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1页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2页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3页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4页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极地地区第2课时科学考察的宝地保护极地环境1.结合资料,认识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价值,了解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历程和意义。2.通过搜集图文资料,了解极地地区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树立“保护极地、人人有责”的价值观。学习目标南极地区科考示意图科学考察的宝地“雪龙号”极地考察船1.为何说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1)地下埋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2)地上储存着大量的

;(3)海域及沿岸栖息着

。矿产资源2.说一说,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的原因。

,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___________。天然实验室合作探究固体淡水资源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南极—自然资源的“大仓库”海洋生物资源固体淡水资源南极丰富的矿产资源20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派出科学考察队,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70多个科学考察站。国际考察队在南极大陆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已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1985年2月)中山站(1989年2月)秦岭站(2024年2月)我国在极地地区有哪些科学考察站?昆仑站(2009年2月)泰山站(2014年2月)

图中中国的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哪个科考站纬度最高?哪个科考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秦岭站位于哪个海域沿岸?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昆仑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太平洋罗斯海区域思与学为什么泰山科考站要设计成架空的碟形造型

泰山科考站具有碟形造型与架空设计,远远望去像是一个红色的大飞碟。为什么泰山科考站的造型设计成架空的碟形?设计者解释,碟形造型视野开阔,能减少风阻,有利于大风通过;主体建筑架空离地,一方面有利于大风吹走下方的积雪,另一方面把主体建筑与冰面隔开,维持站内温度。架空的碟形造型防风保温防积雪掩埋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北极石油开采北极天然气开采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4。北极地区油气开采旅游业航运业渔业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渔业、油气开采规模逐渐扩大,航运、旅游业等悄然兴起。

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越来越繁,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北极地区黄河站位置

在图中找出中国的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了解黄河站的位置。位于斯瓦尔巴群岛有(位于北极圈以内)黄河站(中国)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黄河站黄河站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

1、2月份是南极的夏季,又是极昼期,便于科学考察活动的进行。

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极地独立开展科学考察工作、建立科学考察站、持续进行科学观测的国家之一。通过了解我国的科学考察站,可以认识极地科学考察的价值。1.阅读图11.1,找出我国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秦岭站。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1一2月?了解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活动长城站泰山站中山站昆仑站秦岭站

极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世界科学家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2.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中国科学家,对南极科学考察的科学价值有一段形象的比喻。阅读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南极科学考察的价值。

地球这个大系统内的一切要素变化的迹象,如气候变化、火山喷发、厄尔尼诺现象、人类活动甚至太阳活动等,都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里。这样,我们从南极的冰盖上取雪样或钻冰芯,就如同医生从人的耳朵上取一滴血一样。医生化验血样判断人是否健康,我们就化验雪样判断地球的健康状况,而深层的冰芯则会告诉我们地球的历史状况。

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4。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渔业、油气开采规模逐渐扩大,航运、旅游业等悄然兴起,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考察也越来越频繁,极具科学考察价值。3.在图11.2上找出我国的黄河站。收集有关资料,简要说明北极科学考察的价值。保护极地环境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地区的冰川、海冰消融速度加快。过度捕杀鲸、海豹等极地野生动物,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石油泄漏,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开展极地旅游,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全球变暖捕杀野生动物石油泄漏极地旅游

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自行恢复。随着人类不断深人涉足,极地地区不再是一片净土,极地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

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球的通力合作。为此,国际社会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等条例,保护人类共有的极地。保护极地环境,人人有责

科学家一直警告,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趋势比中纬度地区更明显。随着海冰越来越快地消融,北极熊的家园遭到破坏,北极熊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图为因粮食短缺而捡拾垃圾的北极熊。

捡食垃圾的北极熊

为保护北极熊的家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

使用节能电器、绿色出行、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好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认识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极地地区我国建立的科考站北极地区:黄河站南极地区: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泰山站、秦岭站主要问题:冰川消融、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等保护措施:制定条约,保护极地科学考察的宝地保护极地环境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天然实验室课堂小结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团的科考队员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南极地区“有的地方厚厚的雪墙现在几乎没有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雪墙消失”是冰川消融的表现,极地冰川消融会导致(

