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部分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每个读书人都是书法的创作者,他们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人的外表,而是性情、修养、审美这些无形的东西,其中性情又是最主要的。所谓性情,性是个性,情是情绪。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一本用草书写的理论著作《书谱》,他在书中提出,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所以才会有“笔迹学”这个学科。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只看笔迹,就差不多猜出是谁写的。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欧阳修曾经评价颜真卿的楷书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欢聚在兰亭,品酒吟诗。在这种氛围里,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性情对书法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构成了书法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维——书法的灵魂。字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法则,只是基础。明代流行的台阁体,其笔法与字法都符合法则,却不被书法界推崇,甚至常常被批评。究其原因,就在于它缺少独特性,没有灵魂。所以,评鉴、欣赏一个人的书法,既要外观,就是看外在的笔法、字法、章法等是不是符合法则;也要内观,就是看它流露出来的艺术家的内在精神气质有没有独特性。好的书法,不仅是笔墨的世界,还是书写者性情的世界。后一个世界,就是书法的灵魂。(摘编自方建勋《中国书法通识》)材料二:书法作为自由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必然需要融入作者的审美情趣与情感。在艺术实践的时候,人与物、人与作品都可能会产生共鸣,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情感转移,故而“移情”便成了书法艺术进行构思、创作、欣赏等系列过程中一种不可小觑的艺术转化手段。无论是外物的客观姿态对人情感的影响,还是人的主观情感移情于艺术作品,都有可能使艺术家在创作时产生诸多不可预见的审美效果。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心境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产生一定的情感表现。比如看到秋叶枯草,会让人产生如黛玉葬花般的伤感与悲寥;看到春暖花开,则会心胸激荡、兴致盎然。这些情形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尤为平常,其实这些都是外物意象给人们带来的不由自主的移情体现,而由此带来的书家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变化亦是如此。书家看到大自然中外物的某些色彩或形态变化,会不由得“触景生情”,产生艺术冲动,从而再付诸艺术创作。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曾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通过观天地与自然之形态变化,从而娱情。古代书家从观物到内心观照并从而得到审美移情的事例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如王羲之通过养鹅、观鹅来写“鹅”,雷太简闻江声而笔法进,文与可见蛇斗而草书长,都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体验,进而感受自然界带给主体的一种情感体验,甚至是一种创作灵感或者创作冲动,并通过艺术家的筛选、提炼,转化为创作原动力。“写字者,写志也。”不同性情的艺术家必然会在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中体现出他的性格、人品、素养,以及他当时的创作环境与心理动态。“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陈绎曾认为,书家在书写作品的时候,“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艺术家强烈的情绪在不自觉的移情过程中融入作品,从而让作品不断得到升华,使艺术作品展现出更强烈的感染力。反过来说,作品也通过它的表象特征与内在特质间接地展现了艺术家的精神之美。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是蕴含着一定的审美意象的。它的艺术形式、美感特质、感彩,要能传递出一定的审美信息,并且让观者愿意与作品接近,走进作品和作品对话,与书家间接对话,甚至感染到观者的情感,让观者感受到书家的审美情趣,感受到书家当初的创作状态与内心情感体验过程,最终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这是观赏者与书法作品之间的移情。甚至观者通过自身的移情,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与书家本人创作初衷完全不同也未可知。可以说,这是移情之移情的再造效果,是双重移情之后所产生的审美体验。