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89_第1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89_第2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89_第3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89_第4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8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89

一、单选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在微程序控制器中,微程序的入口地址是由()形成的。

A、机器指令的地址码字段

B、微指令的微地址字段

C、机器指令的操作码字段

D、微指令的操作码字段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微程序方式的工作原理。当执行完公共的取指令微操作(送

至指令寄存器IR)后,由机器指令的操作码字段形成其对应微程序的入口地址,A

选项机器指令的地址码字段一般不是操作数就是操作数的地址,不可能作为微程序

的入口地址;另外微指令中并不存在操作码和地址码字段,只存在控制字段、判别

测试字段和下地址字段,B和D显然错误“

2、在I/O设备控制的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

A、提高资源利用率

B、提高系统吞吐量

C、提高I/O设备与CPU的并行操作程度

D、减少主机对I/O控制的干预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卜列协议中,可以将IP地址转化为MAC地址的是()。

A、RARP

B、ARP

C、DNS

D、ICMP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ARP协议将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RARP协议将MAC地址转换

为IP地址。

4、假如一台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为;IP地址=136.62.2.55,子

网掩码一255.255.192.0,网关地址=136.62.89.1。这台计算机在网络中不

能与其他主机进行通信。其中()项设置导致了问题的产生。

A、子网掩码

B、网关地址

C、IP地址

D、其他配置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易知本网络是B类网络,192=11000000故IP地址中前18位是网络

地址,而89=01011011,2=00000010发现IP地址与网关地址的前18位不同,前

17位相同,要使IP地址与网关地址属于同一子网,子网掩码必须为

255.255.128.0,显然1P地址与网关地址二者之一有错。在B类网络下子网掩

码255.255.128.0所允许的有效子网是一2=0;子网掩码255.255.192.0

所允许的有效子网是2?—2=2,子网号01和10(00、11为保留地址),两个子网的

主机地址分别为136.62.64.1—136.62.127.254和136.62.128.1一

136.62.191.254,故IP地址不在上述范围内。故选C。

5、使用HDLC时,位串0111111101111位进行位填充后的位模式是()。

A、1.11011e+016

B、l.lllOle+014

C、l.llllle+014

D、l.lllle+015

标准答案:D

知识言解析:本题考查零比特填充,为了避免其他字段中出现“0111110”,产生误

解,HDLC采用零比特填充技术,即在发送时,除标志字段外,如果连续发现5个

力”,则在其后自动插入一个“0”。接收方收到连续5个“1”后,如果其后为“0”,则

自动将该“0”位删除;如果其后为力“,则继续检查下一位,如果为"0”,则为标志

位,为力”则出错。即:发送方:除标志位外,连续发现5个“1”后自动插入“0”。

发送方:除标志位外,连续发现5个“1”后自动插入“0”・

其后为“0”.则自动去掉该“0”・

(如果为“0”,

接收方,连续发现5个“1"后、..加士代

其后为“1”,则1检a杳l下i一位J则为标志位.

,为"1”出借.经过填

充后是01111101101111100,特别注意即使5个1后面是0,也是需要再添加一个

0的,因此答案为D。

6、设n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面程序片段的时间复杂度是()。inti=l:

while(i<=n)i=i*2:

A、O(log2n)

B、O(n)

C、O(nlog2n)

D、O(n2)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如果不仔细分析的话,可能会得到O(n)

的结果。关键在于分析出while语句执行的次数。由于循环体中,i=i*2,所以循

环执行的次数是log2n,由此可见,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不是由问题规模n直接决

定,而是而g2n。

7、对于一个长度为n的任意表进行排序,至少需要进行的比较次数是()。

A、0(n)

B、O(n-)

C、O(logn)

D、O(nlogn)

标准答案:D

知识之解析:在排序过程中,每次比较会有两种情况出现,若整个排序过程中至少

需要I次比较,则显然会有2,种情况,由于n个记录总共有n!种不同的排列,因

而必须有n!种不同的比较路径,于是有:2』!,即Glog2(n!)。因为

Iog2(n!)-nlog2n,所以Gnlogzn。

8、求最短路径常用的算法有()。

A、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

B、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C、Dijkstra算法和Floyd算法

D、拓扑排序算法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A是最小生成树的算法,B是图的遍历算法,D中的回溯法是求解递

归过程的一种重要方法。

9、下列关于AOE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关键活动延期完成必定影响整个工程的完成时间

