA升高,GA降低B、GA升高,ABA降低C、ABA和GA均升高D、ABA和GA均降低答案:B解析:许多植物被低温诱导进入休眠,而低温条件又能打破休眠,这种现象称为低温预冷。层积是用湿沙将种子分层堆埋在室外,经过低温预冷的一种人工处理打破休眠的方法。经层积后,种子内部抑制萌发的物质如脱落酸(ABA)含量明显降低,而赤霉素(GA)和细胞分裂素水平明显上升。43.蒲肯野纤维细胞有自律性是因为()A、0期去极化速度快B、4期有舒张期自动去极化C、2期持续时间很长D、3期有舒张期自动去极化E、1期持续时间很长。答案:B44.增强呼吸运动主要是通过刺激()。A、中枢化学感受器B、外周化学感受器C、延髓呼吸中枢D、脑桥呼吸中枢E、大脑皮层答案:C解析:呼吸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它们分布在大脑皮质、间脑、脑桥、延髓和脊髓等部位。其中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若要增强呼吸运动,主要是通过刺激延髓呼吸中枢。45.机械刺激鼻黏膜感受器时,引起()。A、肺牵张反射B、呼吸肌的本体感受性反射C、咳嗽反射D、喷嚏反射E、呕吐反射答案:D解析:常见的呼吸性防御反射有咳嗽反射和喷嚏反射。机械刺激鼻腔黏膜感受器时,感受器兴奋,冲动经三叉神经传人延髓,引起喷嚏反射,排出鼻腔中的异物;机械或化学刺激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感受器时,感受器兴奋,冲动经迷走神经的传人纤维传人延髓,引起咳嗽反射。46.刺激阈值是指()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答案:C47.IAA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是()。A、只有极性运输B、只有非极性运输C、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答案:C48.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A、B、C、D、E、答案:C49.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时共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A、3B、4C、5D、6答案:D解析:1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完全被有氧氧化。糖酵解有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三羧酸循环中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1分子葡萄糖会形成2分子甘油醛-3-磷酸,因此,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时共有6次底物水平磷酸化。50.A、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B、直接兴奋脑桥呼吸中枢C、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D、严重缺02时呼吸加深加快E、轻度缺02时呼吸加深加快答案:E51.乳糜微粒、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都是血清脂蛋白,这些颗粒若按密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次序应为()。A、LDL,IDL,VLDL,乳糜微粒B、乳糜微粒,VLDL,IDL,LDLC、VLDL,IDL,LDL,乳糜微粒D、乳糜微粒,VLDL,LDL,IDLE、LDL,VLDL,IDL,乳糜微粒答案:B解析:乳糜微粒是富含三酰甘油的转运颗粒,VLDL是含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颗粒,在肝脏中合成。VLDL中三酰甘油的脱脂作用导致形成中间密度脂蛋白(IDL),最后变成富含胆固醇的小颗粒LDL。下表总结了这些血浆脂蛋白的特性。52.乳糖操纵子的安慰诱导物是()。A、乳糖B、半乳糖C、异构乳糖D、异丙基巯基半乳糖苷答案:D解析:安慰诱导物是指一类能诱导酶的合成,但又不被分解的分子。异丙基巯基半乳糖苷(IPTG)、巯基半乳糖苷(TMG)和O-硝基半乳糖苷(ONPG)都不是半乳糖苷酶的底物,不会被β-半乳糖苷酶所降解,而且还能诱导β-半乳糖苷酶的合成,所以实验室里常用它们作为乳糖操纵子的安慰诱导物。53.下列离子较易透过红细胞膜的是()。A、B、C、D、E、答案:E54.真核细胞mRNA帽结构最多见的是:A、m7ApppNmPB、m7GpppNmPC、m7UpppNmPD、m7CpppNmPE、m7TpppNmP答案:B55.降低血糖的激素是:()A、胰岛素B、糖皮质激素C、胰高血糖素D、甲状旁腺激素E、生长素答案:A56.关于胰岛素对代谢的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B、促进糖原合成C、促进糖异生D、促进蛋白质的合成E、促进脂肪合成与贮存答案:C解析:胰岛素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原分解和糖的异生。57.血液的组成是()。A、血清+血浆B、血清+红细胞C、血浆+红细胞D、血浆+血细胞E、血清+血细胞答案:D解析:血液由液态的血浆和混悬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58.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生成的氨基来源有()。A、鸟氨酸B、精氨酸C、天冬氨酸D、瓜氨酸答案:C解析:氨基酸在体内代谢时,产生的氨,经过鸟氨酸再合成尿素的过程称为鸟氨酸循环,又称尿素循环。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生成的氨基来源于天冬氨酸。59.心室充盈时心室内的压力是()。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E、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等容舒张期,室内压下降,低于主动脉压,主动脉内的血液向心室方向反流,推动半月瓣关闭。心室充盈期时,当室内压下降到低于心房压时,血液冲开房室瓣进入心室,心室容积迅速增大,称快速充盈期。以后血液进入心室的速度减慢,为减慢充盈期。60.下列对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对乙烯的反应不同B、都具有自我催化作用C、跃变型果实乙烯生成的速率较高D、非跃变型果实乙烯生成的速率较低答案:B解析:A项,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的不同在于乙烯生成的特性和对乙烯的反应不同。B项,跃变型果实存在两个乙烯生成系统,具有自我催化作用;非跃变型果实只有一个乙烯生成系统,没有乙烯自我催化作用。CD两项,跃变型果实乙烯生成的速率较高,非跃变型果实乙烯生成的速率较低。61.根、茎、芽对IAA敏感性的顺序是()A、根>芽>茎;B、根>茎>芽;C、芽>茎>根;D、茎>芽>根。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植物生理学中的知识点,具体是关于植物不同部位对生长素(IAA)的敏感性。在植物体内,不同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是有差异的,通常根最为敏感,其次是芽,最后是茎。这是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着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而不同部位的细胞对生长素的响应程度不同。根据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判断选项A“根>芽>茎”是正确的。62.平静呼吸时,在哪一时相肺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A、呼气初B、吸气末C、吸气初D、呼气末E、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大气和肺泡气之间的压力差是气体进出肺泡的直接动力。当肺扩张、肺容积增大时,肺内压暂时下降并低于大气压,空气顺压力差进入肺,造成吸气;反之,当肺缩小,肺容积减小时,肺内压暂时升高并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便顺此压力差排出肺,造成呼气。在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故,在吸气初肺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63.