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一、中医护理常规目录
1、颅脑外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1-3
2、颅脑损伤...................................................4-7
3、癫痫.......................................................8-12
4、痉症.......................................................13_16
5、中风.......................................................17-20
6、神昏.......................................................21-22
7、头痛.......................................................23-25
8、痿症.......................................................26-29
二、操作流程目录
1、贴药法......................................................-30-31
2、贴药法操作流程.................................................32
3、熏洗法......................................................-33-34
4、熏洗法操作流程.................................................35
5、黄水纱湿敷法.................................................-36-37
6、黄水纱湿敷法操作流程...........................................38
7、开天门法....................................................39-40
8、开天门法操作流程...............................................41
9、穴位按摩法..................................................42-46
10、穴位按摩法操作流程.............................................47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颅脑外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患者入院后测量生命体征,评估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
3、生活起居:
(1)环境: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光线柔和、避免噪音,保持空气
流通。
(2)体位与安全:一般患者侧卧位,昏迷者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躁动不安
者加置床栏,以防坠床。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给氧,防止窒息。必要时专人护理。
(4)基础护理:
1)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根据口腔情况选用板蓝根或银花水等漱口液,
必要时行口腔护理。防止口唇干裂,可涂润唇膏或石蜡油。
2)眼睛护理:对眼睑闭合不全者,做好眼睛护理,可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眼
睛或戴眼罩,必要时以3M透明敷料粘贴上下眼睑以使闭合。定时点滴抗
生素眼液,睡前外涂抗生素眼膏,每天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后再涂药,
3)皮肤护理:患者意识不清、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和术后特殊体位
的患者,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4)泌尿系护理:保持尿管固定、通畅,每日用0.1%碘伏溶液消毒会阴2次,
定时夹放尿管,每4h开放排尿1次;根据医嘱进行膀胱冲洗。
5)大便护理:长期卧床、进流食者易致便秘。多喂水;腹部顺时针环形按
摩每日2次,以促进肠蠕动;3日以上未解大便者,可适当口服缓泻剂,
如番泻叶或使用开塞露,或用肥皂液灌肠。
6)脑脊液漏护理:颅底骨折出现脑脊液鼻漏或耳漏时,禁忌用棉球或纱布
填塞,以免引流不畅。注意防止液体逆流,引起感染。
4、情志护理:
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及急躁情绪,使之气血平和,心绪宁静。
5、饮食护理
清醒患者观察12h,无呕吐即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
食,少量多餐,逐渐增加;昏迷者禁食24h〜48h后给予留置胃管,鼻饲高热
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
6、给药护理
甘露醇为渗透性利尿剂,为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患者常用药。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必须做好脱水治疗的护理:
(1)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
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2)滴注速度:滴速越快,血浆渗透压就越高,脱水作用就越强,要求20%甘
露醇250ml在15min〜20min内滴完。
(3)静脉血管的选择:输注甘露醇宜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选用静脉留置
针以减少穿刺次数减轻局部刺激。对有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宜选择健侧肢
体。
(4)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24h出入量。
(5)甘露醇外渗处理:输注甘露醇渗漏时易引起组织坏死,需密切观察,一旦发
生渗漏现象,应立即拔针并进行相应处理,予四黄水蜜或50%硫酸镁局部湿
热敷,或予如意金黄膏、消炎膏外敷,以改善微循环,消除水肿,防止组织坏
死。
7、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颅内高压、肢体活动情况。注意
有无昏迷,昏迷时间的长短,有无中间清醒期、呕吐、口、鼻、耳有无出血
瘀斑,或脑脊流出等并发症。脑干受压的病人,要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
颈项强直等症状。
(二)术前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遵医嘱完善各项检查,术前药物皮试、作血型鉴定及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3、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术前晚遵医嘱给予安神镇静药物,
以保证患者睡眠。
5、结合疾病做好健康宣教,告诫吸烟病人戒烟,防止或减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
的发生。
6、检查头部皮肤情况,遵医嘱行手术区域的备皮(剃头)。嘱其晚十时开始禁食、
