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油菜作为农业领域的核心作物,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其种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既是满足农民食用油需求的关键来源,也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剑河县在油菜种植方面已形成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但与此同时,油菜病虫害问题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作为油菜病虫害的多发区域,剑河县的发生特点对于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将从剑河县的油菜种植现状出发,深入剖析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剑河县油菜种植的抗病虫害能力,保障油菜产业的稳定发展。关键词:油菜;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油菜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油菜种植面积在我国逐年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随之而来的病虫害问题也日益严峻,给油菜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油菜主要面临的病虫害包括菌核病、霜霉病、蚜虫等,这些病虫害不仅导致油菜减产,降低农民收入,还可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严重影响了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油菜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提升油菜的抗病虫害能力,对于保障我国油菜产业的稳定发展,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以及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1剑河县油菜种植情况剑河县坐落于贵州省的东南部,以其宜人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而著称,是省内重要的油菜种植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农民种植观念的逐步更新,剑河县的油菜种植面积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这一变化不仅显著提升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更为可观的经济收益。在油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剑河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按照“稳夏粮、扩油菜、优结构、强特色”的总体发展思路,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种植模式,特别是“稻-油轮作”模式的推广,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填补了传统种植模式中的“空窗期”,显著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不仅保障了粮油的有效供给,还实现了耕地轮作与粮油供给之间的良性互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目前剑河县的油菜种植总面积已达到约2.79万亩。2油菜常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科学防治2.1油菜病毒病的来源及特点由蚜虫传毒引起的油菜病毒病是我国油菜生产上普遍发生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一般情况下,感染病毒的油菜叶片会出现沿叶脉两侧的褪绿现象,叶片呈现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有时,脉络变成半透明的,甚至可见明显的脉络。病情加重时,植株叶片萎缩、卷曲,甚至发生变形,造成植株显著矮小,其主要表现在抽薹前期和抽薹时,严重者甚至死亡。受病毒侵染的油菜品种不同,表现出的症状也各不相同[1]。比如,一些油菜在叶脉和明亮的脉管上有一种叫做“花叶病”的半透明症,当油菜在成熟期间发生畸形时,通常可以通过油菜叶片的改变来判断相应的病毒症状。在该病害发生的早期,叶片上会有针尖大小的明亮斑点,并逐渐扩展为圆形的黄色斑点,同时,衰老的叶子也会被影响,表现出类似的症状,在病重的情况下,即使叶子变黄了,仍然可以看到圆而明亮的小斑点。若在病斑中央有暗褐色坏死斑点或水渍状坏死斑点,则可判断为病情较重。其发病与作物生长环境、大气和土壤等环境因子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秋天的气候比较温暖、比较干爽,很适合各种病虫害和动物的生长。这个时期,由于蚜虫的大量繁殖,若不加以有效的防治,其危害将进一步加重,因此,在油菜生产中,应加大对病毒病的防控力度。2.2油菜霜霉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治措施2.2.1油菜霜霉病的发生特点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种植结构的调整,油菜霜霉病的发生也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给当地油菜产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霜霉病是油菜生长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对油菜的叶、茎和角果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据2022年剑河县农业部门统计,全县油菜种植面积中,约有10%的田块受到了霜霉病的侵害,涉及面积近千亩,这些受病田块中,油菜植株受害部位明显变黄,并伴随着白色霉状物的出现。尤其是在花梗部位,受害后顶部肿大弯曲,形如“龙头拐”,花瓣也变得肥厚且呈绿色,无法正常结实,同时,叶片上也会出现浅绿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扩展,这些斑点逐渐变成多角形的黄色斑块,叶背面则会长出白色的霜霉状物。2.2.2油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剑河县农业部门和农户已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在播种之前,用1%的瑞毒霉进行拌种,能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初期发病的几率,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种植密度,防止过密,才能保证油菜的正常生长。