)A.内陆被淹没

B.全球植被增加 C.海平面上升

D.改变极地气候2.目前,极地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是(

)A.板块运动活跃

B.气候变的温暖 C.自然灾害增多

D.世界人口减少3.有利于缓解极地冰川消融现象的是(

)A.燃放烟花

B.植树造林

C.用煤取暖

D.以车代步课堂练习BBC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于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日顺利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并开展中山站区域卸货作业。2024年1月9日,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离开长城站。再次起航后,“雪龙”号将二度穿越西风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智利蓬塔。请完成下面小题。4.“雪龙2”号依附强大的破冰功能出征南极,该地区冰层厚的主要原因是(

)A.酷寒

B.狂风

C.干燥

D.降雪多5.“雪龙2”号到达南极时,该地区(

)A.一片汪洋

B.出现极夜

C.正值暖季

D.昼短夜长6.我国泰山站主楼采用架空离地的建筑风格,主要原因是(

)A.防御北极熊侵袭

B.防止积雪掩埋C.防积雪融水进入

D.防止紫外线照射BCA

地球两极周围的海冰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消长,在春夏两季融化,在秋冬两季增长。自1970年开始有卫星记录以来,极地海冰存量大多处于长期下降状态。下图示意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甲9月海冰面积最大,3月海冰面积最小B.乙2月海冰面积最大,9月海冰面积最小C.甲为北极地区,乙为南极地区D.甲为南极地区,乙为北极地区8.极地海冰存量大多处于长期下降状态,主要原因是(

)A.燃烧煤、石油,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植树造林,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C.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D.氯和氟的化合物的排放,破坏臭氧层AC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完成题目。9.北极地区图中甲是世界最大的岛屿(

)A.马达加斯加岛 B.格陵兰岛

C.大不列颠岛 D.苏门答腊岛10.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中山站濒临(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11.有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极地酷寒、多狂风,但降雪丰富 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C.纬度高是影响极地气候的最主要因素 D.地球上大部分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BBA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读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4—6题。12.秦岭站将拥有海洋实验室,它观测与研究的海洋是(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13.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大部分是在1、2月份建立,原因是(

)A.南极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B.南极极昼,热量充足,冰雪全部融化C.南极的暖季,此时气温最高且白昼时间最长D.南极极夜,常见极光,为建站施工人照明14.“绿色考察”理念贯穿秦岭站设计、建设全过程,秦岭站利用的能源最有可能是(

)A.风能和太阳能 B.水能和太阳能 C.水能和地热能 D.石油和天然气ACA15.图中漫画反映的问题是()A.两极地区野生动物锐减 B.极地地区淡水资源短缺C.全球海洋污染 D.全球气候变暖16.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极其脆弱,人类在极地进行科学考察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A.焚烧废弃垃圾 B.合理处理垃圾 C.掩埋老旧设备 D.大量捕捞海产DB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024年2月7日,秦岭站(74°56′S,163°42′E)建成开站,该站位于南半球和____半球,是我国首个面向A处_______洋扇区的考察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2)秦岭站建站过程中,队员们必须克服南极地区干燥、酷寒、_______等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3)秦岭站的建设和运行践行低碳环保理念。从南极自然环境特征方面分析,秦岭站可全年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是_______。西太平烈风风能(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据图可知,秦岭站位于长城站的

方向。南极地区因终年被冰雪覆盖,冰川面积大,是世界上

资源最丰富的大洲。(2)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站时间大多在2月的主要原因是

。(3)从气候角度分析,中国南极秦岭站(如右上图所示)主楼建筑采用高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18.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已从南极考察大国逐渐走向南极考察强国。读南极地区图及秦岭站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顺时针西南淡水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防止风雪掩埋(4)秦岭站科考队员除必要的野外工作,尽量足不出户,以降低对有“南极主人”之称的代表性动物——

生存环境的干扰。企鹅2023年1月23日,英国南极考察队研究人员发现,一块1550平方公里的巨大冰块,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