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昭通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考试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7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10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涵盖了整个黄河、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以中原6处大型聚落遗址作为主要参照点。这证实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A.源远流长多元起源B.多元一体核心引领C.超大规模多样聚合D.满天星斗分布广泛2.据史料记载,周平王死后,周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军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这表明A.周天子与诸侯地位平等B.分封制遭到破坏C.西周统治秩序受到挑战D.宗法制趋于崩溃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推行赋税制度改革,如鲁国的“初税亩”、郑国的“作丘赋”、陈国的“赋封田”等。当时各诸侯国采取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应对战乱纷争的局面B、削弱世袭贵族的特权C.贯彻以民为本的理念D.构建中央集权的体制4.下表是战国时期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这反映出战国时期A.儒家思想成为显学B.新兴的士阶层崛起C.主体意识走向觉醒D.诸子思想趋向融合5.秦朝统一中国以后,北逐匈奴、建筑长城,南抚夷越、修筑灵渠,并且大量移民南北边地进行屯成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修长城阻止了匈奴的袭扰B.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思想C.修灵渠沟通了黄河和长江D.移民屯成有利于促进边地开发6.“山东水旱,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赈贫民。犹不足,又募富人相贷假。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汉武帝元狩三年,正式实行盐铁专卖政策,其主要目的在于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鼓励富商赈济百姓D.加强封建专制统治7.我国古代有一部医学巨著,成书于东汉,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家等各方面的用药经验,对已经掌握的药物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整理。这部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千金方》C.《本草纲目》D.《黄帝内经》8.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十分看重张绪(江东士族,善言,素望甚重),欲任命张绪为尚书右仆射,以问王俭(南迁的北方高门士族王导的第五世孙),王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上乃止。这表明A.北方士族比南方士族更具有才能B.南方经济发展带来政治势力的对立C.门阀政治造成政权更迭速度加快D.由北方高门士族把持政权由来已久9.北魏建国后的100多年间,一直没有铸钱,民间交易主要以谷帛作为流通媒介。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北魏政府开始铸造“太和五铢”钱,并下令在京师和地方流通,而且允许民间私铸。这反映出当时A.北魏汉化政策效果明显B.金属冶炼行业逐渐超过南方C.南北地方经济差距缩小D.北方商业发展程度有所提高10.晚唐诗人李频在《长安感怀》中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将科举考试的压力表露无遗;王建《送薛蔓应举》中写道“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则生动地反映了士人登科的社会现实。据此可知,科举制A.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壁垒B.践行了四民平等思想C.注重士子文化才能的培养D.缓和了统治阶级矛盾11.唐朝中期推行的一项经济制度规定:“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这一制度A.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可纳绢和布代役以保证农时C.以资产差别为主要的纳税依据D.以均田制的实施为前提条件12.“不抑兼并”和“官田私田化”成为晚唐以后历代长期实行的一项国策,国家对土地所有制的干预不再像中唐以前那样强烈。这一变化A.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B.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改变了农民身份地位D.破坏了封建土地私有制13.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道:“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这一理念被宋代后世君臣沿用。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A.内外相制加强君权B.崇文抑武防止擅权C.固守祖法以弭内乱D.强化法度巩固统治14.仔细分析宋代历史,我们会发现,宋军不堪一击的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宋王朝缺少大量的战马,而这又要归罪于宋王朝境内没有适合养马的场地。在古代中国,适合养马的地区主要是西北和东北两个地区,但宋王朝偏偏没有占据这两个地区。此材料意在强调A.宋王朝战争失利的关键因素B.对宋王朝军事上积弱的认识C.战马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D.国家疆域是战争胜利的前提15.明初,朱元璋命礼官纂修了《大明集礼》《军礼》《皇太子亲王及士庶婚礼》《官员亲属冠服之制》《官民相见礼》《乡饮酒礼》等,并由内府刻印,颁赐天下。朱元璋此举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构建统治秩序C.规范官员行为D.提高民众素养16.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徐光启评价此书“能令学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为用至广……”。可见,该书的翻译A.批判了理学的空谈风气B.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C.反映了东学西渐的成果D.得到了士大夫普遍认同17.马克思曾如此评述鸦片战争:“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出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其中“离奇的悲剧”特指A.中国封建社会形态是落后的陈腐世界B.非正义的一方无法不自觉地“替天行道”C.封建社会终将会被资本主义社会取代D.陈腐世界维护道德与正义注定被淘汰18.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时代特点表现为①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②《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③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9.武昌起义消息传到广西后,当地旧官僚连夜制作“广西全省人民恭请沈大都督领导广西独立”三角旗。随后,广西咨议局开大会推选广西旧官僚沈秉垫为都督,王芝祥、陆荣廷为副都督并通电各府、县广西独立,成立军政府。这一现象的出现最能说明A.革命派具有软弱性B.革命赢得大众支持C.清朝统治陷入孤立D.民主共和深入人心20.1917年7月,教育部下令凡是缠足的女学生,必须得放脚,未缠足的一律禁止缠足……在江苏、浙江、广东、山西较为开化的地方,凡是到省外学习并接受了先进思想的学生,回到家乡更不愿娶缠足女子为妻。这一现象说明A.禁止缠足成为国人共识B.新文化运动推动放足运动C.北洋政府致力移风易俗D.开化地区学生已完全西化21.一些军政界人士鼓动张勋称:“黎、段两人断难并立,趁此机会,厉兵称马,可以定乱为名,收服人心,借图大计。……中央麻木不仁,无力压制。似此政府,几类东周,有建义旗者,谁不响应?”以上材料说明清室能短暂复辟的因素是A.