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物联网应用方案TOC\o"1-2"\h\u3223第1章农业科技发展概述 3218521.1农业科技发展历程 3149411.1.1传统农业阶段 4174951.1.2农业机械化阶段 4221791.1.3农业信息化阶段 4157491.1.4农业智能化阶段 4256641.2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4327351.2.1创新驱动 4224641.2.2绿色发展 43411.2.3智能化 473281.2.4一体化 4162711.3农业科技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53831.3.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245481.3.2保障粮食安全 5109491.3.3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5245431.3.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265091.3.5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 525347第2章农业种植技术 5252992.1精准农业种植技术 5204072.1.1土壤检测与分析技术 5151672.1.2气象监测技术 5154832.1.3植株生长监测技术 676742.1.4精准灌溉技术 6306762.2保护性耕作技术 695832.2.1免耕或少耕技术 621982.2.2覆盖作物残体技术 67502.2.3轮作与休耕技术 6126542.3设施农业种植技术 6293192.3.1环境调控技术 666252.3.2水肥一体化技术 6129512.3.3植物工厂技术 641202.4间作套种技术 6176272.4.1间作技术 6128472.4.2套种技术 7115292.4.3轮作套种技术 7743第3章农业物联网技术概述 7167003.1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 7196813.2农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76943.3农业物联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84310第4章农业物联网在种植领域的应用 8270814.1农业物联网在作物生长监测中的应用 8241654.1.1作物生长环境监测 896984.1.2作物生长状况监测 9134174.2农业物联网在智能灌溉中的应用 969214.2.1灌溉决策支持 9115174.2.2灌溉设备远程控制 9287604.3农业物联网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968014.3.1气象数据实时监测 9243754.3.2农业气象灾害预警 999224.3.3农业气候资源利用 912636第5章智能农业装备技术 10186405.1智能农业装备发展现状 1030375.2智能农业机械装备技术 10227605.3智能农业无人机应用技术 1022496第6章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11283176.1农业大数据概述 11239736.1.1农业大数据概念 11277156.1.2农业大数据特点 1133236.1.3农业大数据发展现状 11261226.2农业人工智能技术 1116436.2.1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1192106.2.2农业人工智能关键技术 11211426.2.3农业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11101486.3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种植领域的应用案例 12249826.3.1智能监测与诊断 12214686.3.2智能决策支持 12313376.3.3智能种植管理系统 12137236.3.4农产品溯源与质量监管 12170656.3.5农业产业链数据服务 1215872第7章土壤管理与改良技术 1223427.1土壤质量监测技术 12169317.1.1土壤物理性质检测 1246297.1.2土壤化学性质检测 1248497.1.3土壤生物学性质监测 12230277.2土壤肥力提升技术 1354017.2.1有机肥施用技术 13113467.2.2生物肥施用技术 13248587.2.3土壤调理剂应用技术 1356627.3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 13299307.3.1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3141257.3.2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技术 1330387.3.3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3217727.3.4农业生态修复技术 135809第8章农业生物技术 13249328.1农业生物技术概述 13237718.2转基因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14308358.2.1转基因作物 14229438.2.2转基因动物 14164968.2.3转基因微生物 14149608.3现代生物技术在种植领域的应用 1463458.3.1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4208968.3.2逆境生物学研究 14165468.3.3植物细胞工程 14101088.3.4植物基因工程 1556298.3.5生物信息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15259158.3.6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 1523409第9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5287779.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1582929.1.1智能监测与评估技术 156989.1.2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1520679.1.3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15106029.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5199589.2.1农业废弃物分类与处理技术 15124289.2.2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 1567309.2.3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技术 16250889.3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与发展策略 1640269.3.1生态农业种植模式 16319759.3.2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168979.3.3农业物联网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1612739第10章农业科技与农业物联网政策与展望 16703910.1我国农业科技政策与发展规划 16427410.1.1政策背景 161077510.1.2发展规划 1660710.2农业物联网政策与发展趋势 16762910.2.1政策背景 162704110.2.2发展趋势 171919510.3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物联网的未来展望 171506910.3.1农业种植技术 171845910.3.2农业物联网 17第1章农业科技发展概述1.1农业科技发展历程农业科技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人类农耕文明的起源。从最初的刀耕火种、人力耕作,逐步发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农业科技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1.1.1传统农业阶段在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人力、畜力以及简单的农具,科技含量较低,生产效率不高,抗灾能力弱。1.1.2农业机械化阶段20世纪初,农业机械化开始兴起,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1.1.3农业信息化阶段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化逐渐成为农业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精准化。1.1.4农业智能化阶段21世纪初,农业智能化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智能农业设备、农业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1.2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当前,农业科技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2.1创新驱动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研院所等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2.2绿色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农业科技发展越来越注重绿色、生态、可持续,如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绿色农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1.2.3智能化农业智能化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农业将更加依赖于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1.2.4一体化农业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要求农业科技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深度融合,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1.3农业科技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农业科技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3.