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份学情调研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3.请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语文课本看似普通,却包罗万象。为此,七年级语文组开展“发现语文课本之美”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下面是小远探究课本诗词时的发现,请根据提示将其补充完整。(10分)诗中哲思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里写到“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生活中许多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诗中有美景“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可爱的景色,交代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赵师秀《约客》)2.小真同学在名著探究课上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任务。(11分)然而,在这漆黑的夜里,在这深不可测的海底,四周一片寂静无声,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一望过去,是茫茫的黑暗,船上的①wéi()杆尖上,却可以看得见星光。我凝视着那些星星,它们似乎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我伸出手来,就可以抓到它们②似()的!我不禁开始想象,这黑暗的海底到底隐藏着多少未知的秘密和危险?我们是否能够平安地度过这次探险?这些问题在我心中③萦()绕不去,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④压yì()和不安。”(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音。(4分)①wéi()杆②似()的③萦()绕④压yì()(2)上述语段中“可怕的景象”和“茫茫的黑暗”都是()(短语类型)(3分)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3)上述语段出自法国作家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描述的是(填人物)带领船员们乘坐号“鹦鹉螺号”潜艇航行在黑暗的大海中,他们即将遭遇的有(请填写旅行途中遇到的一次意外挑战或经历)。(4分)3.小何在探究“孝亲敬老”专题中懂得:“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倡导同学们弘扬传统,知礼孝亲,他策划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4分)(1)【探孝源】古籍中有许多关于“孝”的讨论,请你选择下面关键词归纳“孝”的内涵(在横线上填选项)。(6分)①孝,善事父母者。(《说文解字·老部》)②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A.立身B.奉养C.侍疾D.敬亲(2)【明孝节】有同学收集了关于“孝”的名言、诗句,如: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请你再写一句:(4分)(4)【践孝行】孝亲敬老,仁之本;和谐社会,孝为先。请捕捉家庭生活中一个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温馨画面,用简洁的语言描绘(50字以内)。(4分)二、阅读理解(55分)[一]父亲和树(22分)陈宝全①现在,这些苹果树老了,老了的苹果树结不了多少果子,也结不出品相端庄的好果子,觉得没脸活了。它们把地里的肥力吃了太多,根又粗又大,却无法顺应自己的愿望就此倒下。风也懒得理会它们,绕着吹。②只有父亲理解这些老了的苹果树的心思,他提着斧头进了果园。③这一片苹果树跟父亲打了三十年交道,它们经历了父亲的中年和老年,父亲经历了它们的一生。它们了解父亲,就如父亲对它们目前所思所想的洞察。④父亲在动手之前,用手量了这棵苹果树的树干,四拃多一点。父亲知道,它的身体里藏着30个年轮。也就是说,上世纪80年代末,它还是一株小树苗,嫩叶在阳光下尽情地舒展,细小的枝条对未来充满好奇和期待。现在,父亲拖着瘦弱的身子,要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介入一棵他亲自栽植的苹果树的命运。⑤斧头落下去,父亲听到了树皮破裂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比斧子撞击树干的声音要小很多,却还是被父亲敏感地捕捉到了。父亲落泪了。⑥这几年,这棵苹果树一半枯死,一半硬撑着活了下来,结出的果子像山林里的野果子,酸涩难入口。可父亲心里明白,它为改善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付出了毕生心血,足以让我们感恩并铭记于心。⑦上世纪80年代,父亲和大多数李家山的村民一样,刚刚吃饱肚子,从没有去设想未来。作为木匠的父亲,将大把大把的时间用在了修房子上。在他栽下第一批苹果树苗的时候,大片的小麦仍然享有辽阔的土地,是地里的主角。为了保住小麦,人们曾与草作战,把它们统统赶出麦田。在田里,草都不让长,怎么会容忍树长进去?⑧父亲是在乡村干部的劝说下,才栽下了第一片果树。⑨果树选择种在院子附近,不是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也不是为了看着这些小树苗像孩子一样一天天长大,从而让人感到快乐,父亲是为了看着它们被兔子和羊啃了,被风吹死,被小麦挤赶出去。他在耕地的时候,故意赶着毛驴逼近树苗,让犁铧伤到树根。⑩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倔强的苹果树活了下来,一副要长大成材的样子,父亲妥协了。为此,父亲的果树也在年轮里写下了新的愿景:为人们奉献甘甜的果肉。到第八个年头,父亲果园里的苹果树开始挂果了。父亲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进入了一种持续的兴奋状态。按照时序,他在果园里浇水、施肥、疏花、疏果、套袋、摘袋,然后出售苹果,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也突飞猛进地好了起来。带着清香的木屑喷溅而出,落在父亲的身上,像是一棵树要对父亲说出的话语。