心电图反映的是()。A、心脏不同部位之间的电位差B、心脏与体表之间的电位差C、体表不同部位之间的电位差D、心脏的静息电位E、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心电图指的是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心电图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ECG)。心电图反映心脏不同部位之间的电位差,反映了心脏兴奋的电活动过程,它对心脏基本功能及其病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64.制备植物细胞原生质体时,常用的酶是()。A、纤维素酶和蛋白酶B、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果胶酶和蛋白酶D、蛋白酶和脂肪酶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因此制备植物细胞原生质体时常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65.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C、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E、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答案:D解析:凝血过程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阶段为凝血酶的形成;第三阶段为纤维蛋白的形成。最终形成血凝块。66.血液凝固过程中,参与多步反应的无机离子是()。A、B、C、D、答案:A67.关于蛋白质四级结构的正确叙述是()。A、蛋白质四级结构的稳定性由二硫键维系B、四级结构是蛋白质保持生物学活性的必要条件C、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D、蛋白质亚基间由非共价键聚合答案:D解析: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的聚合和相互作用;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一些次级键,如氢键、疏水键、盐键等。68.下列学说中用于解释韧皮部有机物运输机制的是()。A、化学渗透学说B、内聚力-张力学说C、酸生长学说D、压力流动学说答案:D解析:压力流动学说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有关韧皮部运输机制的假说。该学说认为筛管中的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渗透所引起的膨压差所建立的压力梯度推动的。证明压力流动学说的直接实验证据包括:①筛管间的筛孔是开放的;②在同一筛管中没有双向运输;③筛管运输本身不需要能量;④在源端和库端存在膨压差。69.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及14N标记E.coli的实验证明的反应机理是()。A、DNA能被复制B、DNA可转录为mRNAC、DNA的半保留复制D、NA的全保留复制答案:C解析:1958年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首先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DNA半保留复制是DNA在进行复制的时候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链接酶等)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DNA分子。70.胃泌素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促进胃酸分泌B、促进胃蛋白酶原分泌C、抑制胆囊收缩D、促进胃的蠕动E、对胃粘膜具有营养作用答案:C71.hnRNA是下列那种RNA的前体?A、tRNAB、rRNAC、mRNAD、SnRNA答案:C7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适应B、反应C、反射D、兴奋E、抑制答案:C解析:机体许多生理功能都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的,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73.胞质中脂酸合成的限速因素是()。A、缩合酶B、水化酶C、乙酰CoA羧化酶D、脂酰基转移酶E、软脂酰脱酰基酶答案:C解析:在脂酸合成中,线粒体内形成的乙酰CoA经过柠檬酸途径转运到胞质中。由乙酰CoA羧化酶催化乙酰CoA羧化成丙二酸单酰CoA的反应是脂酸合成的关键反应,也是脂酸合成速度的限制步骤。74.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B、C、D、E、答案:C解析:75.关于催乳素的生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使乳腺肌上皮细胞收缩B、是射乳反射的传出信息之一C、使子宫平滑肌收缩D、加速脂肪的合成答案:B76.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A、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变B、动脉血压的改变C、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D、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E、血容量的改变答案:C解析: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例如,如果动物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使机体大量失水,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就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大,增加水的重吸收量,减少尿量,以保留机体内的水分。当动物大量饮用清水后,机体内水分过多,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则减少,导致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吸收量减少,使体内多余的水分随尿排出。77.从某天然脂肪水解所得的脂酸,其最可能的结构是()。A、B、CH3(CH2)12COOHC、H3(CH2)13COOHD、CH3CH2COOHE、答案:B解析:天然脂肪中的脂酸通常是偶数碳原子的直链脂酸,链长一般为12~22个碳原子。脂酸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不饱和脂酸的双键一般是顺式的。78.瘤胃内的微生物可合成()。A、维生素DB、维生素KC、维生素CD、维生素AE、维生素E答案:B解析:瘤胃微生物可合成多种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一般情况下,即使日粮特别缺少这类维生素,也不会影响反刍动物的健康。幼年反刍动物瘤胃发育不完善,微生物区系尚未建立,有可能患B族维生素缺乏症。79.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作用有3种不可缺少的元素,分别是()。A、硼、铁、钼B、钼、锌、镁C、铁、钼、钴D、镍、钼、钴答案:C解析:生物固氮是固氮微生物特有的一种生理功能,在固氮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固氮酶是一种能够将分子氮还原成氨的酶。固氮酶是由两种蛋白质组成,一种含有铁,称为铁蛋白;另一种含有铁和钼,称为钼铁蛋白。只有铁蛋白和钼铁蛋白同时存在,固氮酶才具有固氮的作用。钴是维生素B12的成分,在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中起着重要作用。80.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由下列哪一种血浆脂蛋白运输()。A、CMB、LDLC、VLDLD、HDLE、IDL答案:C解析:乳糜微粒(CM)是运输外源(来自肠道吸收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的脂蛋白形式。