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1.3.2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在改良作物品种、提高产量、抗病虫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1.3.3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农业由传统种植业向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多元化方向发展。1.3.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在节水灌溉、化肥农药减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1.3.5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了我国农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第2章农业种植技术2.1精准农业种植技术精准农业种植技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智能传感技术及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生长发育状况的实时监测和精确调控。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土壤检测与分析技术通过土壤检测仪器,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状况等进行快速检测,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2.1.2气象监测技术利用气象站等设备,实时监测气温、湿度、降水、光照等气象因子,为作物生长提供有利的气象条件。2.1.3植株生长监测技术采用无人机、红外线、激光等设备,实时监测植株的生长高度、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为精准调控提供数据支持。2.1.4精准灌溉技术根据土壤水分、作物需水量等数据,采用灌溉控制系统实现灌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水肥利用效率。2.2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以保护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为核心,降低农业对环境影响的可持续耕作方法。2.2.1免耕或少耕技术减少耕作强度,避免土壤翻耕,降低土壤侵蚀和有机质流失。2.2.2覆盖作物残体技术利用作物残体进行地表覆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水分。2.2.3轮作与休耕技术通过轮作和休耕,降低土传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土壤肥力。2.3设施农业种植技术设施农业种植技术是指利用各类设施(如温室、大棚等)为作物生长提供可控环境,实现周年生产的高效农业模式。2.3.1环境调控技术通过设施内的通风、加湿、降温、补光等设备,为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2.3.2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实现水分和养分的高效利用。2.3.3植物工厂技术利用人工光源、营养液等,实现作物在完全封闭环境下的全年生产。2.4间作套种技术间作套种技术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期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以提高土地产出和资源利用效率。2.4.1间作技术在同一地块上,按一定比例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通过作物间的互利共生关系,提高产量和抗病能力。2.4.2套种技术在主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种植辅助作物,充分利用光、热、水、肥等资源,提高土地产出。2.4.3轮作套种技术结合轮作和套种技术,通过合理搭配作物种类和种植时间,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第3章农业物联网技术概述3.1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标签、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将物品连接到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技术。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感知与识别:通过各种传感器对农业环境、作物生长状态、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农业信息的快速获取。(2)网络传输:将感知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3)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对农业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预测,为决策提供依据。(4)控制与执行:根据分析结果,对农业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3.2农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农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技术:研究适用于农业环境的低成本、高功能传感器,实现对土壤、气象、作物生长等信息的实时监测。(2)通信技术:研究低功耗、长距离、高可靠的通信技术,以满足农业物联网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传输需求。(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农业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挖掘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4)控制系统:研究农业设备的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5)系统集成与优化:研究农业物联网系统的集成、优化与维护技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3农业物联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农业物联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管理: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智能灌溉、施肥等生产管理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2)农产品质量追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3)农业资源管理:通过对农业资源的监测、分析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4)农业灾害预警与应对: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等的实时监测和预警,降低农业风险。未来发展趋势:(1)农业物联网技术将向低成本、高功能、普适性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农业生产需求。(2)农业物联网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3)农业物联网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从生产管理向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延伸。(4)农业物联网技术将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第4章农业物联网在种植领域的应用4.1农业物联网在作物生长监测中的应用作物生长监测是农业种植过程中的环节。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实时、精确监测作物生长状况提供了可能。本节主要介绍农业物联网在作物生长监测方面的应用。4.1.1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收集作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水分等数据,通过农业物联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精确的作物生长环境信息。4.1.2作物生长状况监测通过图像识别、光谱分析等技术,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如叶面积、株高、病虫害等,为农民提供作物生长的详细数据,指导农业生产。