(摘编自吴胜景《书以移情——论审美移情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法作品不能只讲求笔法、字法、章法等法则,否则就会没有灵魂,台阁体正是因此而不被推崇。B.中国古代文人笔下有很多伤春悲秋的诗句,是由于春去秋来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引发了他们的移情。C.“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的“此”,指的是书法家创作的作品能够展现出书法家的精神美。D.书法家是书法作品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能够让观者走进书法作品,感受书法家心中的审美情趣。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艺术家会将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些独到见解整理成理论著作,使之留传于世,惠及后学。B.从材料一第三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书法家要想写出神来之笔往往需要某个机缘或者某件事的激发。C.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不同;不同的书法家,在相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也不同。D.观者通过双重移情从书法作品中得到的审美体验,要比和书家之间产生共鸣得到的审美体验丰厚。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核心观点的一项是()A.卫铄《笔阵图》论书法线条:“横当如千里阵云,点当如高峰坠石。”B.王羲之性格内敛,书法敦实含蓄;王献之外向不羁,书法放纵酣畅。C.王宠受佛教思想影响,其书法显现出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平静自然。D.苏轼在黄州寒食节所书《寒食诗帖》不自觉地流露出孤寂苦闷之情。4.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原因。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兄颜杲卿父子平叛被俘,安禄山把宁死不屈的父子二人杀害。颜真卿找回侄子的部分尸骨,安葬时心中悲愤不已,写下了《祭侄文稿》。这幅书法作品用笔疾厉跌宕,字里行间血泪淋漓,虽秃笔而就、墨色干渴,但通篇气势惊天地、泣鬼神,令观者动容。颜真卿的创作情感之炽烈溢于墨间,忠义天性和爱国精神跃然纸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父亲的收藏张新军父亲收藏的历史无从考证。从我记事起,我就看见他整日佝偻着腰,肩上搭着一个破麻袋,手里拿着半截铁钩子,为了一点可怜的收藏物在连队四处奔波。收藏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一直到他的生命行将结束。可以说,收藏伴随了父亲整整一生。严格地说,父亲的业余活动根本谈不上收藏。他的收藏纯粹是一个平民为了生活而无奈进行的,与那些社会名流及富有的收藏者风马牛不相及,因为他收藏的物品其实都是别人丢弃的、无用的废物。但我觉得他与一般拾破烂的还有一点不同,他有职业,他是一个农场连队的牧工。父亲卑微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养了我们兄弟几个,让我们活下来的信念在他骨子里像山一样。在我们兄弟眼里,他是一匹疲惫的老马,拉着满载家庭重负的破车,在生活的道路上艰难跋涉。每月微薄的工资养活不了我们,捡破烂换一些零用钱贴补家用,成为他每天要做的一件事。在连队的早晨、中午或者黄昏,在家属区的垃圾坑、废弃的旧房子、路边的林带,总有一个罗圈腿、弓着腰的老头在拼命拨拉、寻觅着什么,身上破旧的军装泛着白花花的汗碱。不用细看,他就是我的父亲。父亲把捡拾来的东西背回来,攒满一麻袋后,就把麻袋驮到马背上,到团部废品收购站卖掉。这一天我们比过节还要兴奋,中午早早地依在院子门口,眼巴巴地等父亲回来。远远看见父亲骑马归来,我们就像一个月看一次露天电影一样高兴。父亲带给我们的是几米平布衣料,一卷母亲纳鞋底的棉线绳,腌咸菜的颗粒盐和酱油、醋、火柴、煤油,还有铅笔、橡皮和拼音本。遇到父亲高兴的时候,他会给我们带几粒平时很少见的薄荷糖和几块团部食品厂生产的香甜的黑面包。有一年春天青黄不接,四处弥漫飞舞的各类不知名的小虫几乎遮住了太阳,它们将垦区所有的树叶啃噬得干干净净,戈壁滩上的野菜叶子也被咬得支离破碎。母亲天天让我们喝玉米粥就腌萝卜条,一天三顿重样,而这样的饭眼看也快要断顿了。父亲卖光了所有的藏品,日子也维持不到月底了。一天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父亲叹着气,蹲下身子从床底下捞出一副马鞍子,然后失神地端详着它,这样专注的神情我们很少看见,被生活压弯了腰的父亲甚至很少用这样的眼光看我们。①这副马鞍子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像件出土文物,上面的皮件黑乎乎的,弥漫着一股陈年的膻味和战争的硝烟味,铜制的铆钉锈迹斑斑,显得很是沧桑;但从外表看整个做工却非常精细,鞍头上镌刻的神秘花纹,显然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用细皮条编织的精美穗子挂在两边,依然散发着陈旧而古典的光泽。我知道,这副马鞍子是贫穷的父亲唯一值得炫耀的历史。进新疆时,他曾是部队的一名骑兵,这副马鞍子陪伴他度过了那段难忘的军旅生涯,他一直视之为生命,平时藏在床底下,谁也不让动。只有开春的时候,父亲才把它拿出来在墙根下晒晒太阳。遇到父亲高兴的时候,他会给我们兄弟几个讲他过去与战马的故事。我们有时候甚至有点嫉妒,父亲对马鞍子比对我们兄弟几个都好。