这个年近80岁的老人,挥动几下笨重的斧子,就开始气喘吁吁。他不得不停下来。越进入树干的内部,就越接近远去的时光,父亲难过极了。这棵苹果树勉强支撑着身体,父亲用力推了一下,苹果树开始吱嘎作响,慢慢倒下。没有大树倒下的那种轰然响动,它只是轻轻地躺在了自己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父亲坐在放倒的这棵苹果树身上,抽了一根烟,像是在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告别仪式。他将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砍倒果园里所有的老树,再把它们劈成木柴。这些带着浓郁芳香的木柴,将陪伴他度过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父亲不再主持果园里的事,只是在天气好的时候,到果园里转转。砍掉了老树的土地,平整而安详,像是卸下了所有的负担,在休憩,在安睡。父亲知道,过上两年,又一批新树苗将在这里郁郁葱葱地长起来。这看似贫瘠的土地,总是会在春秋轮回之间,给劳作的人们以希望和馈赠。(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4.下列对于标题《父亲和树》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父亲”和“树”是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围绕二者之间的故事展开叙述。B.“和”字暗示了父亲和苹果树的密切关系。C.文章以“苹果树”和“父亲的情感变化”两条线索贯穿全文。D.点明文章主旨,揭示父亲砍掉苹果树、破坏生态的痛苦和悔恨。5.请用词语概括父亲对苹果树的感情变化。(2分)抗拒———————难过七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5分)带着清香的木屑喷溅而出,落在父亲的身上,像是一棵树要对父亲说出的话语。7.结合本文谈谈你在父亲身上发现了哪些美好品质。(6分)8.文章结尾意蕴丰富。“父亲知道,过上两年,又一批新树苗将在这里郁郁葱葱地长起来。这看似贫瘠的土地,总是会在春秋轮回之间,给劳作的人们以希望和馈赠。”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①“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虽然学霸在先天方面可能有一些优势,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学霸之所以为学霸,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拥有正确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②一、详尽发问法: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③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懂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会记得更牢。所以,我们应打破教条式接受知识的习惯,对学到的每个知识点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④二、心理意象法:用心作画印象深⑤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心理学界早就流传一句话:只要能付诸比喻和联想,使其“可见”,就没有记不住、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记忆和理解。⑥三、习题检测法:从内部主动回忆⑦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习题测验。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190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一般而言,从内部进行主动回忆比从外部吸收的印象要深。”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习题测验的过程必然是存在心理煎熬的,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⑧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⑨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虽然可以考前突击去记住大部分内容,但是没有前者来得牢固和持久。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而且,研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还要考虑所学内容七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⑩五、交叉学习法:促进思维快速转换(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链接材料1】【链接材料2】学霸何晓羽作息时间表(部分)6:40—7:00起床7:00——7:10背诵一篇英文短文7:10——7:30早餐7:30—7:50识记十个英语单词,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7:50——12:00上课12:10—12:20学习英语语法12:20—12:40午餐12:40—12:50背诵一首古诗词12:50—14:00午休14:00—14:20阅读名著片段()七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10.“链接材料1”中的“罗马房间记忆法”与选文中哪种学习方法类似?请说明理由。(4分)11.阅读“链接材料2”,具体分析学霸何晓羽用到了选文中哪些学习方法。(4分)12.了解了这么多学习方法,班里同学自发组织背诵《陋室铭》,这让小峰大为苦恼。请你根据选文,推荐两种方法帮助他背诵,并结合《陋室铭》的内容作简要阐述。(6分)【甲】【乙】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晋陶渊明独爱菊独:(2)濯清涟而不妖濯:(3)予有《惜桂》诗云予:(4)皆玉兰之为春光皆:14.请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