4.2农业物联网在智能灌溉中的应用智能灌溉是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灌溉提供了智能化手段。4.2.1灌溉决策支持基于土壤水分、气象数据、作物需水量等信息,通过农业物联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灌溉决策支持。4.2.2灌溉设备远程控制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灌溉设备的远程控制,如自动开启、关闭水泵、阀门等,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4.3农业物联网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农业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物联网在农业气象服务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4.3.1气象数据实时监测通过农业物联网平台,实时收集气温、降水、风速、湿度等气象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4.3.2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对气象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如冰雹、干旱、洪涝等,为农民提供及时的灾害预警信息,减少农业损失。4.3.3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结合气象数据和作物生长需求,为农民提供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建议,如播种期、收获期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农业物联网在种植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和重要意义。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第5章智能农业装备技术5.1智能农业装备发展现状智能农业装备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应用。本节将从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等方面阐述智能农业装备的发展现状。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智能农业装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推动了智能农业装备的创新发展。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智能农业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5.2智能农业机械装备技术智能农业机械装备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准农业技术:通过卫星定位、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实现对农田土壤、作物生长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为农业机械提供精准作业指导。(2)变量施肥技术: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土壤肥力状况等因素,实现施肥量的精确控制,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3)智能灌溉技术:采用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对农田水分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灌溉自动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农业技术:通过视觉识别、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农作物的自动采摘、分选等作业,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5)农业无人机技术: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主要包括病虫害监测、作物生长状况调查、精准施肥等。5.3智能农业无人机应用技术农业无人机作为智能农业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虫害监测: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光谱传感器,实时采集作物生长状况,发觉病虫害并及时防治。(2)作物生长状况调查:利用无人机对农田进行航拍,获取作物生长状况的图像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3)精准施肥:根据无人机采集的土壤、作物等数据,制定施肥方案,实现精准施肥。(4)农田环境监测:通过无人机搭载的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5)农业保险理赔:利用无人机快速获取受灾农田的图像数据,为农业保险理赔提供依据。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智能农业装备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装备技术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第6章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6.1农业大数据概述6.1.1农业大数据概念农业大数据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数据集合。它涵盖了农业资源、环境、生物、市场和政策等多个方面,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6.1.2农业大数据特点农业大数据具有以下特点: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样、数据增长快速、价值密度低、时空分布广泛等。这些特点使得农业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面临诸多挑战。6.1.3农业大数据发展现状我国农业大数据发展迅速,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数据资源日益丰富,农业大数据技术在种植、畜牧、渔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6.2农业人工智能技术6.2.1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主要包括:智能识别、智能决策、智能控制、智能预测等。6.2.2农业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农业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等。6.2.3农业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农业人工智能正朝着模型轻量化、算法优化、应用场景拓展等方向发展,为农业种植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技术支持。6.3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种植领域的应用案例6.3.1智能监测与诊断通过农业物联网设备收集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等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和病虫害诊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6.3.2智能决策支持结合农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农民提供种植方案、施肥建议、灌溉策略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6.3.3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实现对作物生长过程的实时监控、预测和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6.3.4农产品溯源与质量监管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全程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6.3.5农业产业链数据服务通过整合农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为企业、农民等提供市场预测、政策分析、产业评估等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本章完)第7章土壤管理与改良技术7.1土壤质量监测技术7.1.1土壤物理性质检测土壤物理性质是评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本节主要介绍土壤容重、孔隙度、水分等物理性质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采样与分析技术以及现代遥感与地面探测技术。7.1.2土壤化学性质检测土壤化学性质反映了土壤养分的供应状况。本节阐述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养分等化学性质的检测方法,重点介绍原子吸收光谱、离子色谱等现代分析技术。7.1.3土壤生物学性质监测土壤生物学性质对土壤肥力具有重要影响。本节探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等生物学指标的监测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方法、生物传感器技术等。