父亲的老朋友、牧羊人贾法得知父亲藏有一副马鞍子,多次上门央求以物换取,但都被父亲沉着脸一口回绝。这天晚上天黑透了,父亲一句话没说,铁青着脸扛起马鞍子出了家门。第二天起床,我们看见屋子中央堆着满满两麻袋玉米棒子。后来才知道,父亲用马鞍子换了贾法的玉米。这年秋天,连队的秋收结束后,②父亲每天天不亮就赶羊似的把我们兄弟几个往地里赶,拼命四处搜索、拣拾地里遗落的玉米,连队所有的玉米秆子都被我们兄弟几个翻了个遍,我家院子里堆满了金黄色的玉米棒子。下酷霜的一个早晨,父亲装了满满两麻袋玉米,推着架子车一声不吭地走了。中午,父亲拉着架子车回来了,上面放着他的马鞍子。父亲虽然很穷,但为人却很直爽义气,送给别人的东西犹如泼出去的水,是绝对不会去要的,但为了这副马鞍子,他却失信并得罪了多年的老朋友。③从这以后,这副马鞍子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父亲。后来我们长大了,都有了工作,父亲也不去捡破烂了。但他一辈子没有其他嗜好,退休后收藏废品仍然是他的最爱。家里的牙膏盒、空纸箱、旧鞋子,他一个不丢。生活好了,日子也觉得过得特别快。年过八旬的老父亲已瘫痪在床,他的生活需要我们料理。我们兄弟几个决定把老房子卖掉,把父亲接到我们身边,轮流伺候尽孝心。在我们兄弟几个处理他的收藏品的时候,神志不清的父亲显得很痛苦,但又无可奈何,只是我们把那副马鞍子从床底下拉出来时,他一下子显得很激动,睁大眼睛挣扎着要坐起来,嘴里大声叫嚷,我明白了他的意思,附在他的耳边告诉他,马鞍子不卖,继续给他留着,他才慢慢平静下来。父亲的收藏就这样结束了。他收藏一生,唯一留下的藏品——那副破旧不堪的马鞍子,也随着他走到哪里,搬到哪里,轮流由我们兄弟几个收藏。至于它的最后归宿,已经失语的父亲已无法交代。只是有一次,我看见他独自一人坐在床上,长时间地望着墙角的马鞍子愣愣发呆,傍晚的余晖弥漫在他身上,使沉浸在往事中的父亲显得更加孤独。我慢慢走过去,上前搂住他的肩膀悄悄告诉他:“你走的时候,我把马鞍子放进灵柩里,让它永远陪伴着你。”④父亲吃力地听完我说的话,缓缓抬起头,两眼定定望着我,浑浊的眼睛骤然放出光来,摇摇晃晃举起他的右手,重重地在我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这时候我发现,一生倔强、几乎从不流泪的父亲突然老泪纵横。(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叙述了父亲辛苦从事收藏活动时留在“我”记忆中的一个很深刻的场景,下文由此展开了对父亲的回忆。B.父亲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收藏者,他是把业余时间都用来捡破烂以补贴家用的卑微的牧工,他真正的“收藏”只有马鞍。C.年幼的我们不知生活甘苦,不解家庭艰难,在父亲卖掉废品带回难得一见的薄荷糖和黑面包时,更是显得格外兴奋。D.父亲的马鞍承载的内容厚重,既有军旅生涯这一令父亲引以为傲的历史,也有艰难生活里不得已失信于老友的经历。6.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从皮件、铆钉、做工等角度描写马鞍,诉诸视觉和嗅觉,突出其古旧精美等特点。B.句子②中的“赶”字,既符合父亲的职业特点,也是他想要换回马鞍的急切心情的外化。C.句子③单独形成段落,结构上勾连上下文,既表达了强烈的感情,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D.句子④使用“摇摇晃晃”“重重”等叠词,展现出了父亲内心的情感波动,富有画面感。7.文中两处画框的句子,都写到“遇到父亲高兴的时候”,作者这样写颇有意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8.本文塑造的“父亲”形象平凡而普通,这类“父亲”形象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常见,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创作意图的理解。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节选自苏轼《荀卿论》)材料二: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注]。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节选自姚鼐《李斯论》)[注]中侈君:投合残暴放纵的君主。张吾之宠:扩大国君对自己的宠爱。9.材料一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彼见其师历诋A天下之贤人B以自是C其愚D以为古先圣王E皆无足法者F不知G荀卿H特以快一时之论10.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怪,认为……奇怪,意动用法,与《屈原列传》中“又怪屈原以彼其材”的“怪”用法相同。B.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与《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之”用法相同。C.恃,指依靠、依赖,与成语“有恃无恐”中的“恃”的意思相同。D.值,遭逢、遇到,与《出师表》中“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的“值”意思相同。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斯虽然师从荀卿,却视其如仇敌,所以事秦后不久便焚烧了儒家经典,完全改变了古代先贤先王的法令制度。B.苏轼认为夏商的桀纣两君虽然残暴,但对于上古贤明君主的法度、礼乐、刑政等还是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C.苏轼通过对荀子的考查,认为荀卿图一时痛快而发高论对李斯有激发作用,故将李斯施政弊端归咎于师承影响。