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生产管理与控制作业指导书TOC\o"1-2"\h\u18158第一章工业生产管理概述 216961.1工业生产管理的定义与任务 236561.1.1工业生产管理的定义 2142801.1.2工业生产管理的任务 2316971.1.3传统生产管理阶段 3103161.1.4科学管理阶段 3190801.1.5现代生产管理阶段 3308401.1.6智能制造阶段 3198881.1.7绿色生产管理阶段 36686第二章生产计划与调度 4217601.1.8生产计划概述 4303401.1.9生产计划的编制 4172601.1.10生产计划的实施 442331.1.11生产调度的基本原则 4299921.1.12生产调度方法 527928第三章生产过程控制 5140361.1.13概述 572111.1.14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 6243051.1.15概述 6202031.1.16具体技术手段 625614第四章质量管理 729811.1.17质量管理的理念 7238861.1.18质量管理的方法 7222001.1.19质量控制 821051.1.20质量改进 88105第五章设备管理 815231.1.21设备选购 8317301.1设备选购的原则 8213281.2设备选购的流程 9177491.2.1设备维护 9231322.1设备维护的分类 981162.2设备维护的实施 9126252.2.1设备故障预防 9191351.1设备故障的类型 10312501.2设备故障预防措施 1015271.2.1设备维修 10119352.1设备维修的原则 10168492.2设备维修的流程 1018986第六章仓储与物料管理 10284232.2.1仓储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11316532.2.2仓储管理的基本任务 1113672.2.3物料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11138382.2.4物料管理的流程 11259122.2.5物料管理的方法 1221437第七章安全生产管理 1252062.2.6安全生产法规概述 12280322.2.7安全生产法规的主要内容 1248202.2.8安全生产制度 13192802.2.9安全生产处理 13142392.2.10安全生产预防 1317371第八章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14134012.2.11环境保护的意义 14187502.2.12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1496372.2.13节能减排技术 1452762.2.14节能减排措施 1431457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 14121602.2.15员工招聘 1562842.2.16员工培训 15207702.2.17员工绩效评价 16294102.2.18员工激励 1630476第十章生产成本控制 1726902.2.19生产成本构成 1770902.2.20生产成本分类 17171752.2.21生产成本控制策略 17171442.2.22生产成本控制实施 18第一章工业生产管理概述1.1工业生产管理的定义与任务1.1.1工业生产管理的定义工业生产管理是指在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对生产过程、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果进行有效组织和协调,以实现生产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工业生产管理涉及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控制、生产调度、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物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1.1.2工业生产管理的任务(1)保证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根据市场需求、企业生产能力及资源状况,编制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保证生产任务按期完成。(2)优化生产组织:合理配置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过程的有序、高效运行。(3)加强生产控制: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4)提高生产质量:通过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活动,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规定标准,满足客户需求。(5)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和更新,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6)加强物料管理:合理采购、存储、配送物料,降低物料成本,减少库存积压。(7)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节工业生产管理的发展历程1.1.3传统生产管理阶段在传统生产管理阶段,生产管理主要依靠手工操作,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控制等方面均较为简单。此阶段的生产管理主要关注生产效率的提高,以满足市场需求。1.1.4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标准化、程序化、系统化的管理方法。在此阶段,生产管理开始引入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手段,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控制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改进。1.1.5现代生产管理阶段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的发展,现代生产管理应运而生。此阶段的生产管理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信息共享、智能化管理,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灵活、环保。1.1.6智能制造阶段智能制造成为工业生产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1.1.7绿色生产管理阶段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绿色生产管理应运而生。此阶段的生产管理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第二章生产计划与调度第一节生产计划的编制与实施1.1.8生产计划概述生产计划是工业生产管理与控制的核心环节,旨在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与安排。生产计划包括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等,其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品种、产量、产值、生产周期、生产负荷等。1.1.9生产计划的编制(1)明确生产计划目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和资源状况等因素,明确生产计划的具体目标。(2)收集相关数据:收集产品结构、工艺流程、设备状况、人力资源、物料供应等方面的数据。(3)制定生产计划方案:根据收集的数据,制定包括产品品种、产量、生产周期、生产负荷等在内的生产计划方案。(4)优化生产计划方案:对制定的生产计划方案进行优化,保证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5)审批生产计划:将制定的生产计划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领导审批。1.1.10生产计划的实施(1)下达生产计划:将经过审批的生产计划下达给各生产部门。(2)生产准备:各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准备,包括设备调试、物料采购、人员培训等。(3)生产执行:各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保证生产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控制。(4)生产监控: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第二节生产调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1.11生产调度的基本原则(1)合理性原则:生产调度应保证生产计划的有效实施,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2)灵活性原则:生产调度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适应市场变化。