B、关键路径是AOE网中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C、所有的关键活动提前完成,那么整个工程将会提前完成

D、一个AOE网的关键路径可以有多条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关键活动组成了关键路径。关键路径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最长路径,关

键路径的长度代表整个工期的最短完成时间。关键活动延期完成,必将导致关键路

径长度增加,即整个工期的最短完成时间增加,所以A正确。关键路径实际上是

从源点到终点的最长路径,而非最短路径。这点很容易理解,因为整个工程的工期

就是按照最长路径长度计算出来的,即等于该路径上所有活动的持续时间之和,所

以B错误。只有加快那些包括在所有关键路径上的关键活动才能达到缩短工期的

目的,所以C正确。关键路径并不唯一,可以有多条,所以D正确。注意:关键

路径算法是以拓扑排序为基础的。

10、补码定点小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应满足(),

A、0<I被除数ISI除数I

B、0<I被除数ISI除数I

排序和堆排序在平均情况和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快速排序在平均

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0(/)。

14、某计算机采用微程序控制,微指令中操作控制字段共12位,若采用直接控

制,则此时一条微指令最多可同时启动()个操作。若采用字段直接编码控制,并要

求一条微指令需要同时启动3个微操作,则指令中的操作控制字段应分()段,若每

个字段的微指令数相同,这样的微指令格式最多可包含()个微操作指令。

A、12;6;24

B、12;6:18

C、12;4;24

D、12;4;18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直接控制中每一位对应一个微操作,故能最多同时后动12个微操

作;在字段直接编码控制中,每段的长度为N,则可表示的微操作的个数为25

因为一条微指令需启动3个微操作,故至少需要两位,所以操作控制字段应分为

12/2=6段;现在每个字段占2位,则最多能表示3条微指令(根据字段直接编码的

要求要留出一位表示空操作),则最多可以包含18个微操作指令。

15、在操作系统中,要对并发进程进行同步的原囚是()。

A、进程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B、进程具有动态性

C、并发进程访问共享资源

D、进程具有结构性

标准答案:C

知识点露析•:为了相互协调的顺序进程访问共享资源,必须提供同步和互斥机制。

16、以下关于CPU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CPU产生每条指令的操作信号并将操作信号送往相应的部件进行控制

B、程序计数器PC除了存放指令地址,也可以临时存储算术/逻辑运算结果

C、CPU中的控制器决定计算机运行过程的自动化

D、指令译码器是CPU控制器中的部件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程序计数器PC又称指令计数器,用来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或接

着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地址,不能用于临时存储算术/逻辑运算结果。

17、设某按字节编址的计算机已配有00000H”〜07FFFH的ROM区,MAR.为20

位,现再用16Kx8位的RAM芯片•构成乘『卜的RAM区08000H〜FFFFFH,则需要

这样的RAM芯片()片。

A、61

B、62

C、63

D、64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存储芯片的扩展。RAM区的地址范围为:000010000(X)0

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L由此可知RAM区的大小为31X32KB,

(31x32KB)/16KB=62。

18、中缀表达式a*(b+c)—d的后缀表达式是()。

A、abed+一

B、abc+*d—

C、abc"+d—

D、一+*abcd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转化过程如图4-5所示。图4J转化过程示意图由图4—5可

以写出以下转化过程:第一步:b+c-bc+(假设x="bc+”)第二步:a*x-ax*(假

设产“ax*”)第三步:y-d—>yd—将xy还原后得到:abc++d—。补充知识点(1):