D.关于李斯乱天下的行为是否与荀子有关,苏姚二人持有不同观点,但关于李斯事秦后废仁政之举的过失,二人都不否认。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2)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13.姚鼐不同意苏轼“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这一观点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山居寄同志杜荀鹤①茅斋深僻绝轮蹄,门径缘莎细接溪。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风生谷口猿相叫,月照松头鹤并栖。不是无端过时日,拟从窗下蹑云梯②。【注】①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曾数次进京应考,不第还山;后于晚唐大顺年间得中进士。②云梯:高山石路,喻仕进之路。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山居住所非常偏僻,远离尘嚣,少有车马经过,门口的莎草小径与溪水相接。B.颔联描写垂钓的石台,招待宾客的茶灶,真实再现了诗人富有雅趣的日常生活。C.以“绝轮蹄”写归隐之心,但又说“茶灶待宾”,表现出彷徨无奈的矛盾心理。D.描绘风起时猿猴互相呼唤的情境与月下鹤栖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谐。15.有人评价此诗“有陶诗表,无陶诗骨”,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四、默写题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泰山记》中,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表现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让几个弟子毫无顾忌地说出各自的志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O二四年新年贺词中说“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古诗文中不乏借黄河或长江抒发情感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修辞上所讨论的有两方面,一是怎样使文章不坏,二是怎样使文章更加好。前者叫做消极的修辞,后者叫做积极的修辞。一切文章的毛病,除了文法上的缺点外,几乎都可用消极的修辞工夫来医治的。而积极修辞的目的在使文章或谈话更好,更合情境。同是一句话,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例如“门前有一条小河”,可以说做“门临小河”“一条小河在门前流着”“一条小河横在门前”。这许多说法里面,哪一种最好?应该取哪一种?这完全要看情境(全文的旨趣、上下文的关系等)如何,不能一概而论。积极修辞的方式很多,归纳起来,有几个原则。一是调和。这是说要整齐、相应、谐和、自然。就句子讲,要上句与下句接合得毫不勉强。就全篇讲,要全体能统一,书信像个书信,论说文像个论说文。就用语讲,要与思想内容相应,如果是引用成语的,那成语须不晦僻,而且要摆在适当的位置。总之,文章、谈话是以读者、听者为对手的,从一字一句到一段一篇,随处都顾到,不使对手起不协调的感想。二是具体。这是说要把空漠难解的无形的事情用具体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应付事物有两种机关:一是五官,一是心意。五官的对象是事物的具体的部分,心意的对象是事物的抽象的部分。抽象的话也许使对手难解或不感趣味,所以常常要把它改成具体的话来表达,“生活困难”有时改说“没有饭吃”,这就是把抽象的话改成具体的话来表达的例子。三是增义。这是说要用有关系的材料附加在所说的话里面,使所说的话意义更丰富。例如把“形势危急”说做“形势危急如累卵”,____________,“累卵”“风烛”都是附加上去的材料。因了“累卵”“风烛”,使对手想象到一种光景,可以增加许多本来没有的意义。17.依据上文第一段内容,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____________,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A.门前有一条小河B.门临小河C.一条小河在门前流着D.一条小河横在门前18.下列句子中的“像个”与文中加粗的“像个”,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他像个经验丰富的老手,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器。B.新诗诞生已百余年,但它在大众眼里还不像个诗。C.我真给吓破了胆,躲在别人后面,太不像个样子。D.他穿着一身中山装,像个大学生,也像个小职员。19.仿照横线处的上句,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20.根据第三段内容,给“调和”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21.生活中有许多流行语符合积极修辞的原则,请结合上文分析下面表格中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流行语普通的说法烟火气生活气息撸起袖子加油干加油干六、材料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频回首者,恐难远行;不回首者,亦难远行。