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功能与CM相似,其不同之处是把内源的,即肝内合成的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运到肝外组织去贮存或利用。81.关于σ因子的描述那个是正确的?A、不属于RNA聚合酶B、可单独识别启动子部位而无需核心酶的存在C、转录始终需要σ亚基D、决定转录起始的专一性答案:D82.有些细菌能够生活在非常高的温度下,这些细菌体内的蛋白质显然能够抵抗热变性。你认为来自这些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中含量最低的氨基酸残基最有可能是()。A、ThrB、LysC、ValD、LeuE、Gly答案:E解析:答案解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这些细菌能够在非常高的温度下生活,说明它们体内的蛋白质具有抵抗热变性的能力。热变性是指蛋白质在高温下失去其原有的三维结构,导致功能丧失的现象。因此,这些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可能具有特殊的结构或组成,使其能够抵抗高温。接下来,我们分析每个选项代表的氨基酸残基的特性:A.Thr(苏氨酸):是一个含有羟基的氨基酸,具有一定的亲水性,但并没有特别的热稳定性。B.Lys(赖氨酸):是一个带有正电荷的氨基酸,由于电荷的存在,它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但并非决定性因素。C.Val(缬氨酸):是一个非极性氨基酸,通常对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贡献不大。D.Leu(亮氨酸):同样是一个非极性氨基酸,对蛋白质的热稳定性影响有限。E.Gly(甘氨酸):是蛋白质中唯一没有侧链的氨基酸,由于其结构简单,甘氨酸残基在蛋白质中通常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这使得含有较多甘氨酸残基的蛋白质在高温下更容易发生结构变化。因此,在高温环境下生活的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中,甘氨酸的含量可能会相对较低,以减少因高温导致的结构变化。综上所述,考虑到甘氨酸在蛋白质结构中的灵活性和对热稳定性的潜在影响,来自这些能够在高温下生活的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中含量最低的氨基酸残基最有可能是甘氨酸(E选项)。因此,答案是E。83.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A、葡萄糖-6-磷酸酶B、磷酸化酶C、葡聚转移酶D、脱支酶E、都不是答案:B解析:答案解析:糖原分解是指糖原在无机磷酸存在下,经磷酸化酶催化,逐步水解为葡萄糖-1-磷酸,同时释放出磷酸的过程,最后生成葡萄糖。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磷酸化酶**。选项A葡萄糖-6-磷酸酶是糖异生的关键酶,主要存在于肝和肾的微粒体中,催化葡萄糖-6-磷酸水解生成葡萄糖,故不选。选项C葡聚转移酶是糖原合成的关键酶,催化UDP-葡萄糖的葡萄糖基转移到糖原引物的非还原性末端,形成α-1,4糖苷键,与题意不符。选项D脱支酶是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过程中都需要的酶,主要作用是催化糖原分子中分支点处α-1,6糖苷键水解,与糖原分解的关键酶不符。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磷酸化酶。84.为了使长链脂酰基从胞浆转运到线粒体内进行脂酸的β-氧化,所需要的载体为()。A、柠檬酸B、肉碱C、酰基载体蛋白D、α-磷酸甘油E、CoA答案:B解析:细胞溶胶中的脂酰辅酶A通过肉碱脂酰转移酶Ⅰ(位于线粒体内膜外侧)催化与肉碱结合,同时脱下CoA;再通过肉碱脂酰移位酶(线粒体内膜上)运送至线粒体机制中;再通过肉碱脂酰转移酶Ⅱ(位于线粒体基质)将脂酰基转移到基质的CoA上,再次形成脂酰辅酶A。85.容量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A、动脉血压的改变B、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C、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D、血容量的改变E、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变答案:D解析:容量感受器感知的是血容量的改变。例如,当体内血容量减少时,容量感受器的刺激减弱,经迷走神经传入下丘脑的冲动减少,对抗利尿激素释放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减少尿量;反之,当血容量增加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加。86.植物茎部节间短,叶片狭小呈簇生状,叶片缺绿,严重时新梢由上而下枯死,可能缺乏的元素是()。A、钾B、铜C、钙D、锌答案:D解析:锌与生长素形成有密切关系,缺锌时生长素含量下降,植株生长受阻。有些果树叶片显著变小,枝条顶端节间明显缩短,如小叶丛生(小叶病),即为典型的缺锌症状。由于锌是不可再循环元素,所以缺素症首先出现在幼嫩器官上。87.超过植物抗性阈值的胁迫因子将对植物产生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首先是对()的伤害A、细胞核B、细胞质C、线粒体D、细胞膜答案:D88.在一定面积内花粉数量越多,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越好的现象称为()。A、萌发效应B、离体效应C、个体效应D、集体效应答案:D解析:花粉的萌发以及花粉管的生长具有“集体效应”,即单位面积内花粉的数量越多,花粉管的萌发和生长越好。在实际生产中,适当增加授粉量,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产量。89.DNA合成仪合成DNA片段时,用的原料是()。A、4种dNTPB、4种NTPC、4种dNDPD、4种脱氧核苷的衍生物答案:C解析:DNA为脱氧核糖核酸,合成DNA时,所用的为dATP、dGTP、dCTP、dTTP这四种dNDP。90.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反射B、减压反射C、分娩D、血液凝固E、以上都不是答案:B91.下列哪种物质在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中,将乙酰基从线粒体转移到细胞质?()A、乙酰-CoAB、柠檬酸C、乙酰肉碱D、乙酰磷酸答案:B解析:在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中,乙酰基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要通过柠檬酸穿梭机制来实现。在线粒体内,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经柠檬酸合酶催化缩合成柠檬酸,经由线粒体内膜上的柠檬酸转运体协助进入胞液。92.下列关于核苷酸的合成代谢,错误的描述是()。A、PRPP均参与两种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过程B、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首先生成乳清酸C、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主要场所是脑和脊髓D、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首先生成IMPE、核苷酸的合成与碱基的合成是同步进行的答案:B解析: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首先生成尿苷酸。93.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体表温度时,散热方式是()。A、辐射B、传导C、对流D、蒸发E、热喘呼吸答案:D解析:不管环境温度的高低,体表总是要蒸发水分的。在气温接近或超过体温时,汗腺分泌加强,此时,体表蒸发的水分主要来自汗液,蒸发散热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而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的热交换已基本停止。94.骨骼肌主要以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基的原因是骨骼肌内()。