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的另一种方式。解析:可以通过手工加上、除掉括

号来将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其过程如下:先根据中缀表达式的求值次序

加上括号,将右括号用相应的运算符替换,再除掉所有的左括号。例如,中缀表

达式“5+2*(1+6)—8/2”转换成后缀表达式的过程如二手工判断该表达式的计算过

程。首先肯定是先计算2*(1+6),加上括号变为“5+(2*(1+6))—8/2”,再计算除法

8/2,加上括号变为“5+(2*(1+6))—(8/2)”,接着进行加法运算,加上括号变为

“(5+(2*(1+6)))—(8/2)”,最后再进行减法运算,加上括号变为“((5+(2*(1+6)))一

(8/2))”。运算符和右括号的对应关系如图4.6所示,将右括号用对应的运算符替

换,变为“((5(2(16+*+(82/—”,最后除掉所有左括号得到的后缀表达式为

“5216十:82/—”。图内运算符和右括号的对应关系注:本方法需要人工判断表达

式的执行顺序(即加括号),所以无法用程序实现。一此方法引自李春葆老师的

书籍按照以上方式可以很轻松地解题,不妨试着将中缀表达式a*(b+c)-d转换成

后缀表达式。第一步:进行乘法运算,加括号变为:(a*(b+c))—d。第二步:进行

减法运算,加括号变为:((a*(b+c))—d)。第三步:找出运算符和右括号的对应

关系,将右括号用对应的运算符替换,变为((a[bc+*d—。第四步:最后除掉

所有左括号得到的后缀表达式为:abc+*d—。补充知识点(2):怎么将后缀表达式转

换成中缀表达式?解析:当遇到数值的时候入栈,当遇到运算符的时候,连续两

次出栈,将两个出栈元素结合运算符进行运算,将结果当成新遇到的数值入栈。如

此往复,直到扫描到终止符“\0”,此时栈底元素值即为表达式的值。例:将后缀

表达式xy+z+转换为中缀表达式。先将x、y入栈,遇到了叶、然后弹出栈顶的2

个元素,即x、y,然后对x、y做加法,现在将(x+y)的值入栈,然后Z入栈,遇到

了操作符所以最后的中缀表达式为:(x+y)+z。注意:中缀表达式转化成后缀

或者是前缀,结果并不一定唯一。比如ab+cd*+e/同样是(a+b+c*d)/e的后缀式。后

缀式和前缀式都只有唯一的一种运算次序,而中缀式却不一定,后缀式和前缀式是

由中缀式按某一种运算次序而生成的,因此对于一个中缀式可能有多种后缀式或者

前缀式。比如a+b+c可以先算a+b也可以先算b+c,这样就有两种后缀式与其对

应,分别是ab+c+和abc++。例:下列关于后缀表达式的比较中,结果为“假”的是

()oI.xy+z+==xyz++U.xy+z一==xyz-+HI.xy-z+==xyz+一IV.xy-z一

==xyz-A.IB.I、IIC.HI、HD.口、WC0本题考查后缀表达式。I:

xy+z+==xyz++转换成中缀表达式为(x+y)+z==x+(y+z),比较结果为“真”。口:

xy+z—==xyz—+转换成中缀表达式为(x+y)—z==x+(y—z),比较结果为“真”。

川:xy—z+==xyz+—转换成中缀表达式为(x—y)+z=x—(y+z),比较结果为"假

IV:xy-z—=—xyz-转换成中缀表达式为(X—y)—z==x一(丫一z),比较结果为

“假综上所述,HI、W为假。

19、在IP数据报的传递过程中,IP数据报报头中保持不变的域是()。

A、标识和片偏移

B、标志和头部校验和

C、标识和目的地址

D、标志和生存周期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IPv4报文格式和传输特性。在数据报传递过程中,如果遇

到长度超过网络MTU的时候,必须分片。因此,片偏移和标志是变化的,生存时

间是随着数据报传递发生变化的。对于校验和,每经过一个结点都要进行重新计

算,因此只有目的地址和标识是不变的。注意:标识是一个计算器,即使发生分片

的情况下,其会把这个值复制到分片后的标识字段,因此答案为C。

20、考虑单用户计算机上的下列I/O操作,需要使用缓冲技术的是()。I.图形

用户界面下使用鼠标H.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下的磁带驱动器(假设没有设备预分配)

m.包含用户文件的磁盘驱动器IV.使用存储器映射I/O,直接和总线相连的图

形卡

A、I、m

B、口、W

c、n、m、iv

D、全选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I正确。在鼠标移动时,如果有高优先级的操作产生,为了记录鼠标

活动的情况,必须使用缓冲技术。n正确。由于磁带驱动器和目标或源I/O设备

间的吞吐量不同,必须采用缓冲技术。in正确。为了能使数据从用户作业空间传

送到磁盘或从磁盘传送到用户作业空间,必须采用缓冲技术。H正确。为了便于

多幅图形的存取及提高性能,缓冲技术是可以采用的,特别是在显示当前一幅图形

又要得到下一幅图形时,应采用双缓冲技术。综上所述,本题选D。

21、下列关于Belady现象和工作集的说法正确的是()。I.先进先出(FIFO)页面

置换算法会产生Bclady现象D.最近最少使用(LRU)页面置换算法会产生Belady

现象m.为了保证进程高效的运行,它的工作集页面需要都在虚拟存储器内,否

则会出现频繁的页面调入/调出现象W.为了保证进程高效的运行,它的工作集

页面需要都在主存储器内,否则会出现频繁的页面调入/调出现象

A、I、m

B、I、W

c、口、in

D、口、W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I正确。举个例子:使用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页面引用串