(3)经济性原则:生产调度应充分考虑生产成本,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4)安全性原则:生产调度应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预防的发生。1.1.12生产调度方法(1)定时调度法:按照固定的时间周期,对生产计划进行调度,保证生产进度。(2)动态调度法: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生产计划,使生产过程更加灵活。(3)优先级调度法:根据生产任务的紧急程度、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生产任务的优先级,进行调度。(4)优化调度法:运用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对生产计划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5)信息技术支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ERP、MES等系统,实现生产调度的信息化,提高调度效率。第三章生产过程控制第一节生产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1.1.13概述生产过程控制是工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和调整,保证生产过程稳定、高效、优质地进行。生产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态监控:生产过程控制要求实时跟踪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生产进度、物料消耗、质量状况等,以便及时发觉问题并进行调整。(2)反馈调节:根据监控到的生产数据,分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反馈调节机制,调整生产计划、设备参数、工艺流程等,使生产过程达到预定的目标。(3)系统优化:生产过程控制应遵循系统优化原则,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4)持续改进:生产过程控制要不断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持续改进生产过程,提高生产管理水平。1.1.14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1)动态监控:通过生产管理系统、自动化设备等手段,实时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如生产进度、物料消耗、设备运行状态等,为生产过程控制提供基础数据。(2)反馈调节:根据监控到的数据,分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如生产进度滞后、物料消耗异常、质量不合格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如调整生产计划、优化设备参数、改进工艺流程等。(3)系统优化:通过生产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如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不良品率等。(4)持续改进: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改进生产过程,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第二节生产过程控制的技术手段1.1.15概述生产过程控制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这些技术手段为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1.1.16具体技术手段(1)信息化技术:通过生产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软件,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收集、处理、分析,为生产过程控制提供基础数据。(2)自动化技术:采用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等,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3)智能化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智能诊断和优化,提高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水平。(4)网络技术:通过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生产线、管理系统等的高度集成,为生产过程控制提供数据交互和协同作业的基础。(5)质量控制技术:采用统计过程控制(SPC)、全面质量管理(TQM)等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6)安全生产技术:通过安全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装置等,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降低风险。(7)节能减排技术:采用节能减排设备、优化生产过程等方法,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生产。通过以上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第四章质量管理第一节质量管理的理念与方法1.1.17质量管理的理念(1)全面质量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核心,涉及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达到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管理理念。(2)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是一种追求产品和服务质量完美,强调预防为主,消除质量隐患,实现质量目标的管理理念。(3)精益质量管理精益质量管理是以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优化流程为核心,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实现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响应的管理理念。1.1.18质量管理的方法(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国际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过程控制、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内容。(2)六西格玛管理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方法分析问题、优化流程、提高质量的管理方法。它强调减少变异、降低缺陷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3)全面生产维护(TPM)全面生产维护是一种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核心,通过全员参与、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第二节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1.1.19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的概念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检验、监督和纠正措施,保证产品和服务满足规定质量要求的活动。(2)质量控制的手段(1)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2)检验控制:对产品进行检验,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3)统计质量控制: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制定改进措施。1.1.20质量改进(1)质量改进的概念质量改进是指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过程。(2)质量改进的方法(1)质量改进计划:制定明确的质量改进目标和计划。(2)质量改进团队:组建跨部门的质量改进团队,共同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3)质量改进工具: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如鱼骨图、帕累托图、散点图等,分析问题原因。