A、细胞没有线粒体B、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低C、谷丙转氨酶活性低D、氨基酸脱羧酶活性低E、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活性低答案:B解析:骨骼肌和心肌内L-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低,难以进行联合脱氨基作用。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是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直接脱下氨基,因此,嘌呤核苷酸循环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联合脱氨基作用。95.破伤风毒素的细胞膜上受体是一种()。A、糖脂B、磷脂C、胆固醇D、周边蛋白质E、内在蛋白质答案:A解析:糖类只存在于膜外,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在一起成为糖蛋白,与脂质结合在一起成为糖脂。破伤风毒素的细胞膜上受体是一种糖脂。96.与保卫细胞的水势变化关系最密切的离子是()。A、Ca2+B、K+C、l-D、Mg2+答案:B解析:在植物生理学中,保卫细胞的水势变化与离子的浓度和分布密切相关。保卫细胞是植物叶片气孔的一部分,它们通过调节自身的水势来控制气孔的开放和关闭,从而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在选项中,K+离子在保卫细胞的水势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K+离子会进入细胞,降低细胞内的水势,从而促使细胞进一步吸水。相反,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K+离子会离开细胞,增加细胞内的水势,使细胞更容易失水。因此,K+离子的浓度和分布变化与保卫细胞的水势变化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正确答案是B.K+。97.根压和蒸腾拉力在根系吸水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因植物的蒸腾速率而异,只有在()时,根压才是主要吸水动力。A、植株生长旺盛、根深叶茂B、土壤水分状况较差C、叶片尚未展开的小苗D、植株生长在气温高、湿度较小的环境答案:C解析:吸水的动力包括根压和蒸腾拉力,叶片尚未展开的小苗其蒸腾作用极弱,所以根压是其主要吸水动力;ABD三项,主要吸水动力是蒸腾拉力。98.叶片的脱落和生长素有关,把生长素施于离区的近基一侧,则会A、加速脱落B、抑制脱落C、无影响D、因物种而异答案:A99.脂肪酸的合成通常称作还原性合成,下列化合物属于该途径中的还原剂的有()。A、B、C、D、E、答案:D解析: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还原剂有NADPH。合成脂肪酸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哺乳期乳腺,另外脂肪组织、肾脏、小肠均可以合成脂肪酸,合成脂肪酸的直接原料是乙酰CoA,消耗ATP和NADPH,首先生成十六碳的软脂酸,经过加工生成机体各种脂肪酸,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100.内环境是指:A、机体的生活环境B、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细胞内液D、胃肠道内E、机体深部答案:B10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物质组成不变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C、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D、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E、内环境的成分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细胞代谢活动的影响,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自身的调节活动,把内环境的变化控制在一个狭小范围内,即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称为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10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A、极化B、超极化C、后电位D、复极化E、去极化答案:E解析: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103.下列关于脱氧核糖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需要核苷酸作为底物B、需GTP供能C、还原反应多发生在核苷二磷酸水平上D、需要NADH作为供氢体答案:C解析:脱氧核糖核苷酸生物合成还原反应多发生在核苷二磷酸水平上。脱氧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核苷二磷酸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催化下生成脱氧核苷二磷酸,后者再经核苷二磷酸激酶的磷酸化,生成脱氧核苷三磷酸。104.血浆中有强大抗凝作用的是()。A、白蛋白B、肝素C、球蛋白D、葡萄糖答案:B解析:血浆中有抗凝血酶Ⅲ、肝素、蛋白质C等多种抗凝物质,其中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产生,血中嗜碱性粒细胞也产生一部分。肝素有多方面的抗凝作用:如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凝血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等。105.下列因素中,哪种不引起醛固酮分泌()A、循环血量减少B、C、肾交感神经兴奋D、肾素分泌减少E、血管紧张素增加答案:D106.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称为()。A、人工重组B、随机重组C、位点特异的重组D、同源重组答案:D解析: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称为同源重组。107.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A、升高血钙B、降低血钙C、升高血糖D、降低血糖E、升高血钠答案:A解析: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它是调节血钙和血磷水平最重要的激素之一,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108.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时,近端小管对水和溶质的重吸收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减少后增加答案:A解析:正常情况下,近端小管对Na+等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与肾小球滤过量之间能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如为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称为近端小管的定比重吸收。肾小球滤过率增大,滤液中的Na+和水的含量增加,近端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率也升高;反之,肾小球滤过率减小,滤液中Na+和水的含量也减少,对它们的重吸收率也相应降低。这种现象也称为球-管平衡。109.原核生物中肽链合的起始过程叙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mRNA起始密码多数为AUA、少数情况也为GUGB、起始密码子往往在5′-端第25个核苷酸以后,而不是从mRNA5′-端的第一个苷酸开始的C、在距起始密码子上游约10个核苷酸的地方往往有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它能与16SrRNA3′-端碱基形成互补D、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过程,是50S大亚基及30S小亚基与mRNA自动组装的答案:D110.