为1、2、3、4、1、2、5、1、2、3、4、5时,当分配3帧时产生9次缺页中断,

分配4帧时产生10次缺页中断。II错误。最近最少使用(LRU)页面置换算法没有

这样的问题。in错误、H正确。若页面在内存中,不会产生缺页中断,即不会出

现页面的调入/调出,而不是在虚拟存储器(包括作为虚拟内存那部分硬盘)中。综

上所述,本题选B。

22、在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中,批处理操作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A、CPU利用率低

R、不能并发执行

C、缺少交互性

D、周转时间太长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操作系统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批处理系统、交互式系统和实时系统。

批处理系统的设计其目标是加大吞吐量,减少周转时间。为达到此目的,系统一般

要尽可能地提高CPU利用率,并采用多道并发程序设计,而与用户的交互不在其

考虑范围之内,此问题交由交互式操作系统来解决。

23、在操作系统中,要对并发进程进行同步的原因是()。

A、进程的有限时间性

B、进程具有动态性

C、并发进程推进的不确定性

D、进程具有结构性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进程同步是指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次序上的协调。这些进程会互相竞

争以及相互合作,在一些关键点上可能需要前后顺序操作。由于并发造成系统的不

确定性,运行中不知谁先谁后,因此当二个进程需要协调时必须互相等待或者互通

消息。由于不确定性,造成并发执行的进程在执行次序上本身无规律可循,因此需

要系统对这些相关进程进行同步。由此,正确答案应为C。

24、有关路由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单独的广播域,分开的冲突域

B、分开的广播域,单独的冲突域

C、分开的广播域,分开的冲突域

D、单独的广播域,单独的冲突域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路由器的作用,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因此能够隔断广播域

和冲突域,注意单独的广播域是指路由器本身是一个单独的广播域,因此答案是

Co

25、并发进程执行的相对速度是()。

A、由进程的程序结构决定的

B,由进程自己来控制的

C、与进程调度策略有关的

D、在进程被创建时确定的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并发进程执行的相对速度受进程调度策略影响,因为采取不同调度策

略(如FCFS5JF)明显会影响进程执行时间长短,也就是会影响进程执行的相对速

度。

26、微程序存放在CPU的哪个部件中()。

A、主存储器

B、存储器控制器

C、控制存储器

D、辅助存储器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微程序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选C。注意区别存控与控存的区别,控

存用来存放微程序,而存控是用来管理协调CPU、DMA控制器等对主存储器访问

的部件。

27、一个广域网信道的比特率是4Kbps,传播延迟为20毫秒,若确保停〜等协议

至少50%的效率,那么帧的人小至少是()。

A、大于160bit

B、大于150bit

C、大于140bit

D、大于130bit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停-等协议的效率计算问题,当发送一帧的时间等于信道传

播延迟的2倍时,信道利用率是50%。或者说,当发送一帧的时间等于来回路程

的传播延迟时,效率将是50%。本题中,往返传搔时间为20Hmx2=40|im,发送速

率是4000b/s,即发送1位需0.25/m04011m+0.25pm/b=160bo所以,帧大

于160位时,采用停一等协议才有至少50%的效率,答案是A。

2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I.TCP不支持广播服务U.如果用户程序使用

UDP协议,则应用层必须承担数据传输的可靠性HI.UDP数据报首部包含UDP

源端口、UDP目的端口、UDP数据报首部长度和校验和IV.1CP协议采用的滑动

窗口协议能够解决拥塞控制问题

A、仅田、IV

B、仅口、m

c、仅I、in

D、仅I、山、W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I:TCP提供的是一对一全双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所以TCP并不

支持广播,故I正确。口:传输层协议主要包括:创建进程到进程的通信,提供

流量控制机制。UDP协说使用端口号完成进程到进程的通信,但在收到用户数据

报时没有流量控制的机制,也没有确认,而只是提供有限的差错控制,因此UDP

是一个无连接、不可靠的协议。如果用户应用程序使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必须在传输层的上层,即应用层提供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故口正确。n:

UDP数据报的首部格式包括UDP源端口号、UDP目的端口号、UDP报文长度(2

字节)和校验和,不包括UDP数据报首部长度。因为UDP首部为固定8B,所以

UDP首部长度字段可以省略,故ID错误。IV: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

及所有的主机、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而滑动窗口协

议仅仅是对于点对点的通信进行控制,即TCP协议采用的滑动窗口协议只能够解

次流量控制,故W错误。

29、下列有关数据存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顺序存储方式只能用于存储线性结构

B、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占用存储空间小,插入、删除等操作效率高

C、链表的每个结点中都恰好含有一个指针

D、Hash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关键词的值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顺序存储方式除了用于存储线性结构外,还能存储数组或完全二叉树

等非线性结构。插入、删除操作时,由于要移动大量的数据,执行效率低,链表的

形式有单链表、双链表和多重链表,除了单链表外,其他链表中的结点需要两个以

上的指针。

30、计算机中常采用下列几种编码表示数据,其中,±0编码相同的是()。I原码

n反码in补码iv移码

A、i和in

B、n和m

C、DI和W

D、I和W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假设字长为8位,[+0]原=00000000,卜0]原=10000000;什0]反

=00000000,[-0]反=11111111;[+0]补:[-0]补=00000000;[+0]移=[-0]移=100000000,

对于真值0,原码和反码各有两种不同的表示形式,而补码和移码只有唯一的一种

表示形式。正因为补码和移码0的表示形式唯一,才使得补码和移码比原码和反码

能多表示一个负数。

31、CPU在响应中断的过程中,保护现场的工作由()完成。

A、中断隐指令

B、中断服务程序

C、A或B之一完成

D、A和B共同完成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保护现场包括保护程序断点和保护CPU内部各寄存器内容,其中,

保护程序断点的任务由中断隐指令完成;而保护CPU内部其他寄存器的任务日中

断服务程序来完成,故D为正确选项。

32、微指令的组成部分不可能包含()。I.微操作控制字段n.外部条件字段

m.操作码字段w.下地址字段

A仅

、m

B仅

、I、n、w

c仅

、口、IV

D仅

、口、m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操作码字段是属于机器指令的一部分,不属于微指令的组成部分,其

他3个选项很容易判断.

33、设待传送数据总长度为L位,分组长度为P位,其中头部开销长度为H位,

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数为h,每个链路上的延迟时间为D秒,数据传输

率.为Bbps,虚电路建立连接的时间都为s秒,在分组交换方式下每个中间节点

产生d位的延迟时间,则传送所有数据,虚电路分组交换所需时间是([X]表示对X

向上取整)()。

A、S+(hd/B+P/B)X[L/(P-H)]#

B、S+(hD+P/B)x[L/(P-H)]秒

C、S+[(h・l)D+P/B]x[L/(P・H)]秒

D、S+[(h-l)d/B+hD+P/B]x[L/(P-H)]0?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虚电路的基本原理,首先要明确虚电路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网

络服务,是分组交换的一种,因此虚电路交换的总时间包括连接建立时间、每一个

分组的发送时间、传播延时以及每个中间节点的延时。具体来说主机HA要和HC

进行数据交换,首先主机HA向HC发一虚呼叫(虚电路连接请求),该虚呼叫选择

一条适当的路径传送到HC,记下沿途所经过的路程作为虚电路,并给其赋一个虚

电路号VCL如果HC准备就绪,则发一响应给HA,HA收到该响应,则虚电路

VC1已建立完毕。随后HA和HC的数据交换必须通过该虚电路进行。数据交换完

毕,则释放虚电路。注意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数为h,因此之间有h-l个

中间节点,因此传送单一个分组所需的时间是(h-l)d/B+hD+P/B,因此总的时间

是S+[(h-l)d/B+hD+P/B]x[L/(P-H)]秒,答案是Do

34、多用户系统有必要保证进程的独立性,保证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但为了向用

户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应尽可能少地限制用户进程。下面列出的各操作中,()是必

须加以保护的。

A、从内核(kemel)模式转换到用户(user)模式

B、从存放操作系统内核的空间读取数据

C、从存放操作系统内核的空间读取指令

D、打开定时器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用户态与核心态。打开定时器属于时钟管理的内容,对时钟