(4)质量改进成果评价:对质量改进成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改进提供依据。第五章设备管理第一节设备的选购与维护1.1.21设备选购1.1设备选购的原则设备选购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生产需求:根据生产任务、工艺流程和生产规模,选择适合的设备类型和规格。(2)技术先进:优先选择技术成熟、功能稳定、具有发展潜力的设备。(3)经济合理: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设备购置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4)安全可靠:保证设备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和行业规定,保障生产安全。1.2设备选购的流程设备选购应遵循以下流程:(1)需求分析:明确生产需求,制定设备选购计划。(2)市场调研:了解市场行情,收集设备供应商信息。(3)方案制定:根据需求分析,制定设备选购方案。(4)技术评审:对设备技术参数进行评审,保证设备满足生产需求。(5)商务谈判:与设备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达成采购协议。(6)合同签订:签订设备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1.2.1设备维护2.1设备维护的分类设备维护可分为以下几类:(1)日常维护: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清洁、润滑和紧固。(2)一级维护:对设备进行较为详细的检查和维修,更换易损件。(3)二级维护: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4)三级维护:对设备进行大规模维修,恢复设备功能。2.2设备维护的实施设备维护的实施应遵循以下步骤:(1)制定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类型、使用频率和维护要求,制定维护计划。(2)执行维护任务:按照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3)记录维护情况:详细记录设备维护情况,为设备管理提供依据。(4)分析维护数据:对设备维护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设备故障原因,提高设备可靠性。第二节设备故障预防与维修2.2.1设备故障预防1.1设备故障的类型设备故障可分为以下几类:(1)功能性故障:设备功能下降,无法满足生产需求。(2)结构性故障:设备部件磨损、疲劳、断裂等导致的故障。(3)系统性故障:设备系统参数异常,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1.2设备故障预防措施为预防设备故障,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设备维护:按照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和紧固。(2)提高设备操作水平: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设备操作技能和故障处理能力。(3)加强设备监测:利用现代监测技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觉故障隐患。(4)实施设备点检:定期对设备关键部位进行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1.2.1设备维修2.1设备维修的原则设备维修应遵循以下原则:(1)快速响应:发觉设备故障后,及时组织维修,减少生产损失。(2)安全可靠:保证维修过程安全,防止发生。(3)经济合理:在保证设备功能的前提下,降低维修成本。2.2设备维修的流程设备维修应遵循以下流程:(1)故障报告:发觉设备故障后,及时向上级报告。(2)故障诊断:对设备进行详细检查,找出故障原因。(3)维修方案制定:根据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4)维修实施:按照维修方案,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5)维修验收:维修完成后,对设备进行试运行,保证设备恢复正常。(6)维修记录:详细记录设备维修情况,为设备管理提供依据。第六章仓储与物料管理第一节仓储管理的基本任务2.2.1仓储管理的定义与目标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内储存的物资进行有效的收发、储存、保管、配送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目标是保证物资的安全、完整、质量稳定,提高仓储效率,降低仓储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2.2.2仓储管理的基本任务(1)收货管理:对入库物资进行验收、分类、编号、上架,保证物资的安全、完整。(2)储存管理:合理安排仓库空间,保证物资的储存安全,防止物资损坏、变质、丢失。(3)配送管理:根据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及时将物资配送至生产现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4)库存管理:对仓库内物资进行定期盘点,保证库存数据的准确性,为生产计划提供数据支持。(5)仓储安全管理:加强仓库安全管理,预防火灾、盗窃等的发生。(6)仓储成本控制:通过优化仓储管理流程,降低仓储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二节物料管理的流程与方法2.2.3物料管理的定义与目标物料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料进行有效的计划、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等活动的总和。其目标是保证物料的供应及时、质量稳定、成本合理,提高生产效率。2.2.4物料管理的流程(1)物料计划:根据生产计划、物料需求,编制物料采购计划,保证物料供应的及时性。(2)物料采购:按照物料采购计划,进行采购活动,保证物料的质量、价格、供应周期等符合要求。(3)物料储存:对采购回来的物料进行验收、储存、保管,保证物料的安全、完整。(4)物料配送:根据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将物料配送至生产现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5)物料使用: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进行跟踪管理,保证物料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率。(6)物料回收与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物料进行回收、处理,降低物料浪费。2.2.5物料管理的方法(1)物料编码管理:对物料进行统一编码,便于物料识别、查找和管理。(2)物料分类管理:按照物料的性质、用途等进行分类,便于物料管理。(3)物料库存管理:对物料库存进行定期盘点,保证库存数据的准确性,为生产计划提供数据支持。(4)物料采购策略:根据物料需求、市场行情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采购策略,降低采购成本。(5)物料质量管理:对物料进行质量检验,保证物料的质量符合生产要求。(6)物料成本控制:通过优化物料管理流程,降低物料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七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安全生产法规与制度2.2.6安全生产法规概述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我国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等。2.2.7安全生产法规的主要内容(1)安全生产基本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安全生产投入制度、安全生产培训制度等。(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明确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保证安全生产法规的有效实施。(3)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明确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4)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保障安全生产法规的实施。(5)安全生产科技与教育: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2.2.8安全生产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总责。