禁水。术前2小时内再剃头一次。
7、术前护理、治疗、检查过程中,如病情异常或发现有影响手术的病症等,应
及时报告医师。
8、术日晨遵医嘱放置尿管,排空膀胱。取下义齿、眼镜和贵重物品,交给家属
保管。遵医嘱给术前用药,将病历、CT片、血型鉴定结果及术中用物等带入
手术室。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
9、根据手术要求准备麻醉床、吸痰、吸氧用物及监护仪。
2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三)术后护理
1、按外科i般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术后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送入监护室或普通病房,并加床栏及约束带保护。
值班护士与麻醉医生做好口头交接班,了解手术名称,术中血压变化,麻醉
方法和目前意识、生命体征情况,使用药物情况,出血量,补液量,输血量,
尿量等情况。
3、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麻醉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
4、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吸氧,预防脑细胞缺氧。。
5、遵医嘱行心电监护,监测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颅内高压症
状,做好记录。
6、术后气管切开、留置尿管、留置引流管、留置深静脉穿刺管、鼻饲管者均按
相应的护理常规执行。
7、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控制输液速度,维持出入量平衡。
8、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或人工冬眠疗法,保证有效供养。
9、头痛患者可遵医嘱针刺百会、合谷等穴,头晕者可遵医嘱针刺足三里、百会、
三阴交等穴,呃逆患者可指压内关、合谷等穴。
10、保持瘫痪肢体良肢位,帮助、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肢体活动,预防肌肉萎缩
或足下垂。
(四)健康指导
1、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的脑力活动。
2、正确遵医嘱服药,以预防并发症,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3、一个月内保持头部伤口的清洁,避免碰撞、抓伤口及洗头。
4、加强营养,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5、保持大便畅畅,防止用力大便引起颅内压增高,多食蔬菜、水果、蜂蜜,必
要时服用缓泻药物。
6、有肢体活动障碍者,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的挛缩。
7、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机体的
康复并重返社会。
8、对于颅骨缺损者,少去公共场所,保护骨窗处,一般可在半年后嘱患者回医
院行颅骨修补术。
3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颅脑损伤
一、疾病名称
颅脑外损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如钝击、穿透
伤、爆炸或下坠的简介损害所造成的。包括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
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其特点是病情急、危、重。按损伤
程度分轻、中、重三型。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起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属中医
的“头部内伤”范畴。
二、临床表现
1、轻型
(1)伤后昏迷时间0〜30分钟;
(2)有轻微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
(3)神经系统和CSF检查无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单纯性脑震荡,可伴有
或无颅骨骨折。
2、中型
(1)伤后昏迷时间12小时以内;
(2)有轻微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轻微改变。主要包括轻度脑挫裂伤,伴
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者。
3、重型(包括特重型)
(1)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
(2)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广泛颅骨骨折、广
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4)脑原发损伤重,伤后昏迷深,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
伤、休克等;
(5)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
停止。
三、辩证施护
1、轻型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如出现瞳孔不等、血压升高、脉
搏减慢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和手术的准备。
(2)病人清醒时,向其解释头痛的原因及损伤性头痛的规律性,要求保持安静,
避免因烦躁、恼怒导致头痛、头晕加重。
(3)观察呕吐的性质、次数,呕吐物的色、量、质,若呈喷射状呕吐,或呕吐
频繁,呕吐物呈血性,立即通知医生。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反流误入
气道,用双手拇指按压内关与膻中、天突穴,交替按压10~~15min。
(4)若心烦失眠,睡前避免不良刺激,保持情绪稳定,或用热水泡脚
15™30min,指导病人自我按摩头部或耳郭、颈部、涌泉穴。遵医嘱针刺内关、
三阴交等穴。
4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2、中型
(1)保持病人情绪稳定,避免七情过极。
(2)绝对卧床,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3)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若神志朦胧,或出现浅昏迷,立
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
(4)注意头痛性质及程度,如头痛好转后又加剧,呕吐频繁,意识障碍进行性
加重,提示可能有颅内血肿,忌食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5)观察病人颈部及四肢活动情况,有无颈项强直,或单侧肢体瘫痪或四肢抽
搐等。
(6)保护眼睛:昏迷病人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应遵医嘱用氯霉素眼药水滴
眼,或用眼膏后用凡纱覆盖。
3、重型(包括特重型)
(1)保持病室安静,如条件允许,最好住单人病房或监护室,避免强光刺激,
室温22—25℃,相对湿度60%,空气清新。
(2)严密观察病人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变化,如有双侧瞳孔变大,各种反
射消失,大汗淋漓者为临终征象,应立即进行抢救。