切除肾上腺引起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糖皮质激素D、醛固酮和糖皮质激素E、盐皮质激素答案:D解析:分析切除肾上腺引起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机体水盐损失严重,导致血压降低,终于因循环衰竭而死,这主要是缺乏盐皮质激素所致;其二是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代谢发生严重紊乱,对各种有害刺激的抵抗力降低,导致功能活动失常,这是由于缺乏糖皮质激素的缘故。111.酰基载体蛋白特异含有()。A、核黄素B、叶酸C、泛酸D、钴胺素E、抗坏血酸答案:C解析:脂肪酸合成酶系有酰基载体蛋白,其辅基含有泛酸。112.下列哪些反应是三羧酸循环的限速反应?()A、苹果酸→草酰乙酸B、琥珀酸→延胡索酸C、柠檬酸→异柠檬酸D、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答案:D解析:三羧酸循环中的限速酶有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异柠檬酸在异柠檬酸脱氢酶的催化下氧化生成α-酮戊二酸,为三羧酸循环的限速反应。113.测定一个五肽的氨基酸顺序的最好方法是()。A、DNFB法B、氨肽酶法C、PITC法D、羧肽酶法E、片段重叠法答案:C解析:测定五肽的氨基酸顺序是一个生物化学领域的问题,涉及到对多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确定。以下是各选项的分析:A.DNFB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定氨基酸的α-氨基,它不能直接用于确定肽链中的氨基酸顺序。B.氨肽酶法:氨肽酶法是利用特定的氨肽酶逐个去除多肽链的N-端氨基酸,通过检测被释放的氨基酸来确定序列。然而,这种方法对于较短的肽链可能不够精确,且操作复杂。C.PITC法:PITC法(苯异硫氰酸酯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定多肽序列的方法。它通过与肽链的N-端氨基酸反应,生成稳定的衍生物,然后通过色谱分析或电泳等方法分离和鉴定这些衍生物,从而确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对于五肽这样较短的肽链,PITC法是一种可靠且常用的方法。D.羧肽酶法:羧肽酶法类似于氨肽酶法,但它是从肽链的C-端开始逐个去除氨基酸。同样,对于较短的肽链,这种方法可能不够精确。E.片段重叠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更长的肽链或蛋白质序列的测定,通过酶解或其他方法将长链分解为重叠的片段,再分析这些片段来确定整体序列。对于五肽来说,这种方法过于复杂且不必要。综上所述,测定一个五肽的氨基酸顺序的最好方法是PITC法,因此答案选C。114.剪断家兔的减压神经,在其外周端施加有效刺激后()。A、血压升高B、血压降低C、血压不变D、血压先升高后降低答案:C解析:剪断家兔的减压神经,在其外周端施加有效刺激后血压不变。兔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其作用是将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冲动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反射性引起血压降低。而刺激外周端没有将冲动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不能引起反射性降压。115.参加DNA复制的酶类包括:①DNA聚合酶Ⅲ;②解链酶;③DNA聚合酶Ⅰ;④RNA聚合酶(引物酶);⑤DNA连接酶。其作用顺序是()。A、④、③、①、②、⑤B、②、③、④、①、⑤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E、②、④、①、③、⑤答案:E解析:DNA复制的过程:①解链解旋(解链酶);②合成引物(RNA聚合酶);③链的延伸(DNA聚合酶Ⅲ)④切除引物和填补空隙(DNA聚合酶Ⅰ和DNA连接酶)。116.植物细胞内与氧的亲和力最高的末端氧化酶是()。A、细胞色素氧化酶B、交替氧化酶C、酚氧化酶D、抗坏血酸氧化酶答案:A解析:末端氧化酶具有多样性,包括存在于线粒体膜上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交替氧化酶和存在于细胞质中的非线粒体末端氧化酶如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乙醇酸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末端氧化酶,与氧的亲和力最高。交替氧化酶是抗氰呼吸链的末端氧化酶,与氧的亲和力比细胞色素氧化酶低,但比非线粒体末端氧化酶高。117.目前已知最甜的糖为()。A、葡萄糖B、果糖C、甘露糖D、蔗糖E、转化糖答案:B解析:所列5种糖中果糖最甜,若按甜度从大到小排列,则为果糖、转化糖、蔗糖、葡萄糖、甘露糖。118.A、丙酮酸B、苹果酸C、异柠檬酸D、磷酸甘油答案:D119.小肠黏膜吸收葡萄糖时,同时转运的离子是()。A、B、C、D、E、答案:A120.根据雌激素合成的双重细胞学说,对雌激素合成起关键调节作用的两种激素是()。A、卵泡刺激素和生长激素B、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C、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D、黄体生成素和催产素答案:C解析:卵巢雌激素是由卵泡的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共同参与合成的类固醇激素。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内膜细胞在黄体生成素(LH)作用下产生雄烯二酮并可扩散到颗粒细胞内,卵泡刺激素(FSH)促使颗粒细胞内的芳香化酶作用增强,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此即雌激素分泌的“双重细胞学说”。121.关于消化道运动作用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磨碎食物B、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C、使食物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D、向消化道远端推送食物E、使消化管内保持一定压力答案:C122.运动神经纤维末稍释放ACh属于()A、单纯扩散B、易化作用C、主动转运D、出胞E、入胞答案:D123.Refsum氏病患者的组织和血液中堆积了高浓度的植烷酸(3,7,11,15-四甲基十六烷酸)。这是由于下列哪个酶促途径被损害?()A、脂酶的α-氧化B、脂酶的β-氧化C、脂肪酸的ω-氧化D、脂酰肉碱的形成E、丙酰CoA转变为琥珀酰CoA答案:A解析:脂酶的α-氧化对于降解支链脂肪酸、奇数碳脂肪酸、过分长链脂肪酸有重要作用。Refsum氏病患者的组织和血液中堆积了高浓度的植烷酸(3,7,11,15-四甲基十六烷酸),是由于脂酶的α-氧化被损坏。124.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半月瓣关闭B、半月瓣开放C、房室瓣关闭D、房室瓣开放E、动脉管壁弹性回缩引起的振动答案:C解析:第一心音发生于心缩期的开始,又称心缩音。心缩音音调低、持续时间较长。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心室肌的收缩、房室瓣的关闭以及射血开始引起的主动脉管壁的振动。125.下列对激素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血液中含量极微但却有高度生物活性B、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浓度相当稳定C、激素过多或过少可出现疾病D、与激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不足也可出现疾病E、激素本身可给靶细胞提供能量答案:E解析:不论何种激素,只能对靶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起加强或减弱的作用,激素既不能添加成分,也不能提供能量,仅仅起信息传递作用。126.下述哪个酶催化的反应不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A、磷酸甘油酸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丙酮酸激酶D、琥珀酸辅助A合成酶答案:B127.A、B、C、D、E、答案:B解析:128.