的操作必须加以保护,否则,一个用户进程可以在时间片还未到之前把时钟改回

去,从而导致时间片永远不会用完,那么该用户进程就可以一直占用CPU,这显

然不合理。从用户模式到内核模式是通过中断实现的,中断的处理过程很复杂,需

要加以保护,但从内核膜式到用户模式则不需要加以保护。读取操作系统内核的数

据和指令是静态操作,显然无需加以保护。

35、利用逐点插入建立序列(50,72,43,85,75,20,35,45,65,30)对应的二

又排序树以后,要查找元素30进行元素间的比较次数是()。

A、4

B、5

C、6

D、7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利用逐点播入法建立二叉排序树是从空树开始,通过查找,将每个结

点作为一个叶子插入。选题目中数据的输人次序建立的二叉排序树如下图10—3所

示,查找元素30的比较次数为5次。网1°-3

36、5位二进制定点小数,用补码表示时,最小负数是()。

A、0.1111

B、1.0001

C、1.1111

D、1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5位二进制定点小数,用补码表示时,最小负数表示为1.0000c

[归纳总结]若真值为纯小数,它的补码形式为Xs.X]X2…Xn,其中Xs表示符号

位。当X;=1,X1〜Xn均等于。时,X为最小负数(绝对值最大的负数),其真值

等于一1。[解题技巧]选项A为正数,选项B为反码表示时的最小负数,选项c为

原码表示时的最小负数。

37、下列关于链式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I.链式栈只能顺序访问,而顺序

栈不但能顺序访问,还能直接存取D.因为链式栈没有栈满问题,所以进行进栈

操作,不需要判断任何条件HI.在链式队列的出队操作中,需要修改尾指针的情

况发生在空队列的情况下

A仅

、I

B仅

、I、n

c仅

、n

DI

、、口、w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I:栈要求只能在表的一端(栈顶)访问、插入和删除,这决定了戌无

论采用何种存储方法表示,只能顺序访问,不能直接存取,故I错误。n:每创

建新的栈结点时还要判断是否动态分配成功,若不成功,则进栈操作失败。

StaekNOde*s=newStaekNode;if(s==NULL){primf("结点存储分配失败!'n");)

故n错误。m:首先要清楚链式队列需要两个指针,即头指针和尾指针。当链队

列需要插入元素时,在链式队列尾部插入一个新的结点,并且修改尾指针;当链队

列需要删除元素时,在链式队列头部删除一个结点,并且修改头指针。所以当链式

队列需要进行入队操作时,应该只需修改尾指针即可。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考生

务必记住,因为不少考生在写链式队列出队的算法时,并没有考虑到去判断这种情

况),就是当此时只有一个元素时,不妨设此时链式队列有头结点,那么当唯一个

元素出队时,应该将头指针指向头结点,并且此时尾指针也是指向该唯一的元素,

所以此时需要修改尾指针,并且使尾指针指向头结点,故ni错误。

38、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实现虚拟存储器

C、提高外围设备的输入输出速度

D、用于存储系统文档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

39、”程序与进程”的类比最接近()。

A、演员与演出

B、《雷雨》剧本与该剧本的一次演出

C、四个运动员和.4x100米接力比赛

D、WindowsIE与MSWindows操作系统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程序的一次动态执行过程,故与B所描述现

象相似。

40、DMA方式是在()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路。

A、CPU与外部设备

B、外部设备与外部设备

C、主存与外部设备

D、主存与外部设备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DMA(存储器直接访问)。这是指一种高速的数据传输操作,允许在外

部设备和存储器之间直覆读写数据,既不通过CPU,也不需要CPU干预,是在主

存和外设之间建立的直接数据通路。

二、综合应用题(本题共9题,每题1.0分,共9分。)

下图所示为双总线结构或器的数据通路,IR为指令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具有

自增功能),M为主存(受R/W信号控制),AR为地址寄存器,DR为数据缓冲寄

存器,ALU由加、减控制信号决定完成何种操作,控制信号G控制的是一个门电

路。另外,线上标注有小圈表示有控制信号,例中yi表示y寄存器的输入控制信

号,R1。为寄存器R1的输出控制信号,未标字符的线为直通线,不受控制。

Aq线

B总找

41、“ADDR2,R0”指令完成(R0)+(R2)TR0的功能操作,画出其指令周期流程图,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2、若将“取指周期”缩短为一个CPU周期,请先面出修改数据通路,后画出指令

周期流程图。

标准答案:[*]/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3、在(2)的基础上,将•,执行周期”也缩短为一个CPu周期,先修改运算器数据通

路,后画出指令周期流程图。此时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