(3)脑干损伤的病人,要注意呼吸的频率、节,是否出现颈项强直症状,保持
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病人按气管
切开常规护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
(4)颅脑损伤后,若出现脑积液及耳漏,禁止用纱条或棉球填塞,宜将耳鼻血
迹擦净,忌用水冲洗耳道,观察漏出液的形状,量。如一侧耳漏取患侧卧位,如
双耳道漏,头应取中立位。严禁经鼻插胃管或经鼻吸痰,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5)对胃肠道的观察及护理:注意观察和预防胃肠道出血和腹泻,若呃逆、腹
胀、随之出现咖啡色胃液及柏油样便,说明出现应激性出血,应遵医嘱用止血药
和输血等,并纪录,出血量,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6)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或人工冬眠,保证有效供氧。采用亚低温治疗的病
人则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
(7)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并经常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以防关节僵硬和肌肉
萎缩。
(8)昏迷病人注意保持眼睛,加强口腔、皮肤护理,翻身叩背,预防肺炎及压
疮的发生。
四、饮食护理
1、轻型
饮食宜养心安神、健脾益气生血之品,如猪心、瘦肉、鱼类、桂圆、木耳、山楂
等,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煎炸之品,如辣椒、烧鹅等。
2、中型
饮食宜低盐、健脾,养心安神及补血益脑的食物,如莲子、百合、大枣、猪脑枸
杞子汤,白芷川号鱼头汤等。
3、重型(包括特重型)
早期应禁食,由竞静脉输入营养液,以后根据病情给予低盐、高蛋白、高热量流
5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质或半流质,不能进食的病人,可鼻饲饮食。恢复期3w后,可进食健脾、养心
安神、补血益脑之品,如猪脑炖枸杞汤,白芷川萼鱼头汤,莲子、百合、大枣鸡
汤。
五、用药护理
1、轻型
中药汤剂宜分次温服
2、中型
中药汤剂宜温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3、重型(包括特重型)
中药汤剂宜分次喂服,汤药每日一剂,每剂分两到三次服,必要时可每隔4h左
右服一次,补益汤宜饭前空腹服用,如呕吐者服药宜小量顿服。
六、并发症护理
(1)病人出现脑脊液耳漏和鼻漏时应注意:①避免用力咳嗽、不可局部冲
洗、堵塞。②应抬高头部,随时以无菌棉球吸干外耳道、鼻腔脑脊液,保
持口、鼻、耳清洁。③需要鼻饲流质时,推迟到伤后4〜5天,以防逆行感
染。
(2)伤后肢体感觉功能减弱或消失者,高热时用冰敷方法降温,应以布棉
垫包裹冰袋,避免冻伤;天气寒冷时不宜用热水袋取暖,以防止烫伤。
颅脑损伤可导致脑疝、瘫痪,最后可导致死亡。
护理上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按照相应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七、健康指导
1.按医嘱继续服用健脑、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
2.加强营养,多食健脑,促进神绎功能慨复的食品,如:动物脑、栗子、核桃等。
3.外伤性癫痫者,不能单独外出、不宜登高、骑车、驾车、游泳等。坚持长期、
定时口服抗癫痫药物,一•般3〜5年。
4.颅骨缺损者应注意保护缺损区,外出时可戴安全帽,手术后半年可考虑行颅骨
修补术。
5.继续选择性进行康复训练及门诊理疗。
(1)瘫痪肢体要经常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以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卧床期间在床上活动四肢,如直腿抬高、蹬腿等。恢复期可下床活动,量
力而行,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如扶床站立、行走、散步、做早操、打太极等,
初期下床活动需要专人陪护,注意安全。
6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3)并发失语者,可通过手势、书写方式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恢复期积极进
行语言训练,从简单发音开始,反复耐心练习。
6.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消除思想顾虑,增加康复信心。
7.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复诊。
7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癫痫
一、疾病名称
属《内经》的“胎病”、“巅疾”、“痫厥”等。又有“痫证”、“癫痫”、“癫癞”、“羊
痫风”等别名。
二、临床表现和临床分型
典型发作: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
常叫声等。其它类型发作:仅有突然呆木,两眼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
肢软无力,面色苍白等。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
而无突然昏倒,或凝视,或语言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多数在数秒钟或数分钟
即止。多数在发作前有先兆症状:眩晕、胸闷等。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作时情
况一无所知,反复发作。
痫病发作期有阳痫、阴痫之分;休止期常见风痰闭阻、痰火内盛、心肾亏虚等证。
发作期
(1)阳痫
症状:病发前多有眩晕,头痛而胀,胸闷乏力,喜伸欠等先兆症状,或无明显
症状,旋即仆倒,不省人事,面色潮红,紫红,继之转为青紫或苍白,口唇青
紫,牙关紧闭,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喉中痰鸣,或
发怪叫,甚则二便自遗。发作后除感到疲乏、头痛外,一如常人,舌质红,苔
白腻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2)阴痫
症状:发痫则面色晦暗青灰而黄,手足清冷,双眼半开半合,昏愦,偃卧,拘
急,或抽搐时作,口吐涎沫,一般口不啼叫,或声音微小。醒后周身疲乏,或
如常人,舌质淡,苔白腻,脉多沉细或沉迟。
休止期
(1)风痰闭阻
症状:发病前多有眩晕,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舌质淡,苔白腻,脉
多弦滑有力。
(2)痰火扰神
症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浸黄。病发后,症情
加重,甚则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多沉弦滑而数。
(3)心脾两虚
症状:反复发作不愈,神疲乏力,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澹薄,舌质淡,
苔白腻,脉沉弱。
(4)肝肾阴虚
症状:痫病频作,神思恍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耳轮焦枯不泽,
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脉沉细而数。
8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三、临证护理