下列各种酶中,是翻译延长需要的一种是()。A、氨酰-tRNA转移酶B、磷酸化酶C、氨基酸合酶D、肽链聚合酶E、转肽酶答案:E解析:转肽酶识别特异多肽,催化不同的转肽反应。转肽酶位于核糖体大亚基,是蛋白质翻译延长所必需的酶。129.蛋白质种子与淀粉种子相比,吸水后种子体积()。A、增加更大B、没有增加C、增加较小D、增加相同答案:A解析:不同种子萌发时吸水量不同。含蛋白质较多的种子如豆科的大豆、花生等吸水较多,吸水后种子体积增加更大;而禾谷类种子如小麦、水稻等以含淀粉为主,吸水较少,吸水后种子体积增加小。130.嘌呤与嘧啶两类核苷酸合成中都需要的酶是()。A、PRPP合成酶B、CTP合成酶C、TMP合成酶D、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答案:A解析:PRPP合成酶是嘌呤与嘧啶两类核苷酸合成中共同需要的酶。131.高等植物光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是()。A、P680B、P700C、A0D、Pheo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系统Ⅱ(PSII)和光系统Ⅰ(PSI)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光系统Ⅱ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红光,其反应中心色素分子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进而驱动电子传递和水的光解。在光系统Ⅱ中,起主要作用的是P680,它表示该色素分子在吸收光后,其氧化态与还原态之间的转换发生在约680纳米的波长处。因此,P680是光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选项B的P700是光系统Ⅰ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它吸收的光波长与P680不同,因此不是光系统Ⅱ的色素分子。选项C的A0和选项D的Pheo(可能是指酞菁类色素分子)虽然也参与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链,但它们不是光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即高等植物光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是P680。132.下列哪个酶直接参与底物水平磷酸化?()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α-酮戊二酸脱氢酶C、琥珀酸脱氢酶D、磷酸甘油酸激酶答案:D解析:能直接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将1,3-二磷酸甘油酸的~P转移给ADP生成ATP。133.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影响必需基团解离状态B、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C、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E、影响辅酶解离状态答案:D解析:酶反应介质的pH可影响酶分子的结构,特别是活性中心内必需基团的解离程度和催化基团中质子供体或质子受体所需的离子化状态,也可影响底物和辅酶的解离程度,从而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只有在特定的pH条件下,酶、底物和辅酶的解离状态,最适宜于它们相互结合,并发生催化作用,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这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pH过高或过低,会影响酶的稳定性,进而使酶遭受到不可逆破坏,但不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134.下列哪一项不是唾液的生理作用()A、部分消化淀粉B、部分消化蛋白质C、湿润与溶解食物D、清洁和保护口腔E、杀灭食物中的细菌答案:B135.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后产生荧光的能量来自叶绿素分子的()A、基态B、第一单线态C、第二单线态D、三线态答案:B136.并非类脂的是()。A、胆固醇B、鞘脂C、甘油磷脂D、神经节苷脂E、甘油二酯答案:E解析:类脂是广泛存在于生物组织中的天然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很长的碳链,但结构中其它部分的差异却相当大。它们均可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苯等非极性溶剂,不溶于水。甘油二酯不是类脂。137.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A、B、C、D、E、答案:C138.温度会影响同化物质的运输,当气温高于土温时()。A、不影响运输速率和运输方向B、有利于同化物质向顶部运输C、既影响运输速率,又影响运输方向D、有利于同化物质向根部输送答案:B解析: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着同化物质的运输,温度在20~30℃时运输速度最大,当土温>气温时,同化物向根部分配较多;当土温<气温时,同化物向顶部分配较多。139.下述情况肾小球滤过率将升高的是()。A、血压升至18.6KPa(140mmHg)时B、血压降至10.6KPa(80mmHg)以下时C、血压升至26.5KPa(200mmHg)时D、入球小动脉收缩时E、肾血流量减少时答案:C解析:血压升至26.5KPa(200mmHg)时,肾小球滤过率将升高。因此,答案选C。由于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即使动脉血压在10.7~24.1kPa范围内变动,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从而使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保持不变;但动脉血压降到10.7kPa以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将相应下降,于是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也减小;入球小动脉收缩时或肾血流量减少时,均会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140.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促进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主要激素是()。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乙烯D、油菜素内酯答案:C解析: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调控的、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是一种生理性死亡。常发生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和非生物的逆环境下。促进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主要激素是乙烯(ETH)。141.叶片衰老时,植物体内的RNA含量()A、变化不大B、显著上升C、显著下降D、不确定答案:C142.米氏常数:A、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B、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C、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D、是酶的特征常数答案:D143.糖原的1个葡萄糖残基经糖酵解可净生成几个ATP?()A、1B、2C、3D、4答案:C解析:糖原(C24H42O21)是一种动物淀粉,又称肝糖或糖元,由葡萄糖结合而成的支链多糖,其糖苷链为α型,是动物的贮备多糖。糖原的1个葡萄糖残基经糖酵解可净生成3个ATP。144.光下叶绿体中合成的光合产物运到细胞基质的主要形式是()。A、磷酸赤藓糖B、淀粉C、磷酸丙糖D、磷酸景天庚酮糖答案:C解析:磷酸丙糖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最初糖类,也是从叶绿体运输到细胞质的主要光合产物。