府院之争军阀割据B.前清遗老推波助澜C.张勋集团实力雄厚D.共和体制已成废纸22.压垮“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厉行军民分治,否定此前由都督兼管民政的制度,并借用前清制度,以巡按使为一省民政长,而将都督改为将军,专掌武事。袁世凯此举意在A.打击革命势力B.优化地方民政C.复辟君主制度D.加强中央集权23.1930年,中共中央机关刊报指出:“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制定革命道路B.重视农民战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C.主张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D.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24.图1是发表于1931年的题为《看呀!倭奴把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点燃了!》的漫画,据此可知A.九一八事变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B.时人认识到日本侵华的国际影响C.中国局部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D.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25.某高校教师曾宣称南京大屠杀缺乏史料支撑,质疑30万遇难人数,引发众多关注。对此,某高校研究小组开展历史探究,搜寻到下列史料:A.上述史料都属于文献史料口述证言带有主观性不适宜采用史料三和史料四的内容可以相互印证D.史料五最能直接回击某教师的质疑26.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如图2中的举措实施于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7.新中国成立初期,投机资本家趁政府收购粮棉之机,大量囤积粮食、棉纱、棉布和煤炭,引发又一次全国性涨价高潮。国民党特务叫嚣:“只要控制了两白(米、棉)一黑(煤),就能置上海于死地。”针对这一状况,人民政府A.采取强力措施取缔投机活动B,开展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C.利用市场规律促使物价下跌D.推动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28.1965年8月,西藏乡县选举工作完成,有1359个乡、镇进行了基层选举,有567个乡、镇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西藏约92%的地方建立了以翻身农奴和奴隶为主的乡人民政权。这体现了A.民族平等的政策B.依法治国的思想C.民族团结的精神D.人民民主的原则29.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除中国之外,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已超过3000万,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与此同时,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将汉语列为主要语种。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中国A.综合国力的提升B.改革开放不断深入C.汉语的大力推广D.对外经济交流需要30.《人民日报》历年高频词汇能够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的高频词汇包括A.经济建设联产承包经济特区精神文明B.市场经济祖国统一世贸组织信息时代C.小康社会生态文明自主创新科学发展观D.一带一路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1.(14分)民本思想对近代以来民主思想的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汉以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都主张帝王将“民惟邦本作为治国之要”。汉代民本思想在继承和总结以往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新的思想体系,其显著特征就是关注民生,并将民作为评价政绩的标准。唐初的魏征和李世民明确地提出了君舟民水说,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节力役;息边争;不违农时;大办农业,使耕者有田,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赈灾百姓;慎刑罚。明清时期的民本思想家,既不像先秦那样强调民在邦国中的地位,亦不像汉唐以后强调人民载舟覆舟的历史作用,他们所强调的是人民作为人的权利,尤其批判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制度是违背人性、压抑民权的制度。——摘编自赵树森《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化》材料二所谓民本思想,就是重视、承认民众在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进步性。回首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史,大凡民本思想独树一帜的时候,就会出现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大凡民本思想偃旗息鼓的时候,便是政治黑暗、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如火如荼的时候。民本思想不但没有撼动专制政治,反而加固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君主要实现对全民的统治,就必须建立严密的等级制。君本民末是实实在在的,民贵君贱则是虚无缥缈的。——摘编自徐靖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启示》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以后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民本思想。(8分)3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政府规定必须有丰亩栽种桑麻木棉,栽种桑麻是为了“衣被天下”。凡种桑麻果树,不论多寡,都免征若干税赋。……种植甘薯不拘土壤与地形,因此山地、畸零地、沙地,无不可以插栽薯藤,甘薯遂成为中国各地农村普遍栽培的食用作物。由于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农民在解决了基本食粮之后,能够将部分粮食投入市场。——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材料二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摘编自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农业的新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变化。并从经济、思想等方面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10分)33.(12分)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保险行业鼓励动员
- 贵州省黎平县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25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重水堆核电站及配套产品项目发展计划
-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恶心呕吐脑出血护理诊断
- 护理技能操作年终总结
- 2025届福建省福清福清华侨中学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小班德育教育
- 火针疗法课件
- 低代码培训课件
- 法院系统组成和职责解析
- 访谈记录表模板
- 油库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初高中物理的区别以及如何学好高中物理课件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交流平台人教统编版课件
-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文件学生体质健康登记卡高中样表
- 撤销冒名登记(备案)申请表
- 资产评估常用数据与参数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