(1)病室内保持安静,物品摆设靠边,光线不宜太亮,保持适宜温度,避免寒
热太过。
(2)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避免劳累。尤其发作后,应卧床休息至体力完全恢
复。卧床时应设床栏保护,防止发作时追床损伤。床垫与枕头不宜过软、
过大,防止发作时口鼻被堵和损伤腰椎。
(3)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七情所伤。病人因长期反复发作和恐惧、焦虑、悲观、
自卑,精神负担加重,故应加强情志护理,协同家属做好鼓励、疏导、劝
说工作,使其消除思想顾虑。
(4)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以使在发作间歇期知道如何避免诱因,
减少发作。
(5)注意观察病人神志、面色、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程度、伴随症状等,
详细记录。痫症发作前有先兆表现,应密切观察,若病人出现眩晕、胸闷、
叹息时,应即安置卧床休息,并报告医生处理。
(6)心脾两虚者,便滤时注意肛周皮肤护理。
(7)肝肾阴虚者,注意节制房事。
(8)痫病发作时的护理:
①迅速使病人就地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领扣、裤带,取掉义齿,用牙垫
或厚纱布包裹的压舌板压在上下臼齿间,防止咬伤舌头和颊部。
②急刺或指掐人中、合谷、涌泉等穴,以醒神开窍。
③配合医生进行各种药物治疗。如实证者静滴清开灵注射液;虚证者静滴参
附注射液等;或使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麦苏林等。
④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除痰液,必要时用舌钳将舌牵出,防止舌根后坠
引起呼吸道阻塞。
⑤抽搐时不可强拉强压约束肢体,以免造成骨折、肌肉撕裂及关节脱位。抽
搐停止前,护士应守护床边观察,并保护病人。
⑥发作时禁止喂食、灌水,以防食物和水进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如24
小时不能进食者,应插胃管鼻饲。
⑦发作持续不解者,常可因为呼吸、循环衰竭和电解质紊乱等而危及生命,
故应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如按医嘱静脉快速滴入脱水剂、给予
氧气吸入等。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口腔、皮肤、大小便等基础护
理,防止继发感染和发生褥疮。
四、饮食护理
发作期应禁食
休止期饮食调理
治疗期间的食谱可参考普通饮食安排。但在此基础上,应减少碳水化合物,提
高脂肪量,限制水分。可以选用食物有:小米、芝麻、小麦、大枣、黑豆、刀
豆、胡桃、猪心、蜂蜜、山药、鳖甲、鸡蛋、绿色蔬菜、绿豆、胡萝卜、豌豆。
避免食用诱发痫病的食物。羊肉、狗肉、雄鸡、野鸭、鲤鱼等“发物”均不宜
9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多食用;烈酒、浓茶、咖啡应绝对禁止;胡椒、辣椒、芥末、大葱、大蒜等辛
辣调味品也应适当限量。
分型护理
(1)风痰闭阻
平时多食健脾化痰、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山药、跋米、柑橘等。食疗可选用天
麻竹沥茯苓粥、青果白金膏(青果500g、郁金25g、明矶末100g、蜂蜜适量。
(2)痰火扰神
平时多食清热化痰之品,如水果、蔬菜等。食疗可选用莱瓶橘丝饮(莱蔻子15g、
干橘皮12g、老丝瓜30g、煎水代茶)、养羊肝平肝汤(羊肝50g、谷精草10g、
白菊花10g、水煎服)。
(3)心脾两虚
饮食以软烂及少量多餐为原则,可常用山药、荧实、近:仁、红枣煮粥或汤。忌
食生冷、油腻、粗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4)肝肾阴虚
平时多食柑橘、枇杷、竹笋、莱腋子、海菜等有化痰作用的食物,还可食鳖、
蚕蛹等有滋阴平肝潜阳功效之品。食疗可选用羊肝平肝汤、丹参龙眼汤(丹参、
龙眼、炒枣仁各15g,水煎后加白蜜适量调服)。
五、用药护理
(1)风痰闭阻
中药汤剂宜温服、顿服。
(2)痰火扰神
中药汤剂宜饭后半小时或一个小时温服,分次服用。
(3)心脾两虚
中药汤剂宜饭前温服热服,分次服完。
(4)肝肾阴虚
中药汤剂宜饭前温服。
服药的原则:
(1)正确选择药物:根据痫病发作类型、痫病及痫病综合征类型选择用药。
70280%新诊断的痫病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一种痫病药物控制痫病发
作,所以治疗初始的药物选择由为重要,可以增加治疗的可能性;如
果选药不当,不仅治疗无效,而且还会导致痫病发作加重。
(2)药物用法:用药方法取决于药物代谢特点,作用原理及不良反应出现
规律等,因而差异很大,所以服用药物剂量及逐渐增加量等一定要遵
医嘱。
(3)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大多数痫病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应用
抗痫病药物前应检查肝功能和血尿常规,每季度监测肝肾功能,至少
10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持续半年。以剂量相关性的不良反应最常见,通常发生于用药初始或
增量时,与血药浓度有关,多数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短暂性的缓慢减量
即可明显减少。多数抗痫病药物为碱性,饭后服药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较大剂量于睡前服用可减少白天镇静作用。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指导
用药,减少用药过程中的盲目性。
(4)增减药物、停药及换药原则:增药可适当的快,减药一定要慢,必须
逐一增减,以利于确切评估疗效和毒副作用。抗痫病药物控制发作后
必须坚持长期服用,除非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宜随意减量或停药,
以免诱发痫病发作。每次发作均会对大脑产生损害。停药应遵循缓慢
和逐渐减量的原则,一般情况,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
阵挛性发作完全控制4-5年后,失神发作停止半年后可考虑停药,但
停药前应结合脑电图并有缓慢减量过程,不得自行决定,一定要遵医
嘱。
六、并发症护理
(1)加强孕妇保健,避免胎气受损。痫病发生多与母亲在孕期内外邪干忤及七
情、饮食、劳倦等失调有关,尤其在出生过程中,胎儿头部外伤也能导致。
因此,特别要注意母亲孕期卫生,孕妇自身保健,避免胎气受损。
(2)加强护理,预防意外。痫病发作的护理有二:①发作时注意观察神志的改
变,抽搐的频率,脉搏的快慢与节律,舌之润燥,瞳孔之大小,有无发绡
及呕吐,二便是否失禁等情况,并详加记录。对昏仆抽搐的病人,凡有义
齿者均应取下,并用裹纱布的压舌板放入病人口中,防止咬伤唇舌,同时
加用床档,以免翻坠下床。②休止期患者,不宜驾车、骑车,不宜高空、
水上作业,避免脑外伤。
(3)加强休止期治疗,预防再发。应针对患者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正虚参以调
补,如调脾胃,和气血,健脑髓,顺气涤痰,活血化瘀等,但不可不加辩
证的一概投入人参、茸大补之品或其他温燥补品。
(4)注意调补。饮食宜清淡,多吃素菜,少食肥甘之品,切忌过冷过热,辛温
刺激的食物,以减少痰液及火热的滋生。可选用山药、以米、赤豆、绿豆、
小米煮粥,可收健脾化湿之功效。注意排痰及口腔卫生。保持精神愉快,
避免精神刺激,怡养性情,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保持大便通畅。
七、健康指导