运输到细胞质的磷酸丙糖可以用于合成蔗糖,蔗糖可被运输到其他部位;未运输出来的磷酸丙糖可以形成淀粉暂时储存在叶绿体中。145.胰岛素由何种细胞所分泌()。A、胰岛A细胞B、胰岛B细胞C、胰岛D细胞D、胰岛PP细胞E、胰岛F细胞答案:B解析: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合成代谢、抑制分解代谢,对维持血糖相对稳定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146.通过下列哪项可完成肾脏的泌尿功能()。A、肾小体和肾小管的活动B、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活动C、肾单位、集合管和输尿管的活动D、肾单位的活动E、集合管的活动答案:B解析:尿的生成是由肾单位和集合管协同完成的。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147.雌激素反应元件(ERE)的一致序列为AGGTCAnnnTGACCT。如果将该序列方向改变,则依赖于雌激素的基因转录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A、只有3′端基因将被关闭B、只有5′端基因将被关闭C、5′端和3′端基因都将被关闭D、对5′端和3′端基因没有什么影响E、由ERE编码的所有氨基酸都将改变答案:D解析:AGGTCAnnnTGACCT是一段回文序列,当将它以反方向插到启动子上游的时候,理应对两侧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148.支配尿道内括约肌并促进排尿的神经是()A、内脏大神经B、阴部神经C、盆神经D、腹下神经答案:C149.可作为线粒体内膜标志酶的是()。A、苹果酸脱氢酶B、柠檬酸合成酶C、琥珀酸脱氢酶D、单胺氧化酶E、顺乌头酸酶答案:C解析:苹果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和顺乌头酸酶溶解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单胺氧化酶则定位于线粒体外膜上,只有琥珀酸脱氢酶是整合在线粒体内膜上,可作为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150.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呈现动态变化,在发育早期()含量明显增加。A、GAB、IAAC、TKD、ABA答案:C解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确实会呈现动态变化,这些激素在种子的不同发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A.GA(赤霉素)主要促进茎的伸长和打破种子休眠,但在种子发育早期,其含量通常不是显著增加的。B.IAA(吲哚乙酸,即生长素)在植物生长的许多方面都有作用,包括细胞伸长和顶端优势,但它也不是种子发育早期含量明显增加的激素。C.CTK(细胞分裂素)在种子发育早期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对种子发育至关重要。因此,在种子发育早期,CTK的含量会明显增加。D.ABA(脱落酸)主要与种子休眠和成熟有关,在种子发育后期含量会增加,而不是早期。综上所述,种子发育早期含量明显增加的激素是CTK,因此正确答案是C。151.在维管植物中,哪一种物质的传导限于一个方向。()A、筛管里的蔗糖B、生长组织里的IAAC、萌发幼苗中贮备的氨基酸D、生长组织里的GA答案:B152.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后,将出现()。A、去大脑僵直B、脊髓休克C、上肢肌紧张下降D、下肢肌紧张下降E、死亡答案:A解析: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伸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153.并非以FAD为辅助因子的脱氢酶有()。A、琥珀酸脱氢酶B、脂酰CoA脱氢酶C、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D、β-羟脂酰CoA脱氢酶E、线粒体内膜的磷酸甘油脱氢酶答案:D解析:β-羟脂酰CoA脱氢酶的辅酶是NAD+,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或称二氢硫辛酸脱氢酶,以FAD为辅基接受底物二氢硫辛酸脱下的氢生成FADH2,再将H2转移给NAD+生成还原型NADH+H+。磷酸甘油脱氢酶在线粒体外时以NAD+作辅助因子,在线粒体内以FAD作辅助因子。其他两种酶均以FAD作辅助因子。154.动物不能自身合成、必需从饲料中摄取的氨基酸是()。A、赖氨酸B、甘氨酸C、脯氨酸D、丙氨酸E、谷氨酸答案:A解析:有一部分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太慢,远不能满足动物需要,因而必须由饲料供给,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它们主要有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155.源库单位是指()。A、生产同化物以及向其他器官提供营养的器官B、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接纳器官C、一个源器官和直接接纳其输出同化物的库器官所组成的供求单位D、在空间上有一定分布,但与发育阶段无关的源库关系答案:C解析:源是指生产同化物以及向其他器官提供营养的器官。库是指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接纳器官。源库单位是指一个源器官和直接接纳其输出同化物的库器官所组成的供求单位。15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哪个是错的?A、显示还原性B、在强酸中脱水形成5-羟甲基糠醛C、莫利希(Molisch)试验阴性D、与苯肼反应生成脎E、新配制的葡萄糖水溶液其比旋光度随时间而改变答案:C157.要将膜蛋白分子完整地从膜上溶解下来,可以用()。A、蛋白水解酶B、透明质酸酶C、去垢剂D、糖苷水解酶E、脂肪酶答案:C解析:生物膜所含的蛋白叫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根据蛋白分离的难易及在膜中分布的位置,膜蛋白基本可分为三大类:外在膜蛋白或称外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或称整合膜蛋白和脂锚定蛋白。用去垢剂可以将膜蛋白分子完整地从膜上溶解下来。158.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白细胞是()。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T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噬碱性粒细胞答案:B解析:中性粒细胞有很强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趋化性强。能吞噬侵入的细菌或异物,还可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溶酶体酶,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59.A、12倍B、30倍C、50倍D、70倍E、90倍答案:B解析:160.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晶体渗透压+囊内压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晶体渗透压+囊内压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答案:C解析:由于滤过膜对血浆蛋白质几乎不通透,故滤过液的胶体渗透压可忽略不计。这样原尿生成的有效滤过压实际上只包括三种力量的作用,一种为促进血浆从肾小球滤过的力量,即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其余两种是阻止血浆从肾小球滤过的力量,即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囊腔内液压(常称囊内压)。因此,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161.γ-氨基丁酸是谷氨酸脱下哪一个官能团的产物?()A、α-羧基B、γ-羧基C、β-甲基D、β-亚甲基E、α-氨基答案:A解析:谷氨酸脱下α-羧基形成γ-氨基丁酸。162.