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历史八年级上册_第1页
人民教育历史八年级上册_第2页
人民教育历史八年级上册_第3页
人民教育历史八年级上册_第4页
人民教育历史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XXX日期:日期人民教育历史八年级上册未找到bdjsonCONTENT古代中国文明起源中国封建社会盛衰转折世界古代史概览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浪潮兴起无产阶级斗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科技创新改变世界面貌PART01古代中国文明起源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狩猎采集为生。旧石器时代遗址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出现磨制石器、陶器、定居农耕。新石器时代遗址玉器制作发达,出现祭坛和贵族墓地,初步形成社会分层。良渚文化远古人类遗址发现010203实行内外服制,重视祭祀与神权,青铜器广泛使用。商朝政治制度周王分封诸侯,以宗法制度维系统治,礼乐文化盛行。周朝分封制01020304禹传位启,家天下开始,奴隶制度逐渐发展。夏朝建立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确立家族等级和继承制度。宗法制度夏商周三代更迭与制度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诸侯国之间频繁战争,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封建制度确立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地主阶级崛起。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学术思想活跃,形成儒、墨、道、法等流派。军事变革铁器广泛应用,军队组织严密,出现兵法与战争理论。秦汉大一统格局形成秦朝统一六国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文字。汉朝继承与发展汉承秦制,实行郡国并行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丝绸之路开通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汉朝影响。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PART02中国封建社会盛衰转折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隋唐时期经济发达,出现了“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等盛世,商业贸易、手工业、农业都有很大发展。隋唐文化繁荣昌盛,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唐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隋唐时期对外开放,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和技术传播,促进了中外文化交融。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高峰政治制度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流宋元时期民族融合与科技进步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现象,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民族融合宋元时期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发明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宋元时期的文化创新独具特色,如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至今仍被广泛传颂。科技发展宋元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地区成为了经济中心,促进了南方文化的繁荣发展。经济重心南移01020403文化创新专制统治加强明清两代加强了专制统治,皇权高度集中,设立了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明清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农民起义、民族矛盾等社会问题频发,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冲击。明清两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对思想、文化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限制了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明清两代专制统治加强及影响文化专制加强社会矛盾加剧闭关锁国西方列强入侵近代前夕,西方列强开始入侵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近代前夜危机初现01社会动荡不安近代前夕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民间秘密结社等反抗活动不断发生。02经济遭受重创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经济遭受重创,手工业、农业等传统经济形式逐渐解体,经济陷入深重危机。03思想启蒙运动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和制度,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推动了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04PART03世界古代史概览上古时期人类活动遗迹探索南方古猿01约600万年前,最早的原始人类,能直立行走,使用天然工具。能人02约200万年至175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制造工具,是最早的人属动物。直立人03约20万年至200万年前,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会用火及更先进的工具,脑容量明显增大。智人04现代人,出现在距今20-1万年前,已具有了现代人的特征,文化和技术也更为先进,是史上现存唯一人种。古典时代希腊罗马文明辉煌成就罗马文明古罗马在政治、军事、建筑、法律等方面有重大贡献,如建立了庞大的罗马帝国,发展了罗马法,以及建造了众多著名的建筑,如斗兽场、万神庙等。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希腊罗马文化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希腊文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有杰出贡献,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出现,以及雅典的民主制度。030201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特征剖析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制度,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是封建制度的核心,农民被迫为领主劳作,并交纳地租。封建制度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经济形式,庄园是封建领主的土地,农民在庄园内耕种,领主通过地租剥削农民。庄园经济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权力极大,教会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宗教教义成为社会的行为准则。宗教影响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物质和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播,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宗教传播东西方之间的战争和冲突,如十字军东征等,既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也是文化冲突的表现。战争与冲突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PART04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浪潮兴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及过程分析政治背景封建贵族统治腐败,资本主义发展受阻,议会权力受限。经济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革命过程内战爆发,国王被处死,共和国成立,克伦威尔独裁,最后“光荣革命”结束。革命成果确立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性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对象美国独立战争是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反抗,法国大革命是推翻封建专制。革命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奠定了美国独立地位,法国大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革命特点美国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法国大革命彻底性更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比较解读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缓和社会矛盾。改革目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改革。改革内容01020304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激化。改革背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缓和社会矛盾,推动民主进程。改革影响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运动评述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扩张加剧。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亚非拉地区成为附庸。促进了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也带来了殖民掠夺和民族压迫。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形成原因形成标志形成特点形成影响PART05无产阶级斗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行动纲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剥削本质,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诞生及其影响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无产阶级专政尝试巴黎公社采取了暴力革命的手段,但未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导致革命的失败。暴力革命手段巴黎公社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革命理论发展巴黎公社经验教训总结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意义探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俄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革命道路探索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俄国十月革命为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推动了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形成了冷战格局。冷战格局形成冷战影响深远冷战期间,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和竞争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形成,包括苏联、东欧及亚洲一系列国家,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与冷战格局出现PART06科技创新改变世界面貌蒸汽机将燃料燃烧转化为机械能,推动了纺织、冶金、采煤等行业的机械化。纺织机械大幅提高了纺织品的生产效率,推动了纺织业的快速发展。铁路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商品和信息的流通。钢铁冶炼提高了钢铁的产量和质量,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展示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取代了蒸汽动力,成为新的能源基础,同时电动机、发电机等电气设备的发明和应用,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重工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石油化工等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能源,同时也推动了农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进步。新材料的发现与应用铝、镁等轻金属以及合成橡胶、塑料等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原材料和更广泛的可能性。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不再是独立于生产之外的知识,而是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剖析当代科技前沿领域介绍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方式。生物技术基因编辑、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医学、农业等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新能源技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智能制造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正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