(1)患者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劳、受凉和发热,
保持二便通畅。
(2)患者和家属都要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避
免恼怒和情志刺激,消除恐惧和自卑心理。
(3)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生冷、辛辣、肥甘、炙
之品,禁烟酒。
11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4)定期复查。按医嘱坚持长期、按时用药,切勿随意停药或换药,并注意有
无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现,立即就医。
(5)注意安全。避免单独行动和从事有危险的工作和活动,如登高、游泳、驾
驶车辆、带电作业等。
(6)随身携带简要病情诊疗卡,以备万一发作时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
(7)积极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疾病,如先天性脑疾或发育异常、颅脑损伤、
产伤、脑膜实质性炎症、脑血循环障碍、寄生虫脑病等。
12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痉证
一、疾病名称
痉证是以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
病症,古亦称为“痉”。
西医中各种原因引起的热性惊厥以及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脑病、脑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疾病等出
现痉证表现,符合本病临床特征者均可参照此证护理。
二、临床表现
(1)邪壅经络:
①主症: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口噤不开。
②兼次症:头痛恶寒发热,股体酸重,无汗。
③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
④脉象:浮紧或濡数。
(2)热甚发痉:
①主症:项背强急,四股抽搐,口噤啮(nie)齿,甚则角弓反张。
②兼次症:高热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眩晕,面红目赤。
③舌象:舌质红,苔黄或少苔。
④脉象:弦数或弦细数。
(3)阴血亏虚
①主症: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
②兼次症:头目眩晕,自汗,短气神疲。
③舌象:舌淡红,或舌红无苔。
④脉象:弦细。
(4)淤血内阻
①主症: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
②兼次症:头痛如刺,形瘦神疲。
③舌象:舌质暗或有紫斑。
④脉象:细涩。
三、临证护理
(1)邪壅经络型:
①病室宜向阳、温暖、安静、湿度偏低、避免一切噪音,尤其是突然发生的强噪
音,注意预防外感,避免对流风,勿使患者复感风、寒、湿邪而加重病情。
②注意观察发痉的程度、缓急和频率,可以为痉的性质,病情的轻重,疾病的进
退和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如起病较缓,痉作次数少,程度轻,多表示病情轻,
预后良好。若起病急,并伴有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发作频繁,说明病情严
重。
③本证型是风寒湿为祟,患者有寒热表现,除要定时测试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以及观察舌象、脉象外,还需注意患者热型、热势和发热与发痉的关系,以鉴
13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别引起痉证的原发病。发热者针刺大椎、曲池、合谷等穴;汗多者及时用干毛巾
或热毛巾擦干汗液,防止汗湿受凉。
(2)热甚发痉型:
①痉室宜设在阴面,室内应凉润,使患者感到清爽,心静。
②若病情较重者应住单间,以利于患者休息和治疗。室内光线需暗,避免强光刺
激,必要时装饰双层窗帘,用纱罩遮挡灯光,从而减少发痉次数。
③观察和鉴别痉病和其它可以引起抽搐的病证。痉证常发生多种疾病的过程中,
如外感病,或大下、大汗、失血之后,抽搐过后,继续表现原发病的症状。中风
急性期也偶见抽搐,但以昏迷及肢体麻痹为主;痫证的抽搐是突然发作,同时发
出异常叫声,口吐涎沫,发作后一如常人。痉病发作时,尽量避免打扰患者,应
立即将其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钮扣,使呕吐物顺利排出,确保呼吸通畅。
抽搐较重者,可用裹以纱布的压舌板塞入上下臼齿间,以防患者咬破舌头。发作
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操作,遵医嘱给患者使用镇考试,大网站收集静药或针刺
止痉,待抽搐中止后再集中操作。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再次引起发作。
④发作时可加设床档,以防患者坠床跌伤。患者抽搐时,切忌强压约束,以免造
成骨折。
⑤在痉证发作时,应暂禁食,待痉止后再根据病情分别给以相宜饮食。如发痉数
日不止,应及早鼻饲,以保证营养供给。
⑥对抽搐初停,尚易引起再发者,慎防进食引起再发,如已有保留鼻饲管,可以
鼻饲管缓慢灌注。一般痉作初止者,食欲不佳,应给半流食或软食。
⑦痉证发作后,可针对病因采取护理措施,以防再发。首先应泻热,可用冰袋冷
敷、酒精或中药煎汤擦浴;针刺降湿,常用穴位为大椎、曲池、合谷及十宣穴(放
血);对便秘的患者,遵医嘱灌肠,可通腑泻热。
(3)阴血亏损型:
①病室应温暖舒适,光线柔和,空气新鲜,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②在痉证发作进及刚发作后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气血的耗损,如稳定不发在
三天以上者,其原发病的症状也已减轻时,可考虑床活动。
③患者常有紧张、恐惧心理,应耐心劝慰开导。
④痉后四肢活动不利,可采用按摩或针灸疗法,以通经活络。常用穴位有肩禺、
曲池、合谷、外关、环跳、膝眼、承山、足三里等。
(4)淤血内阻型:
痉止、病情稳定应适当活动,以疏通气血。
四、饮食护理
(1)邪壅经络型:
宜食辛温散寒的食物,如葱,姜,菲菜等,忌食生冷之品。
(2)热甚发痉型:
14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饮食宜偏凉服,饮食应以清淡性凉为主,如新鲜水果蔬菜、西瓜、苦瓜、黄瓜、
绿豆等。对热极伤津者应鼓励多饮水,也可给西瓜汁、藕汁、五汁饮等频服,有
生津止渴的作用。禁忌辛辣炙燃助火动风之品。
(3)阴血亏损型:
根据脾胃功能可给甘润多汁的水果和清补食品,如雪梨、柑橘、百合、甲鱼、鳗
鱼、淡菜、海参等,并坚持服用紫河车、龟板胶、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以补益
精血,濡养筋脉。
(4)淤血内阻型:
益气化瘀食物,如萝卜、橘子、香椽、山楂、桃仁等。
五、用药护理
(1)邪壅经络型:
中药汤剂宜轻煎热服,药后覆盖衣被并食热粥,以和胃气,助药力。
(2)热甚发痉型:
中药汤剂宜凉服、分次服。
(3)阴血亏损型:
中药宜久煎、温服。
(4)淤血内阻型:
中药汤剂宜温热服。
六、并发症护理
可继发褥疮,感染,废用综合症。
七、健康宣教
1.重视劳逸结合,慎防感染。
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外邪侵袭和外伤感染。一旦感受外邪,
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避免邪壅经络;若感受热邪,热盛于里,应及时清解并
注意固护阴津。