(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3)安全生产投入制度: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投入。(4)安全生产培训制度: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第二节安全生产的处理与预防2.2.9安全生产处理(1)报告:企业应在发生后1小时内向发生地人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2)调查:调查组由有关部门组成,负责查明原因、认定性质、提出处理意见。(3)处理: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刑事责任追究。(4)赔偿:依法对受害者进行赔偿。2.2.10安全生产预防(1)加强安全生产法规宣传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规。(2)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法规的有效实施。(3)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及时发觉和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4)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采用先进安全生产技术,降低风险。(5)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减少人为。(6)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应对的能力,降低损失。第八章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第一节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2.2.11环境保护的意义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保护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另,环境保护有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2.12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1)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落实企业环境保护责任。(2)强化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保素质。(3)优化生产过程,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影响。(4)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保证污染物处理设施正常运行。(5)定期开展环保检查,及时发觉问题并整改。(6)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第二节节能减排的技术与措施2.2.13节能减排技术(1)节能技术:包括余热回收利用、高效电机、节能型设备等。(2)减排技术:包括尾气净化、废水处理、固废处理等。2.2.14节能减排措施(1)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设备运行能耗。(3)强化设备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4)实施能源管理系统,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5)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节能减排水平。(6)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提高员工节能减排意识。(7)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考核制度,保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员工招聘与培训2.2.15员工招聘(1)招聘原则企业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员工招聘,保证招聘过程的透明度和合规性。(2)招聘渠道企业可采取以下招聘渠道:(1)内部推荐:鼓励员工推荐符合条件的亲属、朋友或同事。(2)网络招聘:利用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发布招聘信息。(3)校园招聘:与高校、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组织校园招聘活动。(4)人才市场招聘: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拓宽招聘渠道。(3)招聘流程招聘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制定招聘计划:明确招聘需求、岗位要求、招聘人数等。(2)发布招聘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招聘信息。(3)筛选简历:对收到的简历进行筛选,确定面试候选人。(4)组织面试:安排面试时间、地点,进行面试。(5)录用决策:根据面试结果,确定录用人员。(6)签订劳动合同:与录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2.2.16员工培训(1)培训目的企业应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2)培训内容员工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岗位技能培训:针对岗位需求,进行专业技能培训。(2)综合素质培训: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训。(3)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传承与弘扬。(3)培训形式企业可采取以下培训形式:(1)内部培训:组织内部培训课程,提高员工专业技能。(2)外部培训:选派员工参加外部培训课程,拓宽知识视野。(3)岗位交流:安排员工在不同岗位进行交流,提升综合能力。第二节员工绩效评价与激励2.2.17员工绩效评价(1)评价原则企业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员工绩效评价:(1)公平、公正、公开:保证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既注重员工的工作成果,也关注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潜力。(3)动态评价:定期进行绩效评价,关注员工成长。(2)评价内容员工绩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作成果:关注员工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2)工作态度:考察员工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3)综合素质:评价员工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2.2.18员工激励(1)激励原则企业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员工激励:(1)公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树木淘汰施工方案
- 2025年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考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8.2.1 库、函数、变量、数据类型的基本概念
- 护理二线班汇报
- 2025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高中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志愿者行为规范
- 封神榜讲解课件
- 第6章 三维标志设计
- 手工制作粘土课件
- 放疗科护理食管癌查房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器官捐献合作协议书范文模板
- 2024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200道含完整答案(必刷)
-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请书范本-2-副本
- 2021营养健康介绍膳食指南PPT模板
- 液力偶合器参数
-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ch 8 CONSUMPTION
- 高填方路基及挡土墙施工方案
- YY∕T 0342-2020 外科植入物 接骨板弯曲强度和刚度的测定
- 《侧面描写》教学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