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A、心房压力B、大动脉血压C、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D、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答案:B163.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是()。A、磷脂双层两侧各有蛋白质附着B、磷脂形成片层结构,蛋白质位于各个片层之间C、蛋白质为骨架,二层磷脂分别附着于蛋白质的两侧D、磷脂双层为骨架,蛋白质附着于表面或插入磷脂双层中E、由磷脂构成的微团答案:D解析:生物膜以磷脂双层为骨架,蛋白质附着于表面或插入磷脂双层中。脂双层由两层磷脂排列组成的膜结构,是由两层脂质分子以疏水性烃链的尾端相对,以极性头部朝向表面所形成的片层结构。164.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B、C、D、E、答案:B165.使氧离曲线左移的因素是()A、CO2分压升高B、CO中毒C、PH降低D、温度降低答案:D166.氧分压最高的是()。A、静脉血B、动脉血C、组织液D、新鲜空气E、以上都不是答案:D解析:在新鲜空气中,氧分压为21.11kPa(158.4mmHg),最高。在静脉血中为5.3kPa(40mmHg),在动脉血中为13.3kPa(100mmHg),在组织中为4.0kPa(30mmHg)。167.生物氧化的特点是()。A、在近酸性环境中进行B、有机物的氧化,能量是一次释放的C、氧化过程中无热能的产生D、在一系列酶、辅酶下完成答案:D解析:生物氧化是在生物体内,从代谢物脱下的氢及电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与氧化合成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也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一系列氧化过程。主要为机体提供可利用的能量。在真核生物细胞内,生物氧化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原核生物则在细胞膜上进行。168.由琥珀酸→草酰乙酸时的P/O是:A、2B、2.5C、3D、3.5E、4答案:B169.由胃排空的速度最慢的物质是()A、糖B、蛋白质C、脂肪D、糖与蛋白的混合物E、糖、蛋白和脂肪的混合物答案:C170.酰基载体蛋白(ACP)的功能()。A、转运胆固醇B、激活脂蛋白脂肪酶C、脂肪酸合成酶系的核心D、转运脂肪酸E、携带一碳单位答案:C解析:酰基载体蛋白是脂肪酸合成酶系的核心,六种酶蛋白按在脂肪酸合成中参加反应的顺序排列在四周。171.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D、5-羟色胺E、多巴胺答案:A解析: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172.水分沿木质部导管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A、吐水B、内聚力C、蒸腾拉力D、根压答案:C解析:水分在导管中运输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其中,蒸腾拉力是主要动力。173.风干种子的吸水能力主要由()决定。A、渗透势B、压力势C、衬质势D、压力势和渗透势答案:C解析:A项,渗透势又称溶质势,是指溶液的水势。渗透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的水势。B项,压力势是指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C项,衬质势是指细胞胶体物质和毛细血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风干种子的吸水能力主要由衬质势决定。174.下列有关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密码子阅读是有特定起始位点的B、密码子阅读无间断性C、密码子都具有简并性D、密码子对生物界具有通用性答案:C解析:不是所有的密码子都具有简并性,像甲硫氨酸、色氨酸就只对应一个密码子。175.在阴天光照不足时,往往打开温室的天窗,其主要目的是()。A、补充光照,提高光合速率B、降低室内温度,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C、补充CO2,促进光合作用D、提高室内温度,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在阴天光照不足时,植物光合作用较弱,打开温室的天窗可降低室内温度,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而降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产量。176.缺氧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强,该反射的感受器是()。A、肺牵张感受器B、呼吸肌本体感受器C、外周化学感受器D、中枢化学感受器答案:C解析:氧分压低于60mmHg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增加肺通气量,同时胸廓运动增强使胸腔负压增大,促进静脉的回流,可增加回心血量,进而增加心输出量和肺血流量。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主要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中枢兴奋,引起呼吸加深加快。177.酶催化底物时将产生哪种效应A、提高产物能量水平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答案:B17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众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关于光合磷酸化高能态的研究。A、汤佩松B、殷宏章C、沈允钢D、娄成后答案:C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植物生理学取得的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有:A项,汤佩松等首先提出呼吸的多条途径的论证;B项,殷宏章等的作物群体生理研究;C项,沈允钢等证明光合磷酸化中高能态存在的研究;D项,娄成后等对细胞原生质的胞间运转的深入研究。179.动物分泌雄激素的主要器官是()。A、睾丸B、附睾C、输精管D、精囊腺E、前列腺答案:A解析:睾丸是雄性动物的主要性器官,分泌的主要激素为雄激素,由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包括睾酮、双氧睾酮和雄烯二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足疗店创业计划
- 图书馆读书课件
- 五人联合影视制作2025知识产权归属协议
- 关于篮球的课件
- 地理-辽宁省协作校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协作校一模)试题和答案
- 广告设计专业知识讲座
- 废气处理培训课件
- 第2章 图形设计的基本原理
- 幼儿知识阅读
- 护士评职称个人述职报告
- GB/T 17747.3-2011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3部分:用物性值进行计算
- 变电站一键顺控操作过程常见异常与处置措施探讨
- 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课件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课件)
- 生理卫生教学【青春期男生性教育】走向成熟课件
- 人工呼吸的三种方式和操作方法课件
- 项目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桌面演练脚本
- 危险化学品MSDS(氮气)
-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与参数调节
- GB∕T 8427-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 机耕道监理实施细则完整
- 浙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件第七章参数估计概率论课件教学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