2.对痉证先兆症状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痉证发病前往往有先兆表现,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如发现双目不瞬、眼球活
动不灵活,口角肌肉抽动,即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水牛角、钩藤、全蝎、
僵蚕等止痉药物急煎顿服,或配合针刺治疗,防止痉证发作。
对热甚致痉者,应注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体温,防止热甚发痉,保护脑细
胞,补充有效循环血量。
3.对痉证病人护理要周到。
痉证病人多属急症,病床要平整松软,并设床栏,发病时应尽量减少搬动病人,
居室要安静,减少噪音刺激,应有专人护理。急性发作时注意保护舌体和防止窒
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假牙及呼吸道异物,以防堵塞气道。对频繁肢体抽动
15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者,要避免强行按压和捆绑,防止骨折。因高热而痉,要给予降温。在发作停止
后,治疗和护理工作要合理地集中安排,有利于病人安静休养,减少痉证发作。
避居湿地,防御外邪侵袭。
4.多食多饮生精养阴之品,以使津液充足。对阴血亏虚者,应加强饮食调护。
5.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做好情志的调护。
6.适当锻炼,避免过劳,节制房事。
7.积极治疗颅内及颅外感染性疾病。
16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中风
一、疾病名称
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
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骞涩,或仅见口咽歪斜为主
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脑,涉及肝肾。脑血管意外可参照本病护理。
二、临床表现
(-)中经络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骞,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
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脉弦有力。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骞或不语,偏身麻木。兼见头晕,目眩,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症状:突发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骞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大便
秘结,头晕目眩,咯痰多而稠,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
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骞涩,面色萎黄或苍白,心悸自汗,气短
乏力,口角流涎,便澹,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苔薄或白腻,脉细弦或细弦滑。
5.阴虚风动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或不语,偏身麻木,兼见烦躁,失眠,
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二)中脏腑
中脏腑是中风的危急重症,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九窍闭塞为
主症。有突然起病,也有从中经络变化而来。
1.风火上扰清窍
症状:神识恍惚,迷蒙,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挛,烦躁不安,便干便秘,
舌质红降,苔黄或黄腻,脉弦滑大数。
2.痰湿蒙闭心神
症状:病发昏迷,半身不遂,兼见四肢松懈,瘫软不温,甚则面白昏暗,四
肢逆冷,痰涎雍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3.痰热内闭心窍
症状:起病骤急,神昏,昏璃,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两手
握固,牙关紧闭,项强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呃逆或呕血,
舌质红绛,舌苔黄褐而干,脉弦滑数。
4.元气败脱,心神散乱
症状:突然神昏,昏耳贵,肢体瘫软,兼见手撒肢冷,目合口张,鼻鼾息微,
遍身冷汗,二便自遗,舌萎,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或沉微欲绝。
(三)后遗症
17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中风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
涡斜等。要抓紧时机,积极治疗,同时配合针灸、推拿按摩等综合疗法,并适当
活动锻炼,以提高疗效。
1.半身不遂
(1)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症状:除半身不遂,肢体软瘫外,伴有语言骞涩,口眼歪斜,面色萎黄或
暗淡无华,舌歪质淡紫,或有紫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2)肝阳上亢,脉络瘀阻
症状:除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急变形外,伴有舌强言骞,发音不正,面
赤耳鸣,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哭笑无常,舌歪色红绛,苔黄,脉弦硬
而有力。
2.语言不利
症状:舌强言骞,或音喑失语,口眼歪斜,伴有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心悸,
气短,舌歪质暗或淡,脉弦滑或沉细。
3.口眼歪斜
症状:口眼歪斜,或舌歪,语言不利,口角流涎,咀嚼不利,患侧眉低眼垂,
舌苔白腻,脉弦滑。
三、临症护理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①入睡困难,烦躁不安者,遵医嘱服镇静安眠药,或睡前按摩涌泉穴100次,也
可用“开天门”疗法。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①眩晕重者,病人下床活动时应有家人或护理人员陪伴,防止摔倒。
②3天内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若舌质不红、无眩晕头痛,病情稳定,可进行功
能锻炼;如舌苔变黄厚腻、口臭、便秘、脉弦滑而大,说明已转为痰热实证,
立即报告医生。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①室温不宜太高,衣被不可太厚,并避免冷风直吹。
②中药汤药按医嘱用星篓承气汤煎服,服药后3~5小时泻下2~3次稀便,则说明
腑气已通,不需再服。若服完上药后,未见大便,可报告医生,继续服药,以泻
为度。
③如出现嗜睡、意识朦胧,说明病情加重,向中脏腑转化,应立即报告医生。
4.气虚血瘀
①病室宜温暖通风。
②汗多者随时协助擦汗,更换衣服。
③若病人因气虚瘀阻致手足肿胀或肤色紫暗,可用复原通络液或温水浸泡,并
主动或被动地屈伸运动。
5.阴虚风动
①病室宜通风凉爽,避免冷风直接吹入。
②避免情绪刺激,勿惊恐郁怒,防止复中。
18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6.风火上扰清窍
