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地质基础问题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地址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一、选择题1.地球圈层结构中,位于地球最外层的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地壳和地幔
2.下列哪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
A.氧
B.硅
C.铝
D.铁
3.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A.6370km
B.6371km
C.6372km
D.6373km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顺时针
B.逆时针
C.旋转不定
D.不旋转
5.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一年
B.半年
C.一天
D.一周
6.地球上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B.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C.从两极向赤道递增
D.从两极向赤道递减
7.地球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本初子午线向东递增
B.从本初子午线向西递增
C.从本初子午线向东递减
D.从本初子午线向西递减
8.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在赤道处达到最大,其原因是:
A.地球自转角速度最大
B.地球自转周期最短
C.地球半径最大
D.地球质量最大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A
解题思路: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因此地壳位于地球最外层。
2.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地壳成分分析,氧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约占地壳质量的46.6%。
3.答案:A
解题思路: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0公里,这是根据地球的平均半径值确定的。
4.答案:B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也就是逆时针方向。
5.答案:A
解题思路: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这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
6.答案:A
解题思路:纬度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角度度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增,即纬度数越大,距离赤道越远。
7.答案:A
解题思路:经度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角度度量,从本初子午线向东递增,即经度数越大,越向东。
8.答案:C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在赤道处达到最大,这是由于地球半径在赤道处最大,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二、填空题1.地球由地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
3.地球上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经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__。
5.地球上纬度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经度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及解题思路:
1.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组成。
解题思路: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知识,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四层。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而地球公转则是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
3.地球上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经度的变化规律是由本初子午线向东递增,向西递减。
解题思路:纬度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减小,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至180度向东递增,从本初子午线向西至180度向西递减。
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解题思路: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即一年,自转一周的时间即一天。
5.地球上纬度的变化范围是0°~90°,经度的变化范围是0°~180°。
解题思路:纬度的变化范围从赤道的0°到南北极的90°,经度的变化范围从本初子午线的0°到东经180°和西经180°。三、判断题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顺时针。()
2.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3.地球公转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
4.地球上所有地点的经度都是0°或180°。()
5.地球上所有地点的纬度都是0°或90°。()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因此,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并非都是顺时针。
2.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的速度在赤道处最快,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在赤道处最大,而在两极处为0。因此,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3.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1秒,而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25天。因此,地球公转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不相同。
4.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夹角。本初子午线是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其经度为0°;而180°经线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地球上最东边的经线。因此,地球上所有地点的经度都是0°或180°。
5.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与赤道之间的夹角。赤道的纬度为0°,而两极的纬度分别为90°。除了赤道和两极之外,地球上其他地点的纬度均介于0°和90°之间。因此,地球上所有地点的纬度并非都是0°或90°。四、简答题1.简述地球圈层结构的组成。
地球圈层结构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四个主要圈层组成。
大气圈:地球外层,由气体、尘埃和水滴组成,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水圈:地球表面和内部的水体,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和地下水等。
岩石圈:地球的外部固体壳层,由岩石和土壤构成,包括地壳和上部地幔。
生物圈:地球表面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地球自转: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周期为365.25天,产生季节变化。
3.简述纬度和经度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
纬度:地球表面某一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经度:地球表面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变化规律: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4.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自转影响:昼夜交替、时差、科里奥利力等。
地球公转影响: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等。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地球圈层结构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四个主要圈层组成。解题思路:明确地球圈层结构的组成;分别阐述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2.答案:地球自转特点是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特点是地球围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周期为365.25天,产生季节变化。解题思路: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分别阐述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现象。
3.答案:纬度是地球表面某一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经度是地球表面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变化规律是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解题思路:理解纬度和经度的定义;阐述其变化规律。
4.答案:地球自转影响包括昼夜交替、时差、科里奥利力等;地球公转影响包括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等。解题思路:明确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分别阐述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五、论述题1.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一)地球自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1.1地球自转导致太阳辐射不均匀
1.2地球自转引起地球表面的风向和气压带变化
1.3地球自转影响地球上的日夜温差
(二)地球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1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不同地区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差异
2.2地球公转形成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3地球公转影响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分布
2.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一)地球自转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3.1地球自转形成生物的日夜节律
3.2地球自转影响生物的迁徙和繁殖
3.3地球自转影响生物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功能
(二)地球公转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4.1地球公转导致生物的地理分布差异
4.2地球公转影响生物的进化方向
4.3地球公转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球自转导致太阳辐射不均匀,从而影响地表温度分布,形成不同气候带。
地球自转引起的风向和气压带变化,影响全球大气环流,进而影响气候。
地球自转影响地表的日夜温差,进而影响生物的生理活动。
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不同地区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形成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进而影响气候。
地球公转形成的气候类型分布,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
2.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地球自转形成的日夜节律,影响生物的生理活动,如睡眠、进食、迁徙等。
地球自转影响生物的迁徙和繁殖,如候鸟迁徙、植物开花等。
地球自转影响生物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功能,如眼睛、耳朵等感官器官的适应。
地球公转导致生物的地理分布差异,影响生物的生存和进化。
地球公转影响生物的进化方向,如适应不同季节的生存策略。
解题思路:
解题时,首先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昼夜温差、四季更替等。结合这些原理,分析它们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和生物。在论述过程中,注意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如不同气候带的生物分布、生物的日夜节律、迁徙等。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生物的总体影响。六、应用题1.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解释为什么地球上存在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题目内容: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旋转,而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请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是如何导致地球上存在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
解题步骤:
(1)解释地球自转的特点及其对昼夜交替的影响。
(2)解释地球公转的特点及其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3)结合自转和公转的特点,阐述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关系。
2.根据纬度和经度的概念,计算某地的地理坐标。
题目内容:
某地位于北纬40°,东经120°。请计算该地的地理坐标。
解题步骤:
(1)解释纬度和经度的概念。
(2)根据给定的纬度和经度值,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
(3)计算并输出该地的地理坐标。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
地球自转的特点是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这导致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公转的特点是地球沿着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动,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接受到太阳的光照不同,从而产生四季变化。
解题思路:
地球自转导致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产生了昼夜交替。
地球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移动,导致不同纬度地区的日照时间不同,从而产生四季变化。
2.答案:
该地的地理坐标为北纬40°,东经120°。
解题思路:
纬度表示地球表面某点与赤道的角度距离,北纬40°表示该地位于赤道以北40度的位置。
经度表示地球表面某点与本初子午线的角度距离,东经120°表示该地位于本初子午线以东120度的位置。
直接给出纬度和经度值即为该地的地理坐标。七、论述题1.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地球自转的影响
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对生物生理节律的影响。
自转导致的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对大气环流和海洋流动的影响。
(二)地球公转的影响
公转产生的正弦曲线(季节)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
公转导致的地球轨道偏心率和轴倾角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公转产生的昼夜长度变化对生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2.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地球自转的影响
自转导致的昼夜更替对人类社会作息时间的影响。
自转速度变化对地球物理现象(如潮汐)的影响。
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对航海和飞行方向的影响。
(二)地球公转的影响
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公转导致的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对能源利用的影响。
公转对人类文化和社会节日的影响。
答案及解题思路:
1.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解题思路: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影响生物的生理节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周期性变化。
自转速度的变化会影响地球的气候模式,如季风的形成。
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影响大气环流和海洋流动,进而影响气候分布。
对于地球公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农业大学《英语经典阅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城乡社会营造与发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课件:第2章 微专题 细胞工程综合考查(人教版)
- 恐龙来袭美术课件
- 希沃课件授课指南
- 化妆品行业洞察与趋势分析
- 动植物产品归类要点项目情境模块教学课件
- 公司雇佣安保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账号运营合同标准文本
- 买电脑购销合同范例
-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二级培训全套课件
- 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毕业论文
- 山羊不吃天堂草 (1)课件
- 腹股沟疝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文档)共30张
- 配电房检查保养记录表
- 农产品物流管理教材文件
- 公安派出所建筑外观形象设计规范1
- DB11-T1785-2020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服务业
- 碳酸钙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课件
- 勤奋与懒惰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告别懒惰.doc
- 麦肯锡——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