适当增加氮磷钾肥,既能提高油菜的产量、质量,又能明显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在降雨后,应立即进行排水,避免田间积水,减少水分,减轻病害,另外,要经常到田间巡查,及时发现和拔除有病害的作物,以降低病害的蔓延[2]。在发病期间,特别是三月初抽薹期,应加强对该病的监控与控制,当病株率超过20%时,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建议选用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等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叶面喷施。在喷洒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药液在叶面的正反两面都能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根据发病情况,可以在7~10d内连续喷洒2~3次,直到病害完全控制为止。2.3油菜蚜虫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2.3.1油菜蚜虫的发生特点蚜虫是油菜生产上最大的“敌人”,常在油菜田间大量发生,其中,主要为害油菜的是桃蚜和萝卜蚜。蚜虫对花、荚期易为害,造成植株发黄枯萎,严重降低了油菜的产量与品质。其为害期为苗期和角果期,是油菜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蚜虫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植物,可以通过其它农作物传播到油菜地。所以,提早播种的油菜,更容易受到蚜虫的伤害,因此,要想对油菜生产不造成更大的危害,就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才能保证油菜的健康成长。2.3.2油菜蚜虫的防治措施综合治理是控制蚜虫的关键,黄板诱杀是一种环境友好、效果显著的办法,在塑胶膜上刷上一层凡士林,控制在离地0.5m的高度,可以有效地捕捉到有翅蚜,降低其为害,但是要注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且要严格遵循说明书的要求,以免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伤害。在蚜虫为害较重的时候,可以选用40%乐果乳1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50%溴磷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这些药剂对防治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在移植过程中,也可以用80%敌百虫1000~1500倍的药液进行浸种[3],防治效果更佳,必须从生产实践出发,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保证油菜的健康成长,达到高产、高质量。2.4油菜黄曲条跳甲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2.4.1油菜黄曲条跳甲的发生特点黄曲条跳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农田里的有害生物,也被称为“菜蚤”、“土蚤”等,其幼虫主要为白色蛆虫,对油菜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在油菜上,成虫用尖锐的口器将油菜的叶子刺穿,引起许多小洞,严重时整个叶子都被吃掉而死亡,幼虫主要为害油菜根系,蛀蚀出大量的虫孔,对油菜根造成严重的损伤,根系损伤后,植株地上部不能充分吸收水、营养,叶片开始发黄,最后整个植株枯萎而死。另外,多雨天气下,田间活动能力降低,夜间觅食行为增多,给菜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2.4.2油菜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措施黄曲条跳甲是一种危害较高的害虫,采用黑光灯进行诱杀,这种方法既环保又有效,同时,还要辅以药物预防和治疗,选用杀虫剂时,应根据幼虫、成虫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选用杀虫剂。在成虫盛期,建议用90%的敌百虫晶体,用800倍的药液灌根,一次用10~20mL,才能达到杀虫的目的,此外,鱼藤精也是一种很好的药剂,用它与水混合,用1000倍的药液喷洒在叶片上[4],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施用本品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本品说明书上所建议的用量及用法,否则会给农作物及环境带来危害。2.5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2.5.1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油菜菌核病是剑河县油菜种植中面临的一项严重病害,这种病害的主要源头是散落在土壤中和混杂在种子中的病菌,这些微小的病菌在适宜的条件下迅速繁殖,对油菜造成巨大的威胁。在剑河县,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当地油菜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据统计,近年来该县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率已达到15%左右,部分重病区甚至高达30%以上,这些病害不仅导致油菜花茎秆受损,使得油菜在开花结荚时期常出现枯死现象,更严重的是会形成类似老鼠屎一样的病菌团,这些病菌团不仅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还会进一步传播病害,扩大危害范围。2.5.2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措施在选种阶段,应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油菜品种,并通过盐水浸种等方法杀灭潜藏在种子中的病菌,从而彻底根除菌核病病毒的传播源,在病害流行期间,可制定为期一周的紧急除害计划,集中力量进行病害防控。田间管理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重要环节,种植户应定期巡视田间,及时清理病残叶和病菌团,保持田间卫生,降低病害传播风险,同时,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增强叶间通透性,提高油菜的抗病能力。