①若病人肢体强痉拘挛,躁动不安,应将指甲剪短,双手握固软物,并加床栏,
防止自伤和坠床。
②强痉的肢体可轻轻按摩,并保持功能位置,切忌强劲抽伸,以防损伤肌肉或引
致骨折。
7.痰湿蒙闭心神
注意四肢保暖,防止足下垂和肩关节脱臼等
8.痰热内闭心窍
①神昏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或按医嘱针刺人中、百会穴,或三菱针点刺十二井
穴放血退热。
②口噤不开者可加牙垫,以免咬伤舌头。同时加强口腔护理。
③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有频繁呃逆、抽搐、呕血及血压下
降等症状出现,应做好详细记录,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9.元气败脱,心神散乱
①四肢厥冷者应注意保暖,增加衣被或适当给予热水袋。
②二便失禁者应及时更换污染衣被,并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③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等的变化并做好记录,积极配合抢救。
11.半身不遂
①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对无自主运动能力者,应帮助做屈伸、抬
肢等被动运动;对自主运动能力不全者,可指导病人先在病人运动,如自主屈伸
运动、拉绳起坐、抬肩、摸耳、抓握等,待自主运动能力逐步恢复,再下床运动
做恢复操,如呼吸、拍打、划臂、抬腿、摇体、抓住床弓步、轮替握掌、踏步、
抓住床下蹲、离床独步行走等。
②指导病人进行语言功能锻炼,每日定时训练病人发音,如舌齿音、卷舌音等。
③注意保暖防寒,实施早期保护性护理措施,保持肢体功能位置,防止患肢体受
压,发生畸形。
四、饮食护理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饮食宜甘凉,如绿豆、芹菜、菠菜、冬瓜、黄瓜、丝瓜、桔、梨。忌食羊肉、鸡
肉、狗肉、鲤鱼、菲菜、大蒜、葱等辛香走窜之品。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饮食宜食黑大豆、藕、香菇、桃、梨等,忌食羊肉、牛肉、狗肉、鸡肉等。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饮食以清热、化痰、润燥食物为主,如萝卜、绿豆、丝瓜、冬瓜、梨、香蕉、芹
菜等,忌食羊肉、鸡肉、牛肉、对虾、蝮鱼、韭菜、辣椒、大蒜等。
4气虚血瘀
19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饮食宜益气,健脾通络之品,如山药饮米粥、黄黄粥、莲子粥、白菜、冬瓜、丝
瓜、木耳、赤小豆等。
5.阴虚风动
饮食以养阴清热为主,如百合莲子及米粥、甲鱼汤、淡菜汤、面汤、银耳汤、黄
瓜、芹菜、塘鱼菜汤等。
6.风火上扰清窍
饮食宜予白菜汤、绿豆汤、萝卜汤、芹菜汤、小米粥、面汤、桔汁,西瓜汁、油
菜汤、鲜木瓜汤等鼻饲,忌食油腻、肥甘厚味等生湿助火之品。
7.痰湿蒙闭心神
饮食宜偏温性食物。如石花菜、萝卜、小油菜、南瓜、糯米粥等。忌食生冷以防
助湿生痰。
8.痰热内闭心窍
暂禁食
五、用药护理
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可用吸管进药;或浓煎后滴入,尽量防止呛咳,必要时采
用鼻饲法。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中药汤剂按医嘱用星篓承气汤煎服,服药后
3~5小时泻下2~3次稀便,则说明腑气已通,不需再服。若服完上药后,未见大
便,可报告医生,继续服药,以泻为度。
六、并发症护理
褥疮、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废用综合症(参照相关的症状对应的护理)
七、健康宣教
1、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烦劳,恼怒,做到心平气和,气血
调畅。
2、节饮食。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等助火生痰之品;严谨酗酒、
吸烟。
3、慎起居,避风寒。生活要有节律,注意劳逸结合,中老年人更要重视体育锻
炼如散步、做操、打太极等。
4、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震颤等中风先兆时,应及时就医。
20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神昏
一、疾病名称
因多种病证引起心脑受邪,窍络不通,神明被蒙所致。以神识不清、不省
人事为主要临床表现。神昏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多种急慢性疾病危重阶段常
见的症状之一。病位在脑。昏迷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二、临证(症)施护
1、气息急促、面色青紫、肢体抽搐者,应遵医嘱给予吸氧,随时吸出气道的分
泌物。
2、神昏高热者,遵医嘱给予针刺治疗。
3、脱证亡阳者,遵医嘱迅速给药,注意保暖。
4、突然昏迷、口噤手握、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者,遵医嘱针刺人中等穴。
5、谐语狂躁、大便秘结者,遵医嘱鼻饲中药通便,必要时灌肠。
6、尿潴留者可按摩膀胱区或遵医嘱行导尿术。
三、饮食护理
1、遵医嘱鼻饲,保持足够的营养及水分。
2、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给予通便药及按摩腹部。
四、给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
五、并发症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取仰卧位,去枕,举额位。有呕吐者头偏一侧,以防
窒息。随时吸出咽喉部分泌物及痰涎。
2、中暑神昏患者,应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病室;烦躁不安者,加床档或用约
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有义齿者应取下;抽搐者用牙垫或包有纱布
的压舌板置于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3、四肢厥冷者,注意保持肢体的温暖,严防冻伤、烫伤。伴有肢瘫者,保持肢
体功能位,定时翻身。
4、遵医嘱留置尿管,记录24h出入量。
5、加强口腔、眼睛、皮肤护理。可用盐水或中药口腔护理;不能闭目者覆盖生
理盐水湿纱布;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的发生。
6、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7、遵医嘱设专人护理,做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8、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面色、肢温、汗出、二便
等情况,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9、出现昏迷程度加深、高热、抽搐、呕吐、出血、黄疸等立即报告医师,配合
抢救。
六、健康指导
1、保持情绪稳定乐观,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2、平素起居有常,作息定时,避免过劳。
21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3、注意饮食调摄,做到饮食有节,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之食物,忌食
肥甘、油腻、生冷、烟酒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4、积极防治有关的感染性疾病;加强原发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
病等的治疗;避免药物中毒,预防中暑、烫伤等意外。
5、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体育锻炼。
22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头痛
一、疾病名称
因风寒温热等邪外侵、风阳火毒上扰、痰浊淤血阻滞,致经气不利、气血逆
乱,或气血营精亏虚、清阳不升、脑神失养所致。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临
床表现。病位在经络、气血及脑髓。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性病变、血管神经性
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二、临床表现
(一)外感
1.风寒头痛
头痛发作时,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2.风热头痛
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耳赤,口渴欲饮,便秘尿黄,舌质
红,苔黄,脉浮数
3.风湿头痛
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或滤,苔白腻,脉濡
(-)内伤
1.肝阳头痛
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胁痛,面红口苦,苔薄黄,脉弦有力。
2.肾虚头痛
头痛且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少苔,
脉细无力。
3.血虚头痛
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痰浊头痛
头痛昏蒙,胸腕满闷,呕恶痰多,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5.淤血头痛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苔薄白,
脉细或细涩。
三、临证护理
1.风寒头痛
①病室宜温暖,衣被适宜,避风寒,汗出时尤忌当风,以免复感风寒。
②用清凉油涂擦或用生姜切片贴太阳穴。
③头部注意避风,可用毛巾包裹或戴帽。
④按医嘱针刺百合、通天、上星、头维、阿是穴、合谷、后顶、昆仑等穴,也可
用开关门或按摩攒竹、鱼腰、太阳等穴。
2.风热头痛
①病室宜空气流通,凉爽,但应避免直接吹风。
②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观察发热与头痛的关系
③发热时不宜用冰水或冰块降温,以免妨碍风热之邪的表散。汗出湿衣者,要及
时擦干更衣。
23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④按医嘱针刺治疗。
④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或与大黄泡水茶。
3.风湿头痛
①病室空气宜流通,保持温暖干燥。
②头痛较重者,可遵医嘱进行针刺按摩治疗。
4.肝阳头痛
①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室内光线宜偏暗。
②头痛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宜取头高脚低位,并定时测量血压,注意观察病情
变化。
③头痛灼热者,局部可用清凉油外擦或头部冷敷,或按医嘱针刺拜会、本神、三
阴交等穴。
④安定病人的情绪,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④病情缓解后,应进行适当的室外活动,生活应有规律,起居定时,保证足够的
睡眠。
5.肾虚头痛
①头痛空虚而痛者,可按医嘱针灸、推拿或按摩百会、肾俞、关元等穴。
②伴有头晕者,上厕所或外出检查需有人陪同,慎防跌倒。
③不宜过劳,保证足够的睡眠。
6.血虚头痛
①病室环境宜安静。
②头晕、心悸发作时宜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病情,协助生活护理,外出检查、上
厕所有专人陪同。
③协同医生按头痛部位的循经取穴针灸治疗。
④睡觉前放松,避免不愉快的交谈和情绪激动,卧时枕头不宜过高。
①注意观察病情。伴眩晕较甚者,应注意休息,变动体位时动作宜缓慢;伴呕吐
者,应注意观察呕吐物的内容和呕吐的特点,测量血压,若见喷射样呕吐或血压
骤升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并按呕吐护理。
②按医嘱针灸足三里、丰隆等穴,也可选用梅花针扣刺脾俞、胃俞、肺俞等穴。
8.淤血头痛
①病情较重者,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体温、血压等情况。
②同有定处者,可协助医生针灸太阳、头维、百会、上星等穴,或进行药熨法或
穴位封闭,亦可用全羯粉、蝶蚣粉各5g冲服。
③注意头部保暖,用布或毛巾裹扎。
④注意休息,不宜用脑过度。
四、饮食护理
1.风寒头痛
24
佛山市中医院.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饮食宜疏风散寒之品,可选用辛味食物,如葱鼓粥、川弓白芷炖鱼头、川弓糖茶、
热姜糖水或葱白萝卜汤等,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2.风热头痛
饮食宜凉性食物,可多饮菊花水、鲜芦根水、绿豆汤、藕粉等
3.风湿头痛
饮食宜祛风渗湿之品,可选用荷叶粥、茯苓粥、杏仁霜、蕾香芦根饮等,忌食生
冷、油腻、甘甜之品。
4.肝阳头痛
饮食宜平肝潜阳之品,宜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可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同年龄段宠物的饮食调整试题及答案
- 全方位分析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古代文学史历程考题及答案
- 二手车市场中公信力建立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食品质检员考试的职业吸引力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宠物营养师考试与营养科学发展的关联与试题及答案
- 预测2024年统计学考试可能考查的试题及答案
- 员工心理培训方案
- 太原中考体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电路原理基础试题及答案
- AQ/T 2055-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验规范 第1部分:固定式空气压缩机(正式版)
- 瑞幸加盟合同范本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 摔跤》教学课件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四世同堂》
- 2024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期末专项复习-阅读理解
- 中医推拿基础培训课件
-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
- 产品履历表完
- 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
- 肺癌伴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 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