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书法家是书法作品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错,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2.答案:D解析:“要比和书家之间产生共鸣得到的审美体验丰厚”错,文中没有将二者进行比。3.答案:A解析:A项意在强调书法法则的重要性。4.答案:作品中蕴含着颜真卿的个性,彰显着他的忠义和爱国;②作品中融入颜真卿悲愤的情绪,饱含他炽烈的情感;③作品艺术感染力强,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5.答案:C解析:C。“年幼的我们不知生活甘苦,不解家庭艰难”错误。由原文“这一天我们比过节还要兴奋,中午早早地依在院子门口,眼巴巴地等父亲回来。远远看见父亲骑马归来,我们就像一个月看一次露天电影一样高兴。父亲带给我们的是几米平布衣料,一卷母亲纳鞋底的棉线绳,腌咸菜的颗粒盐和酱油、醋、火柴、煤油,还有铅笔、橡皮和拼音本”可知,我们高兴,是因当时生活艰难,物质相对贫乏,父亲回来能带给我们一些难得的生活物资,但并未体现出“我们不知生活甘苦,不解家庭艰难”。6.答案:C解析:C。“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错误。句子③在这里承上启下,是强调马鞍子对于父亲有着重大意义,由此一直陪伴他到一生的结束,并未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7.答案:①第一处表现父亲对我们的疼爱。即便生活极为穷苦,他也尽可能地带给儿女们一点惊喜和满足,体现了父亲对孩子朴素深沉的爱。②第二处表现父亲质朴内敛的性格。他没有将自己引以为傲的骑兵经历时时挂在嘴边炫耀,只有在高兴时才偶尔提及,展现了父亲的质朴内敛。③两次都提到“父亲高兴的时候”,说明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很少有高兴的时候,暗示父亲生命状态的沉重艰辛。8.答案:①真实地展现父亲平凡而普通的形象,在真实的生活记录中传达真挚动人的情感。②这样的“父亲”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他们默默付出,质朴坚韧,这类形象更能彰显父爱的深沉与伟大。③这类“父亲”身上凝聚着厚重的时代记忆,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9.答案:BDF解析:句意:他看到他的老师屡屡诋毁天下的贤人,自以为是自己的愚蠢,认为古代圣王都不值得效法。不知道苟卿只是为了逞一时的言论之快。“见”的宾语是“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要在“人”后断开;“以自是其愚”大意是“自以为是自己的愚蠢”,表意完整,其后断开;“以为”即“认为”,对象是“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在“者”后断开。10.答案:B解析:“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有误,文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句意:现在看来,品行不好的人做一些坏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之”是宾语前置句的标志。句意:不懂得断句,不能解除疑惑。11.答案:A解析:A。“却视其如仇敌”“完全改变了古代先贤先王的法令制度”有误,原文表述为“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是视他老师的学说像仇敌,且是极大地改变古代圣王的法度。12.答案:(1)荀卿这个人,特好标新立异而且毫不谦让,敢发表高论而不顾及一切。(2)我认为做臣子的善于探察他的国君的隐情,一味地采取委屈顺从变化的手段来迎合世俗喜好的人,这些人的为人尤其可怕啊!解析:(1)由是:由此;意:推想。(2)隐:心思;从:迎合。13.答案:①秦的变法源于商鞅,李斯在秦国所为是继商鞅法家之学而已;②李斯所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秘书证考试信息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
- 如何营销特色咖啡的试题及答案
- 咖啡工作站布置技巧试题及答案
- 公司实际财务管理流程
- 寒假前的安全教育班会
- 幼儿园安全教育不上当
- 人事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研究
-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对比研究
- 制作与传播的个性化风格探讨
- 中药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应用
- JJF1033-202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业务相关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抖音火花合同电子版获取教程
- 电影赏析绿皮书课件(内容详细)
- 三对三篮球赛记录表
-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_第十一章_车辆段与综合基地
-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释义
- 如何挖掘商机PPT课件
- 平行四边形培优专题训练
- 公制螺纹塞规的尺寸计算
- 212地铁车站保护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