此外,通过合理轮作玉米、水稻等作物,可以打破病菌的生存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轮作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油菜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在药物防治方面,在油菜主茎80%开花时可选用50%的啶酰菌胺12g/667m2,选择无雨天进行喷施,以避免药液被雨水冲刷而降低防治效果,或选用其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喷施1~3次即可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3油菜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3.1采用科学轮作实现土壤有效利用科学轮作是一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策略,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形多样,山地、河谷交错,气候温和湿润,为多种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然而,这也为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轮作显得尤为重要。轮作能够均衡土壤养分,剑河县的土壤类型多样,肥力不均,通过轮作,可以充分利用不同作物的根系分布和养分需求特性,使土壤中的养分得到均衡利用。比如,水稻和油菜的轮作,水稻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氮、磷等养分,而油菜则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钾等养分,从而实现养分的互补和均衡。油菜的病虫害多发于春秋两季,这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通过稻-油、玉-油轮作,可以打破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减少其滋生和蔓延的机会,例如,在山区可采用玉米-油菜的轮作模式,玉米的种植,能够改变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减少油菜病虫害的病原菌数量,从而降低油菜发病的几率。然而,轮作并非随意进行,十字花科蔬菜与油菜不宜进行轮作,因为它们都属于同一科,病虫害的种类和传播途径相似,如果进行轮作,反而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病几率降低作物的抗病能力[5],这一点在剑河县的农业实践中得到了印证,过去,一些农户尝试将十字花科蔬菜与油菜进行轮作,结果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在剑河县推广科学轮作时,必须注重作物的选择和搭配,要根据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作物进行轮作,同时,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轮作意识和技能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轮作的优势,实现用地与养地的良性循环,促进剑河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轮作可以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不仅能够保障粮食安全,还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3.2选用高产抗病品种进行合理布局合理的布局与品种选择同样重要,土地经过长期大面积种植同一品种,很容易导致土壤养分的失衡和油菜抗病虫害能力的下降。因此,种植户在规划油菜田时,应该注重布局的合理性,不仅要考虑田块的形状、大小和方向,还要根据地形、气候和土壤条件来安排不同品种的种植位置。同时,品种选择也是关键所在,在油菜种植前期,种植户应该优先选择那些经过审定、具有高产、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不仅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还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此外,为了降低病虫害传播的风险,种植户还可以在同一块土地内选择种植不同的油菜品种,这样,即使某个品种出现了病虫害问题,也不会轻易影响到其他品种。3.3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油菜病虫害主要发生于春秋两季,在入冬前对田间进行深耕和除草,破坏害虫在土壤和杂草中的越冬环境,通过深耕将害虫暴露于寒冷的气候中,从而有效地冻死害虫,减少来年害虫的基数,同时,除草还能减少杂草与油菜的竞争,为油菜生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在油菜生长过程中,要定期清理农田沟渠和枯枝烂叶,避免这些废弃物的长期堆积成为害虫的繁殖场所,通过及时清理和焚化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害虫的滋生和传播,同时,还要通过合理密植和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渠道管理方案研究与设计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英语听力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煤矿职工心理健康法律保障计划
- 三年级班级突发事件应急计划
- 中医诊所人事招聘制度及流程
- 旅游部经理质量监督职责
- 农村薄弱中学发展的困境突围与路径探索-以具体中学名称为例
-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G基金公司的风险管控与策略优化研究
- miRNA调控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机制的深度解析与展望
- 2022-2027年中国罐头鱼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分户委托书范本
-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食品保质期公开课课件
- 客房服务员:高级客房服务员题库考点
- 2023北京高三一模英语汇编:阅读理解A篇
- 中暑的院前急救和护理
- 《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解读
- 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
- 江川-通海-华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和表格
-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