7.2土壤肥力提升技术7.2.1有机肥施用技术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手段。本节介绍有机肥的种类、施用方法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重点探讨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施用技术。7.2.2生物肥施用技术生物肥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高土壤肥力。本节阐述生物肥的种类、功能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技术。7.2.3土壤调理剂应用技术土壤调理剂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本节介绍土壤调理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方法。7.3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7.3.1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本节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介绍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如土壤替换、化学稳定化、植物修复等。7.3.2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技术本节探讨有机污染物土壤的修复技术,包括生物降解、光催化氧化、土壤蒸汽提取等方法。7.3.3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针对多种污染物共存的土壤,本节介绍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如联合生物降解、多功能植物修复等。7.3.4农业生态修复技术本节从农业生态角度,介绍农田土壤污染的防控和修复技术,如轮作、间作、生态补偿等。第8章农业生物技术8.1农业生物技术概述农业生物技术是指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等基础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对农业生物进行遗传改良、新品种选育、生物制品开发等研究,旨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抗逆性及降低生产成本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技进步,农业生物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8.2转基因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对生物体基因进行人为操作,将特定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体中,从而改变其遗传特性,获得新的品种或生物制品。在农业领域,转基因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8.2.1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通过引入抗虫、抗病、抗逆、改良品质等基因,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已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包括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病毒木瓜等。8.2.2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技术在动物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肉质、提高抗病力等方面。转基因动物还可用于生产生物制品,如乳腺生物反应器等。8.2.3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等。这些转基因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8.3现代生物技术在种植领域的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在种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8.3.1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通过筛选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实现对育种材料的快速选择和改良。该方法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缩短了育种周期。8.3.2逆境生物学研究逆境生物学研究主要关注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通过研究植物抗逆基因,培育具有抗逆性的新品种,提高作物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的产量和稳定性。8.3.3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遗传操作,实现快速繁殖、脱毒、育种等目的。该技术在植物育种和生物制品生产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8.3.4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基因工程通过对植物基因进行改造,赋予植物新的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逆等。这些转基因植物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8.3.5生物信息学在农业中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学方法和生物学数据,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基因表达调控等。在农业领域,生物信息学方法可用于基因挖掘、基因组选择、基因功能预测等,为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8.3.6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转基因生物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方面。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保证转基因生物的安全使用。第9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9.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9.1.1智能监测与评估技术本节主要介绍农业生态环境智能监测与评估技术,包括土壤质量、水质、大气质量等多指标监测技术,以及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9.1.2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阐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技术,如作物多样性种植、农田景观优化、生物防治等,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9.1.3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介绍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包括保护性耕作、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土壤侵蚀防治等措施,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9.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9.2.1农业废弃物分类与处理技术分析农业废弃物的种类及其特点,探讨农业废弃物分类与处理技术,如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9.2.2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介绍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包括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课件制作大赛获奖
- 护理急救:强酸强碱伤害处理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检测卷(含答案)
- 压疮护理不良事件季度分析
- 康复护理科普脱口秀
- 2025建筑工程融资合同范本
- 2025中外设备租赁合同书
- 2025建筑工程合同小高层
- 2025年版标准装修合同模板
- 2025简化版抵押轿车贷款合同模板
- 【电力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 电力维护收费标准
- 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电子教案(第1-13章)
- 《式微》课件完整版
-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6~10两数之间的关系》 课件
- 铝件镀银工艺课件
- 收款账户确认书
- 供应室技能考核操作标准
- 经典物理浮力计算题(含答